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9945发布日期:2021-12-31 22:3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闪蒸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干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闪蒸干燥机。


背景技术:

2.闪蒸干燥机是针对滤饼状、膏糊状、稀泥浆状物料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连续干燥设备;洁净的热介质从切线方向进入干燥室,与机械搅拌机构一起形成强有力的涡旋式旋转气流。湿物料由加料器定量加入干燥室,在搅拌和涡旋气流的作用下被粉碎干燥。干燥室顶部装有粒度分级器,细的粉末从塔顶排出,由后面的分离器收集成为产品,较大的颗粒重新返回干燥室,继续被粉碎、干燥。
3.现有的闪蒸干燥机在螺旋进料时,存在进料破碎性差,分散效果差,物料通过螺旋进料仓直接进入干燥室后,物料的分散性差,即便与热介质进行接触后,其干燥效果较差,故需要设计一种在进料时即可对物料进行破碎和分散的闪蒸干燥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闪蒸干燥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闪蒸干燥机,包括螺旋进料装置、进料破碎装置、干燥室、粒度分级器、分离器和返回管路,在所述干燥室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螺旋进料装置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在所述螺旋进料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口,所述进料破碎装置安装在所述入料口上,在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所述干燥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热介质发生装置相连,所述粒度分级器设置在所述干燥室的顶端,且与所述干燥室相连通,所述粒度分级器通过分级管路与所述分离器相连通,所述分离器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分离器通过所述返回管路与所述进料破碎装置的侧壁相连通;
7.所述进料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筒、破碎轴组、从动齿轮、传动齿轮、破碎杆和研磨棒,所述破碎筒的尾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入料口处,在所述破碎筒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组,所述破碎轴组的尾端贯穿所述破碎筒的侧壁伸入破碎筒的轴承组内,在所述破碎轴组的首端安装所述从动齿轮,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所述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在所述破碎轴组上安装所述破碎杆或者所述研磨棒,破碎杆用于将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研磨棒将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研磨,以有效减轻位于干燥室底端的打散电机的工作强度。
8.所述螺旋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电机、进料轴承、进料轴、螺旋推料板和主动齿轮,所述进料筒采用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进料筒的敞口端与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进料轴的尾端相连,所述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进料轴的尾端放置在所述进料轴承上,以利用进料轴承支撑进料轴和进料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进料轴的首端伸入所述进料筒内,在所述进料轴的尾端固定安装所述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者传动齿轮相啮合,以实现传动目的,在所述进料轴上固定安装所述螺旋推料板。
9.所述破碎轴组包括破碎轴、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所述破碎轴、所述第一研磨轴和所述第二研磨轴由上至下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破碎筒内,在所述破碎轴上均匀设置所述破碎杆,在所述第一研磨轴和所述第二研磨轴上设置有研磨棒,第一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与第二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交错设置。
10.所述破碎杆包括破碎杆件和破碎球,所述破碎杆件的尾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破碎轴上,所述破碎杆件的首端固定所述破碎球,破碎轴转动进而带动破碎球发生旋转,破碎球能够对进入破碎筒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
11.所述破碎轴与所述第一研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破碎杆的长度。
12.所述第一研磨轴和所述第二研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研磨棒的长度。
13.所述第一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与所述第二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之间的距离为3

5cm。
14.所述热介质发生装置包括热介质发生器、温度传感器和进料控制装置,所述热介质发生器通过入风管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进料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进料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电机信号相连。
15.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温度范围为80

90℃,所述进料控制装置的控制温度节点为85℃。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进料破碎装置对进入螺旋进料装置之前的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研磨,以免由于物料体积过大而导致螺旋进料装置阻塞的问题,且如果物料体积过大,会加大干燥室底部的分散电机的工作强度,缩短分散电机的工作寿命;
17.破碎轴组和进料轴之间采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以实现破碎轴组和进料轴的联动,避免活性氧化铝滤饼的强触变性而引起的螺旋进料装置不易进料的问题;
18.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进风口处的热介质温度,传输至进料控制装置内,由其对进风口处的热介质温度进行分析,进料控制装置利用分析结果来调节进料电机的转速,进而达到调节螺旋进料装置的进料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为干燥室,2为粒度分级器,3为分离器,4为返回管路,5为破碎筒,6为从动齿轮,7为传动齿轮,8为破碎杆,9为研磨棒,10为进料筒,11为进料电机,12为进料轴承,13为进料轴,14为螺旋推料板,15为主动齿轮,16为热介质发生器,17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所示,其中,1为干燥室,2为粒度分级器,3为分离器,4为返回管路,5为破碎筒,6为从动齿轮,7为传动齿轮,8为破碎杆,9为研磨棒,10为进料筒,11为进料电机,12为进料轴承,13为进料轴,14为螺旋推料板,15为主动齿轮,16为热介质发生器,17为温度传感器。
23.实施例1
24.闪蒸干燥机,包括螺旋进料装置、进料破碎装置、干燥室、粒度分级器、分离器和返回管路,在干燥室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螺旋进料装置与进料口相连通,在螺旋进料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口,进料破碎装置安装在入料口上,在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干燥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热介质发生装置相连,粒度分级器设置在干燥室的顶端,且与干燥室相连通,粒度分级器通过分级管路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上设置有出料口,分离器通过返回管路与进料破碎装置的侧壁相连通;
25.进料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筒、破碎轴组、从动齿轮、传动齿轮、破碎杆和研磨棒,破碎筒的尾端固定安装在入料口处,在破碎筒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组,破碎轴组的尾端贯穿破碎筒的侧壁伸入破碎筒的轴承组内,在破碎轴组的首端安装从动齿轮,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在破碎轴组上安装破碎杆或者研磨棒,破碎杆用于将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研磨棒将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研磨,以有效减轻位于干燥室底端的打散电机的工作强度。
26.实施例2
27.闪蒸干燥机,包括螺旋进料装置、进料破碎装置、干燥室、粒度分级器、分离器和返回管路,在干燥室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螺旋进料装置与进料口相连通,在螺旋进料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口,进料破碎装置安装在入料口上,在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干燥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热介质发生装置相连,粒度分级器设置在干燥室的顶端,且与干燥室相连通,粒度分级器通过分级管路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上设置有出料口,分离器通过返回管路与进料破碎装置的侧壁相连通;
28.进料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筒、破碎轴组、从动齿轮、传动齿轮、破碎杆和研磨棒,破碎筒的尾端固定安装在入料口处,在破碎筒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组,破碎轴组的尾端贯穿破碎筒的侧壁伸入破碎筒的轴承组内,在破碎轴组的首端安装从动齿轮,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在破碎轴组上安装破碎杆或者研磨棒,破碎杆用于将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研磨棒将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研磨,以有效减轻位于干燥室底端的打散电机的工作强度。
29.螺旋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电机、进料轴承、进料轴、螺旋推料板和主动齿轮,进料筒采用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进料筒的敞口端与进料口,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轴的尾端相连,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轴的尾端放置在进料轴承上,以利用进料轴承支撑进料轴和进料电机的输出轴,进料轴的首端伸入进料筒内,在进料轴的尾端固定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者传动齿轮相啮合,以实现传动目的,在进料轴上固定安装螺旋推料板。
30.实施例3
31.闪蒸干燥机,包括螺旋进料装置、进料破碎装置、干燥室、粒度分级器、分离器和返回管路,在干燥室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螺旋进料装置与进料口相连通,在螺旋进料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口,进料破碎装置安装在入料口上,在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干燥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热介质发生装置相连,粒度分级器设置在干燥室的顶端,且与干燥室相连通,粒度分级器通过分级管路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上设置有出料口,分离器通过返回管路与进料破碎装置的侧壁相连通;
32.进料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筒、破碎轴组、从动齿轮、传动齿轮、破碎杆和研磨棒,破碎
筒的尾端固定安装在入料口处,在破碎筒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轴承组,破碎轴组的尾端贯穿破碎筒的侧壁伸入破碎筒的轴承组内,在破碎轴组的首端安装从动齿轮,相邻的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啮合,在破碎轴组上安装破碎杆或者研磨棒,破碎杆用于将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研磨棒将破碎后的物料进行研磨,以有效减轻位于干燥室底端的打散电机的工作强度。
33.螺旋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进料电机、进料轴承、进料轴、螺旋推料板和主动齿轮,进料筒采用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进料筒的敞口端与进料口,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轴的尾端相连,进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轴的尾端放置在进料轴承上,以利用进料轴承支撑进料轴和进料电机的输出轴,进料轴的首端伸入进料筒内,在进料轴的尾端固定安装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或者传动齿轮相啮合,以实现传动目的,在进料轴上固定安装螺旋推料板。
34.破碎轴组包括破碎轴、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破碎轴、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由上至下依次转动设置在破碎筒内,在破碎轴上均匀设置破碎杆,在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上设置有研磨棒,第一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与第二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交错设置。
35.破碎杆包括破碎杆件和破碎球,破碎杆件的尾端固定设置在破碎轴上,破碎杆件的首端固定破碎球,破碎轴转动进而带动破碎球发生旋转,破碎球能够对进入破碎筒的物料进行破碎作业。
36.破碎轴与第一研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破碎杆的长度。
37.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研磨棒的长度。
38.第一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与第二研磨轴上的研磨棒之间的距离为3

5cm。
39.热介质发生装置包括热介质发生器、温度传感器和进料控制装置,热介质发生器通过入风管路与进风口相连通,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进风口处,进料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进料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进料电机信号相连。
40.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温度范围为80

90℃,进料控制装置的控制温度节点为85℃。
41.使用时,将待粉碎干燥的物料通过破碎筒加入到进料破碎装置中,待粉碎干燥的物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破碎轴,被破碎轴进行破碎,使其由大块状变为小块状结构,继续下落至第一研磨轴和第二研磨轴处,小块状物料被研磨轴研磨后,形成颗粒状的物料,颗粒状的物料继续下落至进料筒,被进料轴和螺旋推料板输送至干燥室内,收到来自切线方向的热介质的作用,被分散干燥后,由干燥室的顶端进入粒度分级器内,在粒度分级器对其进行分离后,符合粒径要求的物料自分离器的出料口排出,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物料自返回管路被再次输送至第一研磨轴的上方,继续研磨

干燥

粒度分离,直至其达到粒径要求自分离器的出料口排出为止。
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