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5749发布日期:2022-03-09 13:1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夏季工地的地表温度接近50℃,中午时分根本无法施工作业。利用其产品,每天进行3次喷洒,每天持续一小时。能有效实现施工现场“人工降雨”,使施工现场温度降3℃-5℃,减少人工中暑的概率,有效改善施工现场酷热的工作环境。
3.现有的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高度大多都是固定的,却乏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难以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难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需求,灵活性较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外壳的顶面固定插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隔板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与隔板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表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固定焊接安装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筒盖,所述收纳筒的内壁放置有遮阳伞。
7.优选的,所述收纳筒为圆形管状结构,且收纳筒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8.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与升降板顶面的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丝杆、升降板、滑杆、支撑柱和底座的相互配合,电机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3.2、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收纳筒可以用于存放一把遮阳伞,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尤其是在当工人出现不适需要进行遮阳的时候,可以临时应急对太阳进行遮挡,同时为不适的工人进行更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另一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筒结构剖视图。
18.图中:1外壳、2手持把手、3隔板、4吸水管、5水泵、6出水管、7喷头、8电机、9丝杆、10升降板、11滑杆、12通孔、13支撑柱、14底座、15万向轮、16收纳筒、17筒盖、18遮阳伞。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2,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4,隔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与外壳1的顶面固定插接,出水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7,隔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9,丝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轴承连接更加灵活,转动时阻力更小,丝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板10的侧面与外壳1滑动连接可以更好的使得外壳1水平,避免发生倾斜,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隔板3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与升降板10顶面的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杆11分别位于电机8的左侧和右侧,升降板10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升降板10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柱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4,底座14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8、丝杆9、升降板10、滑杆11、支撑柱13和底座14的相互配合,电机8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1.实施例二:参照图2-4,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2,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4,隔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与外壳1的顶面固定插接,出水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7,隔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9,丝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
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轴承连接更加灵活,转动时阻力更小,丝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板10的侧面与外壳1滑动连接可以更好的使得外壳1水平,避免发生倾斜,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隔板3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与升降板10顶面的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杆11分别位于电机8的左侧和右侧,升降板10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升降板10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柱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4,底座14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8、丝杆9、升降板10、滑杆11、支撑柱13和底座14的相互配合,电机8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2.外壳1的前侧面固定焊接安装有收纳筒16,收纳筒16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筒盖17,收纳筒16的内壁放置有遮阳伞18,收纳筒16为圆形管状结构,且收纳筒16采用铁质材料制成,通过设置收纳筒16可以用于存放一把遮阳伞18,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尤其是在当工人出现不适需要进行遮阳的时候,可以临时应急对太阳进行遮挡,同时为不适的工人进行更好的保护。
23.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24.在使用时:当需要对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电机8转动,带动输出轴底端的丝杆9转动,使得升降板10在丝杆9的表面向上或向下滑动,使得升降板10底面的支撑柱13向内收回或向外伸出,对外壳1进行支撑,使得外壳1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现了对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过程。
25.综上所述,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8、丝杆9、升降板10、滑杆11、支撑柱13和底座14的相互配合,电机8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