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进袋出的排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7393发布日期:2022-04-14 21:0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袋进袋出的排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预防具有生物安全污染的气体扩散到大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受到生物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
3.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可以从实验室的气体排放入手,研制出一款专门针对生物研究类实验室、疾控中心、微生物类研究等,受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污染风险场所的设备,确保这些场所通过正规路径排出的气体,不会污染到大气环境,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不受病毒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袋进袋出的排风装置,它可以使得排出的具有生物安全污染的气体不会污染我们的大气。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袋进袋出的排风装置,包括主箱体、位于主箱体前端的进风连接口、位于主箱体后端的排风连接口,和设于主箱体内部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大风量过滤器,该三级过滤部分分别装在相对应腔体内,每个腔体各配有一套压紧机构,三级过滤部分都配有压差计,主箱体侧面设有第一级密封装置、第二级密封装置、pao发烟口、pao上游检测口、pao下游检测口,其特征是:所述大风量过滤器的前端设有电子发射模块。
6.还包括对内部腔体消毒的消毒模块,主要由位于所述进风连接口之前的消毒排进口和所述排风连接口之后的消毒排出口构成。
7.所述第一级密封装置,包括门法兰、套在门法兰上面的密封袋及密封圈,该密封装置对内部腔体的泄漏率小于每小时0.25%。
8.所述第二级密封装置,包括密封门和粘在其上的密封胶。
9.所述pao发烟口、pao上游检测口、pao下游检测口是双面宝塔接头结构,包括检测口、密封圈和检测帽,所述密封圈装入检测口后,配合检测帽的螺纹。
10.本发明的袋进袋出排风装置,可以过滤受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污染风险场所的气体,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污染我们的大气,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此设备在市面上的同类设备基础上,增加了消毒功能,过滤检验功能,增强密封效果,做到完全零泄漏;配合英乐斐自主研发的过氧化氢的外部灭菌发生器,增强了灭菌效果,降低了泄露风险,同时,降低了设备使用方的采购成本。
11.在大风量过滤器前端增加电子发射模块,可以增强灭菌效果,此外,使得被过滤的粒子带正负电,达到相互吸引的效果,最后通过重力沉降,可以增加过滤器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12.与普通排风设备相比,此类设备有高密封性,无毒排放,无毒接触等,有效地保护
了我们的社会环境,在做生物类实验研究的时候,确保大气不受污染;同时,此类设备采用耐腐蚀的厚板制作与设计,一般一台设备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最少能用10年,从长期来看,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排风装置的立体图。
14.图2是本发明的排风装置的爆炸图。
15.图3~图4是本发明的排风装置的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16.图5是本发明的排风装置的pao(聚阿尔法烯烃)发烟口、pao上游检测口、下游检测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参看图1~图2,本发明的装置,其结构主要由以下个部件组成,进风连接口 1、压紧机构2、大风量过滤器3、检测机构4、主箱体5、排风连接口6、pao(聚阿尔法烯烃)发烟口7、压差计8、pao上游检测口9、门法兰密封圈10、密封门 11、门法兰12、pao下游检测口13、底座14、消毒排出口15、消毒排进口16、密封袋(图中未示)。
19.进风连接口1连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排风管道,或者其他同类别的空间,设备的排风连接口6与排风风机连接,维持设备内部的负压状态,可以更好地保证设备内部的气体不外泄。
20.设备在使用前,需要将大风量过滤器3放入主箱体5,过滤器3的过滤级别至少是h14,或使用更高级别过滤器,然后,通过高效压紧机构2将大风量过滤器 3压紧,将密封袋套在门法兰12上面,并用法兰密封圈10密封,作为一级密封,该密封装置对内部腔体的泄漏率小于每小时0.25%。然后将密封门11盖上,密封门11上面粘有密封胶,用于密封门11与主箱体5之间的密封,作为二级密封,也是主要的密封;
21.检测机构4与箱体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pao发烟口7、pao上游检测口 9和下游检测口13与箱体连接处,需要做密封处理;
22.参看图3~图4,通过丝杆固定架46来固定导槽41和丝杆螺母48。定位销44 接到梯形丝杆43上,可以接上手杆,转动手杆调节检漏板42的位置。使用手杆密封板45可以有效防止丝杆固定架46连接丝杆螺母48地方的气体泄漏。丝杆螺母48配合梯形丝杆43、丝杆固定架02、47使检漏板42能够在导槽41里移动。这样就形成了转动定位销44来控制检漏板42的运行。检漏板42背靠过滤器,通过背部410来局部吸收气体并从孔49排出,这样就可以转动定位销44来移动检漏板42,然后通过pao上游检测口来检测孔49排出的气体,进而测试过滤器各个部位的过滤情况。
23.参看图5,pao发烟口7、pao上游检测口9、pao下游检测口13都包括双面宝塔接头结构的注入检测口413,通过注入口密封圈412配合注入检测帽411的螺纹结构,使注入检测口413朝外侧的一方装好注入密封圈412跟注入检测帽411 后能够完全密闭,因而拥有良好的密封性。
24.箱体在使用前,需要做箱体保压密封测试、箱体消毒验证测试和过滤器的泄露率
测试,根据相关标准规定,这几项测试合格,才能使用;
25.保压密封测试方式,根据《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两个标准,整个设备全满焊设计,确保设备无泄漏;箱体在规定的负压状态下,通过压力衰减法,做保压测试,如果结果符合相关保压标准,判定保压合格;
26.消毒验证测试方式,根据《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和《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这两个标准,箱体内相应的位置,放入消毒测试试纸,做消毒测试,消毒排出口15和消毒排出口16分别接入vhp发生器,消毒半小时,然后观察试纸,如果结果符合相关消毒的标准,判定消毒验证测试合格;
27.过滤器的泄露率测试,根据《gb/t13554-2020高效空气过滤器》标准,通过粒子计数器,在pao发烟口7发烟,在pao上游检测口9检测粒子均匀度是否达标,若达标,再通过检测机构4、下游检测口13和粒子计数器,顺时针和逆时针摇动检测机构4,观察粒子计数器的0.3um粒子数量是否持续增加,如果没有持续增加,判定过滤器的泄露率测试合格;
28.过滤器的更换:按照无泄漏的原则,大风量过滤器3需要更换时,需要先通过消毒排出口15和消毒排进口16对设备内部进行消毒,然后打开密封门11,将大风量过滤器3取出,放入密封袋17,确保大风量过滤器3与大气环境无接触,同时,用密封袋17罩住门法兰12,且密封袋17内部装一个新的大风量过滤器3,确保设备内部的气体不与大气接触,且能将大风量过滤器3更换;
29.保护环境的原理:大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等微颗粒,这些都是病毒等微生物在空气中生存的载体,而在大气中的微生物在过滤器中的穿透率最强的是0.3um 粒径的颗粒,故过滤器泄漏率的检测标准是以0.3um粒径的微粒拦截率作为衡量指标,过滤效率达到99.995%以上。通过拦截微生物的载体,达到拦截微生物的效果,同时,对设备内部定期消毒,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30.增加电子发射模块,增强灭菌效果和保护过滤器:在设备大风量过滤器3前端增加电子发射模块(图中未示),使得被过滤的粒子带正负电,达到相互吸引的效果,最后通过重力沉降,可以增加过滤器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31.综上,通过设备以上的功能和原理,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不受生物类的威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