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5889发布日期:2021-07-23 21:1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风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具制造行业中,为了遮盖板材的切割边,使板材美观,板材的边缘需要进行涂装处理,在一些情况下,经涂装的板材还需要热风烘干处理,现有热风发生器用于产生热风,热风发生器主要包括风机及电热丝,电热丝设置在一段管道内,为了使电热丝形成立体结构,电热丝缠绕在绝缘的支架上。风机的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流经设有电热丝的管道,于是气流被迅速加热而形成热风,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管道的内径规格不一,而现有技术没有能够将支架支撑在管道内的合理结构,电热丝及支架难以设置在管道的中部位置,导致对气流的加热效果不好,现有技术的热风发生器的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风发生装置,它的结构简单合理,性能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热风发生装置,包括风机、管体、支架及电热丝,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管体接通连接,所述电热丝缠绕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及电热丝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其中,还包括第一径向定位组件、第二径向定位组件、法兰及芯柱,所述支架形成有轴向通孔,所述芯柱穿过所述轴向通孔设置,所述法兰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法兰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径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固定螺母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架的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支撑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外,所述第一撑杆的数量设为至少三根,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环螺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芯柱的一端螺接,所述第一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贴靠连接,所述第一撑杆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壁贴靠连接;所述第二径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环、第二固定螺母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架的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外,所述第二撑杆的数量设为至少三根,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环螺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与所述芯柱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螺接,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贴靠连接,所述第二撑杆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法兰的内壁贴靠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之间。

优选地,所述法兰螺接有轴向定位螺钉,所述轴向定位螺钉穿过所述法兰设置,所述轴向定位螺钉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二撑杆的端部贴靠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径向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锁位螺母,所述第一锁位螺母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撑杆螺接,所述第一锁位螺母与所述第一支撑环贴靠连接,所述第二径向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锁位螺母,所述第二锁位螺母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撑杆螺接,所述第二锁位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环贴靠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杆以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第二撑杆以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都设为外六角螺母,所述第一撑杆及所述第二撑杆数量各设为三根。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环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贴靠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与所述支架相对应的另一端贴靠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中部连成一体,所述第一板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板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分别对应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电热丝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管体外包裹有隔热棉。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设有进风过滤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径向定位组件及第二径向定位组件将缠绕有电热丝的支架支撑在管体内,结构简单合理,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法兰、管体、支架、电热丝、第一径向定位组件及第二径向定位组件组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管体、支架及第一径向定位组件组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架与电热丝组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风机;2-法兰;21-法兰管部;22-法兰板部;3-管体;31-隔热棉;4-支架;41-第一板部;42-第二板部;401-定位槽;402-轴向通孔;5-电热丝;6-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1-第一支撑环;62-第一固定螺母;63-第一撑杆;64-第一锁位螺母;7-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1-第二支撑环;72-第二固定螺母;73-第二撑杆;74-第二锁位螺母;8-芯柱;9-轴向定位螺钉;10-弯头;11-风管;12-安装座;13-进风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风机1、管体3、支架4及电热丝5,风机1可以是离心式风机,风机1的出风口与管体3接通连接,电热丝5螺旋缠绕在支架4上,支架4的材料可以为陶瓷,支架4及电热丝5设置在管体3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法兰2及芯柱8,支架4形成有轴向通孔402,芯柱8适配穿过轴向通孔402设置,法兰2的一端与风机1连接,如图1所示,法兰2可以包括法兰管部21及法兰板部22,法兰管部21与法兰板部22可以通过对应的螺钉固定连接;具体是,法兰板部22通过对应的螺钉与风机1的出风口的边缘部固定连接;法兰2相对应的另一端与管体3的一端连接,具体是,法兰管部21与管体3的一端螺接。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环61、第一固定螺母62及用于支撑支架4的第一撑杆63,第一撑杆63的数量设为至少三根,第一支撑环61套设在第一固定螺母62外,第一撑杆63与第一支撑环61螺接,第一固定螺母62与芯柱8的一端螺接,第一撑杆6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螺母62贴靠连接,可以通过分别旋动各根第一撑杆63,使第一撑杆63顶紧第一固定螺母62。设置第一撑杆63合适的长度,使得第一撑杆63相对应的另一端与管体3的内壁贴靠连接。为了使第一撑杆63对支架4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在图4的观察方向下,第一撑杆63分散布置范围应该超过180°,而假设第一支撑环61螺接有若干根第一撑杆63,所有第一撑杆63都集中在小于180°的范围内,那么支架4可以偏向没有受到第一撑杆63支撑的一侧。如图3所示,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包括第二支撑环71、第二固定螺母72及用于支撑支架4的第二撑杆73,第二撑杆73的数量设为至少三根,第二支撑环71套设在第二固定螺母72外,第二撑杆73与第二支撑环71螺接,第二固定螺母72与芯柱8的相对应的另一端螺接,第二撑杆7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螺母72贴靠连接,第二撑杆73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法兰2的内壁贴靠连接;支架4设置在第一固定螺母62与第二固定螺母72之间,可以将第一固定螺母62及第二固定螺母72都拧紧,使得第一固定螺母62及第二固定螺母72夹持固定支架4,避免芯柱8与支架4能够相对移位。第一撑杆63及第二撑杆73都可以采用内六角螺钉。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装配过程可以是:可以先将芯柱8穿过支架4,然后安装第一固定螺母62及第二固定螺母72,使芯柱8与支架4构成一个整体,接着将电热丝5缠绕在支架4上;将各根第一撑杆63与第一支撑环61螺接安装,然后将第一支撑环61套向第一固定螺母62,拧紧各根第一撑杆63,使各根第一撑杆63顶紧第一固定螺母62,同样地,将第二撑杆73与第二支撑环71螺接安装,使第二撑杆73顶紧第二固定螺母72;将法兰2与管体3螺接,接着将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支架4及电热丝5一起塞入管体3内;将法兰2与风机1安装连接;为了使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吹出的热风能够吹向需要热风烘干的工件,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管体3可以螺接有弯头10,弯头10螺接风管11,风管11的具体尺寸及布置根据实际应用而定。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撑杆63支撑第一固定螺母62,第二撑杆73支撑第二固定螺母72,而芯柱8穿过支架4,所以第一撑杆63及第二撑杆73能够将支架4及电热丝5支撑维持在管体3的中部位置,使得风机1运转产生的气流通过管体3时,气流能够被电热丝5均匀地加热,于是气流加热效果好,避免电热丝5偏置靠近管体3的一侧,而导致管体3的管壁温度过高,管体3的管壁温度过高会使得热量通过管体3散失,影响加热气流的效果。本发明对支架4及电热丝5的上述的支撑结构简单合理,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法兰2螺接有轴向定位螺钉9,轴向定位螺钉9穿过法兰2设置,轴向定位螺钉9的端部与对应的第二撑杆73的端部贴靠连接,也就是说,轴向定位螺钉9对正了其中一个第二撑杆73,所以当拧紧轴向定位螺钉9之后,轴向定位螺钉9能够将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撑杆73的外端压在法兰2的内壁上,使上述的位于另一侧的第二撑杆73与法兰2的内壁产生用于避免支架4沿管体3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静摩擦力,从而使支架4与管体3在沿管体3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定位,于是在需要将管体3竖立使用时,避免支架4与管体3相对移位。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还包括第一锁位螺母64,第一锁位螺母64与对应的第一撑杆63螺接,第一锁位螺母64与第一支撑环61贴靠连接,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还包括第二锁位螺母74,第二锁位螺母74与对应的第二撑杆73螺接,第二锁位螺母74与第二支撑环71贴靠连接。在将各根第一撑杆63拧紧压住第一固定螺母62之后,再旋动各个第一锁位螺母64,使第一锁位螺母64压在第一支撑环61的外壁上,就可以让第一撑杆63不能转动,使得第一撑杆63与第一支撑环61可靠相对定位及第二撑杆73与第二支撑环71可靠相对定位,使得装配结构可靠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撑杆63以第一支撑环6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同样地,第二撑杆73以第二支撑环7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于是有利于支架4受到沿管体3的径向均匀支撑,有利于使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螺母62及第二固定螺母72都设为外六角螺母,第一撑杆63及第二撑杆73数量各设为三根,由于外六角螺母具有正六边形的外形,于是三根第一撑杆63可以分别与第一固定螺母62的其中三个平面贴靠,从而使第一撑杆63与第一固定螺母62能够可靠相对固定,第一固定螺母62及第二固定螺母72取材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环61与支架4的一端贴靠连接,第二支撑环71与支架4相对应的另一端贴靠连接,从而进一步避免第一径向定位组件6及第二径向定位组件7与支架4发生轴向相对移位。

如图4所示,支架4包括第一板部41及第二板部42,第一板部41的中部与第二板部42的中部连成一体,第一板部41垂直于第二板部42,于是电热丝5是缠绕在第一板部41及第二板部42的外端,上述结构简单地实现了对电热丝5的螺旋结构的支撑,也使得第一板部41与第二板部42之间形成足够的用于气流通过的通道。轴向通孔402于是设置在第一板部41与第二板部42的交汇连接处。轴向通孔402最好是设置在支架4的正中位置,如果轴向通孔402不在支架4的正中位置,则需要相应地改变各根第一撑杆63的长度设置,使得支架4与管体3同轴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板部41及第二板部42分别对应形成有用于容置电热丝5的定位槽401,具体地说,第一板部41及第二板部42分别形成有凸齿,相邻的凸齿之间形成了定位槽401,各个定位槽401的位置适配卷绕成螺旋线状的电热丝5,通过设置定位槽401,有利于使电热丝5受到稳定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管体3外包裹有隔热棉31(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图1示意地画出了隔热棉31)。隔热棉31为现有技术,隔热棉31可以采用双面铝箔夹发泡橡胶的隔热棉。由于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在工作时,管体3的温度较高,通过设置隔热棉31,有效避免管体3及电热丝5的热量散失,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热风产生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1的进风口设有进风过滤器13。进风过滤器13为现有技术,进风过滤器13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尘粒的过滤棉,于是避免将尘粒吹向需要热风烘干的工件。

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1的电机通过对应的螺钉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用于与需要安装使用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的加工设备的机架安装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热风发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