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4812发布日期:2021-09-29 04: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具体是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中央处理器的规模也不端扩大。传统数据中心采用全年冷机制冷模式,以实现数据中央处理器放置房间的降温需求,由于在中央处理器的不断的运行,使得整个房间内温度不断上升,进而影响处理器的使用寿命。
3.而现有的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大都采用与地面接触式安装,由于房间内顶部的温度较高,使得降温效果较为不明显,且在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也不便于检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处理箱设有进风口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处理箱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连接柱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对称设有预留孔。
5.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侧壁设有检修口,所述处理箱外壁检修口紧贴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处理箱通过螺纹杆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柱对称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滑动插接t型插接柱,所述t型插接柱插接进第一连接柱远离处理箱的一端,所述t型插接柱的小头的一端螺纹连接螺帽,所述t型插接柱大头的一端紧贴第一连接柱外壁。
7.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顶端中心处滑动连接施力柱,所述施力柱位于处理箱外的一端固定套有海绵垫,所述施力柱处理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顶端,所述固定板与处理箱顶端内壁之间的施力柱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处理箱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扇,所述处理箱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支撑腿的一端,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安装有制冷系统。
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顶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柱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柱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四连接柱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与第四连接柱的数量均为四个,对称分布固定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处理箱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处理箱,101、检修口,102、进风口,103、出风口,2、密封板,3、螺纹杆,4、第一连接柱,5、第二连接柱,501、插接孔,6、连接板,601、预留孔,7、螺帽,8、t型插接柱,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支撑腿,12、支撑板,13、制冷系统,14、施力柱,15、海绵垫,16、弹簧,17、第三连接柱,18、第四连接柱,19、固定板,2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8.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1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0.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2.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数据中心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包括处理箱1,所述
处理箱1一侧设有进风口102,所述处理箱1设有进风口102相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103,所述处理箱1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柱4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连接柱5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柱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对称设有预留孔601。
23.所述处理箱1侧壁设有检修口101,便于在制冷系统13出现故障时,通过检修口101对制冷系统13进行检修,所述处理箱1外壁检修口101紧贴密封板2,便于对检修口101进行密封,所述密封板2与处理箱1通过螺纹杆3连接,便于密封板2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第二连接柱5对称设有插接孔501,所述插接孔501滑动插接t型插接柱8,所述t型插接柱8插接进第一连接柱4远离处理箱1的一端,所述t型插接柱8的小头的一端螺纹连接螺帽7,所述t型插接柱8大头的一端紧贴第一连接柱4外壁,便于在安装整个装置时,根据房间房顶的高度调整第二连接柱5位于第一连接柱4内的长度,所述处理箱1顶端中心处滑动连接施力柱14,所述施力柱14位于处理箱1外的一端固定套有海绵垫15,便于增加工作人员在握住施力柱14的舒适度,所述施力柱14处理箱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9顶端,所述固定板19与处理箱1顶端内壁之间的施力柱14外套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处理箱1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9顶端固定连接,便于增加固定板19对制冷系统13进行固定,所述处理箱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9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柱9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0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10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扇20,所述处理箱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支撑腿11的一端,所述支撑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顶端安装有制冷系统13,便于制冷系统13的制冷效果对进入处理箱1内较高温度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通过出风口103排出,以此完成房间的空气进行冷却,所述处理箱1顶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柱17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柱17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四连接柱18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柱18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17与第四连接柱18的数量均为四个,对称分布固定板19顶端的四个拐角处,便于在拉动施力柱14时,固定板19始终保持稳定。
24.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检查整个装置的各个器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在各个器件均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过连接板6设置的预留孔601与房间的房顶连接,然后安装人员在安装之后,根据房顶与中央处理器的高度调整t型插接柱8插接进第二连接柱5的位置,进而增加实用性,通过风扇20转动产生吸力的作用,将房间顶部温度较高的空气吸入处理箱1内,进而完成对空气进行冷却,且在制冷系统13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通过检修口101对制冷系统13进行检修,再次通过密封板2的作用,对检修口101进行密封,进而防止处理箱1内的冷气过多的散出,进而导致对进入处理箱1内较高温度的空气冷却效果不佳。
25.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26.1.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的设置,通过连接板设置的预留孔与房间的房顶连接,然后安装人员在安装之后,根据房顶与中央处理器的高度调整t型插接柱插接进第二连接柱的位置,进而调整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位置,进一步增加实用性;
27.2.通过检修口的设置,在整个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通过检修口对制冷系统进行检修,再次通过密封板的作用,对检修口进行密封,进而防止处理箱内的冷气过多的散出,进而导致对进入处理箱内较高温度的空气冷却效果不佳。
28.风扇20采用的是afb17251型号的风扇。
29.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