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247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反冲洗后置过滤器和絮凝过滤网。
[005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水循环控制模块301还用于检测混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如果是,则控制对水循环处理装置进行清洗,具体地,控制集水器内的循环水反冲洗后置过滤器和絮凝过滤网。
[0053]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控制装置,能够精准的控制将通过水循环处理装置净化处理后的循环水经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进行循环使用,在循环水充足时使用循环水,在循环水不足时供应自来水,保证用户洗浴的正常供水,一方面,使得洗浴后的沐浴水能够循环使用,能够有效减小热水器本体的体积;另一方面,由于循环水的温度比自来水的高,循环后加热至洗浴温度的耗电量小,可迅速加热,因此能够有效的节约电能。
[0054]实施例三
[0055]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
[0056]热水器控制装置401,还包括热水器本体402及与热水器本体402的进水口 404连通的水循环处理装置,水循环处理装置用于收集并净化经热水器本体的出水口流出的洗浴水,并将处理后的水经进水口 404输送至热水器本体402进行循环使用。
[005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还包括三通阀403,三通阀403的第一阀门连接进水口 404,第二阀门连接自来水管路405,第三阀门连接水循环处理装置。
[005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反应装置406、后置过滤器407、水泵408及出水管路409,絮凝反应装置406用于添加絮凝剂以使洗浴水与所述絮凝剂进行絮凝反应;后置过滤器407用于对经絮凝反应后的洗浴水进行精过滤;水泵408用于将精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出水管路409,出水管路409连接三通阀403的第三阀门。
[005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后置过滤器407采用超滤膜组件,能够有效过滤较小的脏污物。
[006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与絮凝反应装置406连接的前置过滤器410,用于对洗浴水进行粗过滤,对一些较大的脏污物进行过滤,例如头发等。前置过滤器401可采用过滤网。
[006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过滤絮凝反应产生的絮凝物的絮凝过滤网411 ;可对絮凝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絮凝物进行过滤。
[006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器412,集水器连接于后置过滤器407与水泵408之间,用于对精过滤后的循环水进行存储。
[006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集水器412内设有用于检测集水器内水量是否达到预设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0064]热水器控制装置401实时检测热水器的混水阀的状态,当混水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热水器控制装置401控制集水器412内的水位传感器检测集水器412内的水量是否达到预设水位,如果集水器412内的水量达到预设水位,则说明此时的循环水足够供应用户洗浴,则控制三通阀403导通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 404和出水管路409,开启水泵408将集水器412内的储存的循环水经出水管路409和进水口 404输送至热水器本体内循环使用;如果集水器412内的水量未达到预设水位,则说明此时集水器412内的循环水不足以供应用户使用,则控制三通阀导通自来水管路405,将自来水输送至热水器本体。
[0065]此外,热水器控制装置401检测是否有清洗指令输入;当检测到有清洗指令输入时,启动清洁程序,控制集水器412内的循环水反冲洗后置过滤407和絮凝过滤网411,絮凝过滤网411打开,与排污口连通,集水器411内的清水对后置过滤器407和絮凝过滤网411进行清洗,使得絮凝物通过排污口排走。
[006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热水器控制装置401还用于检测混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如果是,则控制集水器内的循环水反冲洗后置过滤器和絮凝过滤网。
[0067]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絮凝过滤网设置在集水器内,此时,集水器可以位于絮凝反应装置和后置过滤器之间。
[0068]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通过水循环处理装置净化处理后的循环水经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进行循环使用,在循环水充足时使用循环水,在循环水不足时供应自来水,保证用户洗浴的正常供水,一方面,使得洗浴后的沐浴水能够循环使用,能够有效减小热水器本体的体积;另一方面,由于循环水的温度比自来水的高,循环后加热至洗浴温度的耗电量小,可迅速加热,因此能够有效的节约电能。
[0069]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7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71]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等实施例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同时,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0072]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0073]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主权项】
1.一种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水循环处理装置收集并净化处理热水器本体的出水口流出的洗浴水,并控制将净化处理后的洗浴水经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进行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将净化处理后的循环水经热水器的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包括: 控制检测水循环处理装置内的水量是否达到预设水位; 如果是,导通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出水管路和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控制开启水泵将水循环处理装置内的循环水输送至热水器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水循环处理装置内的水量是否达到预设水位之前,还包括: 判断热水器的混水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水循环处理装置内的水量未达到预设水位,则导通自来水管路和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有清洗指令输入; 如果有,控制对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进行清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热水器本体的混水阀处于关闭状态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如果是,则控制对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进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对水循环处理装置进行清洗,包括: 控制水循环处理装置的集水器内的水反冲洗后置过滤器和絮凝过滤网;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过滤网、后置过滤器及集水器。
8.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本体及与所述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连通的水循环处理装置,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用于收集并净化经热水器本体的出水口流出的洗浴水,并将净化处理后的洗浴水经所述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进行循环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阀门连接所述进水口,第二阀门连接自来水管路,第三阀门连接水循环处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反应装置、后置过滤器、水泵及出水管路,所述絮凝反应装置用于絮凝剂和所述洗浴水混合进行絮凝反应;所述后置过滤器用于对经絮凝反应后的洗浴水进行过滤;所述水泵用于将后置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三阀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与絮凝反应装置连接的前置过滤器,用于对所述洗浴水进行粗过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过滤絮凝反应产生的絮凝物的絮凝过滤网。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水器,所述集水器连接于所述后置过滤器与所述水泵之间,用于对过滤后的循环水进行存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内设有用于检测集水器内水量是否达到预设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热水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水循环处理装置收集并净化处理热水器本体的出水口流出的洗浴水,并控制将净化处理后的洗浴水经热水器本体的进水口输送至热水器本体进行循环使用;使得洗浴水可循环使用,有效节约能源。
【IPC分类】F24H1-18, F24H9-20
【公开号】CN104566932
【申请号】CN201310476394
【发明人】姚菲菲, 劳春峰
【申请人】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海尔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