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8257发布日期:2022-03-02 05:3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在工业领域存在大量冷却塔,尤其是逆流式冷却塔,其主要优点是单体散热容量大、体积及造价较为合理。这种冷却塔的主要弊端在于耗水量过高。如图1所示,在天气较冷的季节可以明显看到大量的白雾,由于白雾的生成,大量的水源流失,例如5万立方米/小时流量的冷却水系统,每小时通常会流失1%(即500立方水/小时),需要通过补水口进行不断补充,同时还需要添加水处理药剂,不但浪费大量的水源、药剂,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3.根据图1所示,说明现有的逆流式冷却塔结构。既有技术逆流式冷却塔包含塔体1、集水槽2、填料层3、出水管、供水管4、进风口、风机5、出风口6等部件。既有技术的逆流式冷却塔的工作流程如下:(1)由用户的水泵将水从出水管引出,送向生产车间用于冷却,冷却水自身的温度上升(通常升高至32-36℃)。(2)水温升高以后,由水管回流,送至冷却塔的供水管4,进入供水管4上的布水喷头,进行喷雾散热。(3)喷雾的水滴向下坠落至填料层3,将填料层3润湿,轴流风机5产生自下而上的风量流动,水在填料层3表面受到风吹而进一步蒸发散热。(4)水滴从填料层3下方滴落,在空中进一步接触外界空气散热(称为尾效段),最终落回水池2,水池2内的水温通常会保持在22-26℃。
4.上述的既有技术逆流式冷却塔顶部产生大量白雾并且大量消耗水源的主要原因在于:
5.(1)在较为寒冷的季节(外界气温低于15℃),此时冷却塔整体的散热较为容易,通常不需要太大的风量,此时用户一般采用降低风机转速的方式减小风量,甚至采用冷却塔自然通风的形式,冷却塔整体的通风量下降。
6.(2)在通风量较小的情况下,从尾效段、填料段经过后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已经较大,在布水喷头的雾化作用下,热水自喷头喷出,与空气密切接触,此时的空气极易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布水喷头还产生大量水滴,裹挟在空气中,此时空气中的含水率甚至已经超过空气的饱和含水率。
7.(3)裹挟大量水蒸气及水滴的空气从冷却塔顶部升腾以后,遇到外界的冷空气,与之发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冷却段),其中的水蒸气继续饱和析出,产生更多的水滴,白雾的体积增大,水滴析出量逐渐增大,从远处看出现浓重的白雾(白雾段);另一方面空气也逐渐渗透进入雾气中,逐渐将雾气稀释,液态水随着分子热运动而蒸发分散,直至低于空气的饱和含水率而消散(消散段)。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冷却塔,主要是采用一套回收装置将冷却塔蒸发的水蒸气以及携带的水滴进行回收,重新送回水池,起到节水、节省药剂、环保的作用。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节能冷却塔,其包括:
11.一个塔体,其塔体的内部具有冷却腔;所述塔体能够设置于一个放置面;所述塔体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冷却腔;所述进风口的上方设置供水管,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却腔背离所述放置面的一端且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放置面;
12.一个集水槽,其设置于所述冷却腔靠近所述放置面的一端且与所述冷却腔和所述进风口连通;
13.一个回收箱,其包括:一个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具有一个垂直于所述放置面的回收腔延伸方向;所述回收箱沿所述回收腔延伸方向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一个沉积端;所述回收腔的侧壁开设进风窗,所述进气端背离所述放置面方向设置;所述沉积端连通所述冷却腔;所述沉积端与所述冷却腔形成的连通口位于所述集水槽的槽口背离所述放置面的方向;
14.一个导风管,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端连通所述进气端。
1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腔中还包括除雾栅,所述除雾栅设置在所述进气端的下方。
1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管的第二端设置为喷射管状。
1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雾栅采用玻璃纤维制成,且表面喷涂憎水性硅树脂。
1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窗为进风百叶窗。
1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内设置风机,且出风口处设置风阀。
2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风阀为碟片风阀。
2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腔中还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铺设在填料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供水管之间。
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出水管,顶部设置补水管。
2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管上均匀设置多个布水喷头。
24.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采用回收装置将冷却塔蒸发的水蒸气以及携带的水滴进行回收,重新送回水池,能够除去90%以上的可见白雾,并回收30-70%的冷却水。例如对于5万立方米/小时流量的冷却水系统,平均每小时可以回收300立方米水源,每天回收7200立方米水源,起到有效的节水、节省药剂、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现有技术中逆流式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节能冷却塔,如图2所示,节能冷却塔包括:
31.一个塔体10,其塔体10的内部具有冷却腔20。塔体10能够设置于一个放置面。塔体10形成进风口30和出风口50。进风口30和出风口50连通上述冷却腔20。进风口30的上方设置供水管40,出风口50设置于冷却腔20背离放置面的一端且出风口5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放置面。
32.一个集水槽60,其设置于冷却腔20靠近放置面的一端且与冷却腔20和进风口30连通。
33.一个回收箱80,其包括:一个回收腔83。回收腔83具有一个垂直于放置面的回收腔83延伸方向。回收箱80沿回收腔83延伸方向具有一个进气端84和一个沉积端85。回收腔83的侧壁开设进风窗801。进气端84背离放置面方向设置。沉积端85连通上述冷却腔20。沉积端85与冷却腔20形成的连通口位于集水槽60的槽口背离放置面的方向。
34.一个导风管70,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72和第二端73。第一端72连通出风口50。第二端73连通上述进气端84。
35.参考附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其结构和工作过程如下。
36.根据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体11,冷却塔体11的底部设置集水槽21,集水槽21的底部设置出水管,顶部设置补水管。冷却塔体11的侧壁开设进风口,进风口的上方设置供水管41,供水管41上均匀设置多个布水喷头;塔体1的顶部设置出风口61。
37.冷却塔体11中还包括填料层31,填料层31铺设在填料支架上,且位于进风口与供水管41之间。喷雾的水滴向下坠落至填料层31,将填料层31润湿,从进风口产生自下而上的风量流动,水在填料层31表面受到风吹而进一步蒸发散热。
38.还包括回收装置,该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81和导风管71,导风管71的入口端与出风口61的侧壁连通,出口端与回收箱81的回收腔进气端连通;回收腔的侧壁开设侧方进风窗803,回收腔沉积端与进风口连通。
39.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塔塔体的一侧设置回收装置,用于从冷却塔体11顶部引风,将引入回收装置中的风降温,形成大量水滴,再通过拦截积累的水自然流淌回到集水槽21中,完成水的回收。系统多余的风量或者残余的水滴被冷却塔冷却塔体11的进风口继续吸入,不对外界造成干扰。
4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回收箱81的回收腔中还包括除雾栅802,除雾栅802设置在上述进气端的下方。除雾栅802用于对水滴进行拦截,含有大量析出的水滴的风经过除雾栅802,将水滴拦下。其中,除雾栅802的制作方式如下: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折叠状薄片,将憎水性硅树脂喷涂在玻璃纤维表面,整体形成憎水性挡水栅。水滴遇到除雾栅802
以后,并不粘结,而是迅速滴落至下方,形成很好的回收效果。随后,水滴聚集到回收箱81的底部。
41.为了更好的引流,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导风管71的末端采用喷射管构造,形成引流作用,外界冷空气通过侧方进风窗803进入回收设备。原本高湿度的排风经过冷空气的降温以后进一步饱和,形成大量水滴。其中,上述侧方进风窗803优选为进风百叶窗,能够更好的控制风向,便于高湿度的风快速降温。
42.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却塔的冷却塔体11顶部增加一段加长出风口61,出风口61内设置风机51,优选为轴流风机,用于导风,且出风口61处设置风阀91,优选采用碟片式风阀,在夏季需要加大散热风量的时候开启风阀91,冬季视情况封闭风阀91。封闭风阀91以后,风从导风管71进入回收装置。
43.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冷却塔能够除去90%以上的可见白雾,并回收30-70%的冷却水。例如对于5万立方米/小时流量的冷却水系统,平均每小时可以回收300立方米水源,每天回收7200立方米水源。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