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2473发布日期:2021-09-29 05: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型换热器翅片是指在需要进行热传递的换热装置表面通过增加导热性较强的金属片,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
3.但是,现有的换热器翅片在换热过程中,介质与翅片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换热效率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换热器中翅片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翅片组,所述翅片组由上翅片和下翅片组成,所述下翅片位于上翅片一端,所述上翅片与下翅片的前端均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部设置有玻璃外壳,所述上翅片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动孔、第二流动孔、第三流动孔和第四流动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热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导热杆,所述下翅片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五流动孔、第六流动孔、第七流动孔和第八流动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第四导热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导热杆。
6.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与第二导热杆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三导热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导热杆与密封环之间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导热杆的外部设置有第四空腔。
7.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杆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热杆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热杆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杆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玻璃外壳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玻璃外壳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板内设置有第一流动孔、第二流动孔、第三流动孔和第四流动孔,在第二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五流动孔、第六流动孔、第七流动孔和第八流动孔,温度过高介质与温度过低介质同时通过换热器不同的管道分别流入翅片组内,温度
过高介质通过第一流动孔流入第五流动孔,流入第五流动孔进入第三空腔,进入第三空腔后穿过第三导热杆与第四导热杆,再通过第六流动孔流出,温度过低介质通过第三流动孔流入第一空腔后,进入第一空腔后穿过第一导热杆与第二导热杆,再通过第四流动孔流出,过热介质将温度通过第三导热杆与第四导热杆传递至第一导热杆与第二导热杆,温度过低介质将温度通过第一导热杆与第二导热杆传递至第三导热杆与第四导热杆,增加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效率。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翅片与下翅片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安装时上翅片与下翅片通过密封环相贴合,使得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相对独立,可以使用液体与液体换热、气体与气体换热或是气体与液体换热三种方式中任意方式,介质与介质之间不会直接接触,对所需换热介质物态兼容性得到提高。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外部均设置有玻璃外壳,玻璃外壳材质为玻璃材质,耐热效果好,在玻璃外壳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隔热腔为真空状态,真空状态能防止内部热量传递至外部,导致外部因热膨胀,从而卡在换热器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翅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翅片反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翅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翅片反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a区域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换热器;2、翅片组;3、上翅片;4、下翅片;5、插槽;6、第一导热杆;7、密封环;8、导热腔;9、第一固定板;10、隔热腔;11、第一空腔;12、第二导热杆;13、第一流动孔;14、第二流动孔;15、第三流动孔;16、第四流动孔;17、第二空腔;18、第三导热杆;19、玻璃外壳;20、第二固定板;21、第三空腔;22、第四导热杆;23、第五流动孔;24、第六流动孔;25、第七流动孔;26、第八流动孔;27、第四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导热型换热器翅片结构,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翅片组2,翅片组2由上翅片3和下翅片4组成,下翅片4位于上翅片3一端,上翅片3 与下翅片4的前端均设置有密封环7,密封环7的外部设置有玻璃外壳19,上翅片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动孔13、第二流动孔14、第三流动孔15和第四流动孔16,第一固定板9 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热杆
12,第一固定板9的后端设置有第三导热杆18,下翅片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板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五流动孔23、第六流动孔24、第七流动孔25和第八流动孔26,第二固定板20的前端设置有第四导热杆22,第二固定板20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导热杆6。
26.进一步,密封环7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20均固定连接,密封环7与第二导热杆12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11,第三导热杆18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7,第四导热杆22与密封环7之间设置有第三空腔21,第一导热杆6的外部设置有第四空腔27,需要换热介质经过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7、第三空腔21和第四空腔27,热量传递至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7、第三空腔21和第四空腔27后进行置换,以完成热量的置换。
27.进一步,第二导热杆12与第一固定板9固定连接,第三导热杆18 与第一固定板9固定连接,第四导热杆22与第二固定板20固定连接,第一导热杆6与第二固定板20固定连接,需要换热介质经过第二导热杆12、第三导热杆18、第四导热杆22和第一导热杆6加大介质与翅片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效率提高。
28.进一步,玻璃外壳19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10,隔热腔10的状态为真空状态,能防止内部翅片温度过高使得翅片因高温膨胀,卡在换热器1内。
29.进一步,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20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插槽5,插槽5与玻璃外壳19固定连接,通过插槽5固定上翅片3,有效防止内部过高的温度传至翅片外部,使得翅片因温度过高而膨胀,卡在换热器1 内。
30.进一步,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20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腔8,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2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不锈钢不易生锈,防腐蚀,耐热能力强,使翅片能兼容更多种类的所需换热介质,导热腔8 的材质为硅脂,硅脂的导热能力强,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
31.工作原理:使用时,由于换热器1内翅片换热性能较差,热量较高介质穿过第一流动孔13从第五流动孔23流出,从第五流动孔23流入第三空腔21,流入第三空腔21之后经过第三导热杆18和第四导热杆22后,穿过第六流动孔24,通过第二流动孔14流出,温度较低介质通过第三流动孔15流入第一空腔11内,流入第一空腔11内后经过第一导热杆6和第二导热杆12后,通过第四流动孔16流出,增加介质的接触面积,由于换热器1只能适配某一种换热方式,在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20的前端均设置有密封环7,将上翅片3与下翅片4相贴后,密封环7使第一空腔11、第二空腔17、第三空腔21和第四空腔27均为相对独立空间,使得换热器1对需要热交换介质的物态兼容性得到提高,由于翅片进行热交换过程中,上翅片3与下翅片4温度会升高,会在换热器1内卡死,在第一固定板9与第二固定板20的外部均设置有玻璃外壳19,玻璃外壳19 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均设置有隔热腔10,隔热腔10为真空状态,使得温度被保存在内部,防止外部因温度过高而膨胀。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