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973发布日期:2022-06-21 21: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除尘消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某些特殊工作场所的环境,如厨房、地下室、维修打磨车间、水处理车间等相对密闭且对空气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场所,场所内需要恒温,噪声较大或空气中包含尘埃颗粒、有毒有害气体等情况需要改善。
3.在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一般皆为功能单一的净化装置,如净化空气内特定的有毒有害气体;平衡空气内pm2.5值;单换气等等,且一般空气净化装置处理空间较小,无法引入室外空气,只能对单一空气进行净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规范的要求。
4.如污水厂进水泵房等工作场合,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室内有较为明显的臭味,较大的扬尘,且空气密度较大,污水泄露及放空阀的使用让空气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5.而且较大的扬尘会减少场所内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会对各金属设备造成较大的损害,较差的工作环境也对工作场所内的工作人员或检修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6.因此,急需安装一种空气循环处理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实现的目的是改良有限密闭生产/生活空间的噪声及悬浮颗粒物环境污染,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平衡室内温度。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进风模块、净化消音模块、排风模块和强除尘模块。
9.其中,所述进风模块和所述排风模块平行设置,一端分别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另一端均与所述净化消音模块连接;
10.所述室外进风口设有进风风机、进风控制阀和进风温度检测装置;
11.所述室外出风口设有出风风机和出风控制阀;
12.所述排风模块和所述净化消音模块之间设有中间风机和中间控制阀;
13.所述净化消音模块将从所述进风模块获取的室外的空气净化后通过多个室内出风口输送进室内;
14.所述排风模块和所述室内之间通过多个室内进风口将所述室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室外;
15.每一所述室内进风口在所述排风模块内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排风控制阀;
16.多个所述室内进风口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室内进风口设有所述强除尘模块;
17.每一所述强除尘模块的除尘进气口均设有除尘进气口控制阀;
18.多个所述室内进风口中,除了设有所述强除尘模块的所述室内进风口外,剩余每一所述室内进风口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和气味监测装置;
19.所述进风风机、所述进风控制阀、所述进风温度检测装置、出风风机、出风控制阀、中间风机、中间控制阀、每一所述强除尘模块、每一所述除尘进气口控制阀、每一所述排风控制阀,以及每一所述室内进风口的温度检测装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和气味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根据所述控制器内预设程序工作。
20.优选的,每一所述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均为pm2.5检测装置。
21.优选的,所述净化消音模块内设有过滤网、高压电网、喷淋管和消音装置;
22.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掉颗粒物,降低pm2.5的浓度;
23.所述高压电网用于产生高压电场,用于吸附并杀灭细菌和病毒;
24.所述喷淋管用于对进入所述净化消音模块的空气进行喷淋,对所述空气进行加湿,使所述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沉淀,提高空气质量;
25.所述消音装置用于降噪。
26.优选的,每一所述室内进风口均通过相应的风管与相应的室内或者相应的室外连通。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具备良好的消音效果、除尘效果,改善空气质量,平衡室内温度。
29.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组装,结构简洁,便于维护。
30.本实用新型功能全面,使用效果好。
31.本实用新型节约能源,避免浪费。
32.本实用新型工艺性优良,易于生产组装、安装以及更换。
3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34.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
36.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厂泵房车间一体化除尘消音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进风模块1、净化消音模块2、排风模块3和强除尘模块4。
37.其中,进风模块1和排风模块3平行设置,一端分别设有室外进风口11和室外出风口31,另一端均与净化消音模块2连接;
38.室外进风口11设有进风风机12、进风控制阀13和进风温度检测装置14;
39.室外出风口31设有出风风机32和出风控制阀33;
40.排风模块3和净化消音模块2之间设有中间风机34和中间控制阀35;
41.净化消音模块2将从进风模块1获取的室外的空气净化后通过多个室内出风口21输送进室内;
42.排风模块3和室内之间通过多个室内进风口36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43.每一室内进风口36在排风模块3内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排风控制阀37;
44.多个室内进风口36中,至少有一个室内进风口36设有强除尘模块4;
45.每一强除尘模块4的除尘进气口41均设有除尘进气口控制阀42;
46.多个室内进风口36中,除了设有强除尘模块4的室内进风口36外,剩余每一室内进风口36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和气味监测装置;
47.进风风机12、进风控制阀13、进风温度检测装置14、出风风机32、出风控制阀33、中间风机34、中间控制阀35、每一强除尘模块4、每一除尘进气口控制阀42、每一排风控制阀37,以及每一室内进风口36的温度检测装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和气味监测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根据控制器内预设程序工作。
48.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工艺模式,包括外循环工艺运行模式、内循环工艺运行模式、单送风工艺运行模式、单排风工艺运行模式和强除尘工艺运行模式。不同的工艺模式具有不同的处理效果,能够解决绝大部分室内空气相关问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9.本实用新型中温度监测装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空气气味监测装置,以及进风温度检测装置14采集到的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空气气味,为控制器自动控制空气循环的运行提供反馈信息,实现自动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排出具有气味的室内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方便的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要求。
50.本实用新型中净化消音模块2设置于进风模块1的末端,与进风模块1连通,适于对空气进行净化消音;排风模块3具有连通室外的室外出风口31和连通室内的多个室内进风口36,适于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且多个室内进风口36中至少有一个室内进风口36设有强除尘模块4。
51.强除尘模块4包括大功率成品风机和除尘装置,并通过除尘进气口41连接各室内通风管道,然后利用室内进风口36,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室外出风口31排出室外。
52.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均为pm2.5检测装置。
53.在某些实施例中,净化消音模块2内设有过滤网、高压电网、喷淋管和消音装置;
54.过滤网用于过滤掉颗粒物,降低pm2.5的浓度;
55.高压电网用于产生高压电场,用于吸附并杀灭细菌和病毒;
56.喷淋管用于对进入净化消音模块2的空气进行喷淋,对空气进行加湿,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质沉淀,提高空气质量;
57.消音装置用于降噪。
58.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室内进风口36均通过相应的风管与相应的室内或者相应的室外连通。
5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