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3675发布日期:2022-06-25 05:5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釜底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节能釜底加热炉在使用时伸出的连接管道较为危险,人员容易误触发生烫伤,没有保护设施,且传统的节能釜底加热炉在使用时不方便进行线路保护,打开加热炉外壳进行维护维修的时候,控制面板的连接线容易被拉掉,且开关外壳,带动控制线来回运动会导致连接逐渐松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包括主要是由外壳、电热水箱、两个循环管、电源线、壳门和控制面板,所述外壳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热水箱,所述电热水箱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循环管,所述电热水箱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贯穿所述外壳的表面,所述外壳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所述壳门,所述壳门内侧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贯穿所述壳门的表面,该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还设有用于防护作业的保护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挡杆、保护套、隔热套和弹簧,所述外壳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循环管设置在该连接孔内侧,所述循环管外侧套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内侧与所述循环管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外侧与该连接孔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套呈“工”字形设置,所述外壳顶端对应所述弹簧的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杆,所述外壳外侧与所述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挡杆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状,所述保护套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状,所述挡杆的运动轨迹与所述保护套的运动轨迹相交。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保护线路的护线机构,所述护线机构包括限位组件、折叠管和连接套管,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另一端与所述电热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线靠近所述控制面板的一端外侧套设有所述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外侧与所述壳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外侧套设有所述折叠管,所述折叠管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远离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所述折叠管一端与所述折叠管固定连接,所述折叠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另一端与所述电热水箱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主要是由限位座、螺纹杆和夹板组成的,所述壳门内面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侧壁一端与该滑槽相互连通,该螺纹孔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杆,两个所述
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所述夹板,所述夹板外侧与该滑槽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夹板外侧与该滑槽相互贴合。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保护机构,隔热套对循环管发出的热量进行隔热,弹簧避免人手误触循环管造成的烫伤,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然后当需要进行对循环管与反应釜连接处进行检修维护,或者安装与拆卸反应釜的时候,方便调整弹簧的位置进行外接反应釜的作业。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护线机构,打开在外壳上的打开壳门,壳门带动控制面板运动,控制面板带动控制线运动,此时夹板和限位座对控制线进行限位,避免壳门与外壳转动导致的控制面板与控制线分离,然后折叠管套设在控制面板的外侧,壳门拉动折叠管在外壳上展开,控制线在折叠管中伸直,连接套管用于控制线与电热水箱连接处的保护,在关闭壳门的时候,壳门带动折叠管复位,折叠管自我收缩,多余的控制面板卷缩在折叠管的内侧,避免电热水箱发热软化损伤控制线,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避免打开控制线与控制面板的脱落,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控制线与控制面板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壳门的装配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控制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保护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护线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的限位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加热炉本体;11、外壳;12、电热水箱;13、循环管;14、电源线;15、壳门;16、控制面板;161、控制线;
24.2、保护机构;21、挡杆;22、保护套;23、隔热套;24、弹簧;
25.3、护线机构;31、限位组件;311、限位座;312、螺纹杆;313、夹板;32、折叠管;33、连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包括主要是由外壳11、电热水箱12、两个循环管13、电源线14、壳门15和控制面板16,外壳1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水箱12,电热水箱12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3,电热水箱12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4,电源线14贯穿外壳11的表面,外壳11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壳门15,壳门15内侧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贯穿壳门15 的表面,该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加热炉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防护作业的保护机构2;
30.保护机构2包括挡杆21、保护套22、隔热套23和弹簧24,外壳11顶端开设有连接孔,循环管13设置在该连接孔内侧,循环管 13外侧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套23,隔热套 23内侧与循环管13滑动连接,弹簧24外侧与该连接孔滑动连接,保护套22呈“工”字形设置,外壳11顶端对应弹簧24的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杆21,外壳11外侧与弹簧2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4。
31.挡杆21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状,保护套22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状,挡杆21的运动轨迹与保护套22的运动轨迹相交。
32.两个循环管13分别与反应釜的进水端与出水端螺纹连接,电源线14插在电源插座上,在壳门15上操作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 通过控制线161控制电热水箱12,电热水箱12运行,将水通过循环管13输入反应釜进行循环加热,然后在使用时拨动挡杆21在外壳 11上转动,外壳11与保护套22分离,然后弹簧24推动保护套22 在外壳11的连接孔中滑动使得保护套22将循环管13伸出外壳11的部分套住,隔热套23对循环管13发出的热量进行隔热,弹簧24避免人手误触循环管13造成的烫伤,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然后当需要进行对循环管13与反应釜连接处进行检修维护,或者安装与拆卸反应釜的时候,将保护套22压下与外壳11贴合,然后转动挡杆 21至保护套22上方,然后松开保护套22,使得弹簧24推动保护套 22与挡杆21贴合,通过摩擦也不会使得保护套22与挡杆21相互位移,且挡杆21对保护套22进行限位,保持隔热套23收入外壳11内的位置。
33.实施例二:
34.请参阅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釜底加热炉,包括主要是由外壳11、电热水箱12、两个循环管13、电源线14、壳门15和控制面板16,外壳11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水箱12,电热水箱12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3,电热水箱12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4,电源线14贯穿外壳11的表面,外壳11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壳门15,壳门15内侧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贯穿壳门15 的表面,该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加热炉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防护作业的保护机构2;
35.保护机构2包括挡杆21、保护套22、隔热套23和弹簧24,外壳11顶端开设有连接孔,循环管13设置在该连接孔内侧,循环管 13外侧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热
套23,隔热套 23内侧与循环管13滑动连接,弹簧24外侧与该连接孔滑动连接,保护套22呈“工”字形设置,外壳11顶端对应弹簧24的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杆21,外壳11外侧与弹簧2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4。
36.加热炉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保护线路的护线机构3,护线机构3 包括限位组件31、折叠管32和连接套管33,控制面板16上设有控制线161,控制线161另一端与电热水箱12固定连接,控制线161 靠近控制面板16的一端外侧套设有限位组件31,限位组件31外侧与壳门15固定连接,控制面板16外侧套设有折叠管32,折叠管32 设置在限位组件31远离控制面板16的一侧,折叠管32一端与折叠管32固定连接,折叠管3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管33,连接套管33另一端与电热水箱12固定连接。
37.限位组件31主要是由限位座311、螺纹杆312和夹板313组成的,壳门15内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座311,限位座311内侧开设有滑槽,限位座31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侧壁一端与该滑槽相互连通,该螺纹孔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12,两个螺纹杆312 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板313,夹板313外侧与该滑槽滑动连接。
38.夹板313呈圆弧状设置,夹板313外侧与该滑槽相互贴合。
39.当装置对电热水箱12进行检修维护的时候,将控制线161穿过限位座311至于两个夹板313之间,然后通过在限位座311上转动螺纹杆312带动两个夹板313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夹板313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夹板313被滑槽限位,螺纹杆312转动不会带动夹板313转动,打开在外壳11上的打开壳门15,壳门15带动控制面板16运动,控制面板16带动控制线161运动,此时夹板313和限位座311对控制线161进行限位,避免壳门15与外壳11转动导致的控制面板16 与控制线161分离,然后折叠管32套设在控制面板16的外侧,壳门 15拉动折叠管32在外壳11上展开,控制线161在折叠管32中伸直,连接套管33用于控制线161与电热水箱12连接处的保护,在关闭壳门15的时候,壳门15带动折叠管32复位,折叠管32自我收缩,多余的控制面板16卷缩在折叠管32的内侧,避免电热水箱12发热软化损伤控制线161,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避免打开控制线161与控制面板16的脱落,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控制线161与控制面板16安装的稳定性。
4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1.在实际应用时,在使用时,两个循环管13分别与反应釜的进水端与出水端螺纹连接,电源线14插在电源插座上,在壳门15 上操作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通过控制线161控制电热水箱 12,电热水箱12运行,将水通过循环管13输入反应釜进行循环加热,然后在使用时拨动挡杆21在外壳11上转动,外壳11与保护套22分离,然后弹簧24推动保护套22在外壳11的连接孔中滑动使得保护套22将循环管13伸出外壳11的部分套住,隔热套 23对循环管13发出的热量进行隔热,弹簧24避免人手误触循环管13造成的烫伤,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然后当需要进行对循环管13与反应釜连接处进行检修维护,或者安装与拆卸反应釜的时候,将保护套22压下与外壳11贴合,然后转动挡杆21至保护套22上方,然后松开保护套22,使得弹簧24推动保护套22与挡杆21贴合,通过摩擦也不会使得保护套22与挡杆21相互位移,且挡杆21对保护套22进行限位,保持隔热套23收入外壳11内的位置,方便调整弹簧24的位置进行外接反应釜的作业,且当装置对电热水箱12进行检修维护的时候,将控制线161穿过限位座 311至于两个夹板313之间,然后通过在限位座311上转动螺纹杆 312带动两个
夹板313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夹板313在滑槽中滑动,进而夹板313被滑槽限位,螺纹杆312转动不会带动夹板313转动,打开在外壳11上的打开壳门15,壳门15带动控制面板16运动,控制面板16带动控制线161运动,此时夹板313和限位座311 对控制线161进行限位,避免壳门15与外壳11转动导致的控制面板16与控制线161分离,然后折叠管32套设在控制面板16的外侧,壳门15拉动折叠管32在外壳11上展开,控制线161在折叠管32中伸直,连接套管33用于控制线161与电热水箱12连接处的保护,在关闭壳门15的时候,壳门15带动折叠管32复位,折叠管32自我收缩,多余的控制面板16卷缩在折叠管32的内侧,避免电热水箱12发热软化损伤控制线161,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避免打开控制线161与控制面板16的脱落,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提高控制线161与控制面板16安装的稳定性。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