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钧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钧瓷生产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2.钧瓷是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钧瓷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制模、成形、施釉、烧制和出窑等多种工序,而烧制对钧瓷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3.但是现在的釉烧箱仍具备一些缺点,整体烧制的并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受热不均导致钧瓷变色差异过大的情况,使得生产出来的钧瓷质量较低,同时一次只能烧制一种瓷器,导致烧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钧瓷生产加工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釉烧箱整体烧制的并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受热不均导致钧瓷变色差异过大的情况,使得生产出来的钧瓷质量较低,同时一次只能烧制一种瓷器,导致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钧瓷生产加工的装置,包括釉烧箱,所述釉烧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釉烧箱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热网,所述釉烧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釉烧箱内部的中心从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穿过釉烧箱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和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均穿过釉烧箱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第二转动杆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且两个所述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之间均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一转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三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和第三转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杆、滑动套筒、移动块、齿杆、u形架、涡轮、蜗杆、螺纹杆和压板,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u形架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压板的顶部抵接,所述滑动套筒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支杆的一侧穿插连接有蜗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涡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涡轮的另一侧穿过滑动套筒底部开设的槽孔与齿杆的底部啮合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一转
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三转动杆顶部中心的两侧和第三转动杆底部中心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多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多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分别与多个u形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釉烧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抽风机、驱动电机和电热网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釉烧箱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四个所述支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釉烧箱的正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正面的中心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可视玻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将待烧制钧瓷放置固定机构之间,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涡轮转动,进而齿杆在移动块的限位下带动u形架移动,从而根据钧瓷的大小调整两个u形架的间距,将瓷器放置两个u形架内部,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下移带动压板将钧瓷压紧,从而可以对不同规格大小的钧瓷进行固定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13.2、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两个主动轮带动两个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钧瓷转动烧制,实现了受热均匀使得钧瓷变色差异较小,钧瓷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釉烧箱;2、进风管;3、抽风机;4、电热网;5、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7、第三转动杆;8、驱动电机;9、从动轮;10、主动轮;11、皮带;12、支杆;13、滑动套筒;14、移动块;15、齿杆;16、u形架;17、涡轮;18、蜗杆;19、螺纹杆;20、压板;21、弹簧;22、转盘;23、滑块;24、控制器;25、支腿;26、箱门;2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钧瓷生产加工的装置,包括釉烧箱1,釉烧箱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风管2,进风管2内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抽风机3,釉烧箱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热网4,通过抽风机3将外界空气抽取至内部,再通过电热网4进行加热对钧瓷进行烧制,釉烧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釉烧箱1内部的中心从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二转动杆6和第三转动杆7,且第二转动杆6的一端穿过釉烧箱1与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5的一端和第三转动杆7的一端均穿过釉烧箱1固
定连接有从动轮9,第二转动杆6表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主动轮10,且两个主动轮10与两个从动轮9之间均传动连接有皮带11,通过驱动电机8带动第二转动杆6转动,两个主动轮10随之转动,主动轮10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5和第三转动杆7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钧瓷翻面烧制,使其烧制的更为均匀,第一转动杆5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一转动杆5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6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6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三转动杆7顶部中心的两侧和第三转动杆7底部中心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支杆12、滑动套筒13、移动块14、齿杆15、u形架16、涡轮17、蜗杆18、螺纹杆19和压板20,支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13,滑动套筒13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4,移动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杆15,移动块14保证了齿杆15移动的稳定性,齿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架16,u形架16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20,u形架16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底部与压板20的顶部抵接,通过螺纹杆调整压板20的高度从而对钧瓷压紧,滑动套筒13一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涡轮17,支杆12的一侧穿插连接有蜗杆18。
21.优选的,蜗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2,蜗杆18的另一端与涡轮17的一侧啮合连接,涡轮17的另一侧穿过滑动套筒13底部开设的槽孔与齿杆15的底部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蜗杆18对涡轮17实施驱动转动,从而带动齿杆15左右移动。
22.优选的,第一转动杆5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一转动杆5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6顶部中心的两侧、第二转动杆6底部中心的两侧、第三转动杆7顶部中心的两侧和第三转动杆7底部中心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多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3,多个滑块23的顶部分别与多个u形架16的底部固定连接,保证了u形架16移动的平稳性。
23.优选的,釉烧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4,抽风机3、驱动电机8和电热网4均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24方便对抽风机3、驱动电机8和电热网4进行统筹控制。
24.优选的,釉烧箱1底部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5,四个支腿2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支腿25方便搬运整个釉烧箱1,防滑垫能有效防止支腿25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
25.优选的,釉烧箱1的正面铰接有箱门26,箱门26正面的中心开设有观察窗27,观察窗2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可视玻璃,通过可视玻璃可以实时观察到内部的具体情况。
26.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钧瓷生产加工的装置,打开箱门26,根据钧瓷规格的大小调整两个固定机构的间距,即转动转盘22带动蜗杆18转动,涡轮17随着蜗杆18转动而转动,进而带动齿杆15在移动块14的限位下左右移动,对两个u形架1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然后将钧瓷架在两个u形架16之间,在通过转动螺纹杆19,螺纹杆19带动压板20下移将钧瓷压紧,从而对钧瓷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启动驱动电机8,带动第二转动杆6转动,带动两个主动轮10转动,两个主动轮10带动两个从动轮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5和第三转动杆7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钧瓷转动烧制,实现了受热均匀使得钧瓷变色差异较小,钧瓷质量较高,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高,适合社会推广使用。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