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9543发布日期:2021-11-16 00: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热泵烘干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采用少量的电能,利用压缩机,将工质经过膨胀阀后在蒸发器内蒸发为气态,并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能,气态的工质被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放热,把干燥介质加热,如此不断循环加热。由于传统晾晒烘干工艺和燃料烘干技术的局限性,热泵烘干技术正在逐渐替换传统烘干技术。而热泵烘干系统运行中是否节能,除湿效率是否高,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出水量,而决定系统出水量多少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除湿用的蒸发器是否将烘干房内的高温高湿空气降温到露点温度以下比较合理的温度。
3.现有的热泵烘干机不能精确地控制空气降温到露点温度再形成露水,而且这个过程的显热和潜热的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如此以来就会造成干燥速度变慢,设备烘干工作时间长,运行效率低以及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现有专利技术cn201810180502.5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发明根据环境温湿度调整制冷系统的风量控制,实现了与宽范围温湿度的环境进行热湿交换,提高了制冷系统与空气的热湿交换效率,提高了制水效果。不过,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与蒸发风机侧在除湿过程中形成的露水未能被很好地收集,既会影响整体的除湿效果,也会导致部分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与设计寿命相差较大。
4.再如现有专利技术cn201811079759.8公开了一种高效综合节能热泵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交换机,且交换机的上方设置有上位机与宽带接入服务器,所述上位机位于宽带接入服务器的一侧,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模拟量采集端,且可编程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制冷机组与变频器组,所述变频器组位于制冷机组的下方,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另一侧设置由机组控制,而且所述模拟量采集端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末端压差传感器与调节阀反馈传感器组成。该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主要是设备外部的环境温湿度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对象较大,采集工作量较大且准确度不高,尤其是不能控制空气降温到露点温度再形成露水,烘干除湿性能不好,而且在电能消耗方面还存在可节约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热泵烘干机在烘干除湿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烘干效率高、除湿性能好且有利于降低成本的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包括机体、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和模拟量采集端,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蒸发风机,所述可
编程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变频器、模拟量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模拟量采集端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回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回风湿度传感器,所述变频器为交流变频器,所述交流变频器与蒸发风机的动力端电性连接,所述机体内部靠近蒸发风机的位置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一对中间铰接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铰接节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导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露水收集组件。
7.作为优选,所述折叠板的上方设置有纵截面为倒三角形的导流坡。
8.作为优选,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蒸发风机,所述两个蒸发风机均与交流变频器电性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供油端设置有液压泵。
10.作为优选,所述露水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槽板,所述收集槽板的两侧内壁为倾斜面且与机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收集槽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平行分布的集水槽,所述收集槽板的后侧设置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的侧面设置有负压口,所述负压口的输出端设置有负压泵和集水箱。
11.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槽板上远离集水盒的一半为开放端,所述收集槽板上靠近集水盒的一半为封闭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将由蒸发器进风口和出风口采集的温湿度得出露点温度,再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蒸发风机的频率,从而较为精确地控制空气降温到露点温度再形成露水,其显热和潜热被充分利用,干燥速度快,烘干时间短,运行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同时,利用导流组件改善本装置的除湿效果,而露水收集组件能够对露水进行合理的收集,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烘干能力。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露水收集组件的轴测图;
17.以上各图中,1、机体;2、可编程控制器;3、变频器;4、模拟量采集端;41、回风温度传感器;42、出风温度传感器;43、回风湿度传感器;5、蒸发风机;6、导流组件;61、折叠板;62、伸缩杆;63、导流坡;7、露水收集组件;71、收集槽板;72、集水槽;73、集水盒;74、负压口;75、集水箱;8、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
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风机露点调速除湿装置,包括机体1、可编程控制器2、变频器3和模拟量采集端4,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8,蒸发器8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蒸发风机5,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信号线与变频器3、模拟量采集器4电性连接,模拟量采集端4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机体1、可编程控制器2、变频器3、蒸发器8、蒸发风机5、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2对变频器3的控制手段也是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是对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采集位点提出改进,并且改变变频器的控制对象,从而使得以控制蒸发风机5的方式来始终令机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处于露点温度以下,以在最少耗能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除湿能力。
2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回风温度传感器41和出风温度传感器42,湿度传感器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处的回风湿度传感器43,变频器3为交流变频器,交流变频器与蒸发风机5的动力端电性连接,机体1内部靠近蒸发风机5的位置设置有导流组件6,导流组件6包括一对中间铰接的折叠板61,折叠板61的铰接节点设置有伸缩杆62,导流组件6的下方设置有露水收集组件7。通过回风温度传感器41和回风湿度传感器43将蒸发器进风口的温度和湿度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2,而出风温度传感器42将出风口的温度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2,由可编程控制器2计算出所对应的露点温度,将计算的露点出水温度通过和检测的出风温度作比较,再将计算的结果转换成交流变频器可识别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接口转换传送至交流变频器的通讯接口,从而实现蒸发风机5的调速。这样的话,通过改变蒸发风机的工作风量来实现对风压的改变,能够始终使机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处于露点温度以下,水蒸气中所含的水分能够最大限度地冷凝,从而以在最少耗能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除湿能力,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62的动作可以对折叠板61的展开面积进行调整,同时对机体1出风的风向进行调整,在保证出风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水蒸气中所含的水分冷凝。同时,在露点温度以下析出的水分能够沿着折叠板61落到露水收集组件7中,由露水收集组件7吸取冷凝析出的水分,以提高本装置对环境的干燥效果,进而保证其对烘干对象的烘干质量。
23.为了提高导流组件6的导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板61的上方设置有纵截面为倒三角形的导流坡63,利用导流坡63来与两个折叠板61形成的导流结构相配合,以使得水蒸气中所含的水分在露点温度以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冷凝,并且将冷凝的水分合理地导向露水收集组件,进而改善了本装置对环境的干燥性能。
24.为了提高折叠板61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杆6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供油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缸能够实现逐步调节折叠板的展开高度的目的,从而使得折叠板能够在被调节的过程中构成形状不同的导流结构,有利于使得水蒸气析出水分,而且液压缸的调节性能较好,支撑稳定性较高。
25.为了提高露水收集组件7的收集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露水收集组件7包括收集槽板71,收集槽板71的两侧内壁为倾斜面且与机体1的内壁连接,收集槽板7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平行分布的集水槽72,收集槽板71的后侧设置有集水盒73,集水盒73的侧面设置有负压口74,负压口74的输出端设置有负压泵和集水箱75。负压泵向负压口74提供负压,利用负压吸取集水槽72中的水分,而且收集槽板71能够高效收集来自机体壁面以及导流组件6上的水分,从而使得本露水收集组件7能够充分抽取机体中的冷凝水分,进而达到保护机体内部器件的目的。
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集槽板71上远离集水盒73的一半为开放端,收集槽板71上靠近集水盒的一半为封闭端。其中,开放端直接引导冷凝水分进入集水槽72,而封闭端处出现的负压可以使得水分沿着集水槽迅速向集水盒73方向移动,再由负压泵和集水箱75进行最后的收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集水效果好,实用性较强。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