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4756发布日期:2022-05-05 22:4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式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窗式空调器的打水是通过在窗式空调轴流风扇的扇叶外缘增加一圈打水环结构,以及打水环上均匀布置一些凸起结构,来自蒸发器的冷凝水经底盘收集并引流至轴流风扇扇叶打水环附近,当冷凝水达到一定的量并足以将打水环上的凸起结构浸没时,在高速旋转的打水环及其上面的凸起结构的作用下,底盘中的冷凝水被溅起并打散成颗粒状小水滴,在轴流风叶带动的气流作用下吹向冷凝器表面,实现对冷凝器的降温作用。窗式空调打水结构的设计运用,可以充分利用窗式空调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对室外侧冷凝器进行辅助散热,进而提高整机能力能效。
3.相关技术中,在轴流风扇扇叶上设计打水环的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高速旋转的打水环及其上面的凸起结构直接与冷凝水接触,导致的打水噪声持续且明显,且只要底盘处有足够量的冷凝水,无论是在需要辅助散热的制冷状态,还是不需要辅助散热的送风状态,打水环始终都会打水并产生打水噪声。以及,打水环溅起的水,部分会从轴流风道侧边飞出,一部分冷凝水直接打在电机支架和窗式空调外壳,一部分通过外壳上开的进风口溅落至外部,长期可能会造成金属结构件的腐蚀,冷凝水溅落至外部同样也可能会造成用户的不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冷凝水的偏移是在风扇的吹动下实现的,即冷凝水落下时不会和风扇接触,从而解决了风扇打水造成明显的打水声音和水珠飞溅的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风扇和打水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前侧,所述打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前侧且与所述风扇间隔开,所述打水装置包括:输水组件,所述输水组件在所述机壳的底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顶部之间延伸,以将所述机壳底部的水向上输送;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设置于所述输水组件的顶部,以收集所述输水组件输送的水;打水组件,所述打水组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以将所述集水组件内的水打出。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打水装置通过输水组件实现冷凝水的提升,避免采用水泵作为动力源存在的成本较高、不易布置且通常只能单向转动等缺陷,以及冷凝水的偏移是在风扇的吹动下实现的,即冷凝水落下时不会和风扇接触,从而解决了风扇打水造成明显的打水声音和水珠飞溅的问题。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水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输水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输水件传动连接,所述输水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且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
的顶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水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顶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输水件为输送带且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输水件上设置有输水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件和储水件,所述集水件设置于所述输水件的顶部,以收集所述输水组件输送的水,所述储水件设置于所述集水件的一侧且与所述集水件相连通,所述打水组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储水件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水件设置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打水组件包括:传动轴和多个打水板,多个所述打水板在所述传动轴上间隔设置且在所述传动轴的带动下运动,多个所述打水板和多个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以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出水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打水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顶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件选择性地与所述打水组件传动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水位检测件和离合器,所述水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上,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水组件之间,以控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打水组件的动力接合和分离。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合器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爪弹性地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棘轮形成有内齿圈,所述棘爪配合在所述内齿圈内,所述棘轮与所述打水组件传动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打水组件背离所述离合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给所述打水组件提供复位力。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件,所述集水件设置于所述输水件的顶部,所述集水件倾斜设置且所述水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集水件的斜上端。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a;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水装置的爆炸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件和打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s、窗式空调器
26.100、打水装置;
27.10、输水组件;11、驱动件;12、输水件;121、传动部;122、输水槽;14、第二传动轮;15、第一传动轮;16、支架;
28.20、控制组件;21、水位检测件;22、棘爪;23、棘轮;24、传动齿轮;
29.30、集水组件;31、储水件;311、出水口;312、配合弧面;32、连接管;33、集水件;331、容纳槽;332、过孔;
30.40、打水组件;41、传动轴;42、打水板;43、弹性件;
31.200、室外换热器;3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33.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s。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s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200、风扇300和打水装置100,室外换热器200设置于机壳内,风扇300设置于机壳内,并且位于室外换热器200的前侧,打水装置10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200的前侧,并且打水装置100与风扇300间隔开。其中,打水装置100位于机壳底部的上方,机壳底部可以形成集水槽,即冷凝水均蓄积在机壳的底部,打水装置100可以将冷凝水运至高处,并在一定时间后从高出落下,并在风扇300带动的气流作用下吹向室外换热器200表面,实现对室外换热器200的降温。如此,通过设置打水装置100可以充分利用窗式空调器s的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对室外换热器200进行辅助散热,进而提高室外换热器200换热效果。
35.其中,室外换热器200可以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可以为蒸发器。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温度较低的蒸发器时会凝结成水珠,进而流到机壳的底部。
36.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打水装置100包括:输水组件10、集水组件30和打水组件40,输水组件10在机壳的底部和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之间延伸,以将机壳底部的水向上输送。也就是说,输水组件10用于将机壳底部的冷凝水输送到上部,这样可以将冷凝水输送至和风扇300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得冷凝水落下时可以被风扇300吹向室外换热器200,从而实现冷凝水和室外换热器200之间的换热。并且,冷凝水的偏移是在风扇300的吹动下实现的,即冷凝水落下时不会和风扇300接触,从而解决了风扇300打水造成明显的打水声音和水珠飞溅的问题。
37.此外,集水组件30设置于输水组件10的顶部,以收集输水组件10输送的水,以及,打水组件40可运动地设置于集水组件30,以将集水组件30内的水打出。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集水组件30,可以将输水组件10从机壳底部输送的冷凝水收集起来,即,如果只有少量水下落的情况时,在风扇300气流作用下,冷凝水基本上全部被吹至室外换热器200的上部区域,而下部区域无法接触到冷凝水,辅助散热效果一般。因此,在集水组件30水满之后才启动打水组件40,可以保证足够量的水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落下,从而能使室外换热器200的大部分区域均能接触到冷凝水,这样可以实现对冷凝水的高效利用。
38.其中,打水组件40选择性的设置在集水组件30处。例如,当集水组件30内的水量未到一定量时,输水组件10持续送水,以增加集水组件30的储水量;当集水组件30内的水量到一定量后,打水组件40打开,使得集水组件30内的冷凝水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落下,这样
可以实现对冷凝水的高效利用。
39.由此,打水装置100通过输水组件10实现冷凝水的提升,避免采用水泵作为动力源存在的成本较高、不易布置且通常只能单向转动等缺陷,以及冷凝水的偏移是在风扇300的吹动下实现的,即冷凝水落下时不会和风扇300接触,从而解决了风扇300打水造成明显的打水声音和水珠飞溅的问题。
40.其中,如图2-图4所示,输水组件10包括:驱动件11和输水件12,驱动件11和输水件12传动连接,输水件12的一端位于机壳的底部,并且输水件12的另一端位于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也就是说,驱动件11和输水件12传动连接,使得输水件12可以在机壳的底部和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之间输水,即可以将机壳底部的水送到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进一步地流到集水组件30内,进而存储起来。其中,驱动件11可以为驱动电机,进一步地,可以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以和输水件12之间进行精确的传动。
41.此外,输水组件10还包括: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4,第一传动轮15设置于机壳的底部,第二传动轮14设置于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第二传动轮14与驱动件11传动连接,输水件12为输送带且套设在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4上,输水件12上设置有输水槽122。也就是说,输水件12套设在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4上,并且相对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4旋转,这样在输水件12旋转时,输水件12上的输水槽122可以从机壳的底部汲水并运送至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并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将水输送至集水组件30内。
42.其中,第一传动轮15上设置有传动齿,第二传动轮14上设置有传动齿,输水件12上也设置有传动齿,第一传动轮15上的传动齿和输水件12上的传动齿啮合,且第二传动轮14上的传动齿也和输水件12上的传动齿啮合,这样使得第一传动轮15和第二传动轮14可以驱动输水件12旋转。
43.以及,机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6,第一传动轮15固定在支架16上,以及第二传动轮14和驱动件11传动连接。
44.结合图2-图4所示,集水组件30包括:集水件33和储水件31,集水件33设置于输水件12的顶部,以收集输水组件10输送的水,储水件31设置于集水件33的一侧,并且储水件31与集水件33相连通,打水组件40可运动地设置于储水件31上。也就是说,当输水件12把冷凝水运至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时会被集水件33收集,并且集水件33和储水件31连通,这样集水件33内的冷凝水可以流到储水件31内,从而实现机壳底部的冷凝水被储存在储水件31内。以及,集水件33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可以收集部分冷凝水。
45.其中,储水件31和集水件3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2,即通过连接管32将储水件31和集水件33连通在一起,这样可以实现集水件33内的冷凝水流至储水件31内。
46.以及,如图6所示,集水件33上设置有过孔332,第二传动轮14配合在过孔332内,这样输水件12的部分可以位于容纳腔内,从而方便输水件12向集水件33内输水。
47.如图5所示,储水件31设置有多个出水口311,打水组件40包括:传动轴41和多个打水板42,多个打水板42在传动轴41上间隔设置,并且多个打水板42在传动轴41的带动下运动,多个打水板42和多个出水口311一一对应设置,以选择性地开闭出水口311。也就是说,打水组件40的打水板42配合在出水口311处时,储水件31处于密封状态,此时输水组件10可以持续向储水件31内输水;当打水板42和出水口311分离时,出水口311没有被封堵,从而使得储水件31内的冷凝水可以流出,进而提升室外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
48.此外,储水件31上还设置有配合弧面312,这样传动轴41可以配合在配合弧面312处,一方面可以提升储水件31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缩小集水组件30的尺寸。
49.此外,如图2所示,打水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组件20,控制组件20设置于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控制组件20与驱动件11电连接,以控制驱动件11选择性地与打水组件40传动连接。也就是说,控制组件20用于控制输水组件10的关闭或开启以及控制集水组件30的开启和关闭。例如,当控制组件20处于关闭时,输水组件10开启,打水组件40封闭集水组件30,此时,储水件31内的水不断积累。当储存的水满至一定量的时候,控制组件20控制输水组件10关闭,以及控制打水组件40开启集水组件30,即打水板42和出水口311分离,储水件31内的冷凝水通过出水口311较均匀地从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落下,并在气流的带动作用下最终散落在室外换热器200的表面实现辅助散热。
50.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控制组件20包括:水位检测件21和离合器,水位检测件21设置于集水组件30上,离合器设置于驱动件11和打水组件40之间,以控制驱动件11和打水组件40的动力接合和分离。也就是说,将水位检测件21设置在集水组件30内,当集水组件30内的水量没有到达额定量时,水位检测件21没有激活,此时驱动件11驱动输水件12持续的从机壳的底部向集水组件30内输水,以及离合器也未激活,即打水组件40也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使得储水件31持续蓄水。当集水组件30内的水量到达额定量时,水位检测件21激活,此时驱动件11反转,输水件12不能向集水件33内输水,以及离合器激活,驱动件11和打水组件40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打水组件40的打水板42和出水口311分离,从而使得储水件31内的冷凝水通过出水口311较均匀地从室外换热器200的顶部落下。
51.进一步地,离合器包括:棘轮23和棘爪22,棘爪22弹性地连接于驱动件11的输出端,棘轮23形成有内齿圈,棘爪22配合在内齿圈内,棘轮23与打水组件40传动连接。如此设置,当驱动件11正转时,驱动件11驱动输水组件10运动,并且驱动件11带动棘爪22正转,此时棘爪22和内齿圈之间无传动连接,即打水组件40不会开启,集水组件30处于储水状态;当驱动件11反转时,驱动件11带动棘爪22反转,此时棘爪22和内齿圈配合,从而可以将驱动件11的动力传输至打水组件40,从而使得集水组件30的放水。以及,如图4所示,棘轮23和打水组件40之间还设置有传动齿轮24。
52.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打水组件40背离离合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43,弹性件43给打水组件40提供复位力。也就是说,集水组件30的开启和闭合通过离合器配合另一端的弹性件43实现。在水未满的储水过程中时,驱动件11处于正转的状态,离合器不将驱动件11的动力传输至打水组件40,此时打水组件40在弹性件43的复位力的作用下闭合出水口311;在水满时,驱动件11反转,离合器将驱动件11的动力传输至打水组件40,克服弹性件43的扭矩使得打水组件40开启。以及,在集水组件30内的冷凝水释放完后,驱动件11正转,此时打水组件40在弹性件43的作用在重新配合在出水口311处,从而使得储水件31可以继续蓄水。其中,弹性件43可以为扭力弹簧。
53.以及,集水件33倾斜设置,并且水位检测件21设置于集水件33的斜上端。如此,将集水件33倾斜设置,使得集水件33向高度较低的一侧流动,其中,连接管32设置于该高度较低的一侧,这样方便集水件33内的水流向储水件31。以及,水位检测件21设置在集水件33的斜上端,使得只有在集水件33内水蓄满后,水位检测件21才会激活,一方面可以使储水件31储存的水更多,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水位检测件21的误触发,即只有在水满之后水位检测件
21才激活。
54.其中,规定从驱动件11向弹性件43的方向看,驱动件11逆时针转动为正转,顺时针转动为反转。当集水组件30水未满时,驱动件11正转,带动棘爪22正转,棘爪22顺着棘轮23转动,不传递扭矩,此时打水组件40由于另外一端的弹性件43的作用保持闭合;当集水组件30水满时,水位开关检测到该信号后,驱动件11反转,驱动件11带动棘爪22反转,棘爪22逆着棘轮23转动,从而可以传递扭矩,使得打水组件40克服另一端弹性件43的扭矩使出水口311开启。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