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4800发布日期:2022-03-30 12:3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板式换热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处理设备运行不当,水质控制不严,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循环注入换热器,水中的钙镁碳酸盐遇热后分解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一部分粘结在受热较大的换热器受热面上,形成坚硬的水垢,另一部分悬浮在循环水中沉积在流速较低的受热面上,形成二次水垢,若不定期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则会严重影响换热效率,而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端板与换热板片固定为一个整体,导致清洗不方便,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片,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呈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五卡槽,所述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的另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一卡柱、第二卡柱均第五卡槽之间相互匹配,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之间的组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和换热效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的表面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包括外导杆,所述外导杆的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导杆,所述内导杆包括光滑部,所述光滑部位于外导杆的内腔内,所述光滑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板,
所述第四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与第一卡块之间相互匹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卡块的内侧,所述第四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所述第四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三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相互匹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位于第二卡槽底部,所述第三支板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第二卡块之间相互匹配。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1)清洗时,分别给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表面施加方向相反的拉力,通过第四卡槽与第一卡块之间、第四卡块与第一卡槽之间、第三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第三卡槽与第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发生相互分离,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内导杆从外导杆内拉出,延长导杆的使用长度,通过第一卡柱、第二卡柱与第五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之间的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第二换热板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分别进行清洗,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15.(2)第一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波纹,第二换热板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波纹,第一换热板片与冷流通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换热板片与热流通道连接在一起,冷流通道包括冷流进口与冷流出口,热流通道包括热流进口与热流出口,第二波纹与第一波纹方向相反,热介质从热流进口流入第二换热板片最后从热流出口流出,冷介质从冷流进口流入第一换热板片最后从冷流出口流出,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交错间隔排列,完成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端板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端板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板片与第二换热板片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热流进口;2、热流出口;3、冷流进口;4、冷流出口;5、第一端板;51、第二卡块;52、第一支板;53、第一卡块;54、第一卡槽;55、第二支板;56、第二卡槽;6、第二端板;61、第三支板;62、第三卡块;63、第三卡槽;64、第四支板;65、第四卡块;66、第四卡槽;7、第一换热板片;8、第二换热板片;9、导杆组件;91、外导杆;92、内导杆;921、光滑部;922、螺纹部;93、滑槽;94、滑块;10、第一波纹;11、第二波纹;12、螺母;13、衔接块;14、第五卡槽;15、第一卡柱;16、通孔;17、第二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6,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板片7,第一换热板片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换热板片8,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呈间隔排列,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15,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的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3,衔接块13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五卡槽14,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的另一侧壁转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17,第一卡柱15、第二卡柱17均与第五卡槽14之间相互匹配。
2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片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波纹10,第二换热板片8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波纹11,第一换热板片7与冷流通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换热板片8与热流通道连接在一起,冷流通道包括冷流进口3与冷流出口4,热流通道包括热流进口1与热流出口2,第二波纹11与第一波纹10方向相反,热介质从热流进口1流入第二换热板片8最后从热流出口2流出,冷介质从冷流进口3流入第一换热板片7最后从冷流出口4流出,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交错间隔排列,完成换热,通过第一卡柱15、第二卡柱17与第五卡槽1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之间的卡接。
30.具体的,第一端板5、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的表面均开有通孔16,通孔16内设置有导杆组件9,导杆组件9包括外导杆91,外导杆91的内壁上开有滑槽93,滑槽9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4。
3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外导杆91的一端与第二端板6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清洗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时,通过对导杆组件9的设计,无需将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脱离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之间,只需使第一换热板片7与第二换热板片8之间相互分离即可,避免了清洗后的重新组装,提高了清洗效率,节约了时间。
32.具体的,滑块9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导杆92,内导杆92包括光滑部921,光滑部921位于外导杆91的内腔内,光滑部92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922,螺纹部922的外壁上螺纹
连接有螺母12。
3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滑槽93与滑块9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内导杆92从外导杆91内拉出,延长导杆的使用长度,同时,能够避免内导杆92完全脱离外导杆91,此时,滑槽93与滑块94起到限位作用,通过对光滑部921的设计,方便内导杆92的移动,通过对螺纹部922的设计,方便内导杆92的固定。
34.具体的,第一端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52,第一支板52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53,第二端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板64,第四支板64的一侧壁上开有第四卡槽66,第四卡槽66与第一卡块53之间相互匹配。
3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板52分别位于第一端板5表面的对角线上或位于同一侧上,两个第四支板64分别位于第二端板6表面的对角线上或位于同一侧上,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两个第一支板52优选分别位于第一端板5表面的对角线上,两个第四支板64优选分别位于第二端板6表面的对角线上,能够提高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之间的稳定性,通过第四卡槽66与第一卡块53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一卡块53卡接在第四卡槽66内。
36.具体的,第一支板52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一卡槽54,第一卡槽54位于第一卡块53的内侧,第四支板64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65,第四卡块65与第一卡槽54之间相互匹配。
3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第四卡块65与第一卡槽5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四卡块65卡接在第一卡槽54内,第四卡块65与第四卡槽66位于y轴方向上。
38.具体的,第一端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55,第二支板55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二卡槽56,第二端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板61,第三支板61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62,第三卡块62与第二卡槽56之间相互匹配。
3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板55与第三支板61一一对应,第一支板52与第四支板64一一对应,通过第三卡块62与第二卡槽56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三卡块62卡接在第二卡槽56内。
40.具体的,第二支板55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51,第二卡块51位于第二卡槽56底部,第三支板61的一侧壁上开有第三卡槽63,第三卡槽63与第二卡块51之间相互匹配。
4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三卡槽63与第三卡块62位于z轴方向上,通过第三卡槽63与第二卡块51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二卡块51卡接在第三卡槽63内,通过对第二卡块51与第二卡槽56之间、第一卡槽54与第一卡块53之间的位置的限定,使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在组装时更加稳定。
42.工作原理:
43.清洗时,分别给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表面施加方向相反的拉力,通过第四卡槽66与第一卡块53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一卡块53从第四卡槽66内取出,通过第四卡块65与第一卡槽5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四卡块65从第一卡槽54内取出,通过第三卡块62与第二卡槽56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三卡块62从第二卡槽56内取出,通过第三卡槽63与第二卡块51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第二卡块51从第三卡槽63内取出,从而使第一端板5与第二端板6之间相互分离;
44.通过滑槽93与滑块9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内导杆92从外导杆91内拉出,延长导杆的使用长度,同时,能够避免内导杆92完全脱离外导杆91,此时,滑槽93与滑块94起到限位作用,通过第一卡柱15、第二卡柱17与第五卡槽14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实现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之间的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对第一换热板片7、第二换热板片8、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分别进行清洗,方便使用,提高了换热效率。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