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4779发布日期:2022-08-12 20:0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3.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中净化滤芯要么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不能更换,导致长久以后空气净化效果差,要么净化滤芯通过卡入或扣接的方式连接在壳体内,使得在更换时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或者需要很大的力气进行更换,不利于家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连通有排风管,所述风机的另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与分隔板的顶部连通,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在临近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设备箱的顶部设置有装拆机构,所述设备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板,所述净化板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净化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与设备箱和分隔板的内壁活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水箱、抽水管、水泵、送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箱与设备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水箱的一侧与抽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一侧连通,所述水泵的底部与设备箱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侧与送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送水管的另一端与若干雾化喷头的一侧连通,所述雾化喷头的一侧与分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拆机构包括固定箱、弹簧、升降板、拉杆、拉板和卡杆,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设备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壁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与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并与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与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块的内部并与滑块的内壁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
定杆的另一端与设备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弹簧和升降板的内部均活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箱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风机利用排风管和连接管将空气抽入设备箱的内部,经过净化板过滤后,空气从设备箱一侧的拦网处排出,通过设置装拆机构,能够对滑块进行拆卸,利用连接板带动净化板、密封垫和滑块移动,能够方便对净化板进行更换,通过设置加湿机构,能够对空气进行加湿,解决了现有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的滤芯多为固定的不便于更换,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中,水泵利用抽水管和送水管将水箱内部的水抽送至雾化喷头的内部,雾化喷头将水雾化后喷洒到空气中,利用拉板带动拉杆上下移动,拉杆带动升降板在固定箱的内部上下移动,升降板带动弹簧伸缩,升降板同时带动卡杆上下移动,能够对滑块进行拆卸,通过设置拉环,能够方便拉动拉板,通过设置固定杆,能够防止升降板发生倾斜,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方便空气净化器的移动,通过设置观察窗,能够方便观察水箱内部的水位高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的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设备箱;101、进气口;102、出气口;2、分隔板;3、风机;4、排风管;5、连接管;6、加湿机构;61、水箱;62、抽水管;63、水泵;64、送水管;65、雾化喷头;7、装拆机构;71、固定箱;72、弹簧;73、升降板;74、拉杆;75、拉板;76、卡杆;8、连接板;9、净化板;10、密封垫;11、滑块;12、拦网;13、拉环;14、固定杆;15、万向轮;1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设备箱1,设备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分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3,风机3的一侧连通有排风管4,风机3的另一侧连通有连接管5,排风管4的另一端与分隔板2的顶部连通,设备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湿机构6,设备箱1的顶部设置有装拆机构7,设备箱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板9,净化板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表面与设备箱1和分隔板2的内壁活动连接,设备箱1的顶部和一侧均安装有拦网12。
21.启动风机3,风机3利用排风管4和连接管5将空气从进气口101抽入设备箱1的内
部,经过净化板9过滤后,空气从设备箱1一侧的出气口102处排出,利用装拆机构7,能够对滑块11进行拆卸,使用人员拉动连接板8,连接板8带动净化板9、密封垫10和滑块11移动,能够方便对净化板9进行更换,利用加湿机构6,能够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后再从出气口102排出。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上均安装有拦网12,用于对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起到保护净化器内部组件的作用。净化板9可以是任意现有技术中能够净化空气的过滤网的集合,比如粗颗粒物滤网、细颗粒物滤网、除甲醛滤网、除臭滤网、活性炭滤网、极炭心滤芯等中的任意组合。
22.在本实施例中,加湿机构6包括水箱61、抽水管62、水泵63、送水管64和雾化喷头65,水箱61与设备箱1的内壁活动连接,可以从一侧拉出水箱61,对水箱61进行清洗或者加水/换水,水箱61的一侧与抽水管62的一端连通,抽水管62为软管,抽水管62的另一端与水泵63的一侧连通,水泵63的底部与设备箱1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连接,水泵63的另一侧与送水管64的一端连通,送水管64的另一端与多个雾化喷头65连通,雾化喷头65与分隔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雾化喷头65均匀分布于出气口的对侧,以便于雾化喷头65能够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充分湿化。启动水泵63,水泵63利用抽水管62和送水管64将水箱61内部的水抽送至雾化喷头65的内部,雾化喷头65将水雾化后喷洒到空气中。
23.在本实施例中,装拆机构7包括固定箱71、弹簧72、升降板73、拉杆74、拉板75和卡杆76,固定箱71的底部与设备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箱71的内壁与弹簧7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72的另一端与升降板73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板73的顶部与拉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拉杆74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箱71的外部并与拉板75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板73的底部与卡杆76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杆76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块11的内部并与滑块11的内壁活动连接。
24.使用人员拉动拉板75,拉板75带动拉杆74上下移动,拉杆74带动升降板73在固定箱71的内部上下移动,升降板73带动弹簧72伸缩,升降板73同时带动卡杆76上下移动,能够对滑块11进行拆卸。
25.在本实施例中,拉板7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3。
26.将拉环13安装在拉板75的顶部,能够方便拉动拉板75。
2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箱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另一端与设备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14的表面与弹簧72和升降板73的内部均活动连接。
28.将固定杆14安装在固定箱71的内部,能够防止升降板73发生倾斜。
29.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箱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5。
30.将万向轮15安装在设备箱1的底部,能够方便空气净化器的移动。
31.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箱1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16。
32.将观察窗16设置在设备箱1的正面,能够方便观察水箱61内部的水位高度。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风机3,净化器外部的空气从进气口101进入,依次穿过多个净化板9后,从风机3的排风管4排出,在排风管4到出气口102之间的路径上分布有多个雾化喷头65,通过雾化喷头65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湿过程为启动水泵63,水泵63利用抽水管62和送水管64将水箱61内部的水抽送至雾化喷头65的内部,雾化喷头65将水雾化后喷洒到空气中,从而对对空气进行加湿。当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净化板9进行更换,以保证净化质量。更换净化板9的过程为使用人员拉动拉板75,拉板75带动拉杆74上
下移动,拉杆74带动升降板73在固定箱71的内部上下移动,升降板73带动弹簧72伸缩,升降板73同时带动卡杆76上下移动,能够对滑块11进行拆卸,使用人员拉动连接板8,连接板8带动净化板9、密封垫10和滑块11移动,能够方便对净化板9进行更换。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