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2854发布日期:2022-09-06 22: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蓄能电站,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2.抽水蓄能电站一般采用深埋式地下厂房布置方案,运行期通风洞和交通洞是地下洞室仅有的新风和交通运输通道。室外新风经过通风洞和/或交通洞进入地下洞室,由于地下洞室的热惰性会对流经通风洞和/或交通洞的室外新风进行预处理(夏季冷却加湿),致使通风洞和/或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达到饱和雾化程度,既有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又对地下厂房内的机电设备及装饰层造成不利影响。一般在电站运行期,电厂运维人员会在通风洞和/或交通洞内起雾的区域设置除湿机以局部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势必会对原来的电气线路造成影响,后期设置的除湿机可能会占用交通运输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简单、自动运行、有效控制通风洞及交通洞入口处室外新风湿度,从而降低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雾化。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在作为地下厂房新风入口的通风洞及交通洞的地下通道入口设置洞口门楼,洞口门楼中设置有新风预处理设备间,新风预处理设备间一端通过通风孔与地下通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百叶窗直通室外,在新风预处理设备间中设置有多台除湿机和控制箱,温湿度传感器固定于通风孔内,用于监测室外新风流经通风孔时的温湿度,并将信号通过信号电缆反馈至控制箱,控制箱用于根据温湿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调控除湿机运行状态。
5.所述洞口门楼为二层建筑,洞口门楼的首层用于地下厂房日常交通运输及安防需求,洞口门楼的二层作为新风预处理设备间,用于降低室外新风的相对湿度。
6.所述百叶窗为防雨百叶窗和/或电动百叶窗和/或手动可开启外窗,作为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预处理设备间的自然补风口。
7.所述除湿机为升温型除湿机和/或降温型除湿机和/或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处理通过百叶窗进入新风预处理设备间的室外新风,除湿机根据人为设定的相对湿度自动运行。
8.在新风预处理设备间中还设置有吊物孔,作为初期除湿机安装和运维期除湿机检修的通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入口处室外新风除湿系统在室外新风进入地下洞室前进行除湿,将会有效降低地下洞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空气雾化的区域和概率;(2)除湿设备设置在洞口专用的房间内,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运维检修,通过除湿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实现地下洞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的外部示意图。
12.图中:1——地下通道;2——洞口门楼;3——新风预处理设备间;4——百叶窗;5——除湿机;6——吊物孔;7——通风孔;8——温湿度传感器; 9——信号电缆;1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在作为地下厂房新风入口的通风洞及交通洞的地下通道1 入口设置洞口门楼2,洞口门楼2中设置有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一端通过通风孔7与地下通道1连接,另一端通过百叶窗4直通室外,在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中设置有多台除湿机5和控制箱10,温湿度传感器8固定于通风孔7内,用于监测室外新风流经通风孔7时的温湿度,并将信号通过信号电缆9反馈至控制箱10,控制箱10用于根据温湿度传感器8 反馈的信号,调控除湿机5运行状态。
15.优选,所述洞口门楼2为二层建筑,洞口门楼2的首层用于地下厂房日常交通运输及安防需求,洞口门楼2的二层作为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用于降低室外新风的相对湿度。
16.所述百叶窗4为防雨百叶窗和/或电动百叶窗和/或手动可开启外窗,作为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的自然补风口。
17.所述除湿机5为升温型除湿机和/或降温型除湿机和/或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处理通过百叶窗4进入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的室外新风,除湿机5根据人为设定的相对湿度自动运行。
18.在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中还设置有吊物孔6,作为初期除湿机安装和运维期除湿机检修的通道。
19.地下通道1为通风洞和/或通风洞兼出线洞和/或交通洞,作为地下厂房的新风入口;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用于降低室外新风的相对湿度;通风孔7 作为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与地下通道1之间的自然补风口,用于将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内除湿机5处理过的室外新风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进入地下通道1 内。地下厂房采用机械送、排风系统,送风机设置在地下通道1末端;当开启地下厂房的通风空调系统和总排风系统时,地下通道1作为地下厂房的新风通道将处于负压状态,室外空气会通过百叶窗4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进入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再通过通风孔7进入地下通道1,期间除湿机5会对流经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的室外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大时地下通道1内会产生较大的负压,通过百叶窗4、新风预处理设备间3 和通风孔7进入地下通道1的室外新风量就会增大;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小时地下通道1内会产生的负压也会较小,通过百叶窗4、新风预处理设备
间3和通风孔7进入地下通道1的室外新风量就会减少。
20.下面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21.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由于夏季雨水偏多,多为阴雨天,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经地下通道进入地下厂房室外新风在地下通道内降温加湿,导致地下通道及地下厂房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多处出现水蒸气饱和雾化现场。在交通洞口和通风洞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降低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的系统。
22.通风洞作为地下厂房的主要新风入口;交通洞除满足日常交通运输工程也作为新风入口为地下厂房的部分区域提供新风。本实用新型分别在交通洞和通风洞设置了洞口楼门2;洞口门楼2均为2层建筑,首层满足日常交通运输及安防需求,二层作为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用于降低室外新风的相对湿度;防雨百叶窗4作为室外新风进入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的自然补风口;升温型除湿机5用于处理通过防雨百叶窗4进入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 的室外新风,升温型除湿机5可以根据人为设定的相对湿度自动运行;吊物孔6作为初期除湿机安装和运维期除湿机检修的通道;通风孔7作为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与通风洞和/或交通洞之间的自然补风口,用于将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内升温型除湿机5处理过的室外新风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进入通风洞和/或交通洞内;温湿度传感器8固定于通风孔7内,用于监测室外新风流经通风孔7时的温湿度,并信号通过信号电缆9反馈至控制箱10;控制箱10 根据温湿度传感器8反馈的信号,调控升温型除湿机5运行状态,以达到室外新风降湿的目的。
23.地下厂房采用机械送、排风系统,主厂房、副厂房和主变洞的送风机均设置在通风洞末端,尾闸洞和施工支洞的送风机均设置交通洞末端;当开启主厂房、副厂房和主变洞的通风空调系统和总排风系统时,通风洞作为地下厂房的新风通道将处于负压状态,室外空气会通过防雨百叶窗4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进入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再通过通风孔7进入通风洞,期间升温型除湿机5会对流经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的室外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大时通风洞内会产生较大的负压,通过防雨百叶窗4、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和通风孔7进入通风洞的室外新风量就会增大;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大时通风洞内会产生的负压就会较少,通过防雨百叶窗4、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和通风孔7进入通风洞的室外新风量也会减少;当开启尾闸洞和施工支洞的通风系统和总排风系统时,交通洞作为地下厂房的新风通道将处于负压状态,室外空气会通过防雨百叶窗4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进入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再通过通风孔7进入交通洞,期间升温型除湿机5会对流经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的室外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大时交通洞内会产生较大的负压,通过防雨百叶窗4、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和通风孔7进入交通洞的室外新风量就会增大;当总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较大时交通洞内会产生的负压就会较少,通过防雨百叶窗4、升温型除湿机设备间3和通风孔7进入通风洞的室外新风量也会减少。
24.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效果:
25.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洞及交通洞入口处室外新风除湿系统在室外新风进入地下洞室前进行除湿,将会有效降低地下洞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空气雾化的区域和概率;2除湿设备设置在洞口专用的房间内,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运维检修,通过除湿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实现地下洞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智能控制。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遍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