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8552发布日期:2022-01-08 02:1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酿酒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酿酒生产过程中,将曲粉和高粱饭放入发酵池中发酵完成后,进入蒸馏工序,并且需要蒸馏两道,而针对酿酒蒸汽进行冷却工艺的处理时,需要使用冷凝水冷却,并将冷凝水存入储水罐中。
3.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冷凝水储罐储存经外部设备后排出的冷凝水,储水罐通常设置在酿酒车间的地下,并且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在使用过程中,储水罐内会存在大量空气,并在水面上形成较大压力,压力过大会导致无法继续储水,因此需要对储水罐排气。由于地下空间狭小,不方便员工进入地下空间对储水罐直接进行排气通风的操作,并且由于通风放气时间长且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员工在地下滞留一段时间,就会存在员工窒息、坠落的风险,严重威胁操作员工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旨在解决冷凝水储罐排气操作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包括:
6.储水罐,设于酿造车间的地面下的储放空间内,用于盛装冷凝水;所述储水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
7.主排气管路,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两条向所述储放空间的入口处延伸的分支管路;其中一条所述分支管路上靠近所述入口处设置有手动排气阀,其余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常闭电磁阀;以及
8.控制器,设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入口的一侧,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常闭电磁阀电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条所述分支管路的延伸端的下方还设有溢水箱,所述溢水箱用于接收从所述主排气管路中溢出的所述冷凝水;所述溢水箱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10.所述主排气管路上还设置有常开电磁阀;
11.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常开电磁阀电连接。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水箱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储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回流口,并与所述储水罐固定连接。
13.示例性的,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条所述分支管路的排气口处均设置有一段降噪管
路。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噪管路包括:
16.内管,与所述分支管路的延伸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管的管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17.消音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且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相贴合;所述消音管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
18.示例性的,所述消音管包括:
19.下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下方的外周壁的上,所述下管内设置有消音层,所述下管上设置有所述消音孔;
20.上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方的外周壁的上,且与所述下管对接。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管的外周面沿其轴向对称设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耳,所述下管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耳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连接耳对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穿设有连接件。
22.示例性的,所述消音层为多层吸音材料叠置而成。
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远离所述分支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弯管。
24.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通过设置主排气管路和分支管路,将储水罐的出气口引到储放空间的入口处,并在分支管路上分别设置手动排气阀和常闭电磁阀,以便于在地面上直接进行排气操作;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常闭电磁阀处于封闭状态,此时无法进行排气,而当第一液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罐内的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常闭电磁阀打开,储水罐内的气体经主排气管路和分支管路排出;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中在靠近入口处设置手动排气阀,因而操作人员可在入口处定时打开手动排气阀,将储水罐内的气体排出。两种排气方式均无需员工进入到储放空间内直接对储水罐的出气口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因人员长时间滞留储放空间而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的现象;本装置采用双重排气方式,即使在常闭电磁阀排气失灵时,也可通过手动排气阀进行排气,使得排气操作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降噪管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的降噪管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储水罐;11、出气口;12、第一液位传感器;13、回流口;2、储放空间;21、入口;3、主排气管路;31、常开电磁阀;4、分支管路;41、常闭电磁阀;42、手动排气阀;5、控制器;6、溢水箱;61、第二液位传感器;62、回流管;621、节流阀;63、循环泵;7、降噪管路;71、内管;711、第一通孔;72、消音管;721、下管;7211、第二连接耳;7212、消音孔;722、上管;7221、第一连接耳;723、消音层;72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进行说明。所述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包括储水罐1、主排气管路3和控制器5;储水罐1设于酿造车间的地面下的储放空间2内,储水罐1用于盛装冷凝水;储水罐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1;储水罐1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2;主排气管路3的一端与出气口11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两条向储放空间2的入口21处延伸的分支管路4;其中一条分支管路4上靠近入口21处设置有手动排气阀42,其余分支管路4上设置有常闭电磁阀41;控制器5设于地面上,且位于入口21的一侧,控制器5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12、常闭电磁阀41电连接。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水储罐设备的排气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通过设置主排气管路3和分支管路4,将储水罐1的出气口11引到储放空间2的入口21处,并在分支管路4上分别设置手动排气阀42和常闭电磁阀41,同时还设置有与控制器5电连接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2,以便于在地面上直接进行排气操作;本装置采用双重排气方式,即使在常闭电磁阀41排气失灵时,也可通过手动排气阀42进行排气,使得排气操作更安全可靠。
33.需要理解的是,常闭电磁阀41通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此状态下无法进行排气,由于常闭电磁阀41与控制器5电连接,因而,常闭电磁阀41可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打开,从而接通主排气管路3,方便排气。
34.具体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2可检测储水罐1内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递至控制器5,当控制器5接收到的水位信息低于预设高度时,控制器5控制常闭电磁阀41开启,开启状态下的持续时间为预设的排气时间,从而使储水罐1内的气体经主排气管路3和分支管路4排出;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中在靠近入口21处设置手动排气阀42,因而操作人员可在入口21处定时打开手动排气阀42,将储水罐1内的气体排出。两种排气方式均无需员工进入到储放空间2内直接对储水罐1的出气口11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因人员长时间滞留储放空间2而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的现象。
3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采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2、常闭电磁阀4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控制器5是由多个控制元件组成的结构,多个控制元件之间可通过编程集成在一起,液位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常闭电磁阀41的打开与闭合都是由各个控制元件分别控制实现,各控制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6.请参阅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条分支管路4的延伸端的下方还设有溢水箱6,溢水箱6用于接收从主排气管路3中溢出的冷凝水;溢水箱6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61;主排气管路3上还设置有常开电磁阀31;其中,控制器5分别与第二液位传感器61、常开电磁阀31电连接,常开电磁阀31用于在溢水箱6内水量达到预设高度位时关闭主排气管路3。
37.需要理解的是,常开电磁阀31通常情况下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并不影响排气,由于常开电磁阀31与控制器5电连接,因而,常开电磁阀31可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关闭,从而封闭主排气管路3。
38.当控制器5控制的第一液位传感器12或常闭电磁阀41发生故障时,由于无法监测到储水罐1内的冷凝水的容量,因而,继续排气会使冷凝水从出气口11溢出,并沿着主排气管路3和分支管路4流出。通过在多条分支管路4的延伸端设置溢水箱6,可用于盛装溢出的冷凝水,并且由于溢水箱6中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61,因而,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61可实时监测到溢水箱6中的水位变化,当第二液位传感器61监测到溢水箱6中的水位发生变化时,与第二液位传感器61电连接的控制器5可控制常开电磁阀31关闭,以避免持续溢水;同时,通过人工操作不再向储水罐1内注水;对于储水罐1中多余的冷凝水可通过从储水罐1的出口进行导出,并妥善安置。
39.请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溢水箱6连接有回流管62,储水罐1的顶部设置有回流口13,回流管62的一端伸入回流口13,并与储水罐1固定连接。
40.对于溢出到溢水箱6的冷凝水,可在储水罐1内水位下降后再次回流至储水罐1内,以避免冷凝水的浪费。优选的,为方便将溢水箱6内的水回流至储水罐1内,可将溢水箱6的出水口高度高于储水罐1的回流口13的高度,以便借助重力作用将冷凝水回流至储水罐1中。
41.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回流管62上设置有循环泵63。若溢水箱6的高度无法设置,可通过在回流管62上设置循环泵63,以便将溢水箱6内的冷凝水回流至储水罐1中。
42.另外,在回流管62上还设置有节流阀621,用于控制回流管62中的液体流速。
43.请参阅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条分支管路4的排气口处均设置有一段降噪管路7,可方便降低排气噪声,以降低噪声污染,践行环保理念。
44.请参阅图2及图3,一些实施例中,降噪管路7包括内管71和消音管72;内管71与分支管路4固定连接,且内管71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711;消音管72套设在内管71外部,且与内管71的外周壁相贴合;消音管72上设置有多个消音孔7212。
45.具体的,消音管72旋接在分支管路4的延伸端,实现消音管72和分支管路4的固定;通过在内管71上设置第一通孔711,并在消音管72上设置与之适配的消音孔7212,以便排气通过第一通孔711和消音孔7212进行初步排气,降低噪音;同时,本技术中接在分支管路4延伸端的内管71的端部不封闭,排气时,气体可通过内管71的端部,以及第一通孔711和消音孔7212中同时排出,提高排气效率。
46.请参阅图2及图3,示例性的,消音管72包括下管721和上管722;下管721套设在内管71下方的外周壁的上,下管721内设置有消音层723,下管721上设置有消音孔7212;上管722套设在内管71上方的外周壁的上,且下管721对接。
47.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排气系统中采用的消音管72设置在地面下,尘土较多,因而,为避免尘土从消音孔7212中进入到内管71中,影响到排气作业的进行,本技术中将消音管72设置成上管722和下管721两个部分,且仅在下管721上设置对应的消音孔7212,上管722中不设置消音孔7212,避免尘土堵塞内管71,影响排气作业的进行;并且上管722与下管721对接在一起,以实现下管721的固定。
48.请参阅图2,一些实施例中,上管722的外周面沿其轴向对称设有至少一组第一连接耳7221,下管721的外周面设有与第一连接耳7221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耳7211;第一连接耳7221与第二连接耳7211对接,且第一连接耳7221与第二连接耳7211之间穿设有连接件724。
49.具体的,连接件72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件724分别与第一连接耳7221对应,每个连接件724的一端沿垂直于内管71的轴向穿过第一连接耳7221,并旋接在对应的的第二连接耳7211内。
50.通过使每个连接件724连接第一连接耳7221和第二连接耳7211,以便将上管722和下管721固定在一起,避免上管722和下管72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51.另外,为避免上管722与下管721相对与内管71转动,影响到消音孔7212和第一通孔711的对应关系,本技术中,在上管722的内表面处嵌接固定有磁条,可将上管722固定在内管71上。
52.示例性的,消音层723为多层吸音材料叠置而成,具体的,吸音材料可以是吸引海绵、工业毛毡、硅酸铝锦或纤维棉等,只要能达到本技术中降噪的效果即可。
53.请参阅图3,示例性的,内管71远离分支管路4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弯管,以避免因尘土进入到内管71中而影响到排气效率;同时,方便将储水罐1中溢出的冷凝水引流至溢水箱6内。
54.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中设置有多条分支管路4,为方便从入口21处打开或关闭手动排气阀42,因而,具有手动排气阀42的分支管路4置于顶部,其余分支管路4可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在上述具有手动排气阀42的分支管路4下方,且多条分支管路4的弯管的导流口沿分支管路4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避免位于下方的弯管影响到位于上方的弯管进行的冷凝水导流作业。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