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7209发布日期:2022-09-03 01:4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的外形和功能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尽。
3.但是,关于空调的摆风结构的创新结构非常少。例如对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现有方案通常都是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和摆叶组,通过导风板调节出风口的上下方向的角度,通过摆叶进行左右摆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也是大同小异,现有空调大量采用上述摆风结构,在使用体验和产品外观上趋于一致,难以提升产品档次。
4.由此可见,如何在摆风结构方面实现创新成为空调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摆叶驱动机构的空调。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摆风装置的摆风力度更强。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摆风装置的摆风模式可调。
8.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摆风装置,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每个所述摆风装置包括:
9.多个摆叶,每个所述摆叶直接或间接地,且可定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10.连杆,各所述摆叶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不同部位;
11.移动件,其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且其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具有相互间隔且开齿侧相向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12.电机;
13.转动件,其上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啮合柱,配置成由所述电机驱动转动,以在所述啮合柱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时,带动所述移动件朝第一方向平移,在所述啮合柱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时,带动所述移动件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平移,以便所述多个啮合柱周期性地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交替啮合,从而使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连杆往复移动,带动各所述摆叶往复摆动。
14.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为盘状,每个所述啮合柱为从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表面延伸出。
15.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为圆盘,且其转动轴线与其中心轴线重合;各所述啮合柱沿所述圆盘的周缘排列。
16.可选地,所述开孔整体为长圆形,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移动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且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沿长圆形的两个直边延伸。
17.可选地,固定板,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电机和所述转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固定板的通孔以连接所述转动件。
18.可选地,每个所述摆叶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层叶片。
19.可选地,每个所述摆叶的一个所述叶片可定轴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该叶片
具有一连接臂;
20.各所述摆叶的所述连接臂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
21.可选地,至少两层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
22.可选地,每个所述摆叶还包括连接板,每个所述叶片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且至少一个所述叶片可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其与相邻叶片的间隔距离。
23.可选地,每个可移动的所述叶片开设有穿插通孔,以允许所述连接板插入其中;所述连接板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定位通孔;且
24.每个所述穿插通孔的至少一个孔壁凸出形成有定位凸起部,以在所述叶片移动至所选位置后,使所述定位凸起部嵌入该位置的所述定位通孔,以对所述叶片进行定位,且允许所述叶片因外力作用,促使所述定位凸起部发生弹性形变以脱离所述定位通孔。
25.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中,摆风装置包括电机、转动件、移动件,移动件内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转动件设置有多个啮合柱,电机带动转动件转动过程中,多个啮合柱周期性地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交替啮合,从而使移动件带动连杆往复移动,带动各摆叶往复摆动。该机构精密巧妙地将电机的同向转动(而非周期性地切换正反转)转化为连杆的往复平移,使电机朝一个方向转动时,便能驱动多个摆叶往复摆动,这种运动机构构造非常简单,使得空调的成本降低。
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中,为了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并没有将转动件设置为简单的扇形齿轮,而是使其包括盘状的本体与多个啮合柱,这种结构相比扇形齿轮加工成本更低。
2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中,每个摆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叶片,每个叶片均能够引导气流方向,这使得每个摆叶对于气流的引导能力得到增强。而且,气流经过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隔时,还能够具有加速效应,这进一步加强了摆叶对气流的引导力度,使其能够更有力地抵达预设的摆风方向。而且,这种多层叶片结构增加送风气流的层次感,使人体风感更加舒适。此外,由于每个摆叶均具有多层叶片,也使得整个摆风装置中摆叶数量变得更少,使得摆风装置的联动运动机构相对简洁,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
2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中,至少两层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通过改变叶片间距,能够改变该两片叶片之间的气流速度,从而改变摆风气流的整体流速。故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叶片间隔来调节出风速度,改变摆风模式,结构非常巧妙。
2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3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摆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图2的b处放大图;
34.图4是图3所示摆风装置中驱动部分的背面视角示意图;
35.图5是图4所示结构在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36.图6是图4所示结构在齿轮转动180
°
后的状态示意图;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中一个摆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40.图10是图9的c处放大图;
41.图11是图1所示空调中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是图11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4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可为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天井式空调、窗式空调或其他各种形式的空调。图1示意的是壁挂式空调的实施例。空调可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以通过风机输出冷风/热风,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
4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摆风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处放大图;
48.图4是图3所示摆风装置100中驱动部分的背面视角示意图,相对于图3,图4中驱动部分绕水平轴线转动了180
°
,且经过了放大处理;图5是图4所示结构在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结构在齿轮转动180
°
后的状态示意图。
49.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和至少一个摆风装置100。
50.壳体10上开设有出风口12。例如图1所示,空调可为壁挂式空调,壳体10可为长度
方向水平设置的长条状。壳体10限定有用于容纳壁挂式空调的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壳体10开设有出风口12,用于排出其内的气流,所排出的气流指的是被壳体10内的风机作用,以加速流过出风口12的、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气流,例如制冷模式下的冷风、制热模式下的热风以及新风模式下的新风气流等等。
51.每个摆风装置100用于安装于空调的出风口12处,以在出风口12处进行摆风,使风向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往复地进行改变,例如对于壁挂式空调,通常利用摆风装置100进行左右摆风;对于立式空调,通常利用摆风装置100进行上下摆风。
52.摆风装置100包括多个摆叶80、连杆93、电机91、转动件96和移动件92。每个摆叶80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壳体10,并且每个摆叶80可定轴转动,以便各个摆叶80同步联动,以达到摆风的目的。每个摆叶80都是围绕着自己的轴线转动,在图3中标记为x4。
53.如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通常为壳体10沿水平横向(各图中均用x轴表示该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其出风口12也为长条状。可使摆风装置100的各摆叶8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x排列,以在出风口12处进行横向摆风,也就是左右摆风。
54.如图3至图6所示,各摆叶80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杆93的长度方向不同部位,转动轴为x3,以便各摆叶80实现联动(各自绕各自的x4)转动。移动件92与连杆93固定连接,且移动件92开设有开孔920,开孔960内具有相互间隔且开齿侧相向的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关于开齿侧相向,如图4所示方位,第一齿条921的开齿侧朝下,第二齿条922的开齿侧朝上,构成相向。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可为独立部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移动件92。当然,优选使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与移动件9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以简化工艺。
55.转动件96配置成由电机91驱动转动,转动轴线为x1。转动件96上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啮合柱961。在啮合柱961与第一齿条921啮合时,带动移动件92朝第一方向平移,例如从图4至图5状态,转动件96逆时针转动了一定角度,使移动件92向左移动了一定距离。在啮合柱961与第二齿条922啮合时,带动移动件92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平移,例如图4至图6所示方位中,第一方向为左,第二方向为右,参考图中的方向箭头示意。如此,在转动件96不断地转动过程中,多个啮合柱961周期性地与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交替啮合,从而使移动件92带动连杆93往复移动,带动各摆叶80往复摆动。
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件96转动过程中,多个啮合柱961周期性地与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交替啮合,从而使移动件92带动连杆93往复移动,带动各摆叶80往复摆动。该机构精密巧妙地将电机91的同向转动(而非周期性地切换正反转)转化为连杆93的往复平移,使电机91朝一个方向转动时,便能驱动多个摆叶80往复摆动,这种运动机构构造非常简单,使得空调的成本降低。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动件96为盘状,每个啮合柱961为从转动件96的一侧表面延伸出。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转动件为扇形齿轮,也能够实现预期功能。但是,本实施例并没有将转动件96设置为简单的扇形齿轮,而是使其包括盘状的本体与多个啮合柱961,这种结构相比扇形齿轮加工成本更低,因为齿轮的轮齿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加工较为复杂,导致其成本更高。
58.进一步地,例如图4所示,可使转动件96为圆盘,并使其转动轴线x1与其中心轴线(通过圆心的轴线)重合,使其转动惯量更大且转动更加稳定。各啮合柱961沿圆盘的周缘排
列。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开孔920整体为长圆形,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与移动件9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且第一齿条921和第二齿条922沿长圆形的两个直边延伸。这种长圆形恰好使两个直边构成两个齿条,使两个圆弧边用于避让转动件,结构非常巧妙。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还包括固定板90。固定板90固定于壳体10。电机91和转动件96分别安装于固定板90的两侧,电机91的转轴穿过固定板90的通孔(未示出)以连接转动件96。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摆叶80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层叶片81、82、83,每个叶片81、82、83均能够引导气流方向,这使得每个摆叶80对于气流的引导能力得到增强。而且,气流经过相邻两个叶片81、82、83之间的间隔时,还能够具有加速效应,这进一步加强了摆叶80对气流的引导力度,使其能够更有力地抵达预设的摆风方向。而且,这种多层叶片81、82、83结构增加送风气流的层次感,使人体风感更加舒适。此外,由于每个摆叶80均具有多层叶片81、82、83,也使得整个摆风装置100中摆叶80数量变得更少,使得摆风装置100的联动运动机构相对简洁,转动摩擦副更少,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至少两层相邻叶片81、82、83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也就是间距可调。例如,若仅具有两层叶片,便使该两层叶片的间距可调。若具有三层叶片,可使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间距可调,也可使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间距可调,也可使两个间距均可调。例如图3所示,每个摆叶80包括三层叶片81、82、83,三个叶片81、82、83构成的两个间距,即81与叶片82之间的间距a,以及叶片81与叶片83之间的间距b均可调。如图3,最左侧的摆叶80中各个叶片81、82、83相关间距为默认间距,中间的摆叶80的各叶片81、82、83的间距均被调大,最右侧的摆叶80的各叶片81、82、83的间距均被调小。通过改变叶片81、82、83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该两片叶片81、82、83之间的气流速度,从而改变摆风气流的整体流速。故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调节叶片81、82、83间隔来调节出风速度,结构非常巧妙。
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摆叶80的一个叶片81可定轴转动(转动轴为x4)地安装于空调的壳体10,且该叶片81具有一连接臂84。各摆叶80的连接臂84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杆93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
6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100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65.如图7所示,连杆93上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931,以允许连接臂84的端部的轴插入其中。此外,摆风装置100还可包括安装板94,安装板94安装于空调的壳体10,安装板9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轴941,以便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臂84上的第二安装孔841内,第二安装孔841的中心轴线为x4。
6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100中一个摆叶80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摆风装置100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处放大图。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每个摆叶80还包括连接板88。连接板88可为长条状。每个叶片81、82、83安装于连接板88的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并且,至少一个叶片81、82、83可沿连接板88的长度方向(平行于x方向)移动,以调节其与相邻叶片81、82、83的间隔距离。也就是说,并不需要使每个叶片81、82、83均可移动,只要是部分叶片
81、82、83能够移动,就能够实现间隔距离的调节,其余叶片81、82、83可固定于连接板88,或者一体成型于连接板88。
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简便地加工连接板88,以及为了使调节模式更加丰富,可使摆叶80的每个叶片81、82、83均可沿连接板88的长度方向移动。
6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可使每个可移动的叶片81、82、83开设有穿插通孔802,以允许连接板88插入其中,以实现叶片81、82、83与连接板88的连接。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为了实现对各个叶片81、82、83的定位,可使连接板88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定位通孔882,每个穿插通孔802的至少一个孔壁凸出形成有定位凸起部8021。图10用虚线椭圆标示了一个定位凸起部8021。具体地,可使穿插通孔802的相对的两个孔壁各设置有定位凸起部8021,也就是形成两个定位凸起部8021。如此,在叶片81、82、83移动至所选位置后,使定位凸起部8021嵌入该位置的定位通孔882,以恰好卡在其中,以对叶片81、82、83进行定位,且允许叶片81、82、83因外力作用,促使定位凸起部8021发生弹性形变以脱离定位通孔882。如此,用户可通过强力实现叶片81、82、83的移动,否则叶片81、82、83将稳固地保持在用户所选位置。
7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叶片81、82、83进行定位,且能够方便地调节叶片81、82、83的位置,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合理,成本更低。
7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也可使每个摆叶80中的至少一个叶片81、82、83开设有至少一个透风通孔801,以使叶片81、82、83在强力摆风的同时,能够增加叶片81、82、83两侧气流的交流,使气流相对柔和。具体地,对于开设有透风通孔801的叶片81、82、83中,透风通孔80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为长条状,且沿透风通孔80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如图9。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还包括导风板50。导风板50可绕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壁挂式空调的出风口12处,用于引导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导风板50可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出风口12的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导风板5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
74.图11是图1所示空调中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d处放大图。
75.如图11和图12所示,导风板50包括一个导风段501或沿导风板50长度方向排列且固定相接的多个导风段501。设置多个导风段501,可使导风板5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例如图11所示,导风板50包括两个导风段501。每个导风段501包括外板体51、多个内板体和两个端板54、55。例如图2和图3所示,内板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内板体52和内板体53,形成三层式导风板。当然,内板体的数量也可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下面参考图11至图12,以三层式导风板为例,对导风板5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介绍。
76.如图11和图12所示,外板体51以及各内板体52、53可均为板状,以用于导风。多个内板体52、53沿远离外板体51的第一侧面511的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外板体51的两个用于导风的大表面分别为第一侧面511和第二侧面512。外板体51与相邻内板体52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隔515,各相邻内板体52、53之间也形成出风间隔525,用于允许气流吹出。两个端板54分别位于每个导风段50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外板体51和多个内板体52、5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均固定于一个端板54,另一端均固定于另一端板55,以使导风段501的各部分组成一个稳固
的整体。此外,每个导风段501还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段56,连接段56位于两个端板54、55之间,也用于与外板体51和多个内板体52、53固定连接,使导风段501的结构更加稳固。可使外板体51、各层内板体52、53以及两个端板54、55以及连接段56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例如为一体注塑成型件。端板54上可设置有安装轴57,以便可转动地安装于壁挂式空调的壳体10。
7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50包括外板体51和多个内板体52、53,这使导风板50构成多层结构。在导风板50进行导风时,一部分出风气流被外板体51所导向,另有部分出风气流能够进入外板体51和与其相邻的内板体之间的出风间隔以及相邻两个内板体52、53之间的出风间隔,由外板体51与多个内板体52、53共同引导出风气流的出风方向,实现了多层次的导向作用,使得从出风口12排出的送风气流方向统一,气流被梳理地更加顺畅,进而使得用户的舒适度更佳。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使内板体52向外板体51的正投影落在外板体51上,而非其延长线上。内板体53向内板体52的正投影落在内板体52上,而非其延长线上。也就是使内板体52的宽度小于外板体51,使内板体53的宽度小于内板体52的宽度。外板体51的宽度方向就是气流沿导风板50板体第一侧面511流动的方向。各层内板体52、53的宽度方向也就是气流沿内板体52、53流动的方向。更优选地,使内板体53的宽度小于内板体52宽度的1/2,使内板体52的宽度小于外板体51宽度的1/3。
79.如此,内板体53外侧构成低风速区,内板体53与内板体52之间构成加速区,气流流经加速区时压力明显增大,有助于提高送风距离。内板体52与外板体51之间为导流区,主要用于引导气流主体部分的气流走向。此外,本实施例之所以将各层内板体52、53的宽度设计地小于外板体51,是为了避免出风间隔的导风距离过长,导致气流的阻力太大,过分影响出风口12的风量和风速。而且,越远离外板体51的内板体的宽度越小,也便于送风气流能够顺利地进入各出风间隔,接受内板体52、53的引导。无论气流以平行于外板体51的角度流向第一侧面511,还是以倾斜的角度冲向第一侧面511,都能够更好的进入各出风间隔。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使导风板50用于引导出风口12的送风方向,使得壁挂式空调还包括外导板60,外导板6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2处,以用于开闭出风口12。
81.空调可为利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制冷/制热的分体壁挂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内部分。如图1所示,壳体10的内部设有换热器和风机。换热器、节流装置与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内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其他的制冷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构成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内部,与换热器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热交换风并进入风道。风机优选为轴线平行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贯流风机,其设置在风道的进口处。
82.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