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空调及制冷方法

文档序号:948732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空调及制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室内机、空调及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被广泛地应用,传统的空调通常采用轴流风机吹风,实现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但是空调冷风吹拂到人体,容易得空调病,而且轴流风机在运转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及制冷方法,能避免直接对人体进行吹风,制冷均匀,且噪音小。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室内机,包括平板式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包括第一冷媒管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设置在室内房顶上,第一支撑件上设有多块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一冷媒管呈弯曲状布置在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内径由其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0007]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室内房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冷媒管包括多根相连接的第一管与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交替设置形成S形弯曲状,所述第一管的一端相对于室内房顶低于另一端,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相对第一管平行布置在第一冷媒管的外壁上。
[0008]所述制冷器还包括第二冷媒管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设置在室内房顶上,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块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冷媒管呈弯曲状布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第一支撑件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冷媒管的冷媒入口通过螺纹管连接,所述第二冷媒管的内径由其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冷媒管冷媒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冷媒管冷媒出口的内径。
[0009]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室内房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媒管包括多根相连接的第三管与第四管,所述第三管与第四管交替设置形成S形弯曲状,所述第三管的一端相对于室内房顶低于另一端,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相对第三管平行布置在第二冷媒管的外壁上。
[0010]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呈“V”字形或者倒“V”字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房顶更低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接水槽。
[0011]所述制冷器还包括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离网及第二隔离网,所述第一隔热层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且第一隔热层位于第一冷媒管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且第二隔热层位于第二冷媒管的上方,所述第一隔离网设置在第一散热翅片的下方,所述第二隔离网设置在第二散热翅片的下方。
[0012]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呈160°至170°的夹角,所述第一管、第三管分别与水平面呈5°至10°的夹角。
[0013]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以及所述的室内机,所述制冷器与室外机通过连接管连接。
[0014]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以及所述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制热器,所述制热器设置在靠近室内地面的墙壁上,所述制冷器、制热器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室外机连接,所述室外机通过三通阀对制冷与制热状态进行切换。
[0015]—种制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将平板式制冷器倾斜地固定在室内房顶上,制冷器的散热翅片的一端相对于室内房顶低于另一端,冷凝水沿散热翅片的倾斜方向流向接水盆内;
[0017]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制冷器的冷媒管内,液态的制冷剂在内径由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的冷媒管内的逐渐蒸发,吸收室内房顶的热量,室内房顶的冷空气下降,地面的热空气上升,形成热冷循环。
[0018]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9]上述室内机,通过采用平板式制冷器,增大制冷器的表面积,并悬吊于房顶,冷气下降热气上升,实现热冷循环,由于采用是自然对流,气流是上下对流的,流速小,不会产生噪音,人体几乎感觉不到,避免直接对人体进行吹风,冷媒管道的内径做成随着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冷媒随着压强的减小逐渐蒸发,使得制冷器的各处均匀致冷。
[0020]上述空调,通过室外机将液态的制冷剂由冷媒入口通入冷媒管内,制冷剂在内径逐渐增大的冷媒管内的逐渐蒸发,各处均匀致冷,冷气下降热气上升,避免直接对人体进行吹风,气流上下对流,流速小,不会产生噪音。
[0021]上述空调,不仅设置了制冷器,还设置了制热器,通过三通阀切换,实现制冷与制热状态的灵活切换,制热器设置在靠近室内地面的墙壁上,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同样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噪声小,且不会对人体直接吹风,提高使用舒适度。
[0022]上述制冷方法,采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室内制冷,降低噪音,提高人体使用舒适度,且制冷均匀,通过采用制冷器的散热翅片的一端相对于室内房顶低于另一端的方式,冷凝水沿散热翅片的倾斜方向流向接水盆内解决冷凝水滴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器的拆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器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V”字形室内机;
[00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倒“V”字形室内机;;
[00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室内机,10、制冷器,110、第一冷媒管,112、第一管,114、第二管,120、第一支撑件,130、第一散热翅片,140、第二冷媒管,142、第三管,144、第四管,150、第二支撑件,160、第二散热翅片,170、螺纹管,180、接水槽,191、第一隔热层,192、第二隔热层,193、第一隔离网,194、第二隔离网,20、制热器,2、室外机,210、压缩机,220、电磁阀,230、三通阀,240、第一限压节流阀,250、第二限压节流阀,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至3所示,一种室内机1,包括平板式制冷器10,所述制冷器10包括第一冷媒管110及第一支撑件120,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用于设置在室内房顶上,第一支撑件120上设有多块第一散热翅片130,所述第一冷媒管110呈弯曲状布置在第一支撑件120上,所述第一冷媒管110的内径由其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
[0032]该室内机1通过采用平板式制冷器,增大制冷器10的表面积,并悬吊于房顶,冷气下降热气上升,实现热冷循环,由于采用是自然对流,气流是上下对流的,流速小,不会产生噪音,人体几乎感觉不到,避免直接对人体进行吹风,冷媒管道的内径做成随着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冷媒随着压强的减小逐渐蒸发,使得制冷器的各处均匀致冷。
[0033]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120相对于室内房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冷媒管110包括多根相连接的第一管112与第二管114,所述第一管112与第二管114交替设置形成S形弯曲状,所述第一管112的一端相对于室内房顶低于另一端,所述第一散热翅片130相对第一管112平行布置在第一冷媒管110的外壁上。传统的空调,散热片与冷媒管都是垂直镶嵌的,本实施采用第一散热翅片130相对第一管112平行布置在第一冷媒管110的外壁上,第一散热翅片130与第一冷媒管110的走向一致,第一冷媒管110倾斜设置,由于分子附着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冷凝水就会沿着第一散热翅片130下落至接水盒里,这样就解决了冷凝水的收集问题。
[0034]如图1、4、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制冷器10还包括第二冷媒管140及第二支撑件150,所述第二支撑件150用于设置在室内房顶上,第二支撑件150上设有多块第二散热翅片160,所述第二冷媒管140呈弯曲状布置在第二支撑件150上,第一支撑件120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150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或者铰接,所述第一冷媒管110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冷媒管140的冷媒入口通过螺纹管170连接,所述第二冷媒管140的内径由其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冷媒管140冷媒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冷媒管110冷媒出口的内径。通过设置第二冷媒管140及第二支撑件150,增大制冷面积,提高制冷效率,且第一支撑件120的一侧与第二支撑件150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或者铰接,通过拆卸或者转动折叠的方式,便于包装与运输,所述第一冷媒管110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冷媒管140的冷媒入口通过螺纹管170连接,可以反复折叠而不瘪,所述第二冷媒管140的内径由其冷媒入口至冷媒出口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冷媒管140冷媒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冷媒管110冷媒出口的内径,使制冷剂随着压强的减小逐渐蒸发,使得房顶各处均匀致冷。根据室内面积的大小及拆装的方便,还可以设置多个如第一冷媒管110与第二冷媒管140连接、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50连接的结构。所述螺纹管170与第一冷媒管110与第二冷媒管140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卸。
[0035]如图4、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150相对于室内房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冷媒管140包括多根相连接的第三管142与第四管144,所述第三管142与第四管144交替设置形成S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