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1703发布日期:2021-10-16 10:0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冻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冻干机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高真空状态下,利用升华原理,使预先冻结的物料中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态升华为水蒸汽被除去,从而达到冷冻干燥的目的。
3.冻干机在工作时要将机体内的空气抽走,现有的冻干机为了保证抽气时机体内血液样本的稳定,通常将托盘固定连接在机体内,无法将托盘整体取下,这样非常不便于操作者拿取冻干后的血液样本,增加了操作难度,缺乏实用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方设有真空泵,所述机体和真空泵之间安装有一组减震组件,所述真空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真空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冻凝室,所述冻凝室的左侧面与连通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冻凝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冻凝管,所述冻凝室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壁安装有通槽,所述抽气管远离冻凝室的一端贯穿机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的内部,所述抽气管远离冻凝室的一端与机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轨,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轨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滑动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球与限位槽相卡接,所述卡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机体的正面铰接有安装门,所述机体的内底壁安装有一组冷却管。
6.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面与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套筒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套筒的上方,所述连接杆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真空泵的底面固定连接。
7.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其中所述冻凝室的内底壁放置有
收集筐,所述冻凝室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
8.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其中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和抽气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套。
9.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上述的精细化隆鼻剥离导引器,其中所述机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安装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且温度显示器与温度感应器电连接。
10.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上述的精细化隆鼻剥离导引器,其中所述机体的内顶壁安装有led灯,所述安装门的正面镶嵌有透明玻璃板。
11.优选地,上述的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上述的精细化隆鼻剥离导引器,其中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镶嵌有隔温泡沫。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滑动架、安装板、卡块、托盘、机体、限位球以及通槽的配合设置,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将滑动架以及托盘推出机体的内部,然后向上拽动两个把手就能够将托盘托盘从安装板上取下,进而便于操作者拿取冻干后的血液样本,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5.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机体、真空泵、第二弹簧、滑板以及连接杆以上结构的配合设置,真空泵工作产生的震动力通过连接杆和滑板传递给第二弹簧,利用第二弹簧能够对震动力进行减弱,从而能够减小真空泵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减弱了真空泵震动对真空泵造成的损耗,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架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机体,2、真空泵,3、减震组件,301、套筒,302、第二弹簧,303、滑板,304、连接杆,4、排气管,5、连通管,6、冻凝室,7、抽气管,8、冻凝管,9、滑轨,10、滑动架,11、安装板,12、通槽,13、限位槽,14、卡块,15、凹槽,16、第一弹簧,17、限位球,18、托盘,19、安装门,20、收集筐,21、检修门,22、海绵套,23、温度感应器,24、温度显示器,25、led灯,26、透明玻璃板,27、隔温泡沫,28、冷却管,29、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图2、图3、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拿取样本的血液冻干装置,包括机
体1,机体1的上方设有真空泵2,机体1和真空泵2之间安装有一组减震组件3,真空泵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排气管4,真空泵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5,机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冻凝室6,冻凝室6的左侧面与连通管5的右端相连通,冻凝室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冻凝管8,冻凝室6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抽气管7,抽气管7的内壁安装有通槽12,抽气管7远离冻凝室6的一端贯穿机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抽气管7远离冻凝室6的一端与机体1的内部相连通,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9,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轨9,机体1的内部设有滑动架10,滑动架10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轨9的内部,电动推杆29的输出端与滑动架10的背面固定连接,滑动架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3,通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远离凹槽15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17,限位球17外表面与凹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球17与限位槽13相卡接,卡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托盘18,托盘1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机体1的正面铰接有安装门19,机体1的内底壁安装有一组冷却管28。
26.进一步的,如图5,减震组件3包括套筒301,套筒301的底面与机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筒3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2,第二弹簧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板303,滑板303的外表面与套筒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板3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连接杆304的顶端贯穿套筒30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套筒301的上方,连接杆304与套筒301滑动连接,连接杆304的顶端与真空泵2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设置,真空泵2工作产生的震动力通过连接杆304和滑板303传递给第二弹簧302,利用第二弹簧302能够对震动力进行减弱,从而能够减小真空泵2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减弱了真空泵2震动对真空泵2造成的损耗,延长了真空泵2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的,如图1、图2,冻凝室6的内底壁放置有收集筐20,冻凝室6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21;通过设置的收集筐20和检修门21,能够便于该装置工作结束后收集和清理冻凝管8外表面凝结的冰。
28.进一步的,如图1、图2,连通管5的外表面和抽气管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套22;通过设置的海绵套22,能够防止连通管5和抽气管7的内部和外部温差大导致外部经常凝结水珠,避免对连通管5和抽气管7造成腐蚀。
29.进一步的,如图1、图2,机体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3,安装门1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24,且温度显示器24与温度感应器23电连接;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23和温度显示器24,能够便于观测机体1内部的温度。
30.进一步的,如图1、图2,机体1的内顶壁安装有led灯25,安装门19的正面镶嵌有透明玻璃板26;通过设置的led灯25和透明玻璃板26,能够便于对机体1内部进行冻干的血液样本进行观察。
31.进一步的,如图2,机体1的内壁固定镶嵌有隔温泡沫27;通过设置的隔温泡沫27,能够减小机体1内部与外界的热传递。
32.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血液样本放入托盘18的内部后,关闭安装门19,启动冷却管28,冷却管28工作能够对机体1内部进行降温,当达到血液样本的冻干温度时,启动真空泵2,真空泵2工作能够将机体1内部的空气抽走,使机体1内部达到样本的冻干条件,血液样本内的水份将变为水蒸气通过抽气管7进入冻凝室6的内部,然后启动冻凝管8,冻凝
管8工作能够将水蒸气冻结在冻凝管8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对血液样本进行冻干,当冻干结束后,打开安装门19,启动电动推杆29,电动推杆29工作能够将滑动架10、安装板11、卡块14以及托盘18推出机体1的内部,然后向上拽动两个把手就能够带动托盘18、卡块14以及限位球17向上移动,同时限位球17将脱离限位槽13内部,就能够解除卡块14与通槽12的卡接,从而能够将托盘18从安装板11上取下,进而便于操作者拿取冻干后的血液样本,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