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7463发布日期:2021-11-22 13:2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热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冷水进行初加热的生活用水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空调制冷设备需要通过冷却塔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循环系统流量较大,有大量的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生活热水系统中的冷水需要通过太阳能等热源进行加热达到系统要求的温度。冷却循环水的温度较低(35

38℃),生活热水的温度较高(50

60℃),利用空调余热直接制备高温生活热水会降低制冷机组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空调制冷机组、冷却循环泵、冷却循环管、热回收循环泵、半容积式换热器一、空调余热循环管、热媒循环泵、半容积式换热器二、半容积式换热器三、太阳能集热板、热水供水循环泵、冷水供水管、热水供水管、热水回水管、辅助热源,所述空调制冷机组上设有4条管路,所述4条管路其中2条管路通过所述冷却循环管分别与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循环泵连接,所述4条管路另外2条管路通过所述空调余热循环管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循环泵、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通过集热水管与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二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二分别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所述热媒循环泵、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三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板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热媒循环泵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三分别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辅助热源、所述热水供水循环泵、所述热水回水管连接,所述热水供水循环泵连接所述热水供水管。
5.本发明中,所述冷却循环管为3条管线,所述3条管线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循环泵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塔、所述空调制冷机组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调制冷机组、所述冷却循环泵连接,所述3条管线两端分别设有闸阀。
6.本发明中,所述空调余热循环管为3条管线,所述3条管线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空调制冷机组、所述热回收循环泵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循环泵、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调制冷机组、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连接,所述3条管线两端分别设有闸阀。
7.本发明中,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一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冷水供水管,所述管道两端设有闸阀,所述闸阀之间设有倒流防止器。
8.本发明中,所述集热水管数量有若干个,所述集热水管两端分别设有闸阀。
9.本发明中,所述辅助热源可以是电加热器、燃气锅炉、空气能热泵中的一种。
1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系统简单,便于维护,利用冷却循环水对冷水进行初加热,空调制冷设备进行热回收,可以充分利用余热,节能降耗,不影响空调制冷机组的效率,能够同时降低冷却循环水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能耗,减少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2.图1为本发明连接关系示意图。
13.图中标号:冷却塔

1;空调制冷机组

2;冷却循环泵

3;冷却循环管

4;热回收循环泵

5;半容积式换热器一

6;空调余热循环管

7;热媒循环泵

8;半容积式换热器二

9;半容积式换热器三

10;太阳能集热板

11;热水供水循环泵

12;冷水供水管

13;热水供水管

14;热水回水管

15;辅助热源

16。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6.如图1所示,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包括冷却塔1、空调制冷机组2、冷却循环泵3、冷却循环管4、热回收循环泵5、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空调余热循环管7、热媒循环泵8、半容积式换热器二9、半容积式换热器三10、太阳能集热板11、热水供水循环泵12、冷水供水管13、热水供水管14、热水回水管15、辅助热源16,所述空调制冷机组2上设有4条管路,所述4条管路其中2条管路通过所述冷却循环管4分别与所述冷却塔1、所述冷却循环泵3连接,所述4条管路另外2条管路通过所述空调余热循环管7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循环泵5、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通过集热水管与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二9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二9分别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所述热媒循环泵8、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三10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板11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热媒循环泵8连接,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三10分别通过所述集热水管与所述辅助热源16、所述热水供水循环泵12、所述热水回水管15连接,所述热水供水循环泵12连接所述热水供水管14。所述冷却循环管4为3条管线,所述3条管线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塔1、所述冷却循环泵3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塔1、所述空调制冷机组2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调制冷机组2、所述冷却循环泵3连接,所述3条管线两端分别设有闸阀。所述空调余热循环管7为3条管线,所述3条管线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空调制冷机组2、所述热回收循环泵5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循环泵5、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连接,其中1条管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空调制冷机组2、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连接,所述3条管线两端分别设有闸阀。所述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一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冷水供水管13,所述管道两端设有闸阀,所述闸阀之间设有倒流防止器。所述集热水管数量有若干个,所述集热水管两端分别设有闸阀。所述辅助热源16可以是
电加热器、燃气锅炉、空气能热泵中的一种。
17.冷却循环水系统增加热回用管路,由热回收循环泵5将冷却循环水供至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内与冷水换热,再将降温后的冷却循环水供回至空调制冷机组2,同时将冷水通过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加热至25

32℃,并贮存在半容积式换热器一6、半容积式换热器二9、半容积式换热器三10中,再经太阳能集热板11、辅助热源16等热源的加热达到60℃供至各用水点。通过设置热回用管路及设备将冷却循环水与冷水换热,对冷却循环水冷却的同时对冷水进行初加热,同时降低冷却循环水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能耗,不会降低制冷机组的效率。
1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