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4509发布日期:2021-12-01 12:1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丝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真丝面料质地柔和,手感丰满,吸湿透气性优良,是所有面料中使用性能最佳地品种,素有“面料黄金”的美誉,同时由于其来源于蛋白质纤维,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十八中氨基酸,与人体皮肤结构组成相似,真丝面料常被誉为“第二皮肤”,身着真丝产品,让人感觉有一种不可替代的舒适感。真丝面料生产后会进行清洗,清洗后再进行烘干。现有的真丝面料烘干装置大多结构复杂,烘干效果不好,烘干后仍有潮湿感,影响后续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面料受风面积大,烘干效果好,而且具有加热、除湿功能,使烘干箱内始终保持干燥状态,提高了面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包括支架和烘干箱,且烘干箱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烘干箱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烘干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面料传输机构、烘干机构和除湿机构,且面料传输机构、烘干机构均与面料相匹配;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沥水机构,且沥水机构位于烘干箱的进料端。
5.所述面料传输机构包括主动传输滚轴和多个从动传输滚轴,主动传输滚轴和从动传输滚轴均纵向设置在烘干箱的中部并呈m型结构分布,主动传输滚轴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ⅰ;各从动传输滚轴的一端均连接有从动轮,且主动轮与相邻的从动轮通过链条相连接,相邻的两个从动轮通过链条相连接;主动传输滚轴和从动传输滚轴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烘干箱的内壁转动连接。
6.所述主动传输滚轴和从动传输滚轴均包括滚轴、转轴和支撑杆,滚轴固定在转轴上,主动传输滚轴的转轴的一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从动传输滚轴的转轴的一端与从动轮固定连接,主动传输滚轴和从动传输滚轴的转轴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烘干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杆的数量设置有多根且周向均匀分布在滚轴上、并垂直于滚轴的表面设置,支撑杆的顶部为圆弧状结构,且支撑杆与面料相匹配。
7.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送风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送风单元包括风机,风机连通有主管道,主管道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且第一支管道沿着烘干箱的外侧壁向上延伸,第二支管道沿着烘干箱的外侧壁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均连通有多根均风管,均风管并排分布在烘干箱的顶部或底部,均风管上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通过管道穿过烘干箱的顶壁或底壁伸入烘干箱内、并与面料相匹配。
8.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板,电加热板设置在烘干箱的内壁上。
9.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除湿机、除湿管道和抽湿口,除湿机固定在烘干箱的顶部,抽湿口固定在烘干箱内,除湿管道的一端与除湿机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烘干箱内与抽湿口相连通。
10.所述沥水机构包括固定架、下压辊和上压辊,固定架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下压辊和上压辊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且下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架转动连接,上压辊的两端通过驱动组件与对应的固定架滑动连接,且上压辊的两端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
11.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上压辊的两端相对应,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丝杆和滑块,固定架上竖直设置有导槽,微型电机设置在导槽的上端,丝杆设置在导槽内,且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微型电机、下端通过轴承与导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滑块设置在丝杆上且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的上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块转动连接。
12.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轴的表面上周向设置多个垂直的支撑杆将面料支撑起来,使得面料与滚轴之间存在间隙,便于通风;通过在烘干箱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出风口,配合滚轴上的支撑杆将面料支撑起来,使得面料的上下两面能够更好地受风,加快烘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所设置的除湿机和电加热板能够使烘干箱内始终保持干燥状态,避免影响面料烘干效果;通过在烘干箱的进料端设置沥水压辊将面料上的水挤压并沥出来,然后再进入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提高了面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右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沥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包括支架1和烘干箱2,且烘干箱2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烘干箱2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进料口3和出料口4可位于同一高度上且相对设置,以便进料和出料。进一步地,进料口3和出料口4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滚轮和用于安装滚轮的固定块,滚轮纵向设置在进料口3或出料口4的下方,固定块固定在烘干箱2的外侧壁上且位于滚轮的两端,滚轮的
两端与对应的固定块转动连接。
20.烘干箱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传输面料的面料传输机构,所述面料传输机构包括主动传输滚轴51和多个从动传输滚轴52,主动传输滚轴51和从动传输滚轴52均纵向设置在烘干箱2的中部并呈m型结构分布,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面料传输过程中可以上下波动,能够更好地被烘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面料在烘干箱内的烘干长度,提高烘干效率。主动传输滚轴51的一端连接有主动轮,各从动传输滚轴52的一端均连接有从动轮,主动传输滚轴51和从动传输滚轴52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烘干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ⅰ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主动传输滚轴51转动。主动轮与相邻的从动轮通过链条相连接,相邻的两个从动轮通过链条相连接,实现主动轮转动时可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传输滚轴52转动,实现面料传输过程。
21.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传输滚轴51和从动传输滚轴52均包括滚轴53、转轴54和支撑杆55,滚轴53固定在转轴54上,主动传输滚轴51的转轴54的一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从动传输滚轴52的转轴54的一端与从动轮固定连接,主动传输滚轴51和从动传输滚轴52的转轴54的另一端均通过轴承与烘干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杆55的数量设置有多根且周向均匀分布在滚轴53上、并垂直于滚轴53的表面设置,支撑杆55的顶部为圆弧状结构,且支撑杆55与面料相匹配,即支撑杆55起到支撑面料的作用,使得面料与滚轴之间存在间隙,便于通风,进而提高面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效率。
22.烘干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烘干机构和除湿机构,烘干机构与面料相匹配,即用于烘干面料传输机构上的面料。由于面料未烘干时是潮湿的,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湿气,影响烘干效果,因此设置除湿机构将湿气抽出烘干箱外。具体地,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送风单元和加热单元,其中送风单元包括风机61,风机61连通有主管道62,主管道62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道63和第二支管道64,且第一支管道63沿着烘干箱2的外侧壁向上延伸,第二支管道64沿着烘干箱2的外侧壁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支管道63和第二支管道64均连通有多根均风管65,均风管65并排分布在烘干箱2的顶部或底部,均风管65上开设有出风口66,且出风口66通过管道穿过烘干箱2的顶壁或底壁伸入烘干箱2内、并与面料相匹配。此结构实现风机吹出的风经过主管道分别进入两个支管道内,然后再通入两个支管道所连通的均风管内,最后从对应的出风口中排出到烘干箱内,对面料进行吹风烘干。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烘干箱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出风口,配合滚轴上的支撑杆将面料支撑起来,使得面料的上下两面能够更好地受风,加快烘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23.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烘干效果和烘干效率,在烘干箱内设置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板7,电加热板7设置在烘干箱2的内壁上,具体可设置在顶壁上,电加热板7工作时,可使得烘干箱内的温度升高,配合风机吹出的风,进一步加快烘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24.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除湿机81、除湿管道82和抽湿口83,除湿机81固定在烘干箱2的顶部,抽湿口83固定在烘干箱2内,除湿管道82的一端与除湿机81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烘干箱2内与抽湿口83相连通,除湿机81工作时,烘干箱内面料产生的湿气从抽风口抽出,使烘干箱内始终保持干燥状态,避免影响面料烘干效果。
25.实施例2,一种真丝面料用烘干装置,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沥水机构,且沥水机构位于烘干箱2的进料端。该沥水机构包括固定架91、下压辊92和上压辊93,固定架91的数量
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架1的两侧,下压辊92和上压辊93位于两个固定架91之间,下压辊92位于上压辊93的正下方,且下压辊9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架91转动连接,上压辊93的两端通过驱动组件与对应的固定架91滑动连接,且上压辊93的两端与驱动组件转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压辊93沿着固定架向上或向下移动。
26.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上压辊93的两端相对应,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101、丝杆102和滑块103,固定架91上竖直设置有导槽,微型电机101为正反转电机且设置在导槽的上端,丝杆102设置在导槽内,且丝杆102的上端固定连接微型电机101、下端通过轴承与导槽的底部转动连接,微型电机工作时带动丝杆转动。滑块103设置在丝杆102上且与丝杆102螺纹连接,因此当丝杆转动时,将带动滑块沿着螺纹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的上压辊9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块103转动连接,即滑块上下移动时也将会带动上压辊上下移动。当面料放在下压辊上时,启动微型电机带动上压辊向下压,面料传输过程中,上下压辊将面料上的水挤压并沥出来,然后再进入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提高了面料的烘干效果以及烘干效率。
27.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