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方法

文档序号:8485865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空调送风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立式空调在送风时,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直接在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从空调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且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有限,室内空气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0003]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在空调上的空调送风装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具有送风主体,送风主体前后贯通,形成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的贯通风道,后开口为非热交换风进口,前开口为混合风出口 ;在送风主体上还形成有与其贯通风道相连通的热交换风风道。在空调的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设置该空调送风装置之后,在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的同时,能通过非热交换风进口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而且,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0004]但是,这种送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风向,使得空调无法将冷风或热风均匀吹向室内各个角度,导致空调出风口正对的中央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的温度存在偏差,整个房间冷热不均。同时,空调送出的风存在向中央区域聚集的趋势,因此,如果用户处在该中央区域的时候,会因被风直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而在中央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又会感觉到制冷、制热效果有延迟的问题。
[0005]基于此,如何设计上述空调送风装置的结构,使其能够调节出风风向,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这也正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出风风向的空调送风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送风方法,该方法在空调室内机本体内设置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本体,所述送风本体包括有至少三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送风过程中,动态改变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中间的中间导风体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改变所述送风间隙不同方向的送风量,进而改变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
[0008]优选的,控制所述中间导风体以垂直于该中间导风体的轴线的直线为摆动轴线进行摆动,使得所述中间导风体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以所述摆动轴线为对称线一侧变大而相对侧变小。
[0009]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方法,在所述中间导风体为多个时,控制多个中间导风体同向、同幅度进行摆动。
[0010]优选的,控制其中一个所述中间导风体摆动,利用该中间导风体的摆动带动其余中间导风体同向、同幅度进行摆动。
[0011]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方法,所述中间导风体的摆动幅度为±30°。
[0012]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方法,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端部的一个端部导风体和与其相邻的一个中间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为次送风间隙,在改变所述中间导风体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的同时,封堵所述次送风间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对具有多个导风体的空调送风装置进行送风的过程中,动态改变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中间的中间导风体与前、后相邻导风体之间的送风间隙,改变送风间隙不同方向的送风量,进而改变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不仅能够增大出风方向,使得室内整个区域均匀、快速地达到制冷或制热效果,而且,还能将出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方向,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时的舒适性体验。
[0014]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
λ.Μ
/E.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应用本发明送风方法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联动机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图2中联动机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图2中空调送风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组装后的侧剖图;
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
[0018]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送风方法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室内机本体100,室内机本体100具有前面板102,在前面板102上形成有出风口 1021,在室内机本体100内部、与出风口 10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空调送风装置101。空调送风装置101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后面各附图所示。
[0020]图2至图9示出了为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101的一个实施例。
[0021]请参见图2,该图所示为空调送风装置101 —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送风装置101包括有送风本体31。具体而言,送风本体31包括有五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环形导风体,从前往后(图2中为从左至右)分别为前固定导风体311、第一中间导风体313、第二中间导风体314、第三中间导风体315和后固定导风体312。每一导风体的后开口(图中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右端的开口)为进风口、前开口(图中未标注,指每一导风体左端的开口)为出风口,且后固定导风体312的后开口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01的非热交换风进口。五个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相邻两个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
[0022]其中,第一中间导风体313、第二中间导风体314、第三中间导风体315及后固定导风体312通过联动机构联接在一起,三个中间导风体可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联动。具体来说,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机构351和第二联动机构352,两者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各导风体上。第一联动机构351及第二联动机构352优选采用可折叠式连杆结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4和图5所示。
[0023]图4所示为联动机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具体来说是联动机构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而图5所示为联动机构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具体来说是联动机构在拉伸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4]如图4和图5所示,以第一联动机构351为例,包括有三个平行四连杆3511、3512和3513,且这三个平行四连杆依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