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温补偿装置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4386发布日期:2022-02-16 13:5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温补偿装置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温补偿装置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燃气热水器(循环系统机型除外),在使用过程中关闭水阀重启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之前的洗浴温度,如:在关闭水阀后,换热器余热继续加热机内存水,使存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重开水阀后高温存水首先流出,或重开水阀到进水温度达到设定值的过程需流出一定数量的冷水,影响了用户的洗浴舒适性,热水器是否恒温一直是衡量热水器性能优异的最关键因素,恒温性能对于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来说是最为直接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温补偿装置,保证出水温度恒定。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水温补偿装置,包括内腔容器、外腔容器、进水接管及出水接管,所述内腔容器设置在所述外腔容器内,所述进水接管与所述内腔容器连通,在所述内腔容器上设有内腔出水孔,所述内腔容器通过所述内腔出水孔与所述外腔容器连通,所述出水接管与所述外腔容器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接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内腔容器的底部,所述内腔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内腔容器的上端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腔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内腔容器侧壁上端部,且所述内腔出水孔在所述内腔容器的侧壁上周向间隔均匀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腔容器的底部横截面呈圆弧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穿设在所述外腔容器内,在所述导流管上设有导流管出水孔,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导流管出水孔与所述外腔容器连通,且所述外腔容器通过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出水接管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外腔容器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内腔容器底部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内腔容器的顶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流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以设置在所述外腔容器内,且所述导流管的顶端面与所述外腔容器的顶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上端部,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与所述出水接管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出水孔与所述内腔出水孔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8-20c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导流管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
在所述导流管侧壁周向分布,所述排水孔的数量为1-3个,且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1-2mm。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水器,保证出水温度恒定。
15.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6.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水温补偿装置,所述水温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热水器的出水管路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温补偿装置,在后进入到水温补偿装置中的水与原本在水温补偿装置中的水在内腔容器中进行第一次换热后,在外腔容器中进行第二次换热,增大了冷水与热水对流换热的时间,以使得从出水接管流出的水波动较少,出水温度恒定,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关水后外腔容器中存留的热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升过大的问题。
19.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恒定,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且在热水器首次开机使用时,内腔容器内的热流更快于上升流至内腔容器出水口,提高首次开机时的出热水速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水温补偿装置的剖视图;
21.图2为实施例中水温补偿装置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22.图3为实施例中内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实施例中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5.实施例一:
26.参见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温补偿装置1,包括内腔容器3、外腔容器2、进水接管5及出水接管6,所述内腔容器3设置在所述外腔容器2内,所述进水接管5与所述内腔容器3连通,在所述内腔容器3上设有内腔出水孔31,所述内腔容器3通过所述内腔出水孔31与所述外腔容器2连通,所述出水接管6与所述外腔容器2连通。
2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温补偿装置1,进水接管5中的水进入到内腔容器3中,通过内腔容器3上的内腔出水孔31进入到外腔容器2中,再由出水接管6流出。在后进入到水温补偿装置1中的水与原本在水温补偿装置1中的水在内腔容器3中进行第一次换热后,在外腔容器2中进行第二次换热,增大了冷水与热水对流换热的时间,以使得从出水接管6流出的水波动较少,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
28.所述进水接管5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内腔容器3的底部,以使得从进水接管5进入到内腔容器3中的水流向所述内腔容器3底部方向流动,所述内腔出水孔31设置在所述内腔容器3的上端部,流入到内腔容器3底部的水流从内腔需要向上流动至内腔容器3的上端部才可从内腔出水孔31流出到外腔容器2中,通过增大水流的流动行程,以增大水流之间的对流
换热的时间。
29.所述进水接管5横截面呈l型,且开口朝下,即进水接管5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内腔容器3的底部,在前段进入的是冷水、后段进入的是热水,或在前段进入的是热水、后段进入的是冷水,都可保证两股水流在内腔容器3中进行换热,换热效率高。
30.所述内腔出水孔31设置在所述内腔容器3侧壁上端部,且所述内腔出水孔31在所述内腔容器3的侧壁上端部周向间隔均匀设置。
31.所述内腔出水孔31包括6-15个出水孔,在本实施例中,内腔出水孔31包括12个出水孔。且所内腔出水孔31的直径为5-10mm。
32.所述外腔容器2的底部横截面呈圆弧形。以在外腔容器2底部形过渡区,可以避免储水腔涡流的形成,减小水流噪声。
33.还包括导流管4,所述导流管4穿设在所述外腔容器2内,在所述导流管4上设有导流管出水孔41,所述导流管4通过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与所述外腔容器2连通,且所述外腔容器2通过所述导流管4与所述出水接管6连通。
34.在所述外腔容器2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内腔容器3底部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内腔容器3的顶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流管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以设置在所述外腔容器2内,且所述导流管4的顶端面与所述外腔容器2的顶部连接。
35.所述内腔容器3采用不锈钢材质,且所述内腔容器3呈圆柱状,导流管4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内腔容器3钎焊为一体。且所述导流管4的顶端面与所述外腔容器2焊接,也使得内腔容器3固定于所述外腔容器2内,在所述外腔容器2侧壁开设由连接通孔,所述进水接管5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内腔容器3焊接在一起,且所述进水接管5的出水端伸入到所述内腔容器3中。
36.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设置在所述导流管4的上端部,所述导流管4的底部与所述出水接管6连通。
37.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与所述内腔出水孔31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为8-20cm。
38.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在所述导流管4的上端部周向设置、且间隔均匀。
39.从进水接管5进入到内腔容器3的水流向所述内腔容器3底部方向流动,由于内腔出水孔31设置于内腔容器3的上端部,流入到内腔容器3底部的水流需向上流动从可经内腔出水孔31流入到外腔容器2中,由于导流管出水孔41与内腔出水孔3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且流入到外腔容器2中的水流可能向下流动,则水流需向上流动至导流管出水孔41处才可从外腔容器2流入到导流管4中,并沿导流管4经出水接管6排出。
40.增大了后进入水温补偿装置1与先进入水温补偿装置1的水流对流换热的时间,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
41.开机时,冷水经进水接头流入内腔容器3内,点火运行后后热水经过进水接管5流入内腔容器3,热水向内腔容器3底部方向流入,与内腔容器3中的热水相混合接触,充分进行接触换热。由于热水的密度比冷水密度小,则内腔容器3内的热流相对于冷流更快于上升流至内腔容器3的内腔出水孔31处,在内腔容器3进行换热后的混合水流进入外腔容器2,进行二次热交换,二次换热后的热流向上流动更易于从外腔内流入导流管4,从导流管4流出的二次换热后的水继续在导流管4内进行第三次热传导换热,最终使得流出出水接管6的水
温度波动较低,使得出水温度达到恒定状态。
42.中途关水后开机,内腔容器3与外腔容器2内部均为热水,关水后,热交换器管内会存留一部分未加热的冷水,当再次启动热水器后,由于存在点火、开阀时间延迟,导致此段时间内热交换器流出的水均为冷水,此时冷水经进水接管5进入内腔容器3,流入内腔容器3底部,同时由于冷水密度比热流大,故而冷水在穿透热流的行程增大,换热更充分,冷水和热水在内腔容器3经第一次换热后形成第一次换热水,第一次换热水从内腔出水孔31流出,其温度仍低于外腔容器2内的水温,由于冷水密度比热流大,故而在内腔出水孔31流出后继续向外腔底部流去,第一次换热水经换热后往外腔上部流,从导流管4上端的导流管出水孔41流出,此设计较现有的设计方案相比有效进而增大了冷水与热水对流换热的时间,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
43.在所述导流管4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孔42,所述排水孔42在所述导流管4侧壁周向分布,所述排水孔42的数量为1-3个,且所述排水孔42的直径为1-2mm。所述排水孔42的直径小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的直径。所述排水孔42的数量少于所述导流管出水孔41的数量。
44.导流管4上端面与外腔容器2顶部连接,以使导流管4上端面与外腔容器2之间形成封闭,导流管4下端与出水接管6固定,在所述导流管4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孔42,所述排水孔42的设计数量较少且孔径较小,便于放空外腔容器2内残留水的同时也不影响水温补偿的效果。
45.实施例二:
46.一种热水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水温补偿装置1,所述水温补偿装置1设置在所述热水器的出水管路上。
47.从进水接管5进入到内腔容器3的水流向所述内腔容器3底部方向流动,由于内腔出水孔31设置于内腔容器3的上端部,流入到内腔容器3底部的水流需向上流动从可经内腔出水孔31流入到外腔容器2中,由于导流管出水孔41与内腔出水孔3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且流入到外腔容器2中的水流可能向下流动,则水流需向上流动至导流管出水孔41处才可从外腔容器2流入到导流管4中,并沿导流管4经出水接管6排出。增大了后进入水温补偿装置1的水流与先进入水温补偿装置1的水流的对流换热的时间,避免了中途关水后管内的冷水直接流出导致出水温降过大的问题。
48.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