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8407发布日期:2021-11-16 00: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采暖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


背景技术:

2.采暖炉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采暖设备,是没有集中供暖和不具备燃气采暖条件的城乡结合部的理想选择。
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55359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采暖炉,包括采暖炉本体、底座、操纵杆和炉箅子;采暖炉本体的前表面上安装有煤料添加口,采暖炉本体的中心处设有做饭炉口,采暖炉本体的后部顶端上设有排烟口和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排烟口的两侧,采暖炉本体的后表面上设有炕热开口和回水管及安全防爆堵,回水管和安全防爆堵位于炕热开口的下侧,操作杆通过连杆安装在采暖炉本体的外侧壁上,采暖炉本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水管,采暖炉本体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位于水管的上方,采暖炉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炉箅子,炉箅子位于水管的下方。该多功能采暖炉的采暖炉本体中安装有炉箅子,可导通燃料燃烧时的浓烟和废气在炉内形成回旋,在炉内循环燃烧,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料的热效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上述采暖炉采暖时,需要在出水管上连接暖气片,继而使得采暖炉本体中的水进入暖气片中,暖气片中的水经过与房间内的空气产生热交换,实现房间内温度的提高,而在房间较大时,采暖炉存在有采暖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房间较大时,采暖炉采暖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包括炉体、炉膛和暖风室,所述炉膛和暖风室均设置在炉体中,所述炉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暖风室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烤火炉时,将清洁煤放置在炉膛中,并使清洁煤在炉膛中点燃,继而使得清洁煤对炉膛进行加热,炉膛的余热对暖风室进行加热,暖风室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而使得暖风室中的空气经出风口排出暖风室,炉体外部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暖风室中,暖风室中的空气排出暖风室后直接对房间内进行加热,又由于暖风的流动性较好,进而使得烤火炉对较大的房间采暖效果较好。
9.可选的,所述炉膛和暖风室相互独立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煤在炉膛中燃烧时,清洁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炉膛进行加热,炉膛对暖风室进行加热,将炉膛和暖风室做成相互独立的,可以减少清洁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进入暖风炉中,从而减少清洁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房间内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烤火炉工作时的清洁性。
11.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口连通设置,所述离心风机与炉体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烤火炉工作时,启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将炉体外部的空气输送至暖风室中,一方面可以使得离心风机为暖风室中补充空气,增加暖风室中排出的空气量,另一方面离心风机可以为进入暖风室中的空气提供动力,增加暖风室中空气排出时的流动速度,进而增加烤火炉对较大房间的采暖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炉体中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将炉体内部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炉膛和暖风室均设置在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对应炉膛开设,所述炉膛上设置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与炉体固定连接,所述出烟管与第一空间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煤在炉膛中燃烧时产生烟气,烟气经连通口进入第一空间中,进入第一空间中的烟气经出烟管排出炉体,烟气进入第一空间中并排出炉体中时,烟气利用自身余热对第一隔板进行加热,第一隔板温度升高,第一隔板对暖风室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暖风室中空气的温度,进而提高烤火炉对房间内的采暖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出烟管位于第一隔板远离连通口的一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煤在炉膛中燃烧时,清洁煤产生烟气,烟气经连通口进入第一空间中,第一空间中的烟气经出烟管排出炉体,将出烟管布置在第一隔板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以增加烟气在第一空间中的流动路径,从而增加烟气对第一隔板的加热效果,进而增加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减少温度较高的烟气排到大气中,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炉体中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和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二空间分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炉膛设置在第三空间中,所述暖风室设置在第四空间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煤燃烧时对炉膛进行加热,炉膛对第三空间中的空气加热,炉膛和炉膛中的空气对第二隔板进行加热,第二隔板对第四空间进行加热,继而使得暖风室中的空气温度升高,第二隔板将第二空间分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可以减少烟气对暖风室中的影响,进而减少烟气进入暖风室中的情况发生。
19.可选的,所述第四空间中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炉体内壁和第一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隔板将第四空间分为第五空间和第六空间,所述第五空间为暖风室,所述第六空间为烘烤室。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烤火炉工作时,第一隔板对第五空间和第六空间进行加热,继而使得第五空间和第六空间中的空气温度升高,使用者可以将食物放置进第六空间中,使得食物在第六空间中被烘烤,一方面可以增加烤火炉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烤火炉的灵活性。
21.可选的,所述第四空间中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与炉体内壁和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隔板将第四空间分为第五空间和第六空间,所述第五空间为暖风室,所述第六空间为烘烤室。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烤火炉工作时,第二隔板对第五空间和第六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使用者可以将食物放置进第六空间中,继而使得食物在第六空间中被烘烤,一
方面可以增加烤火炉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烤火炉的灵活性。
23.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的空间为第五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五空间与第一隔板内部连通,所述出风口与第一隔板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空间中的空气进入第一隔板中,进入第一隔板中的空气被第一隔板再次加热,被第一隔热板再次加热的空气经出风口排出炉体,进而增加炉体内的热利用率。
25.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的空间为第六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第六空间中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第五空间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的内部连通,所述出风口与第一隔板内部连通。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空间中的空气经风道进入第一隔板中,继而使得进入第一隔板中的空气被第一隔板再次加热,第六空间中的空气对风道进行加热,继而增加第五空间中热的利用率,减少第五空间中的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散失,进而增加采暖炉的采暖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炉体、炉膛和暖风室,并在炉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暖风室连通,清洁煤在炉膛中燃烧时产生热量,清洁煤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对暖风室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暖风室中被加热的空气经出风口排出暖风室,从而使得排出暖风室的热空气进入房间中,并对房间进行加热,由于从炉体中排出的热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采暖炉对较大房间进行采暖时效果较好;
29.2.通过在炉体上设置离心风机,在烤火炉工作时,离心风机启动,离心风机将炉体外部的空气输送至暖风室中,继而使得离心风机为暖风室中补充空气,离心风机输送至暖风室中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动力,从而增加暖风室中排出空气的速度,进而增加烤火炉对房间内的采暖效果;
30.3.通过在炉体中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炉体内部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炉膛和暖风室布置在第二空间中,清洁煤在炉膛中燃烧时,清洁煤产生的烟气进入第一空间中,继而使得烟气利用自身余热对第一隔板进行加热,第一隔板对暖风室进行加热,进而增加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清洁煤烤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清洁煤烤火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清洁煤烤火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清洁煤烤火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00、炉体;110、第一隔板;111、外凸面;112、连通口;120、第一空间;130、第二空间;131、第三空间;132、第四空间;133、第五空间;134、第六空间;135、开口;136、门体;137、锁止杆;138、锁止片;139、管体;140、第二隔板;150、第三隔板;160、清灰口;170、清灰盒;180、炉箅子;190、出烟管;191、进风口;192、出风管;193、出风口;200、炉膛;210、供气管;220、燃烧空间;300、补风结构;310、导风管;311、透气孔;320、阻挡环;400、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
38.参照图1和图2,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包括炉体100、炉膛200和暖风室,炉膛200和暖风室均布置在炉体100中,炉膛200用于清洁煤在其内部进行燃烧。炉体100上开设有进风口191和出风口193,进风口191和出风口193均与暖风室连通。烤火炉工作时,清洁煤在炉膛200中燃烧产生热量,清洁煤产生的热量对暖风室中的空气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经出风口193进入房间内并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混合,从而使得房间内的温度升高。房间内的冷空气经进风口191进入暖风室中,进风口191起到为暖风室补充空气的作用。
39.炉体100中布置有第一隔板110,第一隔板110呈水平设置,第一隔板110与炉体100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板110的中间位置朝向炉体100地方的方向外凸设置并形成外凸面111,外凸面111为平面。外凸面111上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口112。第一隔板110将炉体100内部分为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30,第一空间120位于第二空间130的上方,第一空间120和第二空间130通过连通口112连通。
40.第二空间130中布置有第二隔板140,第二隔板140呈竖直设置,第二隔板140的上端与第一隔板110固定连接,第二隔板140的下端与炉体10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140的两侧均与炉体10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140将第二空间130分为第三空间131和第四空间132,第三空间131和第四空间132相互独立。第三空间131通过连通口112与第一空间120连通。
41.炉膛200布置在第三空间131中,炉膛200的顶部与第一隔板110之间留有间隙,炉膛200的底部与炉体100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并且炉膛200的周侧面与炉体100内壁和第二隔板140固定连接。炉膛200内壁预留有呈圆台状的燃烧空间220,燃烧空间220的中心轴线经过连通口112的中心点。
42.炉体100的周侧面上开设有清灰口160,清灰口160将第三空间131和炉体100外部连通。炉体100上布置清灰盒170,清灰盒170通过清灰口160插入第三空间131中,并且清灰盒170位于炉膛200的底部。
43.炉体100中布置有炉箅子180,炉箅子180的一端穿过炉体100外壁插入第三空间131中,并且炉箅子180插入第三空间131中的一端插入炉膛200中,炉箅子180将燃烧空间220沿铅锤方向分为互为连通的两部分。烤火炉工作时,清洁煤在位于炉箅子180上部的燃烧空间220中燃烧,清洁煤燃烧产生的废渣经炉箅子180落入清灰盒170中。清灰盒170中的废渣较多时,将清灰盒170取出,并将清灰盒170中的废渣倒掉。
44.炉体100的顶部布置有出烟管190,出烟管190与炉体100固定连接。出烟管190与第一空间120连通,并且出烟管190位于第一隔板110远离连通口112的一端。
45.清洁煤在炉膛200中燃烧时产生烟气,烟气经连通口112进入第一空间120中,进入第一空间120中的烟气沿着第一隔板110运动,同时烟气利用自身余热对第一隔板110加热,最终使得烟气经出烟管190排出第一空间120。
46.炉膛200的每个边角处均布置有供气管210,供气管210平行于燃烧空间220的中心轴线设置。供气管210插入炉膛200中,供气管210的一端延伸处炉膛200的顶部,供气管210的另一端延伸出炉膛200的底部。炉膛200的顶部布置有补风结构300,补风结构300包括导
风管310和阻挡环320,阻挡环320与导风管310同轴布置,阻挡环320与导风管310的一端固定连接。
47.导风管310的周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11,透气孔311位于导风管310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并且透气孔311位于导风管310外壁上的孔口到阻挡环320的距离大于透气孔311位于导风管310内壁上孔口到阻挡环320的距离,继而透气孔311的开设方向与导风管310的中心轴线呈夹角设置。导风管310远离阻挡环320的一端通过连通口112插入第三空间131中。将补风结构300安装好后,阻挡环320与第一隔板110背离炉体100底部的侧面抵触,导风管310远离阻挡环320的端面与炉膛200抵触,并且透气孔311将炉膛200和第一隔板110之间的间隙与导风管310连通。
48.清洁煤在燃烧空间220中燃烧时,清洁煤对燃烧空间220中的空气进行消耗,同时清洁煤燃烧时产生烟气,烟气进入导风管310中,导风管310中的烟气进入第一空间120中,第一空间120中的烟气经出烟管190排出第一空间120。随着燃烧空间220中空气不断消耗,炉体100外部的空气经清灰口160和清灰盒170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三空间131中。进入第三空间131中的一部分空气经炉箅子180直接参与清洁煤的燃烧,进入第三空间131中的另一部分中空气供气管210进入炉膛200顶部和第一隔板110之间的间隙中。炉膛200顶部和第一隔板110间隙中的空气经过透气孔311进入导风管310中,进入导风管310中的空气参与烟气的二次燃烧,继而增加烟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49.由于透气孔311的开设方向与导风管310的中心轴线呈夹角布置,所以炉膛200顶部和第一隔板110间隙中的空气进入导风管310中时,透气孔311对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使得导风管310中的烟气朝向第一空间120中流动,进而增加烟气流动时的顺畅程度。
50.参照图2,第四空间132中布置有第三隔板150,第三隔板150将第四空间132分为第五空间133和第六空间134,第五空间133和第六空间134相互独立。第五空间133为暖风室,第六空间134为烘烤室。第一隔板110的中部为中空设置,炉体100上布置有出风管192,出风管192通过出风口193插入炉体100中,出风管192与炉体100固定连接,出风管192与第一隔板110内部连通。出风管192与第一隔板110连通的位置到炉体100顶部的距离小于第一隔板110外凸面111到炉体100顶部的距离。第五空间133的一端与第一隔板110连通,第五空间133的另一端与进风口191连通。
51.进风口191的中心轴线与炉体100的底部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进风口191的中心轴线延长线位于炉体100的底部上。进风口191处布置有离心风机400,离心风机400与炉体100固定连接。
52.烤火炉工作时,启动离心风机400,离心风机400工作并将炉体100外部的空气输送至第五空间133中,第三空间131中的余热对第二隔板140进行加热,第二隔板140对第五空间133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五空间133的热空气进入第一隔板110中,第一隔板110中的热空气经出风管192排出,从而使得热空气与房间内的空气混合,进而使得房间内的温度升高。
53.由于进风口191的中心轴线延长线与炉体100底部交叉,继而使得离心风机400对将外界空气输送至第五空间133中时,空气沿着进风口191的开设方向进入第五空间133中,从而使得进入第五空间133中的空气朝向炉体100的底部运动,并且朝向炉体100底部运动
的空气对第五空间133中原有的空气产生冲击。第五空间133中原有的空气朝向第五空间133的顶部运动,第五空间133中原有的空气进入第一隔板110中,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五空间133中原有空气和新进入空气的更新,另一方面增加烤火炉的热利用率。
54.由于出风管192与第一隔板110连通的位置到炉体100顶部的距离小于第一隔板110外凸面111到炉体100顶部的距离,所以热空气进入第一隔板110中后,会先在第一隔板110中运动,增加热空气在第一隔板110中的流动路径,进一步提高烤火炉的余热利用效率。
55.参照图2和图3,第三隔板150呈竖直设置时,其上端与第一隔板110固定连接,其下端与炉体100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其两侧与炉体100内壁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布置离心风机400,位于第五空间133和第三空间131之间的空间为第六空间134。
56.参照图3和图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隔板150呈水平设置时,第三隔板150与炉体100的内部和第二隔板140固定连接。位于第三隔板150上方的空间可以为第五空间133,位于第三隔板150上方的空间还可以为第六空间134。位于第三隔板150上方的空间为第六空间134时,第五空间133通过多根管体139与第一隔板110内部连通。多根管体139互相平行设置,每根管体139的一端与第一隔板110固定连接,每根管体139的另一端与第三隔板150固定连接,多根管体139将第一隔板110内部和第六空间134连通并形成风道。第五空间133中的空气经过管体139进入第一隔板110中时,第六空间134中的空气对管体139进行加热,管体139对其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减少管体139中空气流动时热量的散失。
57.参照图1和图4,炉体100上开设有开口135,开口135对应第六空间134开设,开口135将炉体100外部与第六空间134连通。炉体100上布置有门体136,门体136的顶端可以与开口135处顶部的炉体100铰接,也可以是门体136的一侧与开口135处一侧的炉体100铰接,本技术中采用门体136的一侧与开口处一侧的炉体100铰接。
58.当门体136的一侧与开口135处一侧的炉体100铰接时,门体136的另一侧布置有锁止杆137,锁止杆137呈l形。锁止杆137的一端与门体136转动连接,并且锁止杆137延伸穿入门体136中。锁止杆137延伸穿入门体136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止片138。锁止杆13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时,锁止片138与炉体100的内壁抵触并对门体136进行锁止。锁止杆137处于水平状态时,锁止片138与炉体100内壁分离,进而实现门体136的解锁。
59.使用烤火炉对食物进行烘烤时,转动锁止杆137,锁止杆137带动锁止片138运动,锁止片138与炉体100内壁分离,继而实现门体136的解锁。再转动门体136,门体136将开口135打开,然后将食物放置到第六空间134中。反向转动门体136,在转动门体136时,同时对锁止杆137进行抬升,使得锁止杆137处于水平状态。当门体136与炉体100抵触后,松开锁止杆137,锁止杆13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转动,锁止杆137带动锁止片138转动,从而使得锁止片138与炉体100内壁抵触,进而实现门体136的锁止。
6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暖风型多功能清洁煤烤火炉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烤火炉采暖时,启动离心风机400,然后向炉膛200中添加清洁煤,并对清洁煤进行点燃。清洁煤在炉膛200中燃烧并对炉膛200进行加热,清洁煤对第三空间131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三空间131中的空气和炉膛200对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40进行加热,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40对第五空间133和第六空间134进行加热。
61.清洁煤燃烧时产生烟气,烟气进入导风管310中,导风管310中的烟气进入第一空间120中并经出烟管190排出炉体100。烟气进入到第一空间120中后,烟气利用自身的余热
对第一隔板110进行加热。随着第三空间131中空气的逐渐消耗和跟随烟气流出第三空间131,第三空间131中的气压降低。炉体100外部的空气经清灰口160和清灰盒170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三空间131中,进入第三空间131中的空气部分经炉箅子180进入燃烧空间220中并为清洁煤的燃烧提供氧气。进入第三空间131中的剩余空气经供气管210进入炉膛200顶部和第一隔板110之间,并经透气孔311进入导风管310中,导风管310中的空气参与烟气的二次燃烧,继而增加烟气的燃烧充分性。
62.离心风机400启动后为第五空间133中输送空气,从而使得进入第五空间133中的空气被第二隔板140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第一隔板110中,第一隔板110中的热空气经出风管192进入房间中,进而使得进入房间中的热空气与房间中原有的空气混合,进而达到提高房间温度的效果。
6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