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59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由金属或超导介质为导热材料的空气换热装置。
家庭取暖一般采用水或其它液体作热介质,利用管道循环实现供热,这种供热方式热效率较低,而且需要管路投资,在民用供热中投资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空气热风炉,具有换热效率高,设备投资小,热源选择范围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热源流道和热风流道组成,其特征在于热源流道与热风流道是上下层布置或内外套装式布置,在两流道之间竖有多根热管或烟气管,热管的一端或烟气管金属体在热源流道中吸热,而另一端或烟气管壁另一面在热风流道中散热。在热风流道中的热管外壁布满散热翅。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
技术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
图6为图4的侧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视图。
图1为立式真空热管空气热风炉,下底部放有热源4,热源流道1与热风流道2之间有隔板5,热管3下端增热板6与热管间留有过烟空隙,一个风机7,从上部热风流道吹风,由出热风口8吹出热风,送至需要供热的场所,从隔板5到顶部排烟口9之间装有排烟管10,排烟管内有阻流叶片,以增加烟气余热的吸收。
图4至图6为卧式真空热管空气热风炉,底层腔体由中间隔板与端头部回流板11形成可回转流道,上层与下层间有隔板5,使上下层形成独立腔体,竖立多根热管于两腔之间,上层热风流道可以分几个单独流道,各由一个风机送风到出风口汇聚。
图7为立式管式空气热风机,平行布置的竖直隔板12密布多层排列许多风管13,风管进出口、外露于壳体侧壁,由回风板14,使上组风管15与下组风管16形成热风回路,并由上风机供风,下组风管单独由一个风机供风,在出风口处汇聚,烟气由竖直隔板导流至上排烟口。
图8为卧式管式空气热风机,烟气由引风机从一组烟管吸入,其该组烟管出风口经回流板转入二组烟管,如此而形成回流式热源流道1,由烟管外壁所在腔体形成热风腔,可以分隔为几个独立腔体由各自一个风机供风,在另一端汇聚。
本实用新型由风机高速送风,向外以热空气方式传递热量,热源通过热管和烟管吸收热量,由热管内导热介质或金属管本身导热到热风流道所在腔体中,由风机产生的高速风把热量带走。
本实用新型单位千卡数造价低,节约燃料,适用于多种供热源,热效率高,无危险,增温速度快,停炉供热时不怕冻裂,可作为家庭、厂矿等小中大供热区取暖。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热风炉,有一个热源流道(1)和热风流道(2),其特征是热源流道(1)与热风流道是上下层布置或内外套装式布置,在两流道之间竖有多根热管(3)或烟气管,热管的一端或烟气管金属体在热源流道(1)中吸热,而另一端或烟气管壁另一面在热风流道中散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新型空气热风炉,具有热效率高,单位热卡投资小,热源选择范围大,维护方便,停炉后不易损坏优点:其组成包括热源流道和热风流道,分别在两个相隔腔体中形成吸热端和散热端,两腔体之间密布分别位于两腔的热管或金属管,可以是立式结构也可以是卧式结构。其供热量可以调整,壳体长度和高度灵活设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活和工业供暖。
文档编号F24H3/02GK2345910SQ98215019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8日
发明者崔洪章 申请人:崔洪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