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3740发布日期:2022-01-29 13:2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气增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干蒸汽加湿器是一种利用干蒸汽(不携带液态水的蒸汽)进行加湿的装置,具有加湿性能好、噪声低、高效,能提供精确湿度控制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制药车间、医院手术室、电子厂、印刷、纺织、烟草、菌类培养室等对湿度精度要求高的场所。
3.公告号为cn21853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蒸汽加湿器,其包括执行机构、针型阀、汽缸、连接管、喷管及密封外套,执行机构与针型阀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汽缸连通,另一端与密封外套连通,密封外套上设有蒸汽进口,喷管的一端位于密封外套内,另一端与针型阀连接,且喷管位于密封外套内的部分具有喷孔,汽缸内底部设有锥形分离器,锥形分离器位于连接管的正下方,在喷管与汽缸之间连通蒸发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干蒸汽加湿器在运行过程中,饱和蒸汽进入密封外套后容易从连接管直接流出,饱和蒸汽在密封外套内无法有效扩散且停留时间较短,从而降低饱和蒸汽对喷管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饱和蒸汽在套管内扩散效果差且停留时间短,而降低饱和蒸汽对喷管的换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包括执行机构、针型阀、分离室、连接针型阀出口的喷管、套接在喷管外的套管、以及连接套管和分离室的连接管,套管上具有蒸汽进口,喷管上具有喷孔,所述套管内位于蒸汽进口处设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转动辊以及设置在转动辊外周的转动叶片,两所述转动辊均转动连接在套管内壁上,且两所述转动辊上的转动叶片朝相背的方向延伸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压力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进口后喷射到导流装置的转动叶片上,使转动叶片带动转动辊转动;由于两转动辊上的转动叶片朝相背的方向延伸设置,因此两转动辊在转动叶片的带动下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饱和蒸汽向蒸汽进口的两侧流动,使饱和蒸汽在套管内更好的扩散,同时减少饱和蒸汽进入套管后直接从连接管流出的可能性,增加饱和蒸汽在套管内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饱和蒸汽与喷管之间的换热效果。
9.可选的,所述转动叶片上间隔设有若干与转动辊相平行的均流叶片,所述均流叶片与所述转动叶片朝相同的方向延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流叶片是为了将经过导流装置改变流动方向的饱和蒸汽更均匀的分布在套管内,减少蒸汽分布不均对饱和蒸汽与喷管之间的换热效果的影响。
11.可选的,所述转动叶片上对应于各个均流叶片的位置均开设有孔,所述均流叶片
将对应孔配合遮挡住。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在转动叶片上的孔可以减轻导流装置整体的质量,减少饱和蒸汽带动导流装置转动造成的压力损失;且均流叶片将对应孔配合遮挡住,从而降低饱和蒸汽穿过孔直接流入连接管内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喷管的外壁两侧且位于导流装置的正下方均设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与所述套管的内壁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阻流板用于阻挡饱和蒸汽从两转动辊之间穿过后直接流入连接管内,从而提高饱和蒸汽在套管内的扩散效果,提高饱和蒸汽对喷管的换热效果。
15.可选的,所述阻流板为拱型结构,且所述阻流板表面具有若干引流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流板上的凝结水滴可以顺着设置的引流槽滴落到连接管内。
17.可选的,所述喷管位于所述套管内的部分为波浪型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波浪型结构可以增大饱和蒸汽与喷管的换热面积,进而增强饱和蒸汽与喷管之间的换热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套管内位于各个边角处均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弧型结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型结构的折流板,一方面可以减少饱和蒸汽在套管边角处的压力损失,降低饱和蒸汽因压力损失而影响喷出效果;另一方面凝结水滴更容易从弧型结构的折流板表面滑落,进而方便饱和蒸汽将凝结水滴带出套管。
21.可选的,所述分离室内壁上设有遮住所述连接管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下端与所述分离室内壁之间具有开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具有实现饱和蒸汽与凝结水滴分离的作用,携带有凝结水滴的饱和蒸汽通过连接管进入分离室,在导流板的阻挡下饱和蒸汽产生旋转使饱和蒸汽上升,而凝结水滴则附着在导流板上,进而将饱和蒸汽与凝结水滴分离。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导流装置有将饱和蒸汽改变流动方向的作用,经过导流装置的饱和蒸汽向蒸汽进口的两侧流动,使饱和蒸汽在套管内更好的扩散,增加饱和蒸汽在套管内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饱和蒸汽与喷管之间的换热效果;
25.2、阻流板可以阻挡饱和蒸汽从两转动辊之间穿过后直接流入连接管内,从而提高饱和蒸汽在套管内的扩散效果,同时降低饱和蒸汽直接流入连接管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饱和蒸汽与喷管的之间的换热效果;
26.3、导流板具有实现饱和蒸汽与凝结水滴分离的作用,携带有凝结水滴的饱和蒸汽通过连接管进入分离室,在导流板的阻挡下饱和蒸汽产生旋转使饱和蒸汽上升,而凝结水滴则附着在导流板上,进而将饱和蒸汽与凝结水滴分离。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干蒸汽加湿器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干蒸汽加湿器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1、执行机构;2、针型阀;3、分离室;4、喷管;5、套管;6、喷孔;7、蒸汽进口;8、连接管;9、导流装置;91、转动辊;92、转动叶片;93、均流叶片;931、孔;10、阻流板;101、引流槽;11、折流板;12、导流板;12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参照图1和图2,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包括执行机构1、针型阀2、分离室3、连接针型阀2出口的喷管4、套接在喷管4外的套管5、以及连接套管5和分离室3的连接管8,套管5上具有蒸汽进口7,通过蒸汽进口7朝套管5内通入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对喷管4进行换热,最终从连接管8流入分离室3内,且喷管4上具有喷孔6。将喷管4位于套管5内的部分设为波浪型结构,该结构可以增大饱和蒸汽与喷管4的换热面积,进而增强饱和蒸汽与喷管4之间的换热效果。
33.参照图2和图3,套管5内位于蒸汽进口7处设有导流装置9,导流装置9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转动辊91以及固定连接在转动辊91外周的弧型的转动叶片92,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辊91上的转动叶片9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转动叶片92沿转动辊91的外周均布。两转动辊91均转动连接在套管5内壁上,且两转动辊91上的转动叶片92朝相背的方向延伸。
34.带有压力的饱和蒸汽流经蒸汽进口7喷射到两转动辊91的转动叶片92上,两转动辊91在转动叶片92的带动下朝相背的方向转动,从而饱和蒸汽在两转动叶片92的作用下朝蒸汽进口7的两侧流动,可提高饱和蒸汽在套管5内的扩散效果,同时降低饱和蒸汽进入套管5后直接从连接管8流出的可能性,使得饱和蒸汽在套管5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提高饱和蒸汽与喷管4之间的换热效果。
35.参照图2和图3,转动叶片92上间隔设有若干与转动辊91相平行的均流叶片93,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叶片92上的均流叶片9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均流叶片93在转动叶片92上均布;均流叶片93也设置为弧型且与转动叶片92朝相同的方向延伸,当转动叶片92转动时,均流叶片93可以使饱和蒸汽更均匀的分布在套管5内。转动叶片92上对应于各个均流叶片93的位置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孔931,起到减轻导流装置9的总体质量、降低饱和蒸汽带动导流装置9转动造成的压力损失的作用;且均流叶片93将对应孔931配合遮挡住,当饱和蒸汽喷射到转动叶片92上时,均流叶片93将喷射到孔931的饱和蒸汽遮挡住,从而降低饱和蒸汽穿过孔931直接流入连接管8内的可能性。
36.参照图2和图3,喷管4的外壁两侧且位于导流装置9的正下方均固定连接有阻流板10,阻流板10为拱型结构,饱和蒸汽从两转动辊91之间穿过后被阻流板10阻挡,降低饱和蒸汽直接流入连接管8内的可能性;且拱型结构的阻流板10上具有若干引流槽101,附着在阻流板10上的凝结水滴可以顺着引流槽101从阻流板10上滑落,被饱和蒸汽带入连接管8。
37.参照图2,套管5内位于各个边角处均设有弧型结构的折流板11,由于饱和蒸汽流经套管5边角处会造成压力损失,影响最终蒸汽的喷出效果,因此在套管5内的各个边角处均设置弧型结构的折流板11,折流板11可以减少饱和蒸汽在套管5边角处的压力损失。
38.参照图2,分离室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遮住连接管8的导流板12,且导流板12下端与分离室3内壁之间具有开口121,携带有凝结水滴的饱和蒸汽经连接管8进入分离室3,饱和蒸汽从空间小的连接管8进入空间大的分离室3流速会降低,同时被导流板12阻挡使饱和蒸
汽产生旋转,从而质量小的饱和蒸汽从导流板12两侧上升,而质量大的凝结水滴则附着在导流板12上,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导流板12下端开口121滴落,进而将饱和蒸汽与凝结水滴分离。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节能型干蒸汽加湿器的实施原理为:带有压力的饱和蒸汽流经蒸汽进口7喷射到套管5内的导流装置9的转动叶片92上,两转动辊91在转动叶片92的带动下朝相背的方向转动,使饱和蒸汽在两转动叶片92的作用下向蒸汽进口7的两侧流动,穿过两转动辊91之间的饱和蒸汽又被设置在喷管4两侧的阻流板10阻挡。导流装置9与阻流板10相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饱和蒸汽在套管5内的扩散效果,同时降低饱和蒸汽进入套管5后直接从连接管8流出的可能性,使得饱和蒸汽在套管5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进而提高饱和蒸汽与喷管4之间的换热效果。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