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制备工艺及其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2332发布日期:2021-06-18 20:2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制备工艺及其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制备工艺及其电磁炉。



背景技术:

在如今社会,对于电能的使用已经非常的成熟,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电器。其中,电磁炉由于其无需明火加热,安全清洁可靠,且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地取代燃气炉等炉具成为大多数人家中的主要烹饪工具。

电磁炉的面板是电磁炉的关键部件,而传统的电磁炉的面板结构多数为电磁炉的上盖上通过胶体粘接、卡扣扣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有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而在电磁炉的使用中,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较为容易因操作者使用不当或意外磕碰而碎裂,有一定安全隐患,且在生产装配时需要工人小心地将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和上盖连接在一起,装配繁琐耗时,不利于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市面上电磁炉采用的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多为完整的板材,使得电磁炉的面板结构样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制备工艺及其电磁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面板结构装配繁琐耗时还容易在使用时因操作不当或意外磕碰而碎裂的问题,同时面板结构的造型多变,适用性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包括电磁炉面板本体,所述电磁炉面板的的bmc材料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20-25%、苯乙烯7-10%、炭黑0.01-0.04%、碳酸钙40-60%、玻璃纤维12-20%、石墨烯1-3%、硬脂酸钙5-6%及钛白粉0.1-0.3%。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及炭黑混合的材料加入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制得预配料备用,搅拌时间为20-25min,搅拌转速为120-130r/min;

b、将步骤a搅拌后的预配料、碳酸钙、玻璃纤维、石墨烯、硬脂酸钙以及钛白粉混合后加入加热搅拌机中加温预热搅拌,搅拌时间为15-20min,搅拌转速为280-360r/min,加热温度为32-35℃,直至搅拌后的bmc材料的温度达到30℃,黏度达到25±10.0*10^6pa·s;

c、将步骤b搅拌后的bmc材料通过射入或压入预成型模具中进行预成型;

d、通过加热设备对步骤c中的预成型模具内的预成型bmc材料进行加热成型,成型温度为140~160℃,成型时间为55~65s;

e、脱离预成型模具冷却至室温,通过修边得到电磁炉面板。

一种电磁炉,包括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线圈盘、感温头、风机、电路板及底壳,所述电磁炉面板与所述底壳连接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电磁炉面板下安装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感温头安装在第一通孔内且其顶部抵接电磁炉面板的底部,所述底壳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安装在进风口上方,底壳侧面设有用于电源线进入电磁炉内部的线孔,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底壳内,所述线圈盘、感温头、风机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面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底部敞口的金属盖,所述金属盖的顶部外露于电磁炉面板顶部,所述感温头的顶部抵接金属盖的内底。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盖与电磁炉面板一体成型,所述金属盖紧密嵌入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盖的敞口边缘设有一圈向外的折边,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向下一体成型有紧密嵌装折边的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面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底壳设置有与连接柱对应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通过螺钉与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凸环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前侧内安装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板和旋钮,所述旋钮板安装于所述底壳的前侧内,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旋钮板上并置于所述底壳的前侧外。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还设置有压紧电源线的压块,所述压块扣装连接在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底部还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装有橡胶防滑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制备工艺及其电磁炉,1、改进了bmc材料的配方,在原有bmc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型的耐热bmc材料,其在加热成型后的热变形温度大于300℃;

2、创造性地使用bmc材料一体成型地制造电磁炉面板,能够替代传统电磁炉通过上盖通过胶体粘接、卡扣扣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的面板结构,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时间短,能有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且由于本电磁炉采用的新型耐热bmc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大于300℃,在解决传统bmc材料耐热问题的基础上保留了其阻燃、耐磨、耐冲击及寿命长的特性,有效避免电磁炉在使用中面板因操作者操作不当或意外磕碰而碎裂的问题;

3、电磁炉面板一体成型,电磁炉面板的结构造型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锅具尺寸设计贴合锅具底部的电磁炉面板,适用性更强,还提高电磁炉整体的档次和外观,使用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磁炉面板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底壳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电磁炉面板,101、第二通孔,102、凸环,103、连接柱,104、加强筋,2、金属盖,201、折边,3、线圈盘,301、第一通孔,4、感温头、5、风机,6、电路板,7、底壳,701、进风口,702、线孔,703、固定柱,8、旋钮板,9、旋钮,10、压块,11、支撑脚,12、橡胶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饱和的范围。

本发明的bmc材料组分及制备工艺有多种实施例,其中:

实施例一: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包括电磁炉面板1,所述电磁炉面板1的bmc材料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20%、苯乙烯7%、炭黑0.04%、碳酸钙45.66%、玻璃纤维20%、石墨烯1%、硬脂酸钙6%及钛白粉0.3%。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及炭黑混合的材料加入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制得预配料备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转速为130r/min;

b、将步骤a搅拌后的预配料、碳酸钙、玻璃纤维、石墨烯、硬脂酸钙以及钛白粉混合后加入加热搅拌机中加温预热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转速为300r/min,加热温度为33℃,直至搅拌后的bmc材料的温度达到30℃,黏度达到25±10.0*10^6pa·s;

c、将步骤b搅拌后的bmc材料通过射入或压入预成型模具中进行预成型;

d、通过加热设备对步骤c中的预成型模具内的预成型bmc材料进行加热成型,成型温度为160℃,成型时间为55s;

e、脱离预成型模具冷却至室温,通过修边得到电磁炉面板1。

实施例二: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包括电磁炉面板1,所述电磁炉面板1的bmc材料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23%、苯乙烯8%、炭黑0.02%、碳酸钙50.78%、玻璃纤维12%、石墨烯1%、硬脂酸钙5%及钛白粉0.2%。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及炭黑混合的材料加入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制得预配料备用,搅拌时间为23min,搅拌转速为125r/min;

b、将步骤a搅拌后的预配料、碳酸钙、玻璃纤维、石墨烯、硬脂酸钙以及钛白粉混合后加入加热搅拌机中加温预热搅拌,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转速为280r/min,加热温度为35℃,直至搅拌后的bmc材料的温度达到30℃,黏度达到25±10.0*10^6pa·s;

c、将步骤b搅拌后的bmc材料通过射入或压入预成型模具中进行预成型;

d、通过加热设备对步骤c中的预成型模具内的预成型bmc材料进行加热成型,成型温度为150℃,成型时间为60s;

e、脱离预成型模具冷却至室温,通过修边得到电磁炉面板1。

实施例三: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包括电磁炉面板1,所述电磁炉面板1的bmc材料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25%、苯乙烯10%、炭黑0.01%、碳酸钙40.89%、玻璃纤维16%、石墨烯3%、硬脂酸钙5%及钛白粉0.1%。

一种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及炭黑混合的材料加入高速分散机搅拌分散制得预配料备用,搅拌时间为25min,搅拌转速为120r/min;

b、将步骤a搅拌后的预配料、碳酸钙、玻璃纤维、石墨烯、硬脂酸钙以及钛白粉混合后加入加热搅拌机中加温预热搅拌,搅拌时间为17min,搅拌转速为360r/min,加热温度为32℃,直至搅拌后的bmc材料的温度达到30℃,黏度达到25±10.0*10^6pa·s;

c、将步骤b搅拌后的bmc材料通过射入或压入预成型模具中进行预成型;

d、通过加热设备对步骤c中的预成型模具内的预成型bmc材料进行加热成型,成型温度为140℃,成型时间为65s;

e、脱离预成型模具冷却至室温,通过修边得到电磁炉面板1。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一体成型面板的电磁炉,改进了bmc材料的配方,在原有bmc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型的耐热bmc材料,其在加热成型后的热变形温度大于300℃;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磁炉,包括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bmc材料一体成型的电磁炉面板1、线圈盘3、感温头4、风机5、电路板6及底壳7,所述电磁炉面板1与所述底壳7连接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电磁炉面板1下安装有线圈盘3,所述线圈盘3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感温头4安装在第一通孔301内且其顶部抵接电磁炉面板1的底部,所述底壳7底部设置有进风口701,所述风机5安装在进风口701上方,底壳7侧面设有用于电源线进入电磁炉内部的线孔702,所述电路板6安装在底壳7内,所述线圈盘3、感温头4、风机5分别与电路板6电性连接。创造性地使用bmc材料一体成型地制造电磁炉面板1,能够替代传统电磁炉通过上盖通过胶体粘接、卡扣扣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玻璃板、微晶板或陶瓷板的面板结构,结构简单,生产装配时间短,能有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且由于本电磁炉采用的新型耐热bmc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大于300℃,在解决传统bmc材料耐热问题的基础上保留了其阻燃、耐磨、耐冲击及寿命长的特性,有效避免电磁炉在使用中面板因操作者操作不当或意外磕碰而碎裂的问题;同时由于电磁炉面板1一体成型,电磁炉面板1的结构造型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锅具尺寸设计贴合锅具底部的电磁炉面板1,适用性更强,还提高电磁炉整体的档次和外观,使用体验更佳。

为了使感温头4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电磁炉上炉具温度的变化,所述电磁炉面板1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1,所述第二通孔101内安装有底部敞口的金属盖2,所述金属盖2的顶部外露于电磁炉面板1顶部,使得电磁炉上的炉具底部能够接触金属盖2的顶部,炉具热量能够及时传递到金属盖2上,所述感温头4的顶部抵接金属盖2的内底,使感温头4能够十分灵敏和精准地通过炉具传递到金属盖2上的热量检测到电磁炉上炉具温度的变化,并反馈信号到与其电性连接的电路板6上,电路板6及时控制与其电性连接的线圈盘3和风机5工作,以缩短电磁炉的工作时间,使电磁炉的能够精准地实现自动控温功能,更加省电省心,提高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装配时间,在生产电磁炉面板1时,通过将金属盖2预置在电磁炉面板1的预成型模具中,使得金属盖2与电磁炉面板1一体成型,金属盖2紧密嵌入第二通孔101内,同时免除人工装配金属盖2与面板1时需要在金属盖2和面板1之间添加防水圈的工序,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提升金属盖2与面板1的连接强度,避免金属盖2在使用中松动从第二通孔101内掉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盖2与面板1之间的防水效果,金属盖2的敞口边缘设有一圈向外的折边201,第二通孔101的边缘向下一体成型有紧密嵌装折边201的凸环102。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有效阻挡炉具从电磁炉面板1上滑动掉落,电磁炉面板1的边缘呈弧状凸起,电磁炉面板1边缘的弧状凸起能够贴合炉具底边的弧度,起到了围栏的作用,防止炉具在电磁炉面板1上滑动掉落。

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方便生产组装时面板1与底壳7的定位装配,节省装配时间,面板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若干连接柱103,底壳7设置有与连接柱103对应的固定柱703,固定柱703通过螺钉与连接柱103连接固定,连接柱103与凸环10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04,同时连接柱103与凸环102之间的加强筋104加强了面板1的抗弯曲性能,避免面板1在市场使用中弯曲变形。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方便控制电磁炉实现多种智能功能,底壳7的前侧内安装有与电路板6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旋钮板8和旋钮9,旋钮板8安装于底壳7的前侧内,旋钮9设置于旋钮板8上并置于底壳7的前侧外。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压紧固定从线孔702进入电磁炉内的电源线,底壳7还设置有压紧电源线的压块10,压块10扣装连接在线孔702内。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防止电磁炉在桌面上出现打滑现象,底壳7底部还设有支撑脚11,支撑脚11底部装有橡胶防滑垫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