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底部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6860发布日期:2021-12-08 13:4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水冷底部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石炉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冷底部环。


背景技术:

2.底部环是保护电石炉电极把持器的一种部件,处在电极的下端,围绕在电极周围,属于易损件。同时,由于底部环为水冷结构,由于冷却水水质一般较硬,每次使用后,水道上容易附着一层水垢,水垢容易导致水流速减慢、冷却效率降低,在此情况下,底部环容易被火焰烧热,使底部环受热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底部环,旨在解决底部环内因水垢较多而引起冷却效率不足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冷底部环,包括:
5.底部环本体,内部随形设有水道,所述水道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设置;
6.进液管,与所述底部环本体相连并与所述水道导通;
7.出液管,与所述底部环本体相连并与所述水道导通;
8.水垢清洗刷,位于所述水道内,沿着所述水道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水道内;
9.端盖,与所述底部环本体可拆卸密封连接,以封闭所述水道的开口;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所述水道和外界的穿孔,所述穿孔处设有内螺纹结构;
10.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水道内并与所述水垢清洗刷固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伸出于所述水道外,所述导杆能够在所述穿孔内滑动且所述导杆与所述水道随形设置;
11.旋盖,包括插入至所述穿孔内的内插柱以及与所述内插柱相连的外柱,所述内插柱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沿着所述内插柱的径向所述外柱的外缘凸出于所述内插柱的外缘,所述外柱位于所述水道外,所述内插柱和所述外柱设有供所述导杆插入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靠近所述内插柱的一端敞口设置;以及
12.密封圈,套接于所述插柱的外周并挤压密封于所述外柱和所述端盖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底部环还包括螺钉,所述底部环本体上螺纹孔,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螺钉穿过的过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所述端盖与所述底部环本体的螺纹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底部环本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14.进一步地,所述水道包括与所述底部环本体随形设置的水平槽腔以及与所述底部环本体随形设置的竖直槽腔,所述水平槽腔和所述竖直槽腔贯通。
15.进一步地,所述水垢清洗刷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槽腔内的第一刷体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竖直槽腔内的第二刷体,所述第一刷体和所述第二刷体相连。
16.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设置于所述底部环本体的底部。
17.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底部环本体的底部。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水道内设置水垢清洗刷及与水道随形设置的导杆,可以定期对水道内部进行水垢清洗,减少水道内的水垢,减少水垢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3为图2中a

a的剖视结构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中导杆、旋盖和端盖配合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中水垢清洗刷和导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中底部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中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在水垢清洗刷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0、底部环本体;11、进液管;12、出液管;13、水道;131、水平槽腔;132、竖直槽腔;20、水垢清洗刷;21、第一刷体;22、第二刷体;30、导杆;40、端盖;50、旋盖;51、内插柱;52、外柱;6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进行说明。所述的水冷底部环,包括底部环本体10、出液管12、进液管11、水垢清洗刷20、端盖40、导杆30、旋盖50以及密封圈60。
34.底部环本体10内设有随形设置的的水道13,底部环本体10为了更好的与电石炉电极配合,一般为弧形延伸结构,所谓随形设置,是指在底部环本体10内的水道13随着底部环本体10的形状呈弧形延伸。水道13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设置,进液管11和底部环本体10相连并且和水道13导通,出液管12和底部环本体10相连并且和水道13导通,水垢清洗刷20位于水道13内,沿水道13延伸的方向滑动设置在水道13内。
35.端盖40和底部环本体10可拆卸密封连接,从而密封水道13的开口,端盖40上设有连通水道13和外界的穿孔,穿孔设有内螺纹结构,端盖40在拆卸时可对水垢清洗刷20和导杆30进行更换。
36.导杆30一端位于水道13内并且和水垢清洗刷20固接,导杆30的另一端穿过穿孔伸出水道13外,导杆30能够在穿孔内滑动从而带动水垢清洗刷20对水道壁进行刮刷,并且导杆30和水道13随形设置。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导杆30的延伸长度大于水道13的延伸长度,这样在水垢清洗刷20抵在水道13的封闭端时,导杆30非连接水垢清洗刷20的一端仍能够通过穿孔伸出到水道13外部。
37.旋盖50包括插入穿孔内的内插柱51(圆柱外形结构)以及和内插柱51相连的外柱52(圆柱外形结构),内插柱51设有外螺纹结构,内插柱51的外螺纹结构和端盖穿孔的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外柱52位于水道13外,内插柱51和外柱52设有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供导杆30插入,空腔结构靠近内插柱51的一端敞口设置。旋盖50和端盖40螺纹连接,拆卸方便,以封闭穿孔。且旋盖50内设有空腔,在不进行清洗时,导杆30穿出端盖40穿孔的部位就设置位于旋盖50空腔内,对导杆30形成保护作用,当对底部冷水环进行清洗时,取下旋盖50,手动拉动导杆30完成清洗。
38.沿着内插柱51的径向外柱52的外缘凸出于内插柱51的外缘,也就是说在径向方向上,外柱52的尺寸大于内插柱51的尺寸,密封圈60套接在内插柱51的外周,并且被密封挤压在外柱52和端盖40外侧之间,以实现对穿孔的密封。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的一种可能的清洗使用过程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完成冷却作业后,打开旋盖50,手动拉动导杆30,导杆30带动水垢清洗刷20沿水道13延伸方向进行刷洗,将水道壁上的水垢刮刷下来,使水垢与水道壁分离。通过进液管11注入水,将刷洗下来的水垢从出液管12冲洗出来,清洗完成后将旋盖50拧紧,密封,操作方便。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水道内设置水垢清洗刷及与水道随形设置的导杆,可以定期对水道内部进行水垢清洗,减少水道内的水垢,减少水垢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底部环还包括螺钉(未示出),底部环本体10上设有螺纹孔,端盖40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过孔,螺钉穿过端
盖40的过孔后和底部环本体10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端盖40和底部环本体10的螺纹连接,端盖40和底部环本体10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密封垫使端盖40和底部环本体10密封连接,防止底部环本体10内的循环水泄露,端盖40和底部环本体10通过螺钉连接,可定期拆卸端盖40更换水垢清洗刷20。
4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6,水道13包括和底部环本体10随形设置的水平槽腔131以及和底部环本体10随形设置的竖直槽腔132,水平槽腔131和竖直槽腔132贯通。这样,水道13的截面为近似l型的水槽道结构。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环本体10呈圆弧形延伸,导杆30也为相应的圆弧形杆结构。
4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水垢清洗刷20包括滑动设置在水平槽腔131内的第一刷体21和滑动设置在竖直槽腔132内的第二刷体22,第一刷体21和第二刷体22相连。第一刷体21和第二刷体22相连并且和水道13随形,可将水道13内的水垢最大幅度清洗干净。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6,进液管11设置在底部环本体10底部。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6,出液管12设置在底部环本体10底部,方便底部环本体10内循环水和水垢的流出。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