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4597发布日期:2022-03-12 10:4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中央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2.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空调制冷产品选型的重要前提条件。城市现代化建筑物中,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约占90%以上,而空调制冷产品的能耗约占建筑物能耗的60%以上。因此,常被称为“耗能大户”。努力开发和推广适应各地区能源条件的、能耗低、能效高的节能型空调制冷产品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3.中央空调系统中设置有冷(热)源设备,冷(热)源设备提供需要的冷(热)水源,经过热交换器,向空调房间或空间提供冷(热)通风。冷(热)源设备中设置有水路循环系统,水路循环系统具有足够的冷(热)负荷交换能力和输送能力,以满足空调系统对冷(热)负荷的要求。实践证实,在某些负荷变化率较大的中央空调系统中,采用定温度、变水量的控制方式,使水路循环系统中的水量随负荷的增减而增减,与定水量、改变水温调节负荷的空调方式相比,有着显著的运行经济性和节能效果。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或者运行台数,达到改变水流量的目的。由于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空调末端数量多且负荷变动大,这种通过水泵调节的方式很难达到精确控制,控制结果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偏差大。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或者运行台数以实现改变水量的控制方式很难达到精确控制,控制结果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偏差大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中央空调。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中央空调,包括:至少一台室外机组,所述室外机组配置为供应空调房间所需的冷媒水或热媒水,所述室外机组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和至少一台压缩机;多个室内单元,多个室内单元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组连接且各自独立设定工作模式;和冷却水系统,所述冷却水系统配置为将自所述室外机组流出的冷却水输送至外部冷却装置热交换并引导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到所述室外机组构成循环;所述冷却水系统中设置有水量调节阀;所述中央空调还包括:云控制平台,所述云控制平台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设定所述水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步数,根据所述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所述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根据所述初始开度步数和所述开度步数修正值计算水量调节阀的目标开度步数,控制所述水量调节阀工作在与所述目标开度步数对应的目标开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9.在本发明中,采样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
元的工作模式均由云控制平台进行分析计算,云控制平台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生成并计算水量调节阀的目标开度步数,进一步调节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流量,达到水流量的精确控制,控制结果与空调负荷匹配,解决本地控制器只能应对简单算法的瓶颈。云控制平台具有理想的计算速度、响应速度和吞吐量,完全可以满足中央空调,尤其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需要。
10.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中央空调第一种硬件架构的结构示意框图;
1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中央空调第二种硬件架构的结构示意框图;
13.图3为云控制平台下发水量控制阀的目标开度步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8.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的转速或者运行台数以实现改变水量的控制方式很难达到精确控制,控制结果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偏差大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图1示出了这种中央空调的硬件架构,具体包括室外机组(如图1中室外机组a)和室内单元(如图1中室内单元1、2、3、4)。室外机组可以包括冷水机组和/或热泵机组,室外机组配置为供应空调房间所需的冷媒水或热媒水。室外机组中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如图1中a1,或者图2中a1、b1所示)。压缩机的数量可以如图1所示,仅设置一台;也可以根据空调负荷设置多台,在此不对压缩机的数量进行限制。压缩机均由变频装置供给交流电,以实现不同的空调能力。室外机组中还可以设置有制冷剂回路中的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
阀以及其它相应的阀组等,制冷剂回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不是本发明的保护重点,在此不再详细介绍。室外机组还可以作为模块组合工作,例如图2所示,设置四台室外单元(a、b、c、d)。
19.在另一端,每一台室外机组配套设置有多个室内单元,多个室内单元分别与室外机组连接且各自独立启停并设定工作模式。各个室内单元的启停和工作模式可以通过线控器设定,例如图2所示,其中室内单元1-12分别设置有一个对应的线控器。线控器上设置有室内单元的启停开关,供用户输入设定温度以及选择运转模式的操作界面,以及显示空调房间实时温度或者运行状态的显示界面。室内单元配套设置有回风温度传感器和送风温度传感器。室内单元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可以选用现有的与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匹配的型号以及安装方式,在此不再限定。空调房间内的空调末端也不限制具体的结构。
20.室外机组中设置有室外机主板,室外机主板优选设置有本地控制器。本地控制器构造为驱动变频装置工作,调节变频装置输出至各压缩机的电信号,接收处理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采样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以及实现必要的通信功能。本地控制器的数量优选与室外机组的数量相同。本地控制器优选由一颗处理芯片实现,处理芯片可以选用现有空调器室外机所选用的处理芯片。例如单片机等,在此不对其型号进行进一步限制。
21.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央空调中,还设置有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配置为将自室外机组流出的冷却水输送至外部冷却装置热交换并引导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到室外机组构成循环。外部冷却装置通常为冷却塔。在冷却水系统中设置有水量调节阀(如图1中100所示)。水量调节阀优选为比例电磁阀。比例电磁阀优选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pwm体现占空比,利用pwm信号即可以控制比例电磁阀的开度。与现有技术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中还设置有云控制平台,云控制平台与本地控制器通信连接。云控制平台配置为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设定水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步数,根据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根据初始开度步数和开度步数修正值计算水量调节阀的目标开度步数,控制水量调节阀工作在目标开度步数。
22.在本实施例公开的中央空调中,室外机主板上搭载有远程通讯模块。可选的,远程通讯模块可以与云控制平台基于传统的4g网络或者5g网络通信。远程通讯模块优选选用nb-iot无线通讯模块,如图1中13-1或者图2中13-1、13-2、13-3和13-4所示)。如图3所示,空调系统与云控制平台之间的一种可选数据流包括:室外机主板上电后,本地控制器通过nb-iot无线通讯模块上报数据,数据包括每一个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以及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等等。nb-iot网络中的基站enb将数据上传至运营商核心网,并由运营商核心网上传至nb-iot平台。nb-iot平台在发现有新数据后,推送给云控制平台。云控制平台在发现有任意一个室外机组有新数据后,立即更新数据库,并与nb-iot平台通信。nb-iot平台启动新线程下发云控制平台优先指令(类似的,也可以启动新线程下发线控器优先指令),经由运营商核心网传输到基站。基站开始寻址室外机组并接收室外机组输出的响应,进一步将接收到的响应上传运营商核心网,并经由nb-iot平台上传至云控制平台。这样云控制平台可以与接入nb-iot平台的全部室外机组通讯,并可以将生成的目标开度步数输出至相应室外机组中的本地控制器中,并由本地控制器进一步输出pwm控制信号,控制水量调节阀工作在与目标开度步数对应的目标开度。云控制平台同样可以设置人机交互界面或者进一步与其它上
位机或者移动终端通信连接。nb-iot平台可以选用现有服务商提供的nb-iot平台,其中包括业务网关和cmp定位结构,在此不对nb-iot平台的服务商进行限定。
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nb-iot通信网络收集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均由云控制平台进行分析计算,云控制平台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生成并计算水量调节阀的目标开度步数,进一步调节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流量,达到水流量的精确控制,控制结果与空调负荷匹配,解决本地控制器只能应对简单算法的瓶颈。云控制平台具有理想的计算速度、响应速度和吞吐量,完全可以满足中央空调,尤其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需要。
24.以下对根据室外热交换器的工作状态设定水量调节阀的初始开度步数的过程进行介绍。首先,中央空调中的室内单元,既可以全部工作在制热模式,也可以全部工作在制冷模式,或者部分工作在制热模式,部分工作在制冷模式,即冷暖同时模式。中央空调的上述功能可以通过多个四通换向阀的换向以及多个电子膨胀阀的通断切换实现,是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多种模式中,室外热交换器分别工作在冷凝模式或蒸发模式。
25.云控制平台配置为,若室外热交换器工作在冷凝模式,获取压缩机的实际转速,并判断压缩机的实际转速是否小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若小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则根据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设定初始开度步数;若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设定初始开度步数为最大开度步数。
26.具体来说,根据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设定初始开度步数时满足进水温度越高,初始开度步数越大。第一设定阈值优选设定为70hz,即如果压缩机的实际转速,或者多台压缩机中有一台压缩机的实际转速满足:f
slv
(n)≤70,则根据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t
a_slv
设定初始开度步数;其中n为压缩机的台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一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二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二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三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三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四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四开度步数;其中,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的边界阈值依次递增,例如第一温度区间为t
a_slv
<5℃,第二温度区间为5℃≤t
a_slv
<15℃;第二温度区间为15℃≤t
a_slv
<30℃,第四温度区间为30℃≤t
a_slv
;第一开度步数、第二开度步数、第三开度步数和第四开度步数依次递增,第一开度步数为允许开度步数最小值b
ocmin
,第四开度步数优选为允许开度步数最大值b
ocmax

27.若室外热交换器工作在冷凝模式,则根据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包括:
28.获取压缩机排气压力、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冷媒状态、压缩机运行频率、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除霜模式控制信号、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压缩机顶部温度、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中的一者或者多者,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并控制水量调节阀工作在目标开度步数对应的目标开度;其中开度步数修正值可以是最大开度步数、负向开度步数修正值或正向开度步数修正值。
29.具体来说,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30.1)获取压缩机排气压力p
d_slv
以及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与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对应的冷凝模式保护干预条件;若满足,则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最大开度步数;其中冷凝模式保护干预条件根据设定保护排气压力生成pn。
31.具体为:
32.若室内单元均工作在制冷模式,且p
d_slv
≥p
n-α;或
33.若室内单元均工作在制热模式或者工作在冷暖同时模式,且p
d_slv
≥pn;或
34.p
d_slv
≥β且处于除霜状态;
35.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最大开度步数b
ocmax

36.其中,若室内单元均工作在制冷模式,pn优选设定为3.1mpa,若室内单元均工作在制热模式或者工作在冷暖同时模式,pn优选设定为2.9mpa,α优选设定为0.05mpa,β优选设定为2.8mpa。
37.此条件为保护控制条件,需要对上述工作状态保持实时监控,则设定控制周期为0s。
38.2)获取冷媒状态、压缩机排气压力p
d_slv
以及压缩机运行频率f
t_slv
;其中若为多台压缩机,则压缩机运行频率f
t_slv
为多台压缩机合计运行频率之和;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压缩机运行频率是否满足与所述冷媒状态对应的冷凝模式冷媒状态干预条件;若满足,则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其中负向代表阀开度步数减小。
39.具体为:
40.若冷媒状态为冷媒量判定控制中(其配置为检测是否存在冷媒量不足的情况)或者冷媒自动充注中;且f
t_slv
≤γ;且p
d_slv
≥p
p-δ,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
41.其中,γ优选设定为31hz,p
p
为压缩机排气压力基准值,其对应空调制冷系统的优选管理效率和理想空调能力。原则上说,当压缩机排气压力偏离压缩机排气压力基准值时,需要通过调节水流量以满足空调负荷。p
p
优选设定为2.4mpa,δ优选设定为0.2mpa。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
42.3)获取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压缩机排气压力以及除霜模式控制信号,判断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体现的变化趋势和所述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冷凝模式非除霜状态干预条件;若满足,则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二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43.具体为:
44.若满足且非除霜状态,且则生成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二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其中ε优选设定为1.90mpa,ζ优选设定为0.02mpa,采样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k为采样次数。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
45.4)获取压缩机排气压力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t
c_slv
以及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
t
emin_slv
,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体现的变化趋势、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以及压缩机液管温度的最小值是否均满足冷凝模式第一控制条件;或者判断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第二控制条件;若满足冷凝模式第一控制条件和第二控制条件的其中一者,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46.具体为:
47.若满足且且t
c_slv-t
emin_slv
>θ,则认为满足第一控制条件;
48.若满足则认为满足第二控制条件;
49.进一步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其中,η优选设定为2.0mpa,θ优选设定为10℃,ι优选设定为0.4mpa.
50.5)获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和以及压缩机排气压力判断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是否为冷暖同时;若为冷暖同时、且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体现的变化趋势以及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第一冷暖同时干预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四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若为冷暖同时且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体现的变化趋势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第二冷暖同时干预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其中正向代表阀开度步数增大;若不为冷暖同时且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体现的变化趋势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非冷暖同时修正干预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五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51.具体为:
52.a.若为冷暖同时且且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四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
53.b.若为冷暖同时且且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
54.c.冷暖同时以外且且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五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
55.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其中κ优选设定为0.1mpa,λ优选设定为0.3mpa。
56.6)获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压缩机排气压力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
排气压力和压缩机顶部温度t
dave_slv
、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t
c_slv
以及压缩机液管温度的最大值t
emax_slv
;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冷凝模式第三控制条件,或者连续采样的两个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第四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排气压力满足冷凝模式第五控制条件,或者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为制冷且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顶部温度、压缩机排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以及压缩机液管温度的最大值满足冷凝模式第六控制条件;若满足其中之一,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采样周期
57.具体为,若满足以下的其中之一:
58.a.
59.b.且
60.c.p
d_slv
≥p
n-δ
61.d.p
d_slv
≥p
p
,t
dave_slv
≥μ,t
c_slv-t
emax_slv
≤ν,且室内单元均工作在制冷模式;
62.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50s,即在15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其中μ优选设定为85℃,ν优选设定为5℃。
63.7)获取压缩机排气压力,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冷凝模式第七控制条件,若满足,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六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64.具体为:
65.若满足p
d_slv
≤p
p-ξ,其中ξ优选设定为0.05mpa,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六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
66.8)获取压缩机排气压力,判断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冷凝模式第八控制条件,若满足,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三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67.具体为:
68.若满足p
d_slv
≥2.4+ξ,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值修正值为冷凝模式第三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为+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30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
69.9)冷凝模式下的其它情况,保持初始开度步数不变。
70.连续的多次调阀判定和控制时,所述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多次调阀判定和控制的累加值。
71.上述冷凝模式下的控制满足表1所示的自高向低的优先级,表1优选存储在云控制平台一端以供随时调用。
[0072][0073]
表1
[0074]
若室外热交换器工作在蒸发模式,获取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并根据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设定初始开度步数。具体来说,进水温度越高,初始开度步数越小。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五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五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六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六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七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七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八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八开度步数;当进水温度t
a_slv
处于第九温度区间时,初始开度步数设定为第九开度步数其中,第五温度区间、第六温度区间、第七温度区间、第八温度区间和第九温度区间的边界阈值依次递增,例如第五温度区间为t
a_slv
<15℃,第六温度区间为15℃≤t
a_slv
<18℃;第七温度区间为18℃≤t
a_slv
<22℃,第八温度区间为22℃≤t
a_slv
<27℃;第九温度区间为27℃≤t
a_slv
;第五开度步数、第六开度步数、第七开度步数、第八开度步数和第九开度步数依次递减,第五开度步数优选为允许开度步数最大值b
ocmax
,其它依次为8、7、6、5。
[0075]
若室外热交换器工作在蒸发模式,根据室外机组的运行参数和/或室内单元的工
作模式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包括:
[0076]
获取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压缩机排气压力、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室内单元回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室内单元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小值、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中的一者或多者,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并在设定控制周期中控制水量调节阀工作在与目标开度步数对应的目标开度;开度步数修正值为最大开度步数,负向开度步数修正值或正向开度步数修正值。
[0077]
具体来说,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0078]
1)获取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判断所述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t
a_slv
是否满足蒸发模式保护干预条件;若满足,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最大开度步数b
ocmax

[0079]
具体为:
[0080]
若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t
a_slv
满足t
a_slv
<a,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最大开度步数b
ocmax
。此条件为保护控制条件,需要对上述工作状态保持实时监控,则设定控制周期为0s;其中a优选为10℃。
[0081]
2)获取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t
cs_slv
、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t
a_slv
、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t
emax_slv
和压缩机排气压力p
d_slv
,判断压缩机吸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一吸气压力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和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一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二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三控制条件;若满足其中之一,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其中负向代表阀开度步数减小。
[0082]
具体若满足:
[0083]
a.p
s_slv
>b;或者
[0084]
b.t
cs_slv
≥t
a_slv
;或者
[0085]
c.t
emax_slv
≥c且p
d_slv
≥pn[0086]
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2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6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
[0087]
3)获取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t
cs_slv
、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t
a_slv
、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t
emax_slv
和压缩机排气压力p
d_slv
,判断压缩机吸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一吸气压力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吸气压力对应的冷媒饱和温度和室外机组的进水温度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一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二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大值和压缩机排气压力是否满足蒸发模式第三控制条件;若满足其中之一,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其中负向代表阀开度步数减小;
[0088]
具体若满足:
[0089]
a.p
s_slv
>b;或者
[0090]
b.t
cs_slv
≥t
a_slv
;或者
[0091]
c.t
emax_slv
≥a且p
d_slv
≥pn且p
d_slv
≥d
[0092]
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2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60s,即在300s后执行下一次调阀判定和控制;其中b优选设定为1.25mpa,d优选设定为2.9mpa。
[0093]
4)调用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空调末端回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δh
zcmax
、空调末端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小值δt
2cmin
和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判断是否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处于非除霜状态且同时有至少一台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
[0094]
若满足,同时空调末端回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以及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四控制条件,或者空调末端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小值和压缩机吸气压力以及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五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或者,
[0095]
若满足,同时空调末端回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以及空调末端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小值满足蒸发模式第六控制条件;或者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二吸气压力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0096]
具体为:
[0097]
a.若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非除霜状态且有至少一台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压缩机正常控制,同时δh
zcmax
>e或δt
2cmin
<f,p
s_slv
≥p
somin_slv
+g;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80s;其中e优选设定为1.08℃,f优选设定为5℃,g优选设定为0.25mpa;p
somin_slv
为根据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和进水温度t
a_slv
计算的常数,范围在0.4-1.0mpa之间。
[0098]
b.若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非除霜状态且有至少一台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压缩机正常控制,同时δh
zcmax
<h且δt
2cmin
>a,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80s;其中优选设定为0.87℃。
[0099]
c.若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非除霜状态且有至少一台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压缩机正常控制,同时p
s_slv
<p
somin_slv
+j或p
s_slv
<k,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80s;其中j优选设定为0.1mpa,k优选设定为0.65mpa。
[0100]
5)调用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和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t
emim_slv
,判断是否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处于非除霜状态且同时没有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若满足,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三吸气压力控制条件;或者同时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和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七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0101]
具体为:
[0102]
a.若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处于非除霜状态且同时没有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
同时p
s_slv
≤p
somin_slv
+j;或者
[0103]
b.若满足处于冷暖同时模式、处于非除霜状态且同时没有制冷热开启空调末端,t
emin_slv
≤kt
e_evap
,且p
s_slv
≤p
somin_slv
+m;
[0104]
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80s;其中m优选设定为0.2mpa;kt
e_evap
=(t
a_slv-10)/2;kt
e_evap
≤2。
[0105]
6)获取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判断是否处于非冷暖同时模式;若是,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四吸气压力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0106]
具体为:
[0107]
a.若满足处于非冷暖同时模式且p
s_slv
≤p
somin_slv
+n;其中n优选设定为0.15mpa;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一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80s。
[0108]
7)调用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压缩机运行频率f
s_slv
、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t
emin_slv
,判断是否处于冷暖同时模式且处于非除霜状态,若是,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和压缩机运行频率满足蒸发模式第八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判断是否处于制热模式,若是,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五吸气压力控制条件,或者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运行频率、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满足蒸发模式第九控制条件且处于非过渡阶段,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0109]
具体为若满足:
[0110]
a.处于冷暖同时模式且处于非除霜状态,p
s_slv
>p
sfo
+p,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20s。
[0111]
b.全部室内单元处于制热模式,且
[0112]
p
s_slv
>q;或
[0113]
p
s_slv
>p
sfo
+p且t
emin_slv
>r且处于非过渡状态,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20s;
[0114]
其中:p
sfo
=(760-f
s_slv
)/1000且p
sfo
≥p
somin_slv
,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第三负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20s;p优选设定为0.03mpa,优选设定为1.1mpa,r优选设定为1℃。
[0115]
8)调用室内单元的工作模式、压缩机吸气压力p
s_slv
、压缩机运行频率f
s_slv
、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t
emin_slv
,判断是否处于冷暖同时模式且处于非除霜状态,若是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满足蒸发模式第六吸气压力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判断是否处于制热模式,若是,同时压缩机吸气压力和压缩机液管温度最小值满足蒸发模式第十控制条件,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
[0116]
具体为若满足:
[0117]
a.处于冷暖同时模式且处于非除霜状态,p
s_slv
<p
sfo-s,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20s。
[0118]
b.全部室内单元处于制热模式,且
[0119]
p
s_slv
<p
sfo-s;或
[0120]
t
emin_slv
≤f,则调用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对应的开度步数修正值为蒸发模式第二正向阀开度步数修正值+1step;设定控制周期优选设定为120s;s优选设定为0.02mpa。
[0121]
9)蒸发模式下的其它情况,保持初始开度步数不变。
[0122]
连续的多次调阀判定和控制时,所述开度步数修正值为多次调阀判定和控制的累加值。
[0123]
上述蒸发模式下的控制满足表1所示的自高向低的优先级,表1优选存储在云控制平台一端以供随时调用。
[0124][0125]
表2
[0126]
所述云控制平台中存储有目标开度步数和输出电压档位一一对应的数据表,根据所述目标开度步数调用对应的输出电压档并输出至本地控制器,由本地控制器执行对水量调节阀的控制。数据表的一个示例如表3所示,这种控制方式特别适用于0-10v的比例电磁阀的控制。
[0127]
目标开度步数变水流量阀开度对应流量m3/h对应输出电压v0000110%02.0220%3.0%2.8330%5.9%3.6440%10.4%4.4550%16.3%5.2670%36.7%6.0780%63.2%7.6890%88.5%8.49100%100%9.2
[0128]
表3
[0129]
中央空调中的进水供水水泵20根据所述冷却水系统中的流量调节转速,从而既减少了电能消耗,也控制了水资源浪费,具有非常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01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