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温差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94528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温差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设及一种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差换热 器。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供热系统的热源循环累承担着热源内部阻力、整个热网的阻力W及各个用户 的资用压头。为满足最远端用户的资用压头,往往加大热源循环累扬程,采用中继累或在末 端增设加压累等方式,而近端用户采用调节阀消耗多余的资用压头,由于水力调节不合理, 易造成"大流量小溫差"的不合理运行方式,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供热系统 流量超标,造成锅炉效率大幅降低,热网输配能耗偏高。图1为传统供热系统的水压图,图 中AHi、A&、A&分别为一次网换热站1-3采用调节阀消耗的多余资用压头。可知换热站 较多时,传统供热系统中的无效电耗浪费巨大。另一种目前常用的分布式变频累供热系统 的热源循环累只承担热源内部的循环动力,利用分布在用户端的循环累取代用户端的调节 阀用来提供必要的资用压头。图2为分布式变频累供热系统水压图,可知热源循环累、一、 二级循环累提供的能量均在各自的行程内被有效地消耗掉,理论上相对于传统供热系统的 无效电耗明显下降,经分析计算,采用分布式变频累供热系统可节电30%~40%。但增设 的大量用户端循环累所增设的每组附件均可形成5m左右的压头损失,几乎与该换热站换 热的实际能力需求相当,当热力站数量较多时,仍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水累变频后水 累电机的效率下降,整个热网中热媒流量、建筑热力入口热媒流量、建筑室内供热系统的热 媒流量均将下降,使建筑热用户的稳定性、可调性下降,加剧热力失调和水利失调状况,从 而使供热系统的不平衡供热损失加大,供热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 差换热器,能通过减少输配流量解决供热系统水力失调、消耗过大W及附件过多形成过大 压头损失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差换热器, 该换热器由换热组件、流态分布组件和联接装置连接而成;其中,
[0005] 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固定压板3上设有与该板式换热组件内部连通的热媒入口 7A、热媒出口 7B、冷媒入口 7C和冷媒出口 7D;
[0006] 所述流态分布组件由顺次连接的喷管10、流体喷嘴11、吸入室13、混合管14和扩 散器15组成;其中,所述喷管10前段截面为圆形,沿所述喷管10轴线截面渐缩至扁长形形 成所述流体喷嘴11 ;所述吸入室13为一个腔室,前端与所述喷管10连接,后端与所述混合 管14连通,所述吸入室13与所述混合管14两者公称直径相同,所述吸入室13底部设有引 回水口 12 ;所述混合管14为一段管径一致的直圆管,其出口端与所述扩散器15入口端相 连;所述扩散器15的入口端公称直径与所述混合管14出口端相同,该扩散器15具有沿流 态分布组件轴线增大的横截面面积;
[0007]所述联接装置包括:供水干管16、喷射阀口 23、混水入口管17、混合阀口 24、引回 水管18、引射阀口 25、送出管19、蝶阀26,回水干管20、送水管21和回水管22 ;其中,所述 供水干管16-端连接所述流态分布组件的喷管14,另一端设有热源厂出水口相连的进水 口,所述供水干管16的轴向中部设置与该供水干管16规格相匹配的所述喷射阀口 23 ;所 述混水入口管17连接所述流态分布组件的扩散器15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热媒入口 7A, 所述混水入口管17轴向中部设置规格与该混水入口管17相匹配的所述混合阀口 24 ;所述 引回水管18 -端与所述流态分布组件的吸入室13的引回水口 12相连,所述引回水管18 轴向中部设置与该引回水管18规格相匹配的所述引射阀口 25,所述引回水管18的另一端 与所述送出管19和所述回水干管20连接成=通结构,所述送出管19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 的热媒出口 7B相连,所述送出管19上设置所述蝶阀26,所述回水干管22设有与热源厂回 水口相连的回水口;所述送水管21连接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冷媒入口 7C与二次网回水管; 所述回水管22连接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冷媒出口 7D与二次网供水管。
[000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09] (1)与相同供热量系统相比,本发明的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差换热器通 过设置特定结构的流态分布组件与联接装置的引回水管配合,能吸入部分热媒回水补偿进 入换热阶段的热媒流量,提高一次网的输配流量与换热站换热器流量的比,并将供回水溫 差提高至普通换热器供回水溫差的1. 4~2倍,从根本上解决了单纯降低一次网流量不足 带来的热量不足问题,不仅增加了一次网的换热效果,而且提高了建筑物供热系统水力和 热力可调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由于水力失调和热力失调造成的不平衡热损失;在保证一次 网换热站与二次网换热量、建筑物供热量的前提下,供热系统可降低供热能耗15%~30%; 并且极大降低了其所连接的供热系统所需的热媒流量,提高了锅炉等生产热源设备的效 率,降低了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供热管网的输配水累电耗可降低65. 7%~87. 5%。
[0010] (2)该换热器尤其适合于既有供热系统改造,用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差 换热器替代原一次网换热器,可W弥补其对管网造成资用压差减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避免了对管网的整体改造,节省了投资;相对于相同供热量的分布式变频累系统,本发明大 幅减少分布式水累需设置的水累接口变径、止回阀等必要附件的安装数量,节约设备成本 和维护成本。
[0011] (3)该换热器具有供水溫度可调节功能,流量自动调节及自动补偿功能并可提供 不同的供水溫度;
[0012] 同时,该换热器为全封闭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无泄漏、低振动、低噪音、 无运动部件,工作可靠、无需电源、不需备件、免维修、寿命可达10~20年、水力稳定性高、 抗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获得其他 附图。
[0014] 图1为传统供热系统水压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技术的分布式变频累的供热系统水压示意图;
[0016]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及与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7] 图3中各部件标号为:1-换热板片;2-板片密封件;3-固定压板;4-活动压板; 5-上导梁;6-下导梁;7A-热媒入口;7B-热媒出口;7C-冷媒入口;7D-冷媒出口;8-压紧 螺栓;9-防护罩;10-喷管;11-流体喷嘴;12-引回水口; 13-吸入室;14-混合管;15-扩散 器;16-供水干管;17-混水入口管;18-引回水管;19-送出管;20-回水干管;21-送水管; 22-回水管;23-喷射阀口;24-混合阀口;25-引射阀口;26-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9]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系统一次热网换热站大溫差换热器,该 换热器由换热组件、流态分布组件和联接装置连接而成;其中,
[0020] 板式换热组件的固定压板3上设有与该板式换热组件内部连通的热媒入口 7A、热 媒出口 7B、冷媒入口 7C和冷媒出口 7D;
[0021] 流态分布组件由顺次连接的喷管10、流体喷嘴11、吸入室13、混合管14和扩散器 15组成;其中,喷管10前段截面为圆形,沿喷管10轴线截面渐缩至扁长形形成流体喷嘴 11 ;吸入室13为一个腔室,前端与喷管10连接,后端与混合管14连通,吸入室13与混合 管14两者公称直径相同,吸入室13底部设有引回水口 12 ;混合管14为一段管径一致的直 圆管,其出口端与扩散器15入口端相连;扩散器15的入口端公称直径与混合管14出口端 相同,该扩散器15具有沿流态分布组件轴线增大的横截面面积;该流态分布组件中,喷管 用于连接热源厂高溫水供水干管,流体喷嘴用于将高溫水喷出,引回水口用于吸入热媒回 水,吸入室用于引导自引回水口吸入的热媒回水进入混合管,混合管用于将流体喷嘴喷出 的高溫水与自吸入室吸入的回水混合成混合流体,扩散器用于将混合管输出混合流体降压 输出;
[0022] 联接装置包括:供水干管16、喷射阀口 23、混水入口管17、混合阀口 24、引回水管 18、引射阀口 25、送出管19、蝶阀26,回水干管20、送水管21和回水管22 ;其中,供水干管 16 -端连接流态分布组件的喷管14,另一端设有热源厂出水口相连的进水口,供水干管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