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7910发布日期:2022-08-24 02: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2.翅片式散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它通过在普通的基管上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基管可以用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翅片也可以用钢带;不锈钢带,铜带,铝带等。热交换器不仅广泛应用于设备散热,也广泛应用于寒冷地区的供暖。
3.传统的通过在热管上焊接大量的翅片的热交换器效率有限,因为受到材质和热交换介质的影响,不能够充分地将热管内的热介质的热量充分的导出,因此设计一个能够更加高效地热交换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热或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显著地提高热交换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件相互平行的翅片,多件插设于所述翅片的主管,设于所述主管端部的导管,设于所述主管内部的第一导热管,多件插设于所述翅片的第二导热管,连接管,以及循环装置;多件所述主管与多件所述第二导热管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导热管两端部均为封闭端,所述第一导热管端部通过连接管与相邻所述第二导热管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管与所述第二导热管依次收尾连接为单一通道;所述循环装置同时与位于端部的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导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管外壁均匀设有多件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主管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水泵。
8.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为纯铜或铜合金材质制成。
9.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主体为铁质材料制成;所述翅片外表面包覆有与所述主管相同的材料。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管以及所述第二导热管均为纯铜、铜合金或铁质材料材质制成。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在使用时将主管两端部的导管与外界的供水管道连接,使得热介质能够进入到主管内部,并通过翅片进行热交换,在此过程中,主管内部的热介质也能够加热第一导热管内部的热介质,并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中的热介质循环流动,这样第一导热管内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第二导热管
中,而第二导热管与翅片连接,进而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第二导热管内部降温后的热介质又会通过连接管进入到下一个第一导热管中,再次被加热,以此循环往复进行该过程,这样能够充分地利用主管内的热介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对于供暖或者散热都具有更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去除翅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主管部分的剖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的复合材料的翅片式热交换器的第一导热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标:10-主管,11-导管,12-第一导热管,13-第二导热管,14-连接管,15-连接块,16-循环水泵,17-循环水管,20-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
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的翅片20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件相互平行的翅片20,多件插设于翅片20的主管10,设于主管10端部的导管11,设于主管10内部的第一导热管12,多件插设于翅片20的第二导热管13,连接管14,以及循环装置;多件主管10与多件第二导热管13依次交替设置;第一导热管12两端部均为封闭端,第一导热管12端部通过连接管14与相邻第二导热管13端部连接;第一导热管12与第二导热管13依次收尾连接为单一通道;循环装置同时与位于端部的第一导热管12和第二导热管13导通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时将主管10两端部的导管11与外界的供水管道连接(其中也可以将主管10收尾连接,使得多个主管10形成单个或多个管路),使得热介质能够进入到主管10内部,并通过翅片20进行热交换,在此过程中,主管10内部的热介质也能够加热第一导热管12内部的热介质,并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导热管12与第二导热管13中的热介质循环流动,这样第一导热管12内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连接管14进入到第二导热管13中,而第二导热管13与翅片20连接,进而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第二导热管13内部降温后的热介质又会通过连接管14进入到下一个第一导热管12中,再次被加热,以此循环往复进行该过程,这样能够充分地利用主管10内的热介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对于供暖或者散热都具有更高的效率。
2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热管12外壁均匀设有多件连接块15,连接块15与主管10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块15不仅用以连接第一导热管12和主管10,还能够保证第一导热管12和主管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其中为了安装更为方便,可知需要将第一导热管12两端部的连接块15与主管10内壁焊接起来即可。
28.本实施例中的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水泵16。具体的,循环水泵16通过循环水管17使得第一导热管12与第二导热管13中的热介质循环流动。其中及时不适用循环水泵16以及循环水管17,第二导热管13与第二导热管13中没有循环流动的热介质,本装置依然可以正常运行。
29.本实施例中的主管10为纯铜或铜合金材质制成。翅片20主体为铁质材料制成;翅片20外表面包覆有与主管10相同的材料。具体的,铜材质具有更好地导热性能,但是翅片20用量更大,因此使用铁质材质更加节省成本,此外,在翅片20表面包覆一层很薄的铜不仅能够提高热传导效率,还能够使翅片20与主管10之间的焊接更加牢固。
3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热管12以及第二导热管13均为纯铜、铜合金或铁质材料材质制成。具体的,使用铜材质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但是铁材质更加节省成本,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
31.综上,本实施例的高效的翅片20式热交换器,在使用时将主管10两端部的导管11
与外界的供水管道连接,使得热介质能够进入到主管10内部,并通过翅片20进行热交换,在此过程中,主管10内部的热介质也能够加热第一导热管12内部的热介质,并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导热管12与第二导热管13中的热介质循环流动,这样第一导热管12内部被加热的热介质通过连接管14进入到第二导热管13中,而第二导热管13与翅片20连接,进而可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第二导热管13内部降温后的热介质又会通过连接管14进入到下一个第一导热管12中,再次被加热,以此循环往复进行该过程,这样能够充分地利用主管10内的热介质的热量进行热交换,显著地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对于供暖或者散热都具有更高的效率。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