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2612发布日期:2022-02-26 02:2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在土壤检测的过程中,样品采样后并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制备,在制备的过程中,新取样的土壤大多是潮湿的,需要先进行干燥,然而,样品土壤的干燥需要常温进行干燥,不能加热加快干燥,最多只能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来加快干燥,常规的干燥是直接将样品土壤放置在室内进行干燥,这种干燥非常的慢,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土壤干燥装置,但是,无外呼增加通风的量,在通风的过程中,产生的风会将土壤吹飞,特别是对于非常细小的土壤,非常容易造成扬尘,损坏土壤的成分,造成样品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解决现有土壤的样品检测干燥过程中,容易造成扬尘,损坏土壤的成分,造成样品破坏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包括下箱体,上箱体,箱盖,隔板;所述下箱体,上箱体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箱盖转接盖设在上箱体上;在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放置有样品框,所述样品框设置为透风框,在箱盖内侧设置有出风筒,出风筒内设置有鼓风机在隔板的四周设置有透风的纱网,在纱网的下方套接设置有积尘袋,在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一个托盘,托盘的四周设置为弧形的第一导风板,在托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柱,样品框放置在支撑柱上;在隔板上设置有支撑环,托盘扣接在支撑环上。
7.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样品框的下方周围设置有布制的风罩。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箱体的上部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导风板,在第二导风板靠近样品框一端设置有挡风帘。
9.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出风筒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紧密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空心的空箱;在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滤网,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联通至室外。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环上罩设有
导风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装置通过干燥的场所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并通过设计相应的风道,而且还设计相应的积尘结构,最终将干燥后的扬尘全部限制在箱体内,即防止了样品尘土在室内照成扬尘,又能收集在箱体内扬其的尘土,保护样品不被破坏,解决了现有土壤的样品检测干燥过程中,容易造成扬尘,损坏土壤的成分,造成样品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中,下箱体(1)、出风口(11)、滤网(12)、积尘袋(13)、空箱(14)、出风管(15)上箱体(2)、箱盖(3)、出风筒(31)、鼓风机(32)、隔板(4)、支撑环(41)、第一导风板(42)、支撑柱(43)、导风筒(5)、样品框(6)、挡风帘(7)、第二导风板(8)、挡风板(9)。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实施例1:
18.如图所示的一种土壤样品检测用干燥装置,本装置为了防止扬尘,将干燥的场所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即使扬尘也只能在箱体内,而不能扩散到室内,本装置具体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2,箱盖3,隔板4。在本装置中,所述下箱体1与上箱体2通过隔板4隔开,为了密闭箱体,本装置的箱盖3转接盖设在上箱体2上;在本装置中,为了方便样品的干燥,本装置在隔板4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放置有样品框6样品平铺在样品框内,为了通风良好,本装置的样品框6设置为透风框,具体的设置是将样品框6的地步设置为纱网,并在纱网上铺一层纱布,如果能够适用网孔下,透气性更好的材料制作纱网是最好的。为了曾大样品土壤的过风量,在箱盖3内侧顶部设置有出风筒31,出风筒31内设置有鼓风机32,通过鼓如正常风进行风干,为了对风的方向走向进行导向,放置扬尘乱飞,本装置在隔板4的四周设置有透风的纱网,风从纱网上向下箱体1排出。为了收集纷飞的尘埃,本装置在纱网的下方套接设置有积尘袋13,在下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11,透过的尘土也被积尘袋13收集,最终在通过人工返回到样品框内。
19.实施例2:
2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在风干的过程中,扬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风流方向导致的,自然风只有一个大方向,在吹向样品的时候,由于被阻挡,风向改变,因此携带的尘土才会纷飞散乱扬尘,本装置将支撑架设置为能导风向的装置,具体的支撑架包括一个托盘,托盘的四周设置为弧形的第一导风板42,在托盘的中心设置有支撑柱43,样品框6放置在支撑柱43上;在隔板4上设置有支撑环41,托盘扣接在支撑环41上,并且在样品框6的下方周围设置有布制的风罩。在本装置中,鼓风机鼓出的风吹向样品框后6,透过样品框6后向托盘吹去,此时,布制的风罩的风早限制了风的方向只能在风罩的内部,而出风后经过第一导风板42斜向上导出,最终通过纱网排出。
21.实施例3:
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斜向上的风还需要再次向下导出,本装置在上箱体2的上部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导风板8,在第二导风板8靠近样品框6一端设置有挡风帘7。
23.实施例4:
2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的将杨起的尘土在上箱体内沉降,避免排出,本装置在出风筒31的底部四周设置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与第二导风板8紧密接触。
25.实施例5:
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排出的风没有尘土,本装置在隔板4的底部设置有空心的空箱14;在下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11,出风口11上设置有滤网12,出风口11通过出风管15联通至室外。
27.实施例6:
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箱盖3内循环扬尘,本装置在支撑环41上罩设有导风筒5。
29.本装置的风向是这样的,出风筒31设置为喇叭状的且正对着样品框6,样品平铺在样品框6内后,鼓风机32鼓入自然风向鼓风机32吹去,此时,一部分风透过样品框6,然后向下继续流通,然后被隔板4阻挡后由第一导风板42和导风筒5将风导向第二导风板8,一部分风被样品框6阻挡后向由于向下的风继续进入,这部分风从两侧之间进入第二导风板8,同时,这部分风也阻挡了第一导风板42和导风筒5导上来的风再次回到顶部,所有的风通过第二导风板8导向纱网透过纱网向下排出,当风排到下箱体1后又再次被积尘袋13过滤一道,最终通过出风口11排出。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最终只会到积尘袋13内。在烘干后,风机停止后,首先是取出样品框6内样品,其次,附着在风罩和掉落在托盘内的积尘则人工收集再次放回到样品框6内,同样的,在积尘袋13内的积尘同样的处理,最终,将样品框6,托盘,导风筒5和积尘袋13换下来进行清洗,避免二次干燥是交叉污染。
30.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31.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