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散热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6213发布日期:2022-02-08 09:4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高效散热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冷却塔。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实现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现有技术中,方形横流式冷却塔采用两侧进风、顶部抽风结构,空气经两侧填料与热水进行热交换,湿热空气排向塔外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该种横流式冷却塔均采用上部接进水管,水从顶部淋向填料再到底部的出水管排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样设置的横流式冷却塔对水的降温效果不佳,难以充分利用该种横流式冷却塔实现高效的冷却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冷却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的结构设置不合理,无法进行良好散热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冷却塔,包括壳体、风机、喷淋泵、散热装置、喷淋装置;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通入冷风的进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所述喷淋泵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喷淋泵的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相连接。
6.可选地,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正上方。
7.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若干散热盘管;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各所述散热盘管均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各所述散热盘管之间相互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盘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盘管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8.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进水分流管和出水分流管;所述进水分流管的一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盘管连通,所述进水分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分流管的一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盘管连通,所述出水分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9.可选地,所述进水分流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水分流口。
10.可选地,所述出水分流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分流口。
11.可选地,所述进水分流管和所述出水分流管与各所述散热盘管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若干喷淋分流管;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设于所
述壳体内,所述喷淋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喷淋泵连通,各所述喷淋分流管均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13.可选地,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若干喷头;各所述喷头分别与各所述喷淋分流管连通。
14.可选地,各所述喷淋分流管间隔均设于所述喷淋管的长度方向上。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冷却塔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冷却塔,使用时,热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壳体内的散热装置内,由于喷淋装置位于散热装置的上方,喷淋装置喷出的水会受引力的影响向下滴落,并与散热装置接触,散热装置的热水会将热量通过散热装置转移至喷淋装置喷出的水上,同时,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进风口,当风机转动抽风时,两侧的进风口进风,外部的风进入到壳体内带走散热装置内热水的热量从而实现热水的快速降温,然后,喷淋装置喷出的水经过散热装置后滴入壳体的底部,再通过喷淋泵将壳体底部的水抽回至喷淋装置,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结构紧凑,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冷却塔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冷却塔的另一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散热冷却塔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2.10—壳体
ꢀꢀꢀꢀꢀꢀꢀꢀꢀꢀꢀꢀꢀꢀꢀ
11—进风口
ꢀꢀꢀꢀꢀꢀꢀꢀꢀꢀꢀꢀ
12—出风口
23.13—进水管
ꢀꢀꢀꢀꢀꢀꢀꢀꢀꢀꢀꢀꢀ
14—出水管
ꢀꢀꢀꢀꢀꢀꢀꢀꢀꢀꢀꢀ
20—风机
24.21—安装座
ꢀꢀꢀꢀꢀꢀꢀꢀꢀꢀꢀꢀꢀ
22—安装架
ꢀꢀꢀꢀꢀꢀꢀꢀꢀꢀꢀꢀ
23—电机
25.24—叶片固定座
ꢀꢀꢀꢀꢀꢀꢀꢀꢀ
25—叶片
ꢀꢀꢀꢀꢀꢀꢀꢀꢀꢀꢀꢀꢀꢀ
30—喷淋泵
26.40—散热装置
ꢀꢀꢀꢀꢀꢀꢀꢀꢀꢀꢀ
41—固定板
ꢀꢀꢀꢀꢀꢀꢀꢀꢀꢀꢀꢀ
42—散热盘管
27.43—进水分流管
ꢀꢀꢀꢀꢀꢀꢀꢀꢀ
44—出水分流管
ꢀꢀꢀꢀꢀꢀꢀꢀ
50—喷淋装置
28.51—喷淋管
ꢀꢀꢀꢀꢀꢀꢀꢀꢀꢀꢀꢀꢀ
52—喷淋分流管
ꢀꢀꢀꢀꢀꢀꢀꢀ
53—喷头
29.60—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冷却塔,包括壳体10、风机20、喷淋泵30、散热装置40、喷淋装置50;所述壳体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通入冷风的进风口11,所述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中心处两端的出风口12,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出风口12内,所述喷淋装置50和所述散热装置40均设于所述壳体10内,且所述喷淋装置50位于所述散热装置40的顶部,所述壳体10的一侧还连接有进水管13和出水管14,且所述进水管13和所述出水管14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40连接,所述喷淋泵30设于所述壳体10外,所述喷淋泵30的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50连接,所述喷淋泵3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底部相连接。
3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冷却塔,使用时,热水从进水管13进入到壳体10内的散热装置40内,由于喷淋装置50位于散热装置40的上方,喷淋装置50喷出的水会受引力的影响向下滴落,并与散热装置40接触,散热装置40的热水会将热量通过散热装置40转移至喷淋装置50喷出的水上,同时,壳体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进风口11,当风机20转动抽风时,两侧的进风口11进风,外部的风进入到壳体10内带走散热装置40内热水的热量从而实现热水的快速降温,然后,喷淋装置50喷出的水经过散热装置40后滴入壳体10的底部,再通过喷淋泵30将壳体10底部的水抽回至喷淋装置50,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结构紧凑,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性能。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喷淋装置50设于所述散热装置40的正上方。具体地,喷淋装置50设于散热装置40的正上方,那么喷淋装置50喷出的水流能够更精确地覆盖在散热装置40上,提高散热装置40和热水交换热量的性能,实现快速散热。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散热装置40包括两个固定板41和若干散热盘管42;两个所述固定板4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0内,各所述散热盘管42均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41之间,各所述散热盘管42之间相互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盘管42与所述进水管13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散热盘管42与所述出水管14连通。具体地,散热装置40包括两个固定板41和多个散热盘管42,两个固定板4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壳体10内,多个散热盘管42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41之间实现固定,至少一个散热盘管42和进水管13连
通实现热水的吸入,和进水管13连接的散热盘管42的数量增加的时候,能够实现热水的大量吸入,提高热水吸入速度,至少一个散热盘管42和出水管14连通实现冷水的排出,和出水管14连接的散热盘管42的数量增加的时候,能够实现冷水的大量排出,提高冷水出水量。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散热装置40还包括进水分流管43和出水分流管44;所述进水分流管43的一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盘管42连通,所述进水分流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3连通,所述出水分流管44的一端与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盘管42连通,所述出水分流管44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14连通。具体地,散热装置40还包括进水分流管43和出水分流管44,进水分流管43的一端和至少两个散热盘管42连通,这样进水分流管43就可以将热水分流到至少两个散热盘管42中,提高散热效率,进水分流管43的另一端和进水管13连通,保证热水的输入量,出水分流管44的一端和至少两个散热盘管42连通,这样至少两个散热盘管42中的冷水就可以汇流并送入出水分流管44内,提高冷水出水速度。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进水分流管4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水分流口。具体地,进水分流管4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水分流口,热水通过至少两个进水分流口输出到散热盘管42中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出水分流管4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分流口。具体地,出水分流管44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出水分流口,冷水通过至少两个出水分流口输出到出水分流管44中,提高冷却效率。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进水分流管43和所述出水分流管44与各所述散热盘管42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具体地,进水分流管43和出水分流管44和多个散热盘管42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不需要在进水分流管43或者出水分流管44上打孔钻眼,既省工省时,又不使进水分流管43或者出水分流管44的截面积受到减损,使进水分流管43或者出水分流管44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通过焊接连接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好。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散热盘管42间隔均布于两个所述固定板41上。具体地,多个散热盘管42间隔均布于两个固定板41上,这样能够保证任意两个散热盘管42之间不会相互阻挡,保证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性能。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散热盘管42均呈u形状设置。具体地,多个散热盘管42均呈u形状设置,并且呈u形状设置的散热盘管42的内部阻力较小,有利于水流的循环流通。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喷淋装置50包括喷淋管51和若干喷淋分流管52;所述喷淋管51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喷淋管5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0外并与所述喷淋泵30连通,各所述喷淋分流管52均与所述喷淋管51连通。具体地,喷淋管51的一端伸入壳体10内,喷淋管51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0外并和喷淋泵30连通,三个喷淋分流管52均与喷淋管51连通,那么喷淋泵30抽水的时候,水流就会被抽入喷淋管51内,然后喷淋管51内的水流就会分送到三个喷淋分流管52内,保证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性能。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喷淋装置50还包括若干喷头53;各所述喷头53分别与各所述喷淋分流管52连通。具体地,喷淋装置50设置有多个喷头
53,多个喷头53分别和三个喷淋分流管52连通,多个喷头53可以将水更均匀地喷布在多个散热盘管42上,增强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效果。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位于同一所述喷淋分流管52上的各所述喷头53间隔均布。具体地,同一个喷淋分流管52上的多个喷头53间隔均布,这样可以保证水流能够平均地喷布在多个散热盘管42上,增强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效果。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喷头53均为雾化喷头53。具体地,雾化喷头53可以将有水流通过喷头53喷射到空中,呈雾状散落在多个散热盘管42上,增强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效果。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喷淋分流管52间隔均设于所述喷淋管51的长度方向上。具体地,三个喷淋分流管52间隔均设于喷淋管51的长度方向上,这样可以保证水流能够平均地喷布在多个散热盘管42上,增强多个散热盘管42的散热效果。
4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风机20包括安装座21、安装架22、电机23、叶片固定座24和若干叶片25;所述安装座21与所述出风口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2与所述安装座2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本体与所述安装架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主轴与所述叶片固定座24固定连接,各所述叶片25均与所述叶片固定座24固定连接。具体地,安装座21固定连接在出风口12的内壁中,保持安装座21的牢固度,将安装架22固定在安装座21内,就可以对电机23进行安装固定,电机23和叶片固定座24驱动连接并且给叶片固定座24提供动力,叶片固定座24上安装有四个叶片25,那么电机23转动的时候,叶片固定座24就可以带动四个叶片25转动,壳体10内产生的蒸汽就会从被四个叶片25带出,有利于本装置提高散热性能。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叶片固定座24呈圆形状设置,且各所述叶片25分别设于所述叶片固定座24的环形方向上。具体地,叶片固定座24呈圆形状设置,四个叶片25分别设置在叶片固定座24的环形方向上,并且四个叶片25沿着叶片固定座24的环形方向间隔均布,那么叶片固定座24转动的时候,四个叶片25就能平稳地转动。
5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叶片25均呈倾斜状态布置。具体地,四个叶片25均呈倾斜状态布置,有利于带动空气流通,实现更好的热交换。
5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任意两个所述叶片25的倾斜角度均相同。具体地,任意两个叶片25的倾斜角度均相同,那么就是说四个叶片25的倾斜角度均相同,这样四个叶片25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空气协同通过,防止气流紊乱,能够带动更多的空气实现更好的热交换。
5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叶片25均与水平面呈10
°
~25
°
的夹角倾斜布置。具体地,风机20的安装角度不能任意改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大多数冷却塔的正常风机20的叶片25安装角在5
°
~9
°
之间,安装角度在10
°
~25
°
的比较少见,风机20的叶片25安装角度一般在5
°
~9
°
之间,角度太小,风量不够,不能充分发挥风机20的潜力和作用,安装角度过大,振动和噪声会增大,影响塔和风机20的使用寿命,降低风机20效率。
5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叶片25的截面均呈矩形状设置。具体地,截面呈矩形状设置的叶片25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接触的面也为矩形
面,所以呈矩形状设置的叶片25能够与更多的空气接触,因此能够带动更多的风量流通,使得冷却塔在散热的过程中能够迅速高效地将热量排出去,完成冷却过程,促进生产效益。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叶片25均采用铸铝或者冲压钢板或者尼龙制成。具体地,风机20的叶片25常用的材料的材料有铸铝或者冲压钢板或者尼龙,而铸铝的叶片25比冲压钢板的叶片25噪声小,尼龙叶片25比金属的叶片25噪声小,可见,叶片25材料的损耗系数越大,产生的噪音就会越小,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叶片25可以采用铸铝或者冲压钢板或者尼龙制成,以达到使用人员的要求。
5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叶片25的表面均设有防腐层。具体地,风机20的叶片25常用的材料的材料有铸铝或者冲压钢板或者尼龙,而铸铝的叶片25比冲压钢板的叶片25噪声小,尼龙叶片25比金属的叶片25噪声小,可见,叶片25材料的损耗系数越大,产生的噪音就会越小,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叶片25可以采用铸铝或者冲压钢板或者尼龙制成,以达到使用人员的要求。
5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叶片25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具体地,叶片25的内部均呈中空设置,有利于减轻叶片25的重量,这样带动叶片25转动的时候就能够减轻电机23的负担,节约能源。
5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高效散热冷却塔还包括防尘网60;所述防尘网60设于所述安装座21内。具体地,安装座21内设置有防尘网60,防尘网60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安装座21进入到壳体10内污染水源。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防尘网60与所述安装座2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具体地,防尘网60和安装座21的内壁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在安装座21上打孔钻眼,既省工省时,又不使安装座21的截面积受到减损,使安装座21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通过焊接连接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好。
6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示,所述防尘网60呈圆形状设置。具体地,防尘网60呈圆形状设置,与安装座21的形状匹配,有效地防止灰尘从安装座21和防尘网60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壳体10内。
6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尘网60的网格均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或者三角形状设置。具体地,防尘网60的网格呈正方形状、长方形状或者三角形状设置,均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的进入,并且通风性能不受影响。
6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网格内均设有防尘棉。具体地,多个网格内均设有防尘棉,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壳体10内,保持壳体10内部环境的清洁。
6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高效散热冷却塔还包括隔音棉;所述隔音棉与所述安装座21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地,安装座2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音棉,隔音棉可以将噪音封锁在壳体10内,防止壳体10内的噪音全部传出到外界。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