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7692发布日期:2022-01-22 13:0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挂壁式室内空调器均为采用贯流风扇和三段式热交换器,并将热交换器包裹在贯流风扇的进风侧,且室内空调器的壳体内部的布局使得室内空调器仅能从壳体顶部引进气流进行换热和三段式热交换器的连接漏风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并由于出风口的布局设置,虽然有导风板,但导风板也仅仅起到尽大范围的将由出风口流出的气流与室内空间气流进行均匀混合的作用,完全不能解决冬季制热慢、夏季冷风直吹情况和通风换气效率低的问题。
3.如上,现有技术中的挂壁式空调器的缺陷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热交换器和导风部,通过在所述壳体上的不同方向上开设进风口,并将所述热交换器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且将所述导风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以调节出风方向,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空调器换热效率低下以及冬季制热慢、夏季冷风直吹情况和通风换气效率低的问题。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热交换器的布局,将所述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部,且将所述热交换器,分别与三个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相比现有技术中仅将进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大大提升了所述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导风部的工作模式,将所述导风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当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底部流动,且热气流在室内空间中会自底部向顶部流动,以保证室内空调器的制热速度;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大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流动,冷气流会自室内空间顶部向底部流动,且不会出现冷风直吹用户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等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流动,更大范围地将气流吹响室内空间,保证室内空调器的通风效率。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结构,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三个换热面分别对应与三个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大大增加了换热效率,另外,u型结构的所述热交换器,在同比现有技术中贯流风机和三段式布置结构的换热效率下,u型结构的所述热交换器可在垂直于壳体前板的方向上设置的更短一些,使得所
述室内空调器的体积更轻小,降低了所述室内空调器占用室内空间的体积。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换了风机的选型,将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风机改进为轴流风机,并将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尽量占用所述壳体内的前部空间,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使得室内空间的气流可在多个方向上进入到所述壳体内并经过所述热交换器,这种进风方式使得所述室内空调器的进风更均匀,在制冷/热的模式下,换热效率更高。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电控组件的布局,将所述电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以可以将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部,进而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导风部工作过程中被驱动的方式,通过在导风部和壳体之间设置伸缩件和支撑部,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小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以使得所述导风部以所述第一支撑部为支撑中心,导风部转动到其底部与所述壳体的距离更远,所述导风部的部和壳体的开口更大,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底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大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以使得所述导风部以所述第二支撑部为支撑中心,导风部转动到其顶部与所述壳体的距离更远,所述导风部的顶部和所述壳体的开口更大,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顶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下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等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以使得所述导风部的四周和所述壳体的开口相同,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导风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用于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向室内空间的气流的流向。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底部流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大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流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时,所述导风部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且所述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等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以调节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流动。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室内空间的气流由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抽入到所述壳体内并经过所述热交换器后由所述出风口排放到所述室内空间中。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风机相邻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且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通于所述出风口。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摆叶组,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
体,与所述风机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导风板和所述风机之间;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承接由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水流;电控组件,设置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接水盘和所述壳体之间。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叶组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且所述摆叶组和所述风机的数量相同设置为多个。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面,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第二换热面,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第三换热面,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热交换器的结构设置为u型,且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底部。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导风部和所述密封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导风部的移动。
1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伸缩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导风部;支撑部,包括可接触连接的支撑杆和支撑踝,且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所述导风部上,所述支撑踝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伸缩件和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导风部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件和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导风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板;顶板,连接于所述前板,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顶板上;两个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前板,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上;后板,连接于所述前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底板,连接于所述后板、所述前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密封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处于所述前板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密封板上。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室内空调器的立体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室内空调器的前视图及“a-a”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通风模式下导风部的状态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制冷模式下导风部的状态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制热模式下导风部的状态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关机状态下导风部和驱动装置的状态图;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通风模式下导风部和驱动装置的状态图;
33.图13是图12的“a”处放大示意图;
3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制冷模式下导风部和驱动装置的状态
图;
3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为制热模式下导风部和驱动装置的状态图。
36.图中,
37.100、壳体;110、前板;120、顶板;130、底板;140、侧板;150、后板;160、密封板;
38.210、第一进风口;220、第二进风口;230、第三进风口;240、出风口;
39.300、格栅;
40.400、导风部;
41.510、摆叶组;520、接水盘;
42.600、热交换器;610、第一换热面;620、第二换热面;630、第三换热面;
43.700、风机;
44.800、电控组件;
45.910、第一伸缩件;920、第二伸缩件;930、第一支撑部;940、第二支撑部;950、支撑杆;951、球体结构;960、支撑踝;961、半球体结构;962、导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0.本技术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51.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52.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
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53.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600,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54.室内热交换器600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600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600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当空调器为通风模式或在关机状态下时,热交换器600不工作。
55.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600和室内风扇。
56.例如,室内单元可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的壁挂式室内单元。
57.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00包括限定前部构造的前板110,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板150、限定底部构造的底板130、设置在底板130两侧的侧板140、限定顶部外观的顶板120。
58.前板110、顶板120、底板130和侧板140用于限定室内单元的外观。
59.顶板120连接于前板110;两个侧板140连接于顶板120和前板110;后板150连接于前板110和两个侧板140;底板130连接于后板150、前板110和两个侧板140;安装板联接到后板150;安装板中可限定联接到壁的安装孔。例如,安装板可以联接到壁上,且壳体100可设置为安装在安装板上。
60.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
61.参照图4和图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包括密封板160,密封板160为一板状结构,且其弧度与前板110的弧度形同设置,例如,密封板160可设置为平面板状结构。
62.密封板160用于相对密封室内空调器的壳体100,密封板160连接于壳体100内,以在壳体100内形成一个与室外空间相对密封的换热空间,保证换热效率。
63.密封板160连接于顶板120和两个侧板140,且密封板160处于前板110和室内热交换器600之间,在此密封板160可以理解为壳体100的一部分。
64.参照,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吸入部,室内空气通过该吸入部被引入;以及排放部,通过吸入部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该排放部排放到室内空间,吸入部包括第一进风口210、第二进风口220和第三进风口230,排放部包括出风口240。
65.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吸入部,且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排放部。
66.第一进风口210、第二进风口220、第三进风口230和出风口240均设置于壳体100上,且第二进风口220设置于壳体100的顶部,第一进风口210和第三进风口230设置于壳体100的两侧部,具体的,出风口240位于密封板160上,第二进风口220位于顶板120上,第一进
风口210和第三进风口230分别位于两个侧板140上,进而使得室内空间的气流从壳体100的不同方向多个位置进入到室内空间中,保证了进风量。
67.而且,吸入部上可以设有防止引入异物的吸入格栅300,排放部上可以设有排放格栅300。
68.参照图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安装有热交换器600,热交换器600与通过第一进风口210、第二进风口220和第二进风口220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69.热交换器600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联接到制冷剂管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翅片,例如,热交换器600可以包括多个弯曲的热交换部。
70.热交换器6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热交换器600相对于第一进风口210、第二进风口220和第三进风口230设置。
71.参照图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600包括第一换热面610、第二换热面620和第三换热面630,且热交换器600的结构设置为u型。
72.第一换热面610、第二换热面620和第三换热面630之间连接光滑,优选的,热交换器600可设置为一体形成结构,即将制冷剂管弯折成对应的u型后,将换热翅片按u型结构套装到制冷剂管上。
73.由于热交换器600的u型结构,则可以将第一换热面610与第一进风口210相对设置,第二换热面620与第二进风口220相对设置,第三换热面630与第三进风口230相对设置,在多个进风口提升进风量的前提下,以及热交换器600的换面增大,故提升了热交换器600的换热效率。另外热交换器600的两端延伸至壳体100的底部,保证气流不会从热交换器600和壳体100之间流过而降低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74.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由于多个进风口和u型热交换器600的设置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具体为增大了换热面积,故在与现有技术中同等的换热面积或效率的前提下,可在垂直于壳体100的前板110的方向上将u型热交换器600和壳体100设置的更薄,使得室内空调器轻便,体积小。
75.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安装有风机700。例如,风扇可以包括将沿径向吸入的空气径向排放的轴流风机700,风机700包括风扇和电机,风扇可呈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叶片的形状。
76.风机700用于将室内空间的气流由第一进风口210、第二进风口220和第三进风口230抽入到壳体100内并经过热交换器600后由出风口240排放到室内空间中;另外,密封板160和壳体100的内部之间形成的换热空间同时也是风机700的抽气腔,保证风机700能够正常运行,使气流从多个方向设置的进风口均匀地进入到壳体100内部经过热交换器600器。
77.风机700设置于壳体100内,具体的,风机700相邻于出风口240设置,使得风机700尽量占用壳体100的前部空间,以使得室内空间的气流可以由三个进风口以及风机700的进风端被抽如到壳体100内,且风机700的出风端连通于出风口240,具体为,风机700的出风端穿设到出风口240上,使得被抽到壳体100内的气流由出风口240排放到室内空间中;电机联接到风扇的一侧。风扇被电机驱动以便向风扇提供旋转力。而且,风机700的底部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00内部。
78.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包括导风部400。
79.导风部400可移动地设置为打开或关闭排放部。当排放部被打开时,壳体100内的
气流可以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且导风部400用于调节由出风口240流向室内空间的气流的流向。
80.导风部400连接于壳体100,且导风部400设置于出风口240处。
81.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部400设置为一板状结构,其表面的弧度可根据其设置位置,例如,导风部400的可设置为与前板110弧度相同设置的平板状结构。
82.参照图10,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导风部400向远离壳体100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400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小于导风部400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此时导风部40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比导风部400顶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大,且导风部400的底部向更远离壳体100的方向倾斜,所以导风部400可以调节由出风口240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底部流动,且由于热气流在室内空间中会自底部向顶部流动,使气流快速通过室内空间纵向空间实现制热,以保证室内空调器的制热速度。
83.参照图9,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导风部400向远离壳体100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400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大于导风部400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此时导风部40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比导风部400顶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小,且导风部400的顶部向更远离壳体100的方向倾斜,所以可以调节由出风口240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流动,且由于冷气流在室内空间中会自顶部向底部流动,使气流快速通过室内空间纵向空间实现制冷,以保证室内空调器的制冷速度,另外,冷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流动,不会出现直吹用户的现象,提升了用户体验。
84.参照图8,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时,导风部400向远离壳体100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400的顶部移动的距离等于导风部400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此时导风部40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比导风部400顶部与壳体100的开口距离相同,所以气流不会倾斜流动,进而使得导风部400调节由出风口240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流动,室内空间的通风区域增大,保证室内空调器的通风效率。
85.参照图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驱动导风部400的移动的驱动装置。
86.驱动装置连接于导风部400和壳体100之间。
87.参照图11和图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伸缩件和支撑部,伸缩件设置为一电动推杆,支撑部包括可接触连接的支撑杆950和支撑踝960,且支撑杆950的自由端设置为一球体结构951,且支撑踝960的自由端设置为一与球体结构951相匹配的半球体结构961,半球体结构961的自由端还连接有向远离壳体100方向延伸的导向结构962。且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930和第二支撑部940。
88.参照图11、图13和图14,在室内空调器的制冷模式下,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均启动,第一伸缩件910的伸缩端的推出距离大于第二伸缩件920伸缩端退出的距离。两者协同运动,保证导风部400平稳开启。同时,第一支撑部930的支撑杆950从支撑踝960的半球体结构961中脱出,整个导风部400绕第二支撑部940的支撑踝960的半球体结构961旋转运动。当室内空调器关机时,导风部400闭合,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协同运动,同时第一支撑部930的支撑杆950的球体结构951在支撑踝960的导向结构962的导向下,回
到支撑踝960的半球体结构961中。
89.参照图11、图13和图15,在室内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均启动,第二伸缩件920的推出距离大于第一伸缩件910。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协同运动,保证导风部400平稳开启。同时,第二支撑部940的支撑杆950的球体结构951从支撑踝960的半球体结构961中脱出,整个导风部400绕第一支撑部930的半球体结构961旋转运动。关机时,导风部400闭合,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协同运动,同时第二伸缩件920的支撑杆950的球体结构951在支撑踝960的导向结构962的导向下,回到支撑踝960的半球体结构961中。
90.参照图11、图12和图13,在室内空调器的送风模式下: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同步启动,且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推出距离一致。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协同运动,保证导风部400平稳开启。同时,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的支撑杆950的球体结构951分别从半球体结构961中脱出。室内空调器关机时,导风部400闭合,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同步运动,同时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的支撑杆950的球体结构951在导向结构962的导向下,回到半球体结构961中。
91.伸缩件设置于壳体100上,具体的,伸缩件的固定端铰接于密封板160,且伸缩件的伸缩端铰接于导风部400;支撑部包括可接触连接的支撑杆950和支撑踝960,且支撑杆950连接于导风部400上,支撑踝960连接于壳体100上,具体的,支撑踝960可连接到密封板160上;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一支撑部930设置于导风部400的顶部,第二伸缩件920和第二支撑部940设置于导风部400的底部,且第一伸缩件910和第二伸缩件920位于第一支撑部930和第二支撑部940之间。
92.参照图4和图5、图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摆叶组510,摆叶组510包括多个摆叶和连接于多个摆叶端部的连杆,且连杆上连接驱动电机,以驱动摆叶组510内的多个摆叶同步同向转动。
93.摆叶组510用于引导自风机700流向导风部400的气流的流向,且摆叶组510可以将该气流切割为多层气流,缓和气流,提升用户体验。
94.摆叶组510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0,摆叶组510与风机700相对设置,且摆叶组510位于出风口240和风机700之间。
95.另外,摆叶组510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以将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竖向切割为多股气流,且摆叶组510和风机700的数量相同设置为多个。
96.参照图4和图5、图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摆叶组510,摆叶组510包括多个摆叶和分别对应连接多个摆叶端部的多个驱动电机,以驱动摆叶组510内的多个摆叶同步同向转动。
97.摆叶组510用于引导自风机700流向导风部400的气流的流向,且摆叶组510可以将该气流切割为多层气流,缓和气流,提升用户体验。
98.摆叶组510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0,摆叶组510与风机700相对设置,且摆叶组510位于导风部400和风机700之间。
99.另外,摆叶组510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以将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竖向切割为多股气流,且摆叶组510和风机700的数量相同设置为多个。
100.参照图5、图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盘520,接水盘
520可设置为四周均翘起的板形结构,以在接水盘520上形成有储水腔。
101.接水盘520用于承接由热交换器600流下的水流。
102.接水盘520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且接水盘520位于热交换器600和壳体100之间。
103.接水盘520上还设置有接水口,接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连接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管均穿过室内空间的壁,延伸至室外空间,以实现对接水盘520的定期排水。
104.参照图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电控组件800。电控组件800为控制实现导风部400运动、室内外热交换器600工作和连接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电控部件。
105.电控组件800设置于接水盘520的下方,且电控组件800位于接水盘520和壳体100之间,且本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的电控组件800由壳体100内的侧部改进为设置到壳体100内的底部,所以进风口可以增加并开设在壳体100的侧板140上,增加了室内空调器的进风量,进一步的提升了换热率。
1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构思,由于改进了进风口和热交换器的布局,将进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顶部和两侧部,且将热交换器,分别与三个进风口对应设置,所以相比现有技术中仅将进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大大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10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构思,由于改进了导风部的工作模式,将导风部设置于出风口处,且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导风部向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小于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所以可以调节由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底部流动,且热气流在室内空间中会自底部向顶部流动,以保证室内空调器的制热速度;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导风部向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大于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所以可以调节由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流动,冷气流会自室内空间顶部向底部流动,且不会出现冷风直吹用户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时,导风部向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且导风部的顶部移动的距离等于导风部的底部移动的距离,所以可以调节由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向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流动,更大范围地将气流吹响室内空间,保证室内空调器的通风效率。
108.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构思,由于改进了热交换器的结构,热交换器设置为u型结构,热交换器的第三个换热面分别对应与三个进风口相对设置,大大增加了换热效率,另外,u型结构的热交换器,所以在同比现有技术中贯流风机和三段式布置结构的换热效率下,u型结构的热交换器可在垂直于壳体前板的方向上设置的更短一些,使得室内空调器的体积更轻小,降低了室内空调器占用室内空间的体积。
109.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构思,由于改换了风机的选型,将现有技术中的贯流风及的改进为轴流风机,并将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并尽量占用壳体内的前部空间,风机的出风端相对出风口设置,所以使得室内空间的气流可在多个方向上进入到壳体内并经过热交换器,这种进风方式使得室内空调器的进风更均匀,在制冷/热的模式下,换热效率更高。
110.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构思,由于改进了电控组件的布局,将电控组件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所以可以将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侧部,增加了侧部的进风口,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进风量,进而提升了室内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111.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构思,由于改进了导风部工作过程中被驱动的方式,通过在导风部和壳体之间设置伸缩件和支撑部,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支撑部包括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时,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小于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所以可以使得导风部以第一支撑部为支撑中心,导风部转动到其底部与壳体的距离更远,导风部的部和壳体的开口更大,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底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时,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大于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所以可以使得导风部以第二支撑部为支撑中心,导风部转动到其顶部与壳体的距离更远,导风部的顶部和壳体的开口更大,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顶部;当室内空调器处于通风模式下时,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量等于第二伸缩件的伸缩量,所以可以使得导风部的四周和壳体的开口相同,以将气流引导至室内空间的顶部、底部和两侧部,实现了在室内空调器的不同工作模式下,导风部所处的打开出风口的状态不相同,保证了室内空调器的制热速度、通风效率和不会有冷风直吹用户的情况,提升了用户体验。
11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