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7093发布日期:2022-02-08 13:2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煤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型煤是以粉煤为主要原料,按具体用途所要求的配比,机械强度,和形状大小经机械加工压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尺寸及形状各异的煤成品。
3.一般情况下型煤生产时,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回收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热量大量浪费,使得回收过程热量大量的损耗,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型煤生产过程中热量得不到较好的回收,导致热量浪费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内开设有加工槽,所述回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气进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工槽内,所述加工槽内安装有分气筒,所述分气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分气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传输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一传输口内,所述分气筒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传输口,位于上侧的第二传输口上连接有第一传输机构,位于下侧的第二传输口上固定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上连接有第二传输机构,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机构。
6.优选的,为了进行热气的传输,进行热气的统一收集,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上侧第二传输口内的第一传输管,所述回收箱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热气出口,所述第一传输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热气出口内。
7.优选的,为了进行冷气的传输,进行冷气的排出,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连杆上的第二传输管,所述回收箱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冷气出口,所述第二传输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气出口内。
8.优选的,为了将废气统一收集进行排出,所述出气机构包括共同固定连接回收箱顶部的多个传气管,多个传气管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9.优选的,为了进行内部气体的传输,便于冷气中热气的交换,所述回收箱的表面一侧开设有散热窗,所述回收箱的表面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换气扇,所述回收箱内对称安装有多个限位筒,相对应的两个限位筒内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1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使用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时,通过顶部烟气进口连接型煤生产的排气管,烟气经过进气管送入回收箱内,通过进气管连接的分气筒进行烟气的分离,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将热气通过第一传输管进行传输,最终经过热气出口排出,进行热气收集,通过第二传输管将冷
气传输至冷气出口,进行冷气的排出,通过顶部气筒进行废气的排出,提高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烟气进口、回收箱和进气管等部件的配合使用,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顶部烟气进口连接型煤生产的排气管,烟气经过进气管送入回收箱内,通过进气管连接的分气筒进行烟气的分离;
13.2、通过第一传输管、气筒和第二传输管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将热气通过第一传输管进行传输,最终经过热气出口排出,进行热气收集,通过第二传输管将冷气传输至冷气出口,进行冷气的排出,通过顶部气筒进行废气的排出。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顶部烟气进口连接型煤生产的排气管,烟气经过进气管送入回收箱内,通过进气管连接的分气筒进行烟气的分离,将热气通过第一传输管进行传输,最终经过热气出口排出,进行热气收集,提高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工作效率,避免型煤生产时,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回收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热量大量浪费,减少回收过程热量损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气机构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分气筒结构图;
20.图中:1气筒、2热气出口、3散热窗、4冷气出口、5烟气进口、6进气管、7回收箱、8换气扇、9加工槽、10分气筒、11第一传输管、12连接管、13限位筒、14下连杆、15第二传输管、16出气口、17传气管、18第一传输口、19连接筒、20第二传输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实施例1
23.参照图1-4,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7,进行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配套部件的安装和固定,回收箱7内开设有加工槽9,用于烟气回收的传输,回收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用于配套烟气的送入,进气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气进口5,进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工槽9内,用于烟气的传递,加工槽9内安装有分气筒10,进行烟气的传输,分气筒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9,用于连接顶部的进气管6,分气筒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传输口18,用于进气管6配套烟气的送入。
24.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6的一端安装在第一传输口18内,进行烟气的送入,分气筒10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传输口20,用于不同温度烟气的分隔传输,位于上侧的第二传输
口20上连接有第一传输机构,位于下侧的第二传输口20上固定连接有下连杆14,下连杆14上连接有第二传输机构,回收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机构,通过出气机构将废气统一收集进行排出。
25.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上侧第二传输口20内的第一传输管11,回收箱7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热气出口2,用于将分离后热气送出,第一传输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热气出口2内,进行热气的统一收集。
26.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连杆14上的第二传输管15,回收箱7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冷气出口4,用于将分离后温度较低空气的排出,第二传输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气出口4内,便于温度较低空气的排出。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气机构包括共同固定连接回收箱7顶部的多个传气管17,用于内部废气的传输,多个传气管17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气筒1,进行废气的统一收集,气筒1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气口16,用于废气的排出。
28.实施例2
29.参照图1-4,一种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7,进行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配套部件的安装和固定,回收箱7内开设有加工槽9,用于烟气回收的传输,回收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用于配套烟气的送入,进气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烟气进口5,进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工槽9内,用于烟气的传递,加工槽9内安装有分气筒10,进行烟气的传输,分气筒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9,用于连接顶部的进气管6,分气筒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传输口18,用于进气管6配套烟气的送入。
30.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6的一端安装在第一传输口18内,进行烟气的送入,分气筒10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传输口20,用于不同温度烟气的分隔传输,位于上侧的第二传输口20上连接有第一传输机构,位于下侧的第二传输口20上固定连接有下连杆14,下连杆14上连接有第二传输机构,回收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机构,通过出气机构将废气统一收集进行排出。
31.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上侧第二传输口20内的第一传输管11,回收箱7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热气出口2,用于将分离后热气送出,第一传输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热气出口2内,进行热气的统一收集。
3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连杆14上的第二传输管15,回收箱7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冷气出口4,用于将分离后温度较低空气的排出,第二传输管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冷气出口4内,便于温度较低空气的排出。
33.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气机构包括共同固定连接回收箱7顶部的多个传气管17,用于内部废气的传输,多个传气管17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气筒1,进行废气的统一收集,气筒1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气口16,用于废气的排出。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收箱7的表面一侧开设有散热窗3,用于内部热气的排出,回收箱7的表面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换气扇8,进行回收箱7清洁时的内部废气换气,回收箱7内对称安装有多个限位筒13,相对应的两个限位筒13内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对应限位筒13分别与第一传输管11和第二传输管15内部连通,通过限位筒13和连接管12将第一传输管11和第二传输管15内冷气和热气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冷热原理进行交换,完成内部热量传输。
35.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在第一传输管11和第二传输管15上安装限位筒13和连接管12,便于烟气运输时的冷热交换,减少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能量损耗。
3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时,通过顶部烟气进口5连接型煤生产的排气管,烟气经过进气管6送入回收箱7内,通过进气管6连接的分气筒10进行烟气的分离,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将热气通过第一传输管11进行传输,最终经过热气出口2排出,进行热气收集,通过第二传输管15将冷气传输至冷气出口4,进行冷气的排出,通过顶部气筒1进行废气的排出,提高型煤生产用余热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
3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38.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