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1350发布日期:2022-01-15 04:5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2.复式结构的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车库配置,目前地下室进行通风或排气结构主要由机房内设置的风机以及伸入每层车库内的管道组成,其需要占用大量空间,造成空间浪费;
3.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将通风排气主管安装在顶层,通过竖向管道贯穿下层的管线结构,虽然该方案能够节约空间,但是进排风效果存在一定不足,且风管服务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包括顶板和中间层结构板,所述中间层结构板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顶板下方吊装有若干总风管,若干所述总风管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支风管,所述中间层结构板上设置有挑空通廊,所述挑空通廊位于总风管下方,所述挑空通廊两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风管下端穿过挑空通廊,且贴合支撑梁底部延伸至中间层结构板下方。
7.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梁可为上翻梁、加腋上翻梁、加腋梁、加腋暗梁、宽扁梁、宽扁上翻梁中的任意一种。
8.进一步限定,所述总风管两侧及顶部、底部均可开设通风口。
9.进一步限定,所述挑空通廊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所述挡烟垂壁与中间层结构板下方固定连接,且多个挡烟垂壁围合构成储烟仓,所述支风管下端穿过挡烟垂壁顶部伸入储烟仓内。
10.进一步限定,所述挡烟垂壁为固定垂壁、半固定电动升降垂壁、电动升降垂壁中的任意一种。
11.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间层结构板靠近风管一侧设置栏杆或挡板,确保停车、行人安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于中间层结构板上设置挑空通廊,作为支风管穿过的通道,且支风管穿过挑空通廊之后,贴合中间层结构板靠挑空通廊一侧所设置的支撑梁底面向两侧延伸,进排风时,贴近中间结构层将车库内的空气抽出,能够有效提高进排风效果;
14.支撑梁可以为上翻梁,使支风管贴合中间层结构板底伸入中间层,减少支风管部
分所占据层高空间,同理,支撑梁为加腋梁,支风管的端部进气位置贴合非加腋段穿过,也能够进一步贴近中间层结构板,降低层高,且能够有效提高进排风效果;
15.总风管的两侧及顶部、底部均可开设通风口,作为挑空通廊上方以及顶层的进排风通风口,提高整体的进排风效果;
16.挑空通廊两侧下方的位置的中间层结构板上设置挡烟垂壁,且通过多个挡烟垂壁围合构成储烟仓,能够对烟气进行分区隔断,且支风管的端部由挡烟垂壁伸入储烟仓内,通过该结构,能够对烟气进行分区隔离和分区抽排,提高抽排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烟气乱串;
17.挑空通廊两侧设置栏杆等遮护结构,能够起到警示和阻拦效果,用以确保行人以及停车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顶板1、中间层结构板2、总风管3、挑空通廊4、支风管5、支撑梁6、挡烟垂壁7、栏杆8。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包括顶板1和中间层结构板2,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顶板1下方吊装有若干总风管3,若干所述总风管3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支风管5,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上设置有挑空通廊4,所述挑空通廊4位于总风管3下方,所述挑空通廊4两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梁6,所述支风管5下端穿过挑空通廊4,且贴合支撑梁6底部延伸至中间层结构板2下方。
23.所述支撑梁6可为上翻梁、加腋上翻梁、加腋梁、加腋暗梁、宽扁梁、宽扁上翻梁中的任意一种。
24.所述总风管3两侧壁顶部均开有通风口。
25.所述挑空通廊4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7,所述挡烟垂壁7与中间层结构板2下方固定连接,且多个挡烟垂壁7围合构成储烟仓,所述支风管5下端穿过挡烟垂壁7顶部伸入储烟仓内。
26.所述挡烟垂壁7为固定垂壁、半固定电动升降垂壁、电动升降垂壁中的任意一种。
27.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靠近风管一侧设置栏杆8或挡板,确保停车、行人安全。
28.本实施例中:
29.于中间层结构板2上设置挑空通廊4,作为支风管5穿过的通道,且支风管5穿过挑空通廊4之后,贴合中间层结构板2靠挑空通廊4一侧所设置的支撑梁6底面向两侧延伸,进排风时,贴近中间结构层将车库内的空气抽出,能够有效提高进排风效果;
30.支撑梁6可以为上翻梁,使支风管贴合中间层结构板2底部伸入中间层,减少支风管5所占据层高空间,同理,支撑梁6为加腋梁,支风管5的端部进气位置贴合非加腋段穿过,
也能够进一步贴近中间层结构板2,降低层高,且能够有效提高进排风效果;
31.总风管3的两侧边顶部开有通风口,作为另一处进风口,作为挑空通廊4上方以及顶层结构的排风进气孔位,提高整体结构的进排风效果;
32.挑空通廊4两侧下方的位置的中间层结构板2上设置挡烟垂壁7,且通过多个挡烟垂壁7围合构成储烟仓,能够对烟气进行分区隔断,且支风管5的端部由挡烟垂壁7伸入储烟仓内,通过该结构,能够对烟气进行分区隔离和分区抽排,提高抽排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烟气乱串;
33.挑空通廊4两侧设置栏杆8等遮护结构,能够起到警示和阻拦效果,用以确保行人以及停车安全。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包括顶板(1)和中间层结构板(2),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顶板(1)下方吊装有若干总风管(3),若干所述总风管(3)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支风管(5),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上设置有挑空通廊(4),所述挑空通廊(4)位于总风管(3)下方,所述挑空通廊(4)两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风管(5)下端穿过挑空通廊(4),且贴合支撑梁(6)底部延伸至中间层结构板(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可为上翻梁、加腋上翻梁、加腋梁、加腋暗梁、宽扁梁、宽扁上翻梁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风管(3)两侧及顶部、底部均可开设通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空通廊(4)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7),所述挡烟垂壁(7)与中间层结构板(2)下方固定连接,且多个挡烟垂壁(7)围合构成储烟仓,所述支风管(5)下端穿过挡烟垂壁(7)顶部伸入储烟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垂壁(7)为固定垂壁、半固定电动升降垂壁、电动升降垂壁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结构板(2)靠近风管一侧设置栏杆(8)或挡板,确保停车、行人安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复式结构地下室的进排风结构,包括顶板和中间层结构板,所述中间层结构板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顶板下方吊装有若干总风管,若干所述总风管均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支风管,所述中间层结构板上设置有挑空通廊,所述挑空通廊用于布置总风管,所述挑空通廊两侧边均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风管下端穿过挑空通廊,且贴合支撑梁底部延伸至中间层结构板下方。本技术方案支风管穿过挑空通廊之后,贴合中间层结构板靠挑空通廊一侧所设置的支撑梁底面向两侧延伸,进排风时,贴近中间结构层对车库内的空气进排风,在降低地下室层高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进排风效果及风管服务范围。围。围。


技术研发人员:颜昌淑 杨正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文佳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