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4185发布日期:2022-02-26 00:5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空调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各种地点都需要使用空调,不同地点的使用环境不一,甚至有些同一个使用地点的使用环境还会发生变化,尤其对于房屋,在刚装修是空气中灰尘等粉尘含量极高,在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灰尘等粉尘的含量达到正常水平。现有的空调对于空气的过滤一般通过两种不同等级的过滤网来实现。一种是带有尼龙网的高透过滤框,透风效果好但是防尘等级只能满足正常含尘水平的空气;另外一种是g4级初效过滤器,以无纺布、玻璃纤维等为滤料,楔型折叠造型以加大过滤面积,防尘效果好但是透风性差,增大了风机的负载,在房屋空气灰尘含量下降之后不适合长时间使用。这两种过滤装置都无法根据房屋空气含尘量的变化而调整过滤等级以适应含尘量的变化。
3.cn206469467u公开了一种机房空调用空气过滤装置,其中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外框体设有尼龙过滤网,所述尼龙过滤网覆盖所述贯通孔,所述外框体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设于所述外框体的侧面,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低透过滤板,所述低透过滤板与所述尼龙过滤网平行。
4.cn211977092u公开了一种家用多级空气过滤器,过滤器本体内部设置无纺布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光触媒空气过滤网和hepa过滤膜网,过滤器本体一侧设置风机。
5.cn203816373u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芯片及采用该芯片的空气净化器及其系统,该空气过滤芯片,包括一组叠加排列的内芯板,所述内芯板上间隔设置有一组通气槽,所述内芯板上还设置有一组垂直与内芯板排列的阻拦板,所述相邻阻拦板间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芯板上设置通气槽,同时在内芯板上设置一组阻拦板,使得空气中的颗粒吸附在阻拦板上,并且内芯板表面还设置有一层灰尘吸附胶,进一步吸附更小颗粒。
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经调查显示,未来空调的选择方向中,以杀菌、除菌为主导的健康空调技术,用来替代原先技术,而成为市场主流,也使得市场上很多健康技术浮出水面,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长效抗菌的的空气过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尤其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
8.为达到此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所述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盒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互围合形成腔体;
10.所述第一盒体内固定有第一抗菌滤纸,所述第二盒体内固定有第二抗菌滤纸;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由滤纸和设置于所述滤纸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组成;
11.所述第一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12.所述第二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13.在本实用新型中,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一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进入腔体内,之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二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二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显著增加了空气在过滤膜中的行程,加大了过滤效果,同时创造性地将纳米氧化锌层设置于滤纸表面,使空气过滤装置具有优异的抗菌防霉效果,更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由滤纸和设置于所述滤纸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组成。
15.所述纳米氧化锌层可以设置于所述滤纸一侧或者两侧,优选两侧的方式。
16.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的制备方法示例性地可以为,将纳米氧化锌、修饰化的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锌与其他辅料的混合物通过涂覆、喷涂的方式负载于滤纸的一侧表面或两侧表面,形成纳米氧化锌层,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17.优选地,所述滤纸的面密度为50-500gsm,例如50gsm、10gsm、150 gsm、200gsm、250gsm、300gsm、350gsm、400gsm、450gsm、500gsm 等,在200pa下透气量为100-600l/m2/s,例如100l/m2/s、150l/m2/s、200l/m2/s、 250l/m2/s、300l/m2/s、350l/m2/s、400l/m2/s、450l/m2/s、500l/m2/s、600l/m2/s 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18.优选地,所述滤纸的厚度为0.05-0.5mm,例如0.05mm、0.1mm、0.15mm、 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或0.5m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19.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层的厚度为0.01-0.1mm,例如0.01mm、0.02mm、 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或0.1mm 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20.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中的纳米氧化锌层在非常薄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良好的抗菌防霉效果,这大大减少了工业制造的成本。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盒体上表面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风口,下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风口;
22.所述第二盒体上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下表面上远离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纸呈锯齿折叠状。
2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滤纸呈连续凹凸状。
25.将滤纸设计成锯齿折叠状或连续凹凸状一方面使抗菌滤纸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增加对空气的除菌效果;另一方面这两种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抗菌滤纸的稳定性,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框体内壁设置有1-4个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中设置有紫外灯。空气到达腔体后可以进一步地利用紫外灯照射杀菌,增加抗菌效果。
2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显著增加了空气在过滤膜中的行程,加大了过滤效果,同时创造性地将纳米氧化锌层设置于滤纸表面,使空气过滤装置具有优异的抗菌防霉效果,更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30.图1是实施例1中空气过滤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体,2
‑ꢀ
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
‑ꢀ
第二出风口,41-滤纸,51-纳米氧化锌层。
31.图2是实施例2中空气过滤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体,2
‑ꢀ
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
‑ꢀ
第二出风口,41-滤纸,51-纳米氧化锌层。
32.图3是实施例3中空气过滤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体,2
‑ꢀ
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
‑ꢀ
第二出风口,41-滤纸,51-纳米氧化锌层,6-透明罩,7-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34.实施例1
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盒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互围合形成腔体;
36.所述第一盒体内固定有第一抗菌滤纸,所述第二盒体内固定有第二抗菌滤纸;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均由滤纸(玻纤滤纸,面密度为100gsm,在200pa下透气量为400l/m2/s,厚度0.2mm)和设置于所述滤纸朝向腔体一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粒径20nm,上海肖晃纳米科技,厚度0.05mm)组成;
37.所述第一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38.所述第二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39.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一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进入腔体内,之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二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二出风口排出。
40.其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框体,2-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第二出风口,41-滤纸, 51-纳米氧化锌层。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盒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互围合形成腔体;
43.所述第一盒体内固定有第一抗菌滤纸,所述第二盒体内固定有第二抗菌滤纸;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均由滤纸(玻纤滤纸,面密度为200gsm,在200pa下透气量为330l/m2/s,厚度0.3mm)和设置于所述滤纸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参照专利cn107082444b实施例1中公开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厚度0.07mm,以喷涂的方式负载于滤纸两侧表面)组成;
44.所述第一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45.所述第二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46.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一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进入腔体内,之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二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二出风口排出。
47.其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1-框体,2-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第二出风口,41-滤纸, 51-纳米氧化锌层。
48.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盒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互围合形成腔体;
50.所述第一盒体内固定有第一抗菌滤纸,所述第二盒体内固定有第二抗菌滤纸;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均由滤纸(玻纤滤纸,面密度为100gsm,在200pa下透气量为400l/m2/s,厚度0.2mm)和设置于所述滤纸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层(粒径30nm,上海肖晃纳米科技,厚度0.05mm)组成;
51.所述第一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52.所述第二盒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53.所述框体内壁设置有2个透明罩,所述透明罩中设置有紫外灯。
54.空气从第一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一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进入腔体内,之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通过第二抗菌滤纸过滤后从第二出风口排出。
55.其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1-框体,2-第一盒体,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3-第二盒体,31-第二进风口,32-第二出风口,41-滤纸, 51-纳米氧化锌层,6-透明罩,7-紫外灯。
56.实施例4
5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 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均呈锯齿折叠状,每一折叠单元沿滤纸的宽度为0.8cm。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58.实施例5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1 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抗菌滤纸和第二抗菌滤纸均呈连续凹凸状,每一凹状与凸状的宽度均为0.5cm,深度为0.5cm。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60.评价试验:
61.分别对实施例1-5的空气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效率(按照mpps法测试所得)、防霉等级(检测依据为gb/t2423.16-199)、杀菌抑制性能(检测依据为aatcc100-2004)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62.表1
[0063][0064]
由表1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过滤装置具有优异的过滤效果和抗菌防霉性能。
[0065]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能的空气过滤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066]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7]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