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5920发布日期:2021-12-15 00:2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帐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帐篷。


背景技术:

2.呼吸传染病的控制过程中,隔离措施和相关救治措施不可或缺。当感染者人数较多时,医院的负压病床数量不够,而普通医院病床因不具备隔离措施,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需求一种内部可根据需求切换正负压,并具有装拆方便、易收纳以及移动方便的优点的隔离帐篷。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帐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正负压切换不方便以及帐篷装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隔离帐篷,包括消毒机和帐篷本体;
6.所述消毒机包括机壳和风机;
7.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8.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配置有挡风件;
9.所述挡风件与所述机壳活动连接;
10.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11.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
12.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
13.所述帐篷本体包括折叠骨架和篷布;
14.所述篷布覆设于所述折叠骨架的外周上,使得篷布的内部形成隔离空间;
15.当所述消毒机设置于所述帐篷本体内时,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隔离空间的外部连通;
16.当所述消毒机设置于所述帐篷本体外时,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隔离空间连通。
17.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折叠骨架包括主骨架,所述主骨架包括中心杆、支撑杆、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
18.所述支撑杆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均竖直设置且环绕所述中心杆设置;
19.每两个相邻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中心杆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铰接架和一个所述第二铰接架;
20.各个所述第一铰接架均包括三个第一铰接杆,三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一端向上铰接于a点,三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分别向下铰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心杆;
21.各个所述第二铰接架均包括三个第二铰接杆,三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一端向下铰接于b点,三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分别向上铰接于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心杆;
22.所述a点高于所述b点,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第二端。
23.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折叠骨架还包括辅骨架,所述辅骨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
24.所述辅骨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的顶端与所述b点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竖杆铰接,所述横杆的第二端与邻近的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25.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竖杆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所述横杆;
26.所述竖杆两侧的所述横杆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27.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竖杆的底端设有固定座,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
28.所述竖杆上滑动套接有至少一个移动座,其余所述横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座铰接;
29.所述固定座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座的长度。
30.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接有风道转接装置;
31.所述风道转接装置包括壳体和筒体,所述壳体的第一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安装口;
32.所述筒体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或方环状,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连接,且所述筒体的内腔与所述壳体连通。
33.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风道转接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和挡雨板;
34.所述壳体内可拆卸安装有滑轨,所述过滤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35.所述挡雨板呈弧状,所述挡雨板卡扣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的外壁上。
36.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消毒器内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紫外线消毒器和等离子消毒器;
37.所述等离子消毒器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
38.所述紫外线消毒器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和/或出风端。
39.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消毒机内设有过滤器和臭氧还原网;
40.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臭氧还原网均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
41.优选地,在上述的隔离帐篷中,所述消毒机内还设有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包括空调系统;
42.所述空调系统的进出风道与所述风机的进出风道相互独立设置。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帐篷,不仅可以通过可活动的挡风件,实现各个进风口以及各个出风口相应的开闭,从而可以很便捷实现各个模式的切换,解决了正负压切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而且还采用了折叠骨架和篷布组成帐篷本体,具有装拆方便、易收纳以及移动方便,解决了帐篷装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消毒机的立体图;
4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消毒机的正面的局部透视图;
5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消毒机的背面的局部透视图;
5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帐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5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折叠骨架的结构图;
5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主骨架的结构图;
5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辅骨架的结构图;
5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m处放大拆解图;
5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n处放大拆解图;
5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主骨架的折叠图;
58.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辅骨架的折叠图;
5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风道转换装置的立体图;
60.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风道转换装置的拆解图;
61.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的压差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62.图中:
63.1为折叠骨架、100为主骨架、110为中心杆、120为支撑杆、130为第一铰接架、131为第一铰接杆、140为第二铰接架、141为第二铰接杆、150为卡扣件、160为门口、200为辅骨架、210为竖杆、220为横杆、230为移动座、240为固定座、2为篷布、201为帐门、3为消毒机、31为机壳、32为紫外线消毒器、33为风机、34为过滤器、35为臭氧还原网、36为等离子消毒器、37为第一进风口、38为第二进风口、39为第一出风口、310为第二出风口、311为空调蒸发器进风口、312为空调蒸发器出风口、313为空调冷凝器进风口、314为空调冷凝器出风口、4为风道转接装置、41为壳体、411为安装口、42为筒体、43为过滤组件、44为滑轨、45为挡雨板、46为风口格栅、47为固定挡板、471为螺钉、48为压差传感器、49为导气管、491为导气管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67.呼吸传染病的控制过程中,隔离措施和相关救治措施不可或缺。当感染者人数较多时,医院的负压病床数量不够,而普通医院病床因不具备隔离措施,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需求一种内部可根据需求切换正负压,并具有装拆方便、易收纳以及移动方便的优点的隔离帐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帐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正负压切换不方便以及帐篷装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68.请参阅图1

图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帐篷,包括消毒机3和帐篷本体;消毒机3包括机壳31和风机33;机壳31上设有第一进风口37、第二进风口38、第一出风口39和第二出风口310;第一进风口37、第二进风口38、第一出风口39和第二出风口310均配置有挡风件;挡风件与机壳31活动连接;风机33设置于机壳31内;第一进风口37和第二进风口38均与风机33的进风端连通;第一出风口39和第二出风口310均与风机33的出风端连通;帐篷本体包括折叠骨架1和篷布2;篷布2覆设于折叠骨架1的外周上,使得篷布2的内部形成隔离空间;当消毒机3设置于帐篷本体内时,第二进风口38和第二出风口310均与隔离空间的外部连通;当消毒机3设置于帐篷本体外时,第二进风口38和第二出风口310均与隔离空间连通。
69.更具体地说,挡风件可以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使挡风件闭合或打开相应的进风口或出风口,从而实现各个模式的切换;第一进风口37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进风口37分别设置于机壳31的左右两侧,第一出风口39设置于机壳31的顶部,第二进风口38和第二出风口310设置于机壳31的背面,且第二出风口310位于第二进风口38的上方;机壳31的底部可设计有滑轮,有利于提高消毒机3的便携性。
7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帐篷,不仅可以通过可活动的挡风件,实现各个进风口以及各个出风口相应的开闭,从而可以很便捷实现各个模式的切换,解决了正负压切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而且还采用了折叠骨架1和篷布2组成帐篷本体,具有装拆方便、易收纳以及移动方便,解决了帐篷装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7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折叠骨架1包括主骨架100,主骨架100包括中心杆110、支撑杆120、第一铰接架130和第二铰接架140;支撑杆120为四个,四个支撑杆120均竖直设置且环绕中心杆110设置;每两个相邻支撑杆120与中心杆110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铰接架130和一个第二铰接架140;各个第一铰接架130均包括三个第一铰接杆131,三个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一端向上铰接于a点,三个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二端分别向下铰接于对应的两个支撑杆120和中心杆110;各个第二铰接架140均包括三个第二铰接杆141,三个第二铰接杆141的第一端向下铰接于b点,三个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二端分别向上铰接于对应的两个支撑杆120和中心杆110;a点高于b点,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二端低于第二铰接杆141的第二端。
72.主骨架100可以撑开形成类似于长方体框架,以便篷布2包覆安装形成隔离空间;在拆卸时,主骨架100可以通过推动各个支撑杆120沿靠近中心杆110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主骨架100的各个第一铰接架130可以向上合拢在一起,主骨架100的第二铰接架140可以向下合拢在一起,待四个支撑杆120靠拢在最短距离时,实现整个主骨架100折叠收纳,具有装拆方便、收纳体积小等优点。
73.更具体地说,篷布2和折叠骨架1均设有相对应的门口160;篷布2的门口160可拆卸密封安装有帐门201;篷布2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明窗;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二端与支撑杆120靠近顶端的位置或中心杆110靠近底端的位置铰接,优选各个第一铰接杆131的第二端均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二铰接杆141的第二端与支撑杆120的顶端或中心杆110靠近顶端的位置铰接,优选各个第二铰接杆141的第二端均位于同一高度上。
7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折叠骨架1还包括辅骨架200,辅骨架200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杆120之间;辅骨架200包括竖杆210和横杆220,竖杆210的顶端与b点可拆卸连接,横杆220的第一端与竖杆210铰接,横杆220的第二端与邻近的支撑杆120可拆卸连接。通过辅骨架200的竖杆210和横杆220可以将主骨架100的顶部与支撑杆120连接固定,有效地增强了主骨架100的支撑强度;在拆卸时,辅骨架200的竖杆210可以从主骨架100上拆卸,与竖杆210铰接的横杆220可以通过转动与竖杆210合拢在一起,再结合整个主骨架100可折叠收纳,实现在不影响帐篷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又保证帐篷的支撑骨架可折叠收纳。
75.更具体地说,可以在a点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不仅方便三个第一铰接杆131铰接在一起,而且更方便与竖杆210可拆卸安装;可以在b点处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方便三个第二铰接杆141铰接在一起;支撑杆120和竖杆210均为可伸缩设置。通过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120和竖杆210不仅可以方便伸缩收纳,便于移动或存放,而且还可以使得隔离帐篷具有高度可调节的功能,以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隔离帐篷的高度。
7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竖杆210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横杆220;竖杆210两侧的横杆220分别与相邻两个支撑杆120可拆卸连接。通过两侧的横杆220可以实现将竖杆210与相邻两个支撑杆120连接固定,可以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杆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横杆220对相邻两个支撑杆120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避免两个支撑杆120向外撑开松动的情况发生。
77.更具体地说,优选竖杆210沿竖直方向设置,横杆220沿水平方向设置,横杆220与竖杆210垂直连接;同一侧的横杆220的数量优选为不多于四个,横杆220的数量过多不利于折叠骨架1的快速装拆,横杆220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
7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竖杆210的底端设有固定座240,位于最下方的横杆220的第一端与固定座240铰接;竖杆210上滑动套接有至少一个移动座230,其余横杆220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移动座230铰接;固定座240的长度大于移动座230的长度。通过移动座230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当横杆220与竖杆210连接的部位,而且还可以利用移动座230在竖杆210上的滑动性,带动横杆220相应地转动,使得横杆220收纳时可以更方便地与竖杆210靠拢于一起,有效地缩小收纳体积。
79.位于最下方的横杆220可以实现将竖杆210的底端以及相邻两个的支撑杆1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利用横杆220充当竖杆210和支撑杆120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保证整个折叠骨架1的支撑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将相邻两个支撑杆120的底端固定,再结合两
个支撑杆120的顶部固定,可以有效地限制相邻两个支撑杆120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强相邻两个支撑杆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80.更具体地说,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优选同一侧采用两个横杆220,两侧的横杆220与竖杆210共同形成类似于“土”字型的辅骨架200;最下方的横杆220的第一端与位于竖杆210底端的固定座240铰接,其第二端通过卡扣件150与支撑杆120的底端卡扣连接;位于中间的横杆220的第一端与滑动安装于竖杆210上的移动座230连接,且第二端通过卡扣件150与支撑杆120的中部卡扣连接。采用“土”字型的辅骨架200不仅对主骨架100具有良好的加强作用,而且收纳时各个横杆220均可收纳至与竖杆210平行的位置,最大化地缩小了占用空间。
8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38和第二出风口310均连接有风道转接装置4;风道转接装置4包括壳体41和筒体42,壳体41的第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二进风口38或第二出风口310连通的安装口411;筒体42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或方环状,筒体42的第一端与壳体41的第二面连接,且筒体42的内腔与壳体41连通。风道转接装置4通过安装口411可以与消毒机3的进出风口连接,并利用筒体42的设置可以满足穿设于隔离帐篷的需求,从而实现将风道转接装置4安装于消毒机3与帐篷之间,联通室内外空间,形成空气流通。
82.更具体地说,筒体42的第二端的内壁可拆卸安装有风口格栅46,通过风口格栅46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的挡尘防尘的作用,有利于从使用空间中排除余热、余湿和污染物,从而保证工作区域具有较高的换气效率和空气质量;还包括导气管49和压差传感器48;筒体42内设置有导气管49,压差传感器48设置于消毒机3的内部,消毒机3的外壁设有导气管快速接头491,压差传感器48通过导气管快速接头491与导气管49连接,通过导气管49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延长压差传感器48的检测端,以便压差传感器48的检测端可以延伸至筒体42处,使得压差传感器48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室内外的压差情况。
8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转接装置4还包括过滤组件43和挡雨板45;壳体41内可拆卸安装有滑轨44,过滤组件43滑动安装于滑轨44上;挡雨板45呈弧状,挡雨板45卡扣安装于筒体42的第二端的外壁上。风道转接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43,可以达到对室内外之间流通的空气净化过滤的效果,而且过滤组件43通过滑轨44可拆卸安装于壳体41内,以便将过滤组件43拆卸清洗,实现可持续重复使用。挡雨板45具体呈弧状,呈弧状的挡雨板45具有一定的形变弹性,在其形变弹性下,挡雨板45可以卡扣安装于筒体42的外壁上,既起到挡雨防雨的作用,又具有装拆方便的优点。
84.更具体地说,滑轨44设置有对过滤组件43限位的滑槽,且滑槽为两个,两个滑槽分别设置于滑轨44的顶部和底部,过滤组件43可以为板状的过滤网,过滤组件4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配合。壳体4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过滤组件43的固定挡板47;固定挡板47具体为两个,两个固定挡板47分贝设置于壳体41的两侧,固定挡板47配合螺钉471可以实现过滤组件43与壳体41固定连接,从而达到对过滤组件43以及滑轨44固定限位的作用。
8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消毒器内设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紫外线消毒器32和等离子消毒器36;等离子消毒器36设置于风机33的进风端;紫外线消毒器32设置于风机33的进风端和/或出风端。通过安装在机壳31内部的等离子消毒器36可以对流动空气中的细菌分解与击破,然后再通过紫外线消毒器32的高强度紫外线对过滤器34表面进行协同杀
菌,以便将已滤除尘埃和已杀灭细菌的洁净空气送回到房间,洁净空气快速循环流动从而达到空气净化和杀菌的目的。
8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机3内设有过滤器34和臭氧还原网35;过滤器34和臭氧还原网35均设置于风机33的进风端。通过过滤器34的设置可以对壳体41内的流动空气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以便往密闭空间输送净化空气,满足消毒机3启动循环消毒净化模式的需求;通过臭氧还原网35的设置可以在臭氧完成消毒灭菌后快速地被还原,避免残余臭氧中毒事故发生,保证净化空气的安全性。
87.更具体地说,等离子消毒器36设置于臭氧还原网35的进风端;紫外线消毒器32可以设置于风机33的出风端,具体位于消毒机3的顶部,可以直击致病微生物失活,彻底防止机内细菌滋生和病毒残留,保障出风口100%洁净。紫外线消毒器32也可以设置于风机33的进风端,具体位于臭氧还原网35与等离子消毒器36之间,也就是等离子消毒器36、紫外线消毒器32、臭氧还原网35以及过滤器34依次设置于风机33的出风端,这样设置可以对进入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进行高效消毒处理,消毒后的空气经过臭氧还原网35和过滤器34的净化后输入到密闭空间;当然,等离子消毒器36还可以同时设置于风机33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可以对密闭空间的进出风均起到很好的净化消毒效果。
8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机3内还设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进出风道与风机33的进出风道相互独立设置。通过空调可以对密闭空间内的温度进行精细化调节,使得密闭空间具有最适宜的温度供病患或医护人员居住。
89.更具体地说,空调系统的蒸发器设有空调蒸发器进风口311和空调蒸发器出风口312,空调系统的冷凝器设有空调冷凝器进风口313和空调冷凝器出风口314;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进出风道均为独立设置,且不与净化系统共用风道。空调系统自身就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并不影响密闭空间空气的纯净,而且空调系统不与净化系统共用风道,可以为空调系统提供更优更短的进出风道,以便密闭空间快速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90.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
91.一、当整个消毒机3机置于隔离帐篷内,此时第二进风口38、第二出风口310、空调蒸发器进风口311、空调冷凝器进风口313和空调冷凝器出风口314均需与隔离空间外连通,通过内部设置风道切换装置,可实现以下不同功能:
92.(1)循环消毒净化模式:室内空气循环消毒和净化,此时左右两侧的第一进风口37进风,由顶部的第一出风口39出风,实现100%风量用于室内空气循环消毒和净化;
93.(2)循环消毒+正压模式:系统部分风量用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部分风量用于形成室内正压。此时左右两侧的第一进风口37和背面的第二进风口38同时进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39出风,实现同时对室内空气循环净化以及产生正压,而且还可以通过控制风口开合大小实现两者净化风量和正压风量的调节;
94.(3)循环净化+负压模式:系统部分风量用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部分风量用于形成室内负压。此时左右两侧的第一进风口37进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39和背面的第二出风口310同时出风,实现对室内空气循环净化以及产生负压,而且还通过控制风口开合大小实现两者净化风量和正压风量的调节;
95.(4)温控模式:该功能独立运行,由于控温组件和正负压不共用风道,通过空调蒸发器进风口311进风、正面的空调蒸发器出风口312排出冷风;空调冷凝器进风口313和空调
冷凝器出风口314均连接至室外实现散热,可满足临时应急的空间改造的温控需求。
96.二、整个消毒机3置于隔离帐篷外,此时背面的第二进风口38和背面的第二出风口310需要与隔离空间内连通,通过内部设置风道切换装置,可实现以下不同功能:
97.(1)消毒净化+正压功能:由左右两侧的第一进风口37进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39出风,向室内吹入干净空气,实现消毒净化+正压功能;
98.(2)消毒净化+负压功能:由背面的第二进风口38进风,背面的第二出风口310出风,向室内抽风,实现消毒净化+负压功能。
9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0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