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2660发布日期:2022-08-17 11:1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绿色低碳中深层地热能开发供暖技术是通过在地下安装微换热器,从地下中深层岩土层取热,再由地面专用设备系统向建筑物或末端供热,解决人们对采暖、热水、制冷及发电的能源需求,具有系统工艺先进、寿命长、稳定安全可靠、普遍适用、循环持续、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环境零干扰和污染零排放等特征,可满足1.5万~2万

节能建筑的供暖需求,作为我国自主创新高科技产品,是对传统供热的革命性变革,这项新技术实现了中深层地热开发“取热不取水”和低品位地岩热的开发利用,避免了直接开采地下热水资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地下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得地热能真正成为可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是对传统供热的革命性变革,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中深层地热能开发供暖技术已成功在国内超过100万

的建筑中进行了推广使用,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供暖技术;现有的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从换热器抽取的热水和水蒸气不能分隔利用,水蒸气的热量被吸收后滴落到热水里会吸收热水的热量,导致热水内部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且装置的热量转化效率低,不能快速将热水和水蒸气的热量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采集管,所述采集管内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形散热翅片,所述装置主体下方活动安装有进气扇。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出风盒,所述出风盒上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出风管。
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盒,所述进风盒上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进风管。
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一端固定安装有主排水管。
9.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一端与所述进风管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端的转轴与所述进气扇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进水管一端高于其靠近所述主排水管的一端,所述采集管贯穿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隔板,且与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将进水管与换热器热水一端连接,将主排水管与换热器冷水端连接,控制电机转动,使进气扇转动,将外界空气导入采集管内部,换热器内部的热水从进水管进入装置主体内部,水蒸气通过隔板与装置主体之间的间隙飘到隔板上方,采集管将水蒸气中的热量吸收,传导到螺旋形散热翅片,水蒸气随之液化,在隔板的倾斜作用下通过排水支管进入主排水管内部,将从换热器抽取的热水和水蒸气分隔利用,避免水蒸气液化后滴落到热水里导致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同理,热水中的热量也同步传递到采集管和螺旋形散热翅片,被外界空气吸收,通过出风管排出,螺旋形散热翅片的螺旋状排列,使外界空气在采集管内部转动,提高外界空气对热量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热量转化效率,快速将热水和水蒸气的热量吸收。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拆分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采集管剖面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的螺旋形散热翅片视图。
17.图中:1、装置主体;101、出风盒;102、进风盒;103、出风管;104、进风管;105、进水管;2、隔板;3、采集管;301、螺旋形散热翅片;4、主排水管;401、排水支管;5、进气扇;501、电机;502、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4所示,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隔板2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采集管3,采集管3内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形散热翅片301,装置主体1下方活动安装有进气扇5,水蒸气通过隔板2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间隙飘到隔板2上方,采集管3将水蒸气中的热量吸收,传导到螺旋形散热翅片301,水蒸气随之液化,在隔板2的倾斜作用下通过排水支管401进入主排水管4内部,将从换热器抽取的热水和水蒸气分隔利用,避免水蒸气液化后滴落到热水里导致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
20.装置主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出风盒101,出风盒101上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出风管103;装置主体1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盒102,进风盒102上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进风管104;装置主体1一侧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进水管105,装置主体1另一侧表面固定嵌入安装有排水支管401,排水支管401一端固定安装有主排水管4;进风管104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01,电机501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502,固定支架502一端与进风管104固定连接,电机501一端的转轴与进气扇5固定连接;隔板2靠近进水管105一端高于其靠近主排水管4的一端,采集管3贯穿装置主体1和隔板2,且与装置主体1和隔板2固定连接,螺旋形散热翅片301的螺旋状排列,使外界空气在采集管3内部转动,提高外界空气对热量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热量转化效率,快速将热水和水蒸气的热量吸收。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深层地热能换热器采集装置,在安装时,将进
水管105与换热器热水一端连接,将主排水管4与换热器冷水端连接,控制电机501转动,使进气扇5转动,将外界空气导入采集管3内部,换热器内部的热水从进水管105进入装置主体1内部,水蒸气通过隔板2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间隙飘到隔板2上方,采集管3将水蒸气中的热量吸收,传导到螺旋形散热翅片301,水蒸气随之液化,在隔板2的倾斜作用下通过排水支管401进入主排水管4内部,将从换热器抽取的热水和水蒸气分隔利用,避免水蒸气液化后滴落到热水里导致的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同理,热水中的热量也同步传递到采集管3和螺旋形散热翅片301,被外界空气吸收,通过出风管103排出,螺旋形散热翅片301的螺旋状排列,使外界空气在采集管3内部转动,提高外界空气对热量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热量转化效率,快速将热水和水蒸气的热量吸收。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