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烘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5467发布日期:2022-05-11 15:1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烘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烘道。


背景技术:

2.烘箱主要是用于工件的加热烘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镀、印刷、喷涂和塑料制品等领域。由于其应用广泛,因此技术发展也相对较快。现有的烘箱主要包括立式和隧道式;立式烘箱主要对静置或需要长时间烘烤加热的工件,而隧道式烘箱,主要用于对工件进行短时间流水线加热作业。因此隧道式烘箱主要包括烘箱本体和从烘箱本体内部通过的输送装置,将待加热工件放置在书输送装置上,利用输送装置将工件送入烘箱本体进行加热而后送出,从而完成流水线作业。
3.现有的隧道式烘箱多采滚轴轴杆的配合实现输送,即将滚轴套设在轴杆上,通过电机驱动辊轴转动,从而使得输送装置转动,而后通将工件放置在输送装置是上方,由此可知,在输送装置使用过程中主要的受力部件为轴杆(销轴),由于轴杆的承受能力有限,导致现有的输送装置无法适用于对较大重量的工件进行输送加热,尤其是还需要应对烘箱的高温炙烤。同时申请号为201020592847.0,名称为塑料吹瓶机加热烘道变速传动机构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文献公开了另一种隧道式烘箱的设置方式,即通过主轴带动链条传动,从而驱动工件在链条上输送;该技术方案虽然适用于高温的烘箱传送,但同样存在上述无法适用于大重量的工件,即当质量较大的工件放置在链条上时,容易造成链条的形变,出现承受力不足的现象,同时会出现工件在输送过程中无法平稳运行的现象。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工件运行平稳且承载能力较大的高稳定性烘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方便、工件运行平稳且可有效提高承重能力的高稳定性烘道。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高稳定性烘道,包括输送架和用于带动工件移动的传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组件,所述的承重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设置有承重轨,所述的承重轨沿工件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的承重轨内设置有承重链,所述的承重链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承重轮,所述的承重轮与所述承重轨滚动配合。
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轨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相互平行,所述的承重链绕第一轨道传动,且第一轨道上方的承重轮与第一轨道滚动配合,第一轨道下方的承重轮与所述第二轨道滚动配合;优点在于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设置可提高承重链的整体移动的可靠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第一轨道下方的承重轮晃动带来的承重链的偏移。
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轮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的滚轮、承重轴和连接轴,
所述的滚轮与所述的承重轴一体固定设置,所述承重轴的两端伸出所述的滚轮的两侧,所述的承重轴设置在承重轨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的承重轨滚动配合,所述的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轴内;优点在于通过一体设置滚轮和承重轴可有效提承重轮的稳固性,以及使用时的承重能力,同时还可减少拆分式设置滚轮和承重轴在使用过程中间隙部位的磨损,从而提高承重轮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
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包括支撑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的支撑架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支撑架相固定且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且与所述输送架相固定,所述的第一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端面,所述第二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面。
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还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第一轨道上方,所述的防护罩开设有沿固定架长度方向的防护槽,所述的滚轮滚动设置在防护槽内,且所述滚轮凸出所述的防护罩,且防护槽的侧壁贴近滚轮;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防护罩可有效减少承重链在移动过程中外界的杂物进入到承重轨内,从而减少外物导致的承重链运行阻塞,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外物对承重链造成损伤以及额外的磨损,提高承重链的使用寿命。
11.更进一步地,承重链还包括外链板和内链板,外链板和内链板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外链板与内链板的端部均与所述的连接轴转动连接;优点在于通过外链板和内链板的设置可使得承重链的运行更加平稳统一,且不影响承重轮的自转,提高使用可靠性。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架设置有多组相互平行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均设置有承重轨,所述承重轨内均设置有承重链;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多组固定架与承重轨的配合可更好的支撑工件,从而提高工件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承重能力。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架设置有相对的两个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位于传送组件的两侧;优点在于通过将固定架设置在传送组件的两侧和有效提高对大重量工件的承重效率,工件以及承载工件的托盘多为侧边较厚较重的设计,因此通过固定架对工件或托盘侧边的支撑可有效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链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且向外凸出的拨抓;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拨抓可实现工件的连续支撑传动,同时还可防止工件滑脱。
15.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链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两侧边分别架设在对应的承重链上,所述托盘还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拨抓相对应,当拨抓随传送链移动时,拨抓推动挡片同步移动;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托盘可更好的将工件的重量作用于承重链上,同时使得工件更平稳的在烘道上运行。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传送组件可带动工件或托盘移动,从而使得工件进入到烘箱内进行加热。为解决现有的隧道式烘箱的输送装置承载力较小,无法适用于重量较大工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承重组件,通过承重组件设置的承重链可将工件的重量施加作用于固定架上,进而将作用力传递至输送架,避免了传统方案的传送链或轴杆(销轴)直接承重的现象,从而提高烘道的实用性,有利于企业对大重量的工件进行流水线加热作业。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重轨与承重链的配合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重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0025]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6]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如附图1-6所示出的一种高稳定性烘道,包括输送架1和传送组件2。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传送链2.1,传送链2.1用于带动工件沿输送架1移动,上述传送链2.1通过连杆2.2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传送链2.1转动。具体为:所述的传送链2.1为现有的烘箱输送设备,例如金属链;输送架1并排设置有两组传送链2.1,同时沿传送链2.1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向外凸出的拨抓2.3。工件的传送方式可为直接放置在传送组件2上或传送链2.1上设置有托盘5,通过托盘5承载工件。该托盘5的两侧边分别架设在对应的承重链3.3上,所述托盘5还设置有挡板5.1,挡板5.1与拨抓2.3相对应,从而实现当拨抓2.3随传送链2.1移动时,拨抓2.3推动挡片同步移动。即设置的传送链2.1配合拨抓2.3可实现对工件或承载工件的托盘5进行推动,使其沿输送架1长度方向移动,更进一步地,通过并排设置的传送链2.1可对工件或承载工件的托盘5进行平稳的推动,避免单组传送链2.1推动工件或托盘5时出现工件或托盘5倾斜滑动的现象。
[0028]
本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烘道还包括承重组件3,承重组件3包括固定架3.1,固定架3.1沿输送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输送架1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均设置有传送链2.1平行设置的承重轨3.2,所述承重轨3.2内均设置有承重链3.3,两组固定架3.1分别位于传送组件2的两侧;通过将承重轨3.2设置在传送组件2的两侧和有效提高对大重量工件的承重效率,工件以及承载工件的托盘5多为侧边较厚较重的设计,因
此通过承重轨3.2对工件或托盘5侧边的支撑可有效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0029]
具体的,固定架3.1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为:输送架1设置有一组固定架3.1,该固定架3.1位于输送架1的中部,通过设置尺寸较宽的承重组件3,使得工件或托盘5的重心作用于承重轨3.2或承重链3.3上,从而实现载重目的。
[0030]
具体的,固定架3.1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为:设置多组并排设置的固定架3.1,通过设置的多组固定架3.1与承重轨3.2的配合可更好的支撑工件,从而提高工件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承重能力。
[0031]
如附图6所示,上述固定架3.1还包括支撑架3.11、第一固定板3.12和第二固定板3.13,支撑架3.11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12与第二固定板3.13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3.12与支撑架3.11相固定且位于第二固定板3.13的上方,第二固定板3.1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11的底部且与所述输送架1相固定,第一轨道3.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12上端面,所述第二轨道3.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13上端面。
[0032]
上述承重轨3.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3.21和第二轨道3.22,所述第一轨道3.21和第二轨道3.22相互平行,承重链3.3绕第一轨道3.21传动,且第一轨道3.21上方的承重轮3.4与第一轨道3.21滚动配合,第一轨道3.21下方的承重轮3.4与所述第二轨道3.22滚动配合,通过第一轨道3.21和第二轨道3.22的设置可提高承重链3.3的整体移动的可靠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第一轨道3.21下方的承重轮3.4晃动带来的承重链3.3的偏移。
[0033]
上述承重轨3.2内设置有承重链3.3,承重链3.3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承重轮3.4,承重轮3.4与所述承重轨3.2滚动配合。具体地,承重轮3.4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同轴设置的滚轮3.41、承重轴3.42和连接轴3.43,滚轮3.41与承重轴3.42一体固定设置,所述承重轴3.42的两端伸出滚轮3.41的两侧,承重轴3.42设置在承重轨3.2的上端面且与承重轨3.2滚动配合,连接轴3.43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轴3.42内。上述承重链3.3还包括外链板3.32和内链板3.31,外链板3.32和内链板3.31依次间隔设置,且所述外链板3.32与内链板3.31的端部均与连接轴3.43转动连接;通过外链板3.32和内链板3.31的设置可使得承重链3.3的运行更加平稳统一,且不影响承重轮3.4的自转,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一体设置滚轮3.41和承重轴3.42可有效提承重轮3.4的稳固性,以及使用时的承重能力,同时还可减少拆分式设置滚轮3.41和承重轴3.42在使用过程中间隙部位的磨损,从而提高承重轮3.4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
[0034]
如附图6所示,固定架3.1还设置有防护罩3.14,所述防护罩3.14位于第一轨道3.21上方,防护罩3.14开设有沿固定架3.1长度方向的防护槽3.15,滚轮3.41滚动设置在防护槽3.15内,且所述滚轮3.41凸出防护罩3.14,且防护槽3.15的侧壁贴近滚轮3.41;通过设置的防护罩3.14可有效减少承重链3.3在移动过程中外界的杂物进入到承重轨3.2内,从而减少外物导致的承重链3.3运行阻塞,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外物对承重链3.3造成损伤以及额外的磨损,提高承重链3.3的使用寿命。
[003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以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