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7839发布日期:2022-04-22 12:1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素生产中的罐式炭素煅烧炉生产装置,尤其是涉及罐式炉罐体透气型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炭素生产工艺要求罐式炉内进行炭素原料煅烧,燃料采用原料内含的可燃挥发分,以利于节能和环保。
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776405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炭素生产领域的罐式煅烧炉,尤其涉及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预热空气竖道结构。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预热空气竖道结构,在炉子前墙的炉子砌体中设有预热空气主道、烟道支道和火道支道,预热空气主道与火道支道一端连通,火道支道另一端设有预热空气火道分配孔,预热空气火道分配孔通过进火孔与火道连通,烟道支道的一端连接在预热空气主道和火道支道的连接处,在预热空气烟道支道另一端设有预热空气烟道分配孔,预热空气烟道分配孔设在烟道顶部,连通烟道设在炉子砌体的外侧。
4.公开号为cn10274567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罐式炭素煅烧炉属于炭素生产用的煅烧炉。该罐式炭素煅烧炉,每四个煅烧罐和位于罐体两边的带加热火道的炉壁构成一个燃烧室,各燃烧室之间有伸缩缝和汇集烟道,带加热火道的炉壁有8-10层火道,火道与预热空气道相通,煅烧罐体连接着排料罐,排料罐外围有夹层冷却水套,整个煅烧炉由一字型排列的18个燃烧室共72个煅烧罐组成,煅烧炉前墙外设有护炉大刀架,后墙外设有护炉架,燃烧室底部由炉底支柱支撑,煅烧罐体顶部设有加料口,底部连接着排料罐,排料罐外围有夹层冷却水套,排料罐下端装有排料机,排料机与排料阀之间为小料仓。实现了挥发份双向利用,全自动封闭式连续排料,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罐体外间接加热,挥发份受热后全部从罐体上部开口引入火道燃烧。这种结构的缺陷是:1、料层阻力过大,尤其罐中心物料,一般要到6层火道甚至以下高度位置才能被加热到挥发分完全释放的温度,然后析出的挥发分需要克服6层火道高度的物料阻力才能进入罐顶出口,导致挥发分排出困难,影响煅烧质量和产能;2、艰难释放的挥发分,在向上穿过料层的过程中,遇冷料后重复冷凝,既增加传热负担,又造成物料结焦、棚料等现象,导致安全隐患;3、罐内料阻导致正压过大,向上排气受阻,部分挥发分向下流动,在7、8层火道高度以下的水套、排料机、振动输送机位置,遇到漏入的空气发生放炮现象,从而影响安全生产。
6.显然,现有罐式炉的罐体结构和排气方法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该结构制造简单,实施成本较低,高效迅捷排出挥发分,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得到保证,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透气型罐体结构由罐体、下部垫砖和排气道砖组成,排气道砖组合形成的空腔成为崭新的排气通道,全部砌筑材料均为耐火硅砖材质。下部垫砖和排气道砖自下往上砌筑形成一堵墙体,分别嵌入罐体中上段的内部两端,受罐内错台卡位。
9.其中,罐体主体为传统矩形罐体结构,由若干带榫槽的异型砖组合形成;在罐体中上部两端的弧形砖所在区域,内侧留有错台空间,错台深度5~15mm;罐体底部两端为较厚的实心结构,作为中上部嵌入砖的支撑。
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部垫砖是矩形实心砖(有两角圆弧过渡)砌体,嵌入罐体内中段两端的错台内;这部分砖是作为硅砖罐体的过渡,从罐体下部的粘土砖段实心支撑平台开始向上砌筑,高度约为1000~2000mm,大体处于第7到第8层火道高度位置。
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排气道砖外形轮廓与下部垫砖一致,砌筑于下部垫砖正上方;排气道砖正中有长圆通孔,规格为 (200~300mm)x(30~80mm),内部流通截面约0.01~0.02m2,组合砌筑后形成排气通道直达罐顶;每块排气道砖的顶(或底)面留有扁形通道,每缝长200~360mm,高5~30mm,间距为50~100mm,这是每层砖高度的物料的气流收集通道。
12.正常运行时,罐内物料受热析出可燃挥发分,部分气流向上穿越物料到达罐顶;其余的气流经由各层气流收集扁形通道,横向到达罐体两端的排气通道后直达罐顶。这样,即便挥发分处于第6层(甚至第8层)火道高度,仍能轻松经由排气通道向上排出,而罐内物料则不会进入排气通道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施工简单,实施成本较低,高效迅捷排出挥发分,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得到保证,热能利用率高,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剖面示意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罐体,2-下部垫砖,3-排气道砖。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实施例1:
20.透气型罐体结构如图1所示,全部采用硅砖砌筑,全部砖缝均为满浆;罐体1主体为传统矩形罐体结构,由若干带榫槽的异型砖组合形成,在罐体中上部两端的弧形砖所在区域,内侧留有错台空间,错台深度10mm;下部垫砖2是矩形实心砖(有两角圆弧过渡)砌体,卡位于罐体1内两端的错台内,从罐体1下部的粘土砖段支撑起高度为1768mm,大体处于第7到第8层火道高度位置;排气道砖3位于下部垫砖2正上方,正中有长圆通孔,规格为300mmx50mm,内部流通截面约0.015m2,组合砌筑后形成排气通道直达罐顶;每块排气道砖3的顶面留有2条扁形通道,规格为110mmx20mm,间距68mm。
21.正常运行时,罐内物料受热析出可燃挥发分,部分向上穿越物料到达罐顶;其余的气流经由各层气流收集扁形通道,横向到达罐体1 两端的排气通道后直达罐顶,而罐内物料则不会进入排气通道内。
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罐体(1)、下部垫砖(2)和排气道砖(3)组成,排气道砖(3)组合形成的空腔成为崭新的排气通道,所述罐体(1)、下部垫砖(2)和排气道砖(3)砌筑材料均为耐火硅砖材质;所述下部垫砖(2)和排气道砖(3)自下往上砌筑形成一堵墙体,分别嵌入罐体(1)中上段的内部两端,受罐内错台卡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中上部两端的弧形砖所在区域,内侧留有错台空间,错台深度5~15mm;罐体(1)底部两端为实心结构,作为中上部嵌入砖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垫砖(2)是矩形实心砖砌体,设有两角圆弧过渡,所述下部垫砖(2)嵌入罐体(1)内中段两端的错台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砖(3)外形轮廓与下部垫砖(2)一致,砌筑于下部垫砖(2)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诉排气道砖(3)正中有长圆通孔,组合砌筑后形成排气通道直达罐顶;每块排气道砖(3)的顶或底面留有扁形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式炉透气型罐体结构,该透气型罐体结构由罐体、下部垫砖和排气道砖组成,排气道砖组合形成的空腔成为崭新的排气通道,全部砌筑材料均为耐火硅砖材质。下部垫砖和排气道砖自下往上砌筑形成一堵墙体,分别嵌入罐体中上段的内部两端,受罐内错台卡位。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实施成本较低,高效迅捷排出挥发分,使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和产能得到保证,运行和维护成本低。运行和维护成本低。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