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9113发布日期:2022-09-07 01:2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线消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车辆的增多、建筑工程量增大,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家庭或者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室内不通风会导致粉尘、细菌等致病物质累积,造成呼吸道问题。
3.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空气净化装置公开,多为采用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而室内的过滤网因长时间灰尘的粘附一方面其净化效果会减弱,另一方面会作为新的污染源降低室内空气的清洁程度。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能高效除菌净化空气、又能长时间使用、便于检修、同时还能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大通风量需要的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6.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及壳体上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外壁围成长方体,所述进风口位于壳体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上部,所述出风口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两个侧面上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于壳体内设置一横向的过滤器,过滤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一组紫外灯;所述进风口连接进风管,进风管上设置单向阀和风机;所述所述第一出风口向外连接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二出风口向外连接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上分别设置单向阀。进风管上的单向阀控制风向由进风管向壳体内通风,出风管上的单向阀使得风向只能由空气净化设备壳体向外通风。
7.优选的,由风机向进风口及空气净化设备通入待净化的空气,所述风机具体为负压式排风机。
8.优选的,于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紫外灯,紫外灯分别采用支架固定在壳体壁上。
9.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出风管上设置第一电动密闭阀,所述第二出风管上设置第二电动密闭阀;所述第一出风管通往室外,所述第二出风管通往室内。
10.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电源及开关、控制器、和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与紫外灯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为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与开关、时间继电器、风机分别连接,人工控制器开关,经由控制器控制风机即时启闭、紫外灯延时关闭。
11.所述控制器还与第一电动密闭阀和第二电动密闭阀分别连接,控制其中一个打开时另一个关闭。当通往室外的第一电动密闭阀打开时,通往室内的第二电动密闭阀关闭,通往室外的第一电动密闭阀关闭时,通往室内的第二电动密闭阀打开。
12.优选的,所述壳体面向控制箱一面不设置挡板,同时,为了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在壳体和控制箱之间设置密封垫,该结构便于设备内部结构的维护和拆装。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过滤器的滑道,将过滤器由滑道滑入壳体内部,滑道对过滤器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
14.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含活性炭材质的过滤板。
15.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高强度玻璃纤维、或者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质的支撑网两层、两层支撑网之间的活性炭材质的过滤板和四周的支撑框。
16.更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通过支架采用焊接或螺钉紧固方式直接固定在支撑网上。支撑网不仅对活性炭过滤板起到支撑作用,还对气流中较大体积的灰尘、纤维和毛絮起到阻挡作用,该结构通风量大,对空气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减少设备的维护量。
17.为了监测紫外灯的工作状态,在壳体内部、过滤器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一个碳化硅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所述紫外光电探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连接一报警器,报警器可设置于控制箱外、或者控制室内,当碳化硅紫外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紫外灯无灯亮,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提示工作人员更换相对应的紫外灯。所述报警器可以为语音声光报警器或提示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采用活性炭过滤板过滤、紫外灯杀灭微生物的空气净化设备,过滤器的结构不仅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还可对固定于过滤器上的紫外灯起到降低风阻,减少大幅度位移的效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周期,减少了维护和更换配件的工作量,可满足公共场所的较大通风量的空气净化需要;
20.2、本装置还设置了延迟紫外灯关闭,对风机关闭后存留于设备内的空气完成净化;还设置了紫外光电探测器和报警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损坏的紫外灯,避免空气净化作用的降低;
21.3、本结构壳体一面不设置壳体壁(或挡板),通过密封垫直接与控制箱连接,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更方便内部结构的拆装和维护,本设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过滤器结构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的过滤器结构细节图。
28.其中,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紫外灯,5-过滤器,6-风机,7-第一出风管,8-第二出风管,9-控制箱,10-单向阀,11-密封垫,12-滑道;
29.31-第一出风口,32-第二出风口;
30.71-第一电动密闭阀,81-第二电动密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3.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及壳体1上设置的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壳体1的外壁围成长方体,所述进风口2位于壳体1的下部,出风口3位于壳体的上部,于壳体1内设置一横向的过滤器,过滤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一组紫外灯4;所述出风口3包括分别位于壳体1两个侧面上的第一出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向外连接第一出风管7,所述第一出风管7上设置单向阀10和第一电动密闭阀71,所述第二出风口32向外连接第二出风管8,第二出风管8上设置单向阀10和第二电动密闭阀81;所述进风口2连接进风管,进风管上设置单向阀10和风机6。进风管上的单向阀10控制风向由进风管向壳体内通风,出风管上的单向阀10使得风向只能由空气净化设备壳体向外通风。
34.如图1所示,于壳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紫外灯4,紫外灯4分别采用支架固定在壳体1壁上。
35.如图3所示,所述紫外灯4通过支架由螺钉直接固定于过滤器上。
36.所述进风口2通过进风管连接风机6,由风机6向进风口2及空气净化设备通入待净化的空气,所述风机6具体为负压式排风机。
37.作为一个典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管7通往室外,所述第二出风管8通往室内。
38.如图2所示,所述空气净化设备还包括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内设置电源及开关、控制器、和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与紫外灯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采用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所述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与开关、时间继电器、风机分别连接,人工控制器开关,经由控制器控制风机即时启闭、紫外灯延时关闭。
39.所述控制器还与第一电动密闭阀和第二电动密闭阀分别连接,控制其中一个打开时另一个关闭。当通往室外的第一电动密闭阀打开时,通往室内的第二电动密闭阀关闭,通往室外的第一电动密闭阀关闭时,通往室内的第二电动密闭阀打开。
40.使用时,电源供电后,打开开关,风机和时间继电器分别得电,风机启动,向空气净化设备内通入待处理空气;时间继电器常开开关闭合,紫外灯得电打开;第一电动密闭阀或第二电动密闭阀打开,经处理后的气流通往室外或室内;当停止使用时,开关断开,风机立即断开,时间继电器延时控制紫外灯关闭,对设备内的存留空气进行消毒。
41.为了便于设备内部结构的维护和拆装,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面向控制箱9一面不设置挡板,同时,为了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在壳体1和控制箱9之间设置密封垫11。
42.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过滤器的滑道12,将过滤器由滑道12滑入壳体1内部,滑道12对过滤器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
43.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说明结构构成,图5中过滤器5的过滤板和支撑网分离,所述过滤器5为包含活性炭板的过滤板,包括高强度玻璃纤维、或者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质
的支撑网51两层、两层支撑网51之间的活性炭材质的过滤板52和四周的支撑框53。所述紫外灯4的支架采用焊接或螺钉紧固方式直接固定在支撑网51上。装配时,先将过滤器5一部分嵌入滑道12中,将靠内的紫外灯支架紧固在过滤器上,而后继续将过滤器5完全推至壳体内部,而后将靠外的紫外灯支架紧固在过滤器上。支撑网不仅对活性炭过滤板起到支撑作用,还对气流中较大体积的灰尘、纤维和毛絮起到阻挡作用,该结构通风量大,对空气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减少设备的维护量。
44.为了监测紫外灯的工作状态,在壳体1内部、过滤器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一个碳化硅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所述紫外光电探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连接一报警灯或提示灯,报警灯可设置于控制箱外、或者控制室内,当碳化硅紫外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紫外灯无灯亮,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亮,提示工作人员更换相对应的紫外灯。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