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

文档序号:29719147发布日期:2022-04-16 19:07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偏高,特别是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我国南方,为了降低室内温度,人们通常会选择开空调来使室内环境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空调机制冷运行时,空调外机吹出来的都是高达℃左右的热风。这些热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必然会造成空调外机周边的室外环境化,使局部气温升高,加剧了热岛效应的形成。为了降低空调外机热风的温度,使外机吹出来的热风先经过一个不耗能的简易降温箱适当降温后再排到大气中去。


技术实现要素:

3.空调机制冷运行时,空调外机吹出来的热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使局部气温升高,加剧了热岛效应的形成,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增加了空调的功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高效利用空调外机排出的热风,通过连杆结构带动击打器自动往复按压按压式喷头,喷出水雾湿润格栅,进而使热风温度有效的降低。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一端开设有外机排风口,所述降温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固定轴一、固定轴二和滑道,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窗口架和主动轮,所述窗口架上铰接安装有扇叶且固定安装有阻件,所述固定轴一上转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主动轮,所述固定轴二上转动安装有击打器,所述击打器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板的顶面,所述击打器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击打锤,所述驱动板上开设的通孔带内滑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安装在纵向驱动构件的侧面,所述纵向驱动构件固定安装在滑块的顶面,所述滑块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滑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合体,所述卡合体滑动安装在滑道中,所述滑道的内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安装有滚柱,所述降温箱的内部前后相邻布置有两组格栅且其间设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式喷头,所述喷雾器固定安装在储水器的顶部,所述储水器的侧面设有进水口一、进水口二和出水口,所述储水器的顶面开设有回流孔。
5.其中,所述储水器安装在降温箱的底端,降温箱开设有外机排风口的一端与空调外机组装连接,并使外机排风口的轴线与空调外机散热扇的轴线共线后,储水器的顶面与空调外机的底面高度平齐;空调外机的散热扇排出的热风可通过外机排风口顺畅的进入降温箱的内部进行处理,低于空调外机安装的储水器可保证外机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储水器内进行收集。
6.其中,所述窗口架的数量为四个,以传动轴的轴线为环绕轴周向等序安装在传动轴的侧面上,所述窗口架上开设有两个宽度大于扇叶的宽度—mm、高度小于扇叶的高度—mm的方形槽结构,所述扇叶为扁平的方形板结构;空调外机送出的热风吹入降温箱的内部
时,传动轴下方的扇叶受到窗口架的阻挡限位而承载较大的风阻,而传动轴上方的扇叶被热风吹开,承载的风阻小,在上下两侧风阻差的作用下,窗口架顺畅的带动传动轴转动,且转速随外机的散热扇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阻件可限制扇叶的翻转角度,使扇叶快速的转换为关闭状态。
7.其中,所述滑道的顶面开设有贯通滑道前后两端的t型槽结构,所述卡合体的横截面为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凹槽带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滑槽的前后方向设置;与卡合体固定连接的滑块可沿滑动的前后方向限位移动,卡合体可与滚柱产生滚动摩擦降低滑动阻力。
8.其中,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偏心转动安装在从动轮的侧面,所述主动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固定轴二到击打锤底面中心点的最短直线距离等于固定轴二到按压式喷头顶面中心点的最短直线距离;传动轴转动时可通过带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带动击打锤往复运动,进而按压按压式喷头实现自动化喷雾工作。
9.其中,所述主动轮作为驱动轮时,所述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组成的带传动机构为减速机构;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组成的带传动机构可起到减速增力的作用。
10.其中,所述格栅的四边固定连接降温箱的内壁,所述格栅为长方形的粗纤维面料,所述按压式喷头的喷嘴朝向外机排风口的方向;按压式喷头喷出的水流中部分喷射速度较快的水可沾附在前侧的格栅上,一部分水被吹至后侧的格栅上,有效的增加热风接触水分的时间和面积,进而提高降温效果。
11.其中,所述降温箱的外侧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磁铁块,所述进水口二固定连接补水管的一端,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磁吸连接磁铁块;磁铁块可用于吸附固定补水管的管口,避免补水管四处晃动。
12.其中,所述出水口为扁平的方形槽口,所述进水口一、进水口二左右相邻开设;进水口一可插接空调冷凝管收集冷凝水资源。
13.其中,所述回流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开设在两个格栅之间的储水器的顶面;按压式喷头喷出落下的水分可通过回流孔回流至储水器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调外机的散热扇排出的热风可通过外机排风口顺畅的进入降温箱的内部进行处理,低于空调外机安装的储水器可保证外机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储水器内进行收集;空调外机送出的热风吹入降温箱的内部时,传动轴下方的扇叶受到窗口架的阻挡限位而承载较大的风阻,而传动轴上方的扇叶被热风吹开,承载的风阻小,在上下两侧风阻差的作用下,窗口架顺畅的带动传动轴转动,且转速随外机的散热扇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阻件可限制扇叶的翻转角度,使扇叶快速的转换为关闭状态;与卡合体固定连接的滑块可沿滑动的前后方向限位移动,卡合体可与滚柱产生滚动摩擦降低滑动阻力;传动轴转动时可通过带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带动击打锤往复运动,进而按压按压式喷头实现自动化喷雾工作;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组成的带传动机构可起到减速增力的作用;按压式喷头喷出的水流中部分喷射速度较快的水可沾附在前侧的格栅上,一部分水被吹至后侧的格栅上,有效的增加热风接触水分的时间和面积,进而提高降温效果;磁铁块可用于吸附固定补水管的管口,避免补水管四处晃动;进水口一可插接空调冷凝管收集冷凝水资源;按压式喷头喷出落下的水分可通过回流孔回流至储水器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窗口架的转动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窗口架与扇叶细节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击打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道和凹槽带配合后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道和凹槽带配合后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喷雾器和储水器剖面图;
24.图中:1、降温箱;2、窗口架;3、扇叶;4、传动轴;5、阻件;6、主动轮;7、轴承;8、从动轮;9、皮带;101、固定轴一;102、固定轴二;11、连杆;12、滑道;13、滑块;14、纵向驱动构件;15、驱动轴;16、通孔带;17、驱动板;18、击打器;19、按压式喷头;20、格栅;21、储水器;22、补水管;23、击打锤;24、出水口;25、磁铁块;26、凹槽带;27、外机排风口;28、回流孔;29、进水口一;30、进水口二;31、卡合体;32、滚柱; 34、喷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排热简易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1,所述降温箱1的一端开设有外机排风口27,所述降温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7、固定轴一101、固定轴二102和滑道12,所述轴承7转动连接传动轴4的两端,所述传动轴4上固定安装有窗口架2 和主动轮6,所述窗口架2上铰接安装有扇叶3且固定安装有阻件5,所述固定轴一101上转动安装有从动轮8,所述从动轮8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主动轮 6,所述固定轴二102上转动安装有击打器18,所述击打器18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板17的顶面,所述击打器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击打锤23,所述驱动板17上开设的通孔带16内滑动安装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固定安装在纵向驱动构件14的侧面,所述纵向驱动构件14固定安装在滑块13的顶面,所述滑块13转动连接连杆11的一端,所述滑块1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合体 31,所述卡合体31滑动安装在滑道12中,所述滑道的内底面设置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转动安装有滚柱32,所述降温箱1的内部前后相邻布置有两组格栅20且其间设有喷雾器34,所述喷雾器3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式喷头 19,所述喷雾器34固定安装在储水器21的顶部,所述储水器21的侧面设有进水口一29、进水口二30和出水口24,所述储水器21的顶面开设有回流孔 28。
26.所述储水器21安装在降温箱1的底端,降温箱1开设有外机排风口27 的一端与空调外机组装连接,并使外机排风口27的轴线与空调外机散热扇的轴线共线后,储水器21的顶面与空调外机的底面高度平齐;空调外机的散热扇排出的热风可通过外机排风口27顺畅的进入降温箱1的内部进行处理,低于空调外机安装的储水器21可保证外机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储水器21内进行收集。
27.所述窗口架2的数量为四个,以传动轴4的轴线为环绕轴周向等序安装在传动轴4的侧面上,所述窗口架2上开设有两个宽度大于扇叶3的宽度2 —5mm、高度小于扇叶3的高度2—5mm的方形槽结构,所述扇叶3为扁平的方形板结构;空调外机送出的热风吹入降温箱1的内部时,传动轴4下方的扇叶3受到窗口架2的阻挡限位而承载较大的风阻,而传动轴4上
方的扇叶3 被热风吹开,承载的风阻小,在上下两侧风阻差的作用下,窗口架2顺畅的带动传动轴4转动,且转速随外机的散热扇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阻件5可限制扇叶3的翻转角度,使扇叶3快速的转换为关闭状态。
28.所述滑道12的顶面开设有贯通滑道12前后两端的t型槽结构,所述卡合体31的横截面为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凹槽带26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滑槽 12的前后方向设置;与卡合体31固定连接的滑块13可沿滑动12的前后方向限位移动,卡合体31可与滚柱32产生滚动摩擦降低滑动阻力。
29.所述连杆11的另一端偏心转动安装在从动轮8的侧面,所述主动轮6固定安装在传动轴4上,所述固定轴二102到击打锤23底面中心点的最短直线距离等于固定轴二102到按压式喷头19顶面中心点的最短直线距离;传动轴 4转动时可通过带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带动击打锤23往复运动,进而按压按压式喷头19实现自动化喷雾工作。
30.所述主动轮6作为驱动轮时,所述主动轮6、从动轮8、皮带9组成的带传动机构为减速机构;主动轮6、从动轮8、皮带9组成的带传动机构可起到减速增力的作用。
31.所述格栅20的四边固定连接降温箱1的内壁,所述格栅20为长方形的粗纤维面料,所述按压式喷头19的喷嘴朝向外机排风口27的方向;按压式喷头19喷出的水流中部分喷射速度较快的水可沾附在前侧的格栅20上,一部分水被吹至后侧的格栅20上,有效的增加热风接触水分的时间和面积,进而提高降温效果。
32.所述降温箱1的外侧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磁铁块25,所述进水口二30固定连接补水管22的一端,所述补水管22的另一端磁吸连接磁铁块25;磁铁块25可用于吸附固定补水管22的管口,避免补水管22四处晃动。
33.所述出水口24为扁平的方形槽口,所述进水口一29、进水口二30左右相邻开设;进水口一29可插接空调冷凝管收集冷凝水资源。
34.所述回流孔28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开设在两个格栅20之间的储水器21 的顶面;按压式喷头19喷出落下的水分可通过回流孔28回流至储水器21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空调外机通过外机排风口27排出热风,当热风作用到扇叶3时,因为在传动轴4下方的扇叶3的下端被窗口架2架挡住,因此扇叶3处于关闭状态,热风不能通过窗口,扇叶3承受风力,而传动轴4上方的扇叶3则被吹开,热风通过窗口,扇叶3承受极少的风力,由于上下窗口架2的扇叶3受力相差较大,所以窗口架2会按图示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4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时,另一窗口架2上的扇叶3受到同样的热风吹动而使窗口架2转动,如此反复,使传动轴4能够持续转动下去,扇叶3被吹开后停靠在阻件5上,扇叶3的翻转角度不过大,以便于在下落过程中更快地转换为关闭状态;
36.由于主动轮6与从动轮8通过皮带9连接,所以主动轮6转动后会带着从动轮8转动,进而通过连杆11控制滑块13在滑道12上前后往复滑动,通过滑块13的前后往复滑动,可实现驱动轴15在通孔带16内的往复滑动,在此过程中,可实现驱动板17的左右往复摆动,进而可使击打器18绕着固定轴二102转动,击打器18的另一端则带动击打锤23作上下往复运动,持续地击打按压式喷头19,使喷出的水雾到达格栅20并湿润格栅20;
37.当热风通过前后格栅的时候,水分就会吸收热风的热量,使热风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目的,当格栅20的吸水达到极限时,溢出的水会受重力作用而落下,最后通过储水器21
顶面上的回流孔28汇集到储水器21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38.当储水器21中水不足时,可通过补水管22来补充水,同时空调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进水口一29汇集到储水器21中,节约水资源;当储水器21充满水时,可通过出水口24排出一部分水,可便于使用者观察储水器21是否处于满水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