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7583发布日期:2022-05-18 11:2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2.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摄氏度的热能,并且由于该能源与太阳能、风能等一样,不产生二氧化碳及热岛效应,属于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因此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且应用前景旷阔,而针对浅层地温利用采用热泵技术,在冬季可以将藏于地下的热源引入地上,满足建筑物的供热需求;到了夏天,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至地下,实现建筑物降温供冷需求。
3.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装置内的管道会出现堆积污垢,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并且堆积在管道内非常不方便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地埋循环管和循环泵机组,所述地埋循环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侧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固定设置在地埋循环管的表面,所述第一活塞缸的顶部固定嵌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活塞缸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头,所述地埋循环管相对应驱动头位置侧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橡胶膜,所述橡胶膜的底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簧,且连接簧固定设置在地埋循环管的内壁。
6.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缸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架的上下两端。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活塞缸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波纹管,且第一波纹管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循环泵机组底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
9.优选的,所述循环泵机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塞缸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中部,且连接管固定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塞缸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波纹管,且第二波纹管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波纹管和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压力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油带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杆配合驱动头带动橡胶膜发生形变并向地埋循环管的内部反复凹陷,可阻碍地埋循环管内壁污垢的形成,同时橡胶膜带动活动杆移动,进一步阻碍地埋循环管内壁污垢的形成,且通过设置活动杆和连接簧,使得当地埋循环管内部液体流动时活动杆和连接簧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不易在地埋循环管的内部形成污垢,从而实现了避免污垢形成的目的;
14.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通过当循环泵机组运行时,会使得循环泵机组产生震动,通过设置伸缩杆和阻尼弹簧可以对循环泵机组的震动起到缓冲的目的,并使得循环泵机组与安装板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移动,且当循环泵机组与安装板发生相对移动时,会使得循环泵机组带动第二活塞杆在第二活塞缸的内壁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活塞挤压和拉伸第二波纹管,并使得第二波纹管内部的压力油可以在连接管的内部循环流动,进而为连接管内部的液压提供动力源。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整体结构正剖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第二活塞缸结构正剖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型浅层地温能冷热平衡装置地埋循环管结构局部正剖图。
18.图中:1、地埋循环管;2、循环泵机组;3、防护管;4、第一活塞缸;5、连接管;6、第一活塞;7、第一活塞杆;8、驱动头;9、橡胶膜;10、活动杆;11、连接簧;12、限位架;13、第一波纹管;14、伸缩杆;15、安装板;16、阻尼弹簧;17、第二活塞杆;18、第二活塞缸;19、第二活塞;20、第二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地埋循环管1和循环泵机组2,地埋循环管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管3,防护管3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缸4,第一活塞缸4固定安装在地埋循环管1的表面,第一活塞缸4的顶部固定嵌入有连接管5,第一活塞缸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6,第一活塞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杆7,第一活塞杆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头8,地埋循环管1相对应驱动头8位置侧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橡胶膜9,橡胶膜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簧11,且连接簧11固定安装在地埋循环管1的内壁。
21.第一活塞缸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架12,第一活塞杆7活动贯穿并延伸至限位架12的上下两端。
22.连接管5贯穿并延伸至第一活塞缸4的内部,第一活塞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波纹管13,且第一波纹管13固定安装在连接管5的底部。
23.循环泵机组2底部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伸缩杆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尼弹簧16。
24.循环泵机组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杆17,安装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缸18,第二活塞杆17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塞缸18的内部。
25.连接管5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5的中部,且连接管5固定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活塞缸18的内部。
26.第二活塞杆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19,且第二活塞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波纹管20,且第二波纹管2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5的顶部,第二波纹管20和连接管5的内部设有压力油。
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实用新型通过当循环泵机组2运行时,会使得循环泵机组2产生震动,通过设置伸缩杆14和阻尼弹簧16可以对循环泵机组2的震动起到缓冲的目的,并使得循环泵机组2与安装板15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移动,且当循环泵机组2与安装板15发生相对移动时,会使得循环泵机组2带动第二活塞杆17在第二活塞缸18的内壁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活塞19挤压和拉伸第二波纹管20,并使得第二波纹管20内部的压力油可以在连接管5的内部循环流动,进而为连接管5内部的液压提供动力源,通过连接管5内部的压力油在连接管5的内部循环流动,当连接管5内部的压力油向第一活塞6位置的一端流动时,会使得压力油进入第一波纹管13的内部并带动第一活塞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活塞6通过第一活塞杆7带动驱动头8挤压橡胶膜9,并使得橡胶膜9发生形变并向地埋循环管1的内部凹陷,且当连接管5内部的压力油向远离第一活塞6位置的一端流动时,在橡胶膜9复位的作用下,会使得橡胶膜9恢复至初始状态,如此反复形变可阻碍地埋循环管1内壁污垢的形成,且当橡胶膜9发生形变时,会带动活动杆10移动,进一步阻碍地埋循环管1内壁污垢的形成,且通过设置活动杆10和连接簧11,使得当地埋循环管1内部液体流动时活动杆10和连接簧11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不易在地埋循环管1的内部形成污垢,从而实现了避免污垢形成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