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6174发布日期:2021-12-22 17:1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烘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这影响着茶业的质量,如果茶叶烘干的不理想,就有可能会使茶叶的质量下降,因此,为了茶叶更好的储藏,不发生陈化变质,茶叶必须干燥。
3.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通过烘干架和热风机的配合进行茶叶的烘干,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对茶叶进行均匀的烘干,另外,传统的茶叶烘干装置,在运行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手工的翻制,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烘干效率低,烘干效果差。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烘干装置不能对茶叶进行均匀烘干、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翻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贯穿孔和垫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行箱,所述运行箱的正面固定铰接有安全门,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并延伸至运行箱的内部,所述运行箱的背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换气孔,所述运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空气加热器,所述安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7.优选的,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运行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运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贯穿第二通孔并延伸至运行箱的上方,所述烘干箱的正面固定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每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
9.优选的,所述气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底面与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运行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安全门的正面镶嵌有透明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相接触。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第二
连接杆的外表面相接触。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面与转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外表面与烘干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气泵,能够在运行箱内部添加空气,实现为空气加热器提供空气的目的,达到快速添加空气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安全门,可以对运行箱进行闭合,避免在该装置运行中其内部热空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起到防护作用,通过设置有空气加热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进而对茶叶进行烘干,达到对茶叶进行均匀烘干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步进电机,能够提供动力,进而带动烘干箱转动,起到自动翻动的作用,避免在运行的时需要人工进行翻制,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密封门,可以对烘干箱进行密封,防止烘干箱内部热量泄露,不能对茶叶进行快速烘干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可以配合第二连接杆,能够带动烘干箱进行转动,起到转动烘干箱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实施例一运行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一空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二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垫板;4、握把;5、安全门;6、透明板;7、运行箱;8、防护箱;9、气泵;10、稳定块;11、垫块;12、空气加热器;13、第二通孔;14、换气孔;15、贯穿孔;16、步进电机;17、转盘;18、第一轴承;19、把手;20、密封门;21、第二轴承;22、第二连接杆;23、第二固定环;24、烘干箱;25、第一连接杆;26、第一固定环;27、第一通孔;2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

2所示,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贯穿孔15和垫块1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运行箱7,运行箱7的正面固定铰接有安全门5,垫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9,气泵9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15并延伸至运行箱7的内部,运行箱7的背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换气孔14,运行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空气加热器12,安全门5的正
面固定连接有握把4;工作时当需要对烘干箱24进行加热时,利用空气加热器12将运行箱7内部加热,换气孔14可以将运行箱7内部热空气与外部空气流通,为空气加热器12提供一定空气燃料,再利用气泵9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通过气泵9排入运行箱7内部,为空气加热器12提供空气,实现对烘干箱24进行加热的目的。
26.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2,每组支撑柱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3;工作时通过支撑柱2,和垫板3,可以保持该装置的稳定性,防止该装置不稳定,造成该装置损坏,起到提高该装置稳定性的作用。
27.气泵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0,稳定块10的底面与垫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稳定块10,可以保证气泵9的稳定性,防止气泵9运行时产生晃动,起到稳定气泵9的作用。
28.运行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8,安全门5的正面镶嵌有透明板6;工作时通过防护箱8,能够避免第二连接杆22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产生安全隐患,起到防护的作用。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3

4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13、第一连接杆25和第二连接杆22,运行箱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7,运行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8,第一连接杆25的顶端贯穿第一通孔27并延伸至固定板28的上方,第一连接杆25的顶端和第二连接杆22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烘干箱24,第二连接杆22的顶端贯穿第二通孔13并延伸至运行箱7的上方,烘干箱24的正面固定铰接有密封门20,密封门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9;工作时当需要对烘干箱24进行旋转时,利用步进电机16同构转盘17,带动第一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2和烘干箱24进行转动,对茶叶进行翻转,避免在运行的时需要人工进行翻制,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烘干完成将安全门5和密封门20打开取出茶叶即可,实现对茶叶进行翻转的目的。
31.第一通孔2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8,第一轴承18的内圈与第一连接杆25的外表面相接触;工作时通过第一轴承18,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杆25转动时的稳定性,起到辅助第一连接杆25转动的作用。
32.第二通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的内圈与第二连接杆22的外表面相接触;工作时通过第二轴承21,可以保证第二连接杆22转动时的稳定性,达到较好的辅助效果。
33.第一连接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6,第一固定环26的底面与转盘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23,第二固定环23的外表面与烘干箱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第一固定环26,可以加强第一连接杆25与转盘17的连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第二固定环23,可以防止第二连接杆22脱落烘干箱24,起到加固作用。
34.工作原理,首先将空气加热器12、气泵9和步进电机16与电源相连通,当需要添加茶叶时,先将安全门5通过握把4打开,再将密封门20通过把手19打开,将未烘干的茶叶放入烘干箱24内部,再将密封门20和安全门5关闭即可,实现添加茶叶的目的。
35.接着,当需要对烘干箱24进行加热时,利用空气加热器12将运行箱7内部加热,换气孔14可以将运行箱7内部热空气与外部空气流通,为空气加热器12提供一定空气燃料,再
利用气泵9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通过气泵9排入运行箱7内部,为空气加热器12提供空气,实现对烘干箱24进行加热的目的。
36.最后,当需要对烘干箱24进行旋转时,利用步进电机16同构转盘17,带动第一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2和烘干箱24进行转动,对茶叶进行翻转,避免在运行的时需要人工进行翻制,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烘干完成将安全门5和密封门20打开取出茶叶即可,实现对茶叶进行翻转的目的。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