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及其空气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7919发布日期:2022-03-02 05: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及其空气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及其空气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2.公开号为cn202532712u提供的一种快速拆装式内置盘管的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包括内胆、内置于内胆的盘管,内胆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内胆的开口处设有法兰盘、密封圈、拉杆,盘管固定在法兰盘上,法兰盘通过拉杆螺栓固定连接在拉杆上,拉杆通过压杆螺栓固定在内胆上,并在拉杆外设有可拆卸的保温棉,保温棉外设有端盖。上述装置实现了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内置盘管组件的可拆装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空气能热水器水箱组装维修不方便的问题,还提高了空气能热水器水箱的安全性和组装效率,但该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功能性不足,在向内胆内注水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当需要降低出水温度时,无法快速降低内胆的水温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及其空气能热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包括水箱外壳及位于水箱外壳内的水箱内胆,且所述水箱外壳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保温层,位于所述水箱内胆内的上端设有冷水蓄水室,位于所述水箱内胆内的下端且与冷水蓄水室相邻设置有热水蓄水室,贯穿所述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设有用于连通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的输水组件,且位于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之间的所述输水组件内设有用于控制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内液体流通状态的水阀,位于所述冷水蓄水室内设有进水管ⅰ,位于所述热水蓄水室内设有出水管及若干温度传感器,且位于所述热水蓄水室内设有加热盘管。
6.优选的,所述输水组件包括用于贯穿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的输水管,且位于冷水蓄水室和热水蓄水室内的所述输水管的外端壁开设有若干输水孔ⅰ,且当所述进水管ⅰ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通过位于冷水蓄水室内的输水孔ⅰ进入输水管内,并经位于热水蓄水室内的输水孔ⅰ进入热水蓄水室内。
7.优选的,位于所述输水管内的设有进水管ⅱ,所述进水管ⅱ的顶部透过保温层设于水箱外壳外,且所述进水管ⅱ的底部透过水阀与输水管的底部相接设置,位于热水蓄水室内的所述进水管ⅱ的外端开设有若干输水孔ⅱ,且当所述进水管ⅱ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依次透过输水孔ⅱ和输水孔ⅰ进入热水蓄水室内。
8.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环绕所述输水管且位于热水蓄水室内设置。
9.优选的,环绕所述输水管且位于所述冷水蓄水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且当所述进水管ⅰ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依次透过活性炭吸附层和输水孔ⅰ进入输水管内。
10.优选的,贯穿所述保温层设有用于热水蓄水室和水箱外壳外部连通的“l”型通气管ⅰ,且所述通气管ⅰ的一端与位于热水蓄水室的端部上端连通,其另一端开口向上设置。
11.优选的,贯穿所述保温层设有用于冷水蓄水室和水箱外壳外部连通的“l”型通气管ⅱ,且所述通气管ⅱ的一端与冷水蓄水室的顶部连通。
12.优选的,位于所述通气管ⅰ和通气管ⅱ内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通气管ⅰ和通气管ⅱ通气状态的气体阀门。
13.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ⅰ将冷水注入冷水蓄水室内,然后经活性炭吸附层过滤后透过输水孔ⅰ进入输水管内,打开水阀,可快速的将冷水蓄水室内的水加注至热水蓄水室内,提高了注水效率,同时,灌注进热水蓄水室内的冷水沿输水管进入热水蓄水室内,降低了因冷水高速冲击热水蓄水室而产生的噪音;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ⅱ将冷水灌注至位于热水蓄水室内部的热水中,并配合温度传感器精准控温,改变传统的在出水口处设置混水阀来调整水温的方式,无需持续放水调温,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通过进水管ⅱ与加热盘管的配合,能够实现对位于热水蓄水室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或降温,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保温层、2冷水畜水室、3热水畜水室、4输水组件、401水阀、402输水管、403输水孔ⅰ、404进水管ⅱ、405输水孔ⅱ、5进水管ⅰ、6出水管、7温度传感器、8加热盘管、9活性炭吸附层、10通气管ⅰ、11通气管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水箱,包括水箱外壳及位于水箱外壳内的水箱内胆,且水箱外壳和水箱内胆之间形成保温层1,位于水箱内胆内的上端设有冷水蓄水室2,位于水箱内胆内的下端且与冷水蓄水室2相邻设置有热水蓄水室3,贯穿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设有用于连通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的输水组件4,且位于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之间的输水组件4内设有用于控制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内液体流通状态的水阀401,位于冷水蓄水室2内设有进水管ⅰ5,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设有出水管6及若干温度传感器7,且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设有加热盘管8;其中,输水组件4包括用于贯穿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的输水管402,且位于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内的输水管402的外端壁开设有若干输水孔ⅰ403,且当进水管ⅰ5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通过位于冷水蓄水室2内的输水孔ⅰ403
进入输水管402内,并经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输水孔ⅰ403进入热水蓄水室3内;位于输水管402内的设有进水管ⅱ404,进水管ⅱ404的顶部透过保温层1设于水箱外壳外,且进水管ⅱ404的底部透过水阀401与输水管402的底部相接设置,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进水管ⅱ404的外端开设有若干输水孔ⅱ405,且当进水管ⅱ404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依次透过输水孔ⅱ405和输水孔ⅰ403进入热水蓄水室内;加热盘管8环绕输水管402且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设置;环绕输水管8且位于冷水蓄水室2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9,且当进水管ⅰ5内通入冷水时,该冷水依次透过活性炭吸附层9和输水孔ⅰ403进入输水管402内;
22.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能热水器水箱的进出水效率,本实用新型贯穿保温层1设有用于热水蓄水室3和水箱外壳外部连通的“l”型通气管ⅰ10,且通气管ⅰ10的一端与位于热水蓄水室3的端部上端连通,其另一端开口向上设置;以及,贯穿保温层1设有用于冷水蓄水室2和水箱外壳外部连通的“l”型通气管ⅱ11,且通气管ⅱ11的一端与冷水蓄水室2的顶部连通;位于通气管ⅰ10和通气管ⅱ11内分别设有用于控制通气管ⅰ10和通气管ⅱ11通气状态的气体阀门。
23.实施例2:
24.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初始状态下,通过进水管ⅰ5向热水蓄水室3内灌注冷水,经加热盘管8将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冷水加热,并通过设置在热水蓄水室3内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水温,具体的,冷水经进水管ⅰ5进入冷水蓄水室2内,然后经活性炭吸附层9过滤后透过输水孔ⅰ403进入输水管402内,打开水阀401,使得冷水向下流通,最终经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输水管402外端的输水孔ⅰ403进入热水蓄水室3内,在此过程中,打开通气管ⅰ10和通气管ⅱ11内的气体阀门,以此提高进水效率,当热水蓄水室3内存储合适量的冷水后,关闭水阀401,开启加热盘管8进行加热,同时,继续在冷水蓄水室2内灌注冷水直至灌满,以此,当热水蓄水室3内水位过低时,通过打开水阀401可快速的将冷水蓄水室2内的水加注至热水蓄水室3内,提高了注水效率,同时,灌注进热水蓄水室3内的冷水沿输水管402进入热水蓄水室3内,降低了因冷水高速冲击热水蓄水室3而产生的噪音;
26.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7检测热水蓄水室3内水的实时温度,当水温过高需要降温使用时,通过进水管ⅱ404将冷水灌注至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部的热水中,并配合温度传感器7精准控温,改变传统的在出水口处设置混水阀来调整水温的方式,无需持续放水调温,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具体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水体与热水蓄水室3的顶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当需要调节出水温度时,通过进水管ⅱ404将冷水经输水孔ⅱ405和输水孔ⅰ403喷出至热水蓄水室3内与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热水均匀混合,每隔一定时间关闭进水管ⅱ404,并通过温度传感器7检测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水的温度,直至达到需求温度,以此,在需要对出水温度进行调节时,能够快速对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水进行降温,以此,通过进水管ⅱ404与加热盘管8的配合,能够实现对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或降温,提高了使用效果;
27.其中,在进水管ⅱ404的底部且位于热水蓄水室3内,设有用于控制进水管ⅱ404通水状态的通水阀门,以此,当该通水阀门打开时,能够使得冷水经输水孔ⅱ405进入至输水管402内,其中,该通水阀门采用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28.其中,水箱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可拆卸连接,活性炭吸附层9与冷水蓄水室2可拆卸
连接,加热盘管8与水箱外壳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以此便于更换加热盘管8和活性炭吸附层9;
29.其中,活性炭吸附层9可为围设在输水管402外部且位于冷水蓄水室2内的板状结构;
30.其中,温度传感器7根据实际需求布设,对其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31.其中,可在冷水蓄水室2和热水蓄水室3内设置水位检测器,该水位检测器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对此不再赘述。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