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1980发布日期:2022-04-27 13: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没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


背景技术:

2.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
3.现有的燃烧器装置中,在其尾气排出处通常没有能量回收装置,导致其热量散失较为严重,浪费资源,同时其尾气若不经过净化的话会导致空气污染,不利于提高装置周围空气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供水机构,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燃烧机构,所述第三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槽。
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仓和旋转电机,所述换热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槽。
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仓的下部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面贯穿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所述换热仓的下部,所述轴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梭状翼板,所述旋转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
9.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两个导水管和两组支撑槽,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左端均与所述换热仓的底面相连通,两组所述支撑槽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右端均连通有水泵,两个所述水泵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水泵的右侧面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支撑槽的内壁。
11.进一步的,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燃烧器本体,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换热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换热仓的内部,所述燃烧器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右端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左侧面相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左端连通有分流仓,所述分流仓的外表面连通有等距离圆周阵列的喷气口,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右侧面连通有两个进气管,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加强筋,两组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导气管、一个净化仓和一个增压仓,两个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右端均与所述换热仓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净化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内壁,所述增压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左端均与所述增压仓相连通,所述净化仓的底面连通有中介导气管,所述中介导气管的下端与所述增压仓相连通,所述净化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过滤层,所述净化仓的上表面连通有排气管。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燃烧机构,可以对混合气体进行均匀燃烧,通过设置换热机构,能够将燃烧机构的尾气导入换热机构的内部进行换热,避免能量的浪费,通过设置供水机构,能够源源不断的对换热机构中进行循环水,实现对热量的集中收集,避免换热机构的内部热量饱和,通过设置净化机构,能够对燃烧机构的尾气进行净化,避免燃烧机构的尾气污染设备周围环境。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架和梭状翼板,能够在换热机构内部进行热交换时对换热机构的内部进行搅动,提高尾气与水分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通过设置支撑槽,能够对导水管进行支撑,避免导水管长时间受到重力影响导致与换热仓的接缝处开裂,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对燃烧器本体进行加强固定,避免燃烧器本体在运行时从第二框架之上掉落,通过设置增压仓,能够对尾气进行增压,使其更加快速的通过过滤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净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底座;2、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换热机构;501、换热仓;502、旋转电机;503、限位槽;504、传动带;505、轴承;506、从动齿轮;507、主动齿轮;508、旋转架;509、支撑板;510、梭状翼板;511、限位柱;6、供水机构;601、导水管;602、水泵;603、进水口;604、排水口;605、支撑槽;7、燃烧机构;701、第一导气管;702、燃烧器本体;703、分流仓;704、喷气口;705、进气管;706、加强筋;8、净化机构;801、第二导气管;802、净化仓;803、增压仓;804、中介导气管;805、过滤层;806、排气管;9、防滑垫;10、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该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浸没式换热处理,避免燃烧器尾气的热量浪费,同时能够对尾气进行净化,避免为其中的其他物质污染装置周围的空气。
28.参见图1~图7,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2,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4。
29.此处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和第三框架4均为装置的支撑结构,其材质应采用高强度低质量的合金材料支撑,避免其支撑力度不够或重量过重难以搬运,同时其棱角处均经过钝化处理,避免其棱角误伤工作人员。
30.第一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5,本实施例中,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仓501和旋转电机502,换热仓501固定连接于第一框架2的上表面,旋转电机50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换热仓5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槽503。
31.进一步的,换热仓501的下部设置有传动带504,换热仓50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轴承505,轴承505的底面贯穿换热仓501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换热仓501的下部,轴承50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506,旋转电机502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07,从动齿轮506通过传动带504与主动齿轮507传动连接。
32.更进一步的,轴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架508,旋转架5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509,四个支撑板509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梭状翼板510,旋转架50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511,四个限位柱511的下端均滑动连接于限位槽503的内壁。
33.能够通过旋转电机502带动旋转架508旋转,在旋转架508旋转时,梭状翼板510由于受到其形状的作用,可在水中运动时升至水平状态,其原理可参考飞机机翼升力产生的过程,能够使得梭状翼板510对燃烧装置的尾气排出口正上方进行搅动,提高了尾气与水的热交换效率。
34.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供水机构6,同时,供水机构6包括两个导水管601和两组支撑槽605,两个导水管601的左端均与换热仓501的底面相连通,两组支撑槽605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两个导水管60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支撑槽605的内壁固定连接。
35.还包括,两个导水管601的右端均连通有水泵602,两个水泵602均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两个水泵602的右侧面分别连通有进水口603和排水口604,进水口603和排水口60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支撑槽605的内壁。
36.能够通过两个导水管601和两个水泵602对换热仓501中进行供水和排水,避免换热仓501内部换水困难的问题,同时能够避免换热仓501内部热量饱和,进一步的提高了收集热量的效率。
37.第二框架3的上部设置有燃烧机构7,在这里,燃烧机构7包括第一导气管701和燃烧器本体702,第一导气管701的左端贯穿换热仓50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换热仓501的内部,燃烧器本体702固定连接于第二框架3的上表面,第一导气管701的右端与燃烧器本体702的
左侧面相连通。
38.详细的,第一导气管701的左端连通有分流仓703,分流仓703的外表面连通有等距离圆周阵列的喷气口704,燃烧器本体702的右侧面连通有两个进气管705,燃烧器本体7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加强筋706,两组加强筋706均与第二框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9.能够通过两个进气管705将混合空气导入燃烧器本体702内部进行燃烧,同时通过第一导气管701将尾气导入换热仓501的内部,此处喷气口704即为上述的燃烧装置的尾气排出口。
40.第三框架4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8,优选的,净化机构8包括两个第二导气管801、一个净化仓802和一个增压仓803,两个第二导气管801的右端均与换热仓501的上表面相连通,净化仓802固定连接于第三框架4的内壁,增压仓803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
41.同时,两个第二导气管801的左端均与增压仓803相连通,净化仓802的底面连通有中介导气管804,中介导气管804的下端与增压仓803相连通,净化仓8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过滤层805,净化仓802的上表面连通有排气管806。
42.能够通过两个第二导气管801将换热仓501内部经过热交换的尾气进行导出,并利用增压仓803对其进行增压,并通过过滤层805对其进行净化,之后通过排气管806导出至装置外部。
43.底座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0,能够避免装置临时放置于地面之上时装置发生滑动,同时可利用固定槽10对装置进行快速固定。
44.工作原理:首先,将设备运输至合适位置之后,将装置通过固定槽10固定于地面之上,然后将进水口603和排水口604连接外部供水和排水装置,将两个进气管705连接助燃气体和燃烧气体的出口,然后,通过进水口603对换热仓501内部进行供水,在换热仓501内部水量充足之后,开启旋转电机502,旋转电机502可通过传动带504带动轴承505和旋转架508旋转,旋转架508可带动梭状翼板510旋转,在梭状翼板510旋转时受到水的升力逐渐相互靠拢,位于喷气口704的正上方,此时开启燃烧器本体702和增压仓803,燃烧器本体702对混合气体燃烧后将尾气通过第一导气管701导入换热仓501的内部,并通过分流仓703和喷气口704均匀排出,由于换热仓501内部的水分受到梭状翼板510的搅动,所以会更加高效的与尾气进行热交换,在换热仓501内部的水中热量饱和后,可通过两个导水管601对换热仓501进行循环水操作,尾气经过水之后通过两个第二导气管801进入增压仓803内部进行增压,并通过过滤层805进行净化,之后由排气管806排出。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