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0123发布日期:2021-08-13 19:2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以提供人们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用户在使用空调时,通常希望能够迅速制冷而将空调调节较大出风量,但长时间的冷风直吹会给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现有的空调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常通过调节导风板角度或者在空调上增加扫风模式实现空调的防直吹功能,例如设置孔板和导风件或者设置导风片以改变气流的吹出方向;但是,现有的技术方案核心发明点均是利用阻挡气流的吹出,实现的分散出风,导致出风口风量不均匀,从而影响了空调器的整体送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安装在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部件,与出风口相对,第一导风部件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出风口;第二导风部件,第二导风部件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上的固定端,第二导风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当第一导风部件处于将出风口打开的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的自由端位于出风口处,以对由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并使第二导风部件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

进一步地,由固定端至自由端的方向,第二导风部件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由固定端至自由端的方向,第二导风部件的宽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包括:支撑段,与第一导风部件连接;摆动段,摆动段包括连接端和延伸端,连接端与支撑段连接,由连接端至延伸端的方向,摆动段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包括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二导风端面,第二导风端面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二导风部件位于用于避让气流的避让位置或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导风位置,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部件沿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导风结构还包括:容纳槽,设置在出风通道的内壁上,当第二导风部件处于用于对气流进行避让的避让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部件沿第一导风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容纳槽为多个,多个容纳槽与多个第二导风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部件的最大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10mm;和/或第二导风部件的最小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和/或,第二导风部件的最大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第二导风部件的最小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和导风结构,机体内具有出风通道,导风结构安装在机体上,导风结构为上述的导风结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导风结构安装在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处,其中,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部件和第二导风部件,第一导风部件与出风口相对,第一导风部件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出风口;第二导风部件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上的固定端,第二导风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当第一导风部件处于将出风口打开的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的自由端位于出风口处,以对由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并使第二导风部件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这样在出风时,由于第二导风部件的摆动导流作用,使气流形成波浪型周期性扩散,改变了气流的流动状态,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使得吹风舒适度提高,在保证了出风量,降低了对风量的消耗的同时,还使第二导风部件能够根据风速变化实现不同的散风效果,提高了送风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导风结构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第二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出风通道;101、出风口;200、机体;300、导风结构;1、第一导风部件;10、第一导风端面;2、第二导风部件;20、固定端;21、自由端;22、支撑段;23、摆动段;24、第二导风端面;3、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5,安装在出风通道100的出风口101处,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部件1,与出风口101相对,第一导风部件1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出风口101;第二导风部件2,第二导风部件2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1上的固定端20,第二导风部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21;其中,当第一导风部件1处于将出风口101打开的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2的自由端位于出风口101处,以对由出风口101处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并使第二导风部件2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结构安装在出风通道100的出风口101处,其中,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部件1和第二导风部件2,第一导风部件1与出风口101相对,第一导风部件1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出风口101;第二导风部件2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1上的固定端20,第二导风部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21;当第一导风部件1处于将出风口101打开的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2的自由端位于出风口101处,以对由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并使第二导风部件2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这样在出风时,由于第二导风部件2的摆动导流作用,使气流形成波浪型周期性扩散,改变了气流的流动状态,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使得吹风舒适度提高,在保证了出风量、降低了对风量的消耗的同时,还使第二导风部件能够根据风速变化实现不同的散风效果,提高了送风质量。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由固定端20至自由端21的方向,第二导风部件2的厚度逐渐减小。由固定端20至自由端21的方向,第二导风部件2的宽度逐渐减小。优选地,第二导风部件2为板状,这样设置使第二导风部件2通过固定端20稳定地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1上,同时使第二导风部件2更容易地随气流摆动,以对气流进行分散,避免了气流直吹用户。

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第二导风部件2具有迎风端面和背风端面,由迎风端面至背风端面的方向为第二导风部件2的厚度方向;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导风部件2的宽度方向。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导风部件2包括:支撑段22,与第一导风部件1连接;摆动段23,摆动段23包括连接端和延伸端,连接端与支撑段22连接,由连接端至延伸端的方向,摆动段23的厚度逐渐减小。这样使摆动段23更容易随气流摆动,同时利用支撑段22保持稳定,以使摆动段23能够形成具有周期性的振幅,以提高气流的均匀性。优选地,第一导风部件1包括第一导风端面10,支撑段22安装在第一导风端面10上。

为了降低对风量的消耗,第二导风部件2包括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第二导风端面24,第二导风端面24沿弧形轨迹延伸。这样通过第二导风端面24对气流进行导向,改变由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流向,在第二导风部件2随气流摆动时,保证了气流形成波浪式周期性扩散。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导风部件2绕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二导风部件2位于用于避让气流的避让位置或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的导风位置,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平行。在第一导风部件1绕第一轴线转动至出风口打开位置时,空调器正常出风,当空调开启柔风模式时,控制第二导风部件2绕第二轴线转动至导风位置,其中,第二导风部件2的转动角度为120°至150°。优选地,第二导风部件2转动角度为135°;第二导风部件2与第一导风端面10之间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优选地,第二导风部件2与第一导风端面10之间的角度为45°。在此角度下,第二导风部件2能够最大限度减小对风量的损耗,在保证正常出风量的同时,避免气流直吹,提高气流吹出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件1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导风部件1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导风部件2安装在第一转轴上,这样,当第一导风部件1转动至出风口打开位置时,同时使第一转轴带动了第二导风部件2处于导风位置,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控制操作。

优选地,第二导风部件2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部件2沿第一导风部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导风部件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优选地,各个第二导风部件2之间的间隔均匀,以保证气流的流动均匀性。具体地,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部件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导风部件2为板状,第二导风部件2沿弧形轨迹延伸,这样第二导风部件2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导风部件1的第一导风端面10相对,在气流吹出时,部分气流直吹至第二导风部件2上并带动第二导风部件2摆动,另一部分气流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部件2之间流出并通过第一导风端面10进行导向,这样将出风口处的气流打散,使气流呈现多个角度和多种形态吹出,吹出的气流不会直吹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导风结构还包括:容纳槽3,设置在出风通道的内壁上,当第二导风部件2处于用于对气流进行避让的避让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3内。当空调器处于正常出风模式时,无需利用第二导风部件2进行导风,此时第二导风部件2处于避让位置,避免第二导风部件2影响空调的出风模式。其中,第二导风部件2的延伸轨迹与容纳槽3的延伸轨迹一致,以使第二导风部件2能够容纳在容纳槽3内。

具体地,第二导风部件2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部件2沿第一导风部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容纳槽3为多个,多个容纳槽3与多个第二导风部件2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通过多个容纳槽3分别对多个第二导风部件2进行容纳,以避免第二导风部件2影响空调的正常出风模式。其中,第一导风部件1为导风板。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导风部件2的最大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10mm,和/或第二导风部件2的最小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和/或,第二导风部件2的最大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第二导风部件2的最小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mm。其中,第二导风部件2的支撑段22的最大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10mm,优选2.2mm,支撑段22的最小宽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优选1.5mm;摆动段23的最大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6mm,优选1.5mm,摆动段23的最小厚度的取值范围为小于3mm,优选0.6mm。通过对第二导风部件2的尺寸进行限定,使第二导风部件2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实现一定的摆动振幅和频率,实现气流的规律送风。

具体地,第一导风部件1为导风板,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段22为刚性结构,摆动段23为柔性材料。

当用户开启柔风模式时,第二导风部件2转动至导流位置,开启低风挡时,出风风速≤v0,风速条件未达到摆动段23的刚性临界值,不能带动摆动段23形变,第二导风部件2保持静止。

开启中风挡时,出风风速>v0,摆动段23突破刚性临界值,开始以低振幅进行周期性摆动,随着风挡的提高,摆动段23受到气流风速影响,振幅和频率成比例增大。

当开启超强风挡时,摆动段23的摆动振幅和频率达到最大。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风部件2为弹性片,可通过设置弹性片的厚度,实现弹性片的自由端摆动,固定端稳固与第一导风部件1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200和导风结构300,机体200内具有出风通道,导风结构300安装在机体200上,导风结构300为上述实施例的导风结构。

在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导风结构,安装在出风通道100的出风口101处,其中,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部件1和第二导风部件2,第一导风部件1与出风口101相对,第一导风部件1绕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以关闭或打开出风口101;第二导风部件2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在第一导风部件1上的固定端20,第二导风部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21;其中,当第一导风部件1处于将出风口101打开的位置时,第二导风部件2的自由端位于出风口101处,以对由出风口101处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并使第二导风部件2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这样在出风时,由于第二导风部件2的摆动导流作用,使气流形成波浪型周期性扩散,改变了气流的流动状态,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使得吹风舒适度提高,在保证了出风量,降低了对风量的消耗的同时,还使第二导风部件能够根据风速变化实现不同的散风效果,提高了送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