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0977发布日期:2021-09-08 02:1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空调领域,涉及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单向流新风除湿机组如图4、图5所示,其通风系统如图4,原理:除湿模式:当环境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湿度过高,送风机开启,压缩机开启,新风阀开启;室内回风(潮湿空气)经过回风口,室外新风经过新风口,两者混合后,经过初效滤网和高效滤网过滤净化后被送风机送入到室内,达到室内所需的效果。当环境湿度探头检测到环境湿度达到设定值的某个设定范围时,压缩机自动关闭停止工作;除湿后的冷凝器水通过水管排出室外;此时风机继续开启,起到引入新风功能。
3.制冷系统如图5所示,原理:低温低压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经冷凝器经过风机散热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混合物,再流经蒸发器经过风机散热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回到压缩机,以此实现制冷循环,潮湿的空气经过蒸发器预冷液化成水珠排出室外,实现室内除湿的效果。
4.现有的单向流新风除湿机组没有一级预冷除湿功能,只有二级深度除湿功能。且送风机设置在送风口附近,这种风机后置负压排水困难,结构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其多了一级预冷除湿功能,除湿效果更明显,更节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且解决了风机后置负压排水困难的问题,结构更合理。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7.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及冷热水进出口;壳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通风系统及制冷系统,通风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风阀、初效过滤网、送风机及高效过滤网,所述的送风机设置在壳体前部;制冷系统为双冷源制冷,包括: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散热后变成高压中温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再流经节流装置降温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回到压缩机;由外部水箱提供到表冷器的冷热水经过二通电动阀后进入表冷器蒸发,然后回到外部水箱。
8.进一步,通风系统及制冷系统形成新风模式,新风除湿模式,内循环模式及自动模式。
9.进一步,所述的壳体采用钣金作为机组框架,外部增加可拆卸检修门,内部零部件单独模块化。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既有新风功能,又有除湿功能,属于多功能一体机。多了一级预冷除湿功能,除湿效果更明显,更节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基于模块化的设计并且同侧检修,维护检修更合理,更方便。将风机前置,利用正压排水,解决了风机后置负压排水困难的问题,更合理。
附图说明:
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示意图一;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现在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

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9.一种毛细管辐射双冷源单向流新风除湿一体机机组,包括:壳体1,壳体上设有新风口11、回风口12,送风口13及冷热水进出口14;壳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通风系统2及制冷系统3,通风系统2包括相互配合的风阀21、初效过滤网22、送风机23及高效过滤网24,所述的送风机23设置在壳体1前部;制冷系统3为双冷源制冷,包括: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压缩机31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32散热后变成高压中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过滤器33过滤后再流经节流装置34降温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蒸发器35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回到压缩机31;由外部水箱提供到表冷器36的冷热水经过二通电动阀37后进入表冷器36蒸发,然后回到外部水箱。
20.所述的壳体1采用钣金作为机组框架,外部增加可拆卸检修门,内部零部件单独模块化。
21.所述的通风系统2及制冷系统3可根据不同需求形成新风模式,新风除湿模式,内循环模式及自动模式。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22.通风系统原理:
23.(1)新风模式:此模式下新风风阀(电动)打开,送风风机开启,新风与回风分别经过新风口和回风口,两者混合后,经初效过滤网过滤后被送风机送入到高效滤网净化,再经过表冷器预冷或者预热,再经过蒸发器和冷凝器,最后送入到室内,表冷器根据室内温度判定是否开启二通电动调节阀,此模式下压缩不开启,无除湿效果,只引入新风。
24.(2)新风除湿模式:此模式下新风风阀(电动)打开,送风风机开启,当环境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湿度过高时,压缩机开启,水阀开启,新风与回风分别经过新风口和回风
口,两者混合后,经过初效过滤网过滤后被送风机送入到高效滤网净化,然后经过表冷器预冷除湿,再经过蒸发器深度除湿,最后经过冷凝器升温后送入室内,冷凝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室外。当环境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压缩机关闭,新风风阀(电动)打开,二通电动调节阀根据室内温度决定阀开度大小,风机继续运行。
25.(3)内循环模式:当环境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湿度过高时,新风风阀(电动)关闭,送风机开启,压缩机开启;室内回风(潮湿空气)经过回风口进入初效过滤网过滤后被送风机送入到高效滤网净化,然后经过表冷器预冷除湿,再经过蒸发器深度除湿,最后经过冷凝器升温后送入室内,冷凝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室外。环境湿度低于设定湿度时,压缩机关闭,二通电动调节阀根据室内温度决定阀开度大小,风机继续运行。
26.(4)自动模式:此模式根据湿度情况决定自动跑新风除湿模式还是内循环除湿模式。当室内湿度大于75%时自动跑内循环模式,当室内湿度低于75%时自动跑新风除湿模式。
27.制冷系统原理:压缩机开启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散热后变成高压中温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再流经节流装置降温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回到压缩机;由外部冷源提供到表冷器的冷热水经过二通电动阀后进入表冷器蒸发,然后回到外部水箱。潮湿的空气进入到表冷器进行一级降温预冷除湿,然后再进入到二级蒸发器深度降温除湿,再经过冷凝器升温后进入室内,除湿效果更理想,更节能,避免了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只有一级除湿的系统除湿效果不理想直接进入室内的问题;并且经过表冷器降温后,二级蒸发器除湿的效果更好。
28.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采用钣金作为机组框架,外部增加可拆卸检修门,内部零部件单独模块化的设计,保证机组检修便利性。内部主要由送风机、初效过滤网、高效过滤网、压缩机、蒸发器、表冷器、冷凝器、风阀、组成,既有新风功能,又有除湿功能;属于高效节能舒适产品。相对于现有技术,既有新风功能,又有除湿功能,属于多功能一体机。多了一级预冷除湿功能,除湿效果更明显,更节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基于模块化的设计并且同侧检修,维护检修更合理,更方便。将风机前置,利用正压排水,解决了风机后置负压排水困难的问题,更合理。
2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